第844章 泖港市
說道這個,黃祺也有幾分好奇:「其實我之前也去過泖港,也知道天石重工這號廠子,但是對羅剛這個名字卻沒什麼印象,這是為什麼?」
宋青河瞥了黃祺一眼:「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他很清楚自己對於泰伯的定位,因此自然是平時越低調越好,巴不得沒人認識他。」
「換句話說,他和李婉茹這類看著像是所謂的女強人、其實就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不一樣,羅剛是真正從底層一步步爬到今天的位置的,甭管是手段、見識還是決心,都不是那個女人能比的。」
宋青河在說這話的時候,還不忘往徐瑤的方向看了幾眼,明擺著就是在指桑罵槐。
而徐瑤也針鋒相對:「但這世上就沒什麼牢不可破的鐵桶,那個羅剛越是低調,其實就代表著他越是自視甚高,而我早就已經在天石重工那邊安插了線人,隻要你一就位,馬上就可以和你接上頭。」
張洋也點了點頭:「那事不宜遲,我就出發了。」
臨走之前,徐瑤還不忘提醒張洋:「這次可記住,天石重工和豐裕集團可不一樣,豐裕集團能說散就散,說潰就潰,但天石重工可不一樣,這麼大的工廠是不可能崩潰的,所以就算是扳倒了羅剛,對於咱們來說,仍舊不算最終勝利。」
徐瑤凝視著張洋:「你必須想辦法,把之後的天石重工攥在手裡,或者安排其他信得過的人來接管,不管怎麼樣,隻要能斬斷天石重工和泰伯之間的聯繫,就算咱們成功了。」
聽起來,這次的任務比對付李婉茹那邊要更為艱巨,不過張洋本就喜歡挑戰,何況他自己也開了一家工廠,雖然藥廠和重工廠總歸有差別,但運營一座工廠的核心理念是不變的,他還真想去參觀參觀,順便在那裡學習點新的知識。
不過臨出發前,張洋卻碰到了意外。
那就是秦玲、孫晴和樓蘭那邊的安排。
一個電話打過來,張洋一開始還有些疑惑,等接通之後,電話另一頭立刻傳來了秦玲有些怒氣的聲音:
「你還知道接電話?我們還以為你都快把我們給忘了,你這些天都幹什麼去了?就把我們扔在這裡不管了?」
張洋還真沒想到秦玲會在這時候打電話過來興師問罪,因此也隻能無奈的解釋道:「我之前不就說了嗎,我這些天是有些很重要的急事,一時間也顧不上你們,你們就先在那裡待著嘛,等我這邊的事情處理完了,再來找你們。」
但秦玲說什麼也不幹:「你想得美!我們都已經受夠你畫餅了,甭管你這次要去幹什麼,我們都要跟著你一起過去!不然我們幾個真就過來當旅遊了!」
一時間說服不了秦玲,張洋也有些頭疼,畢竟當時是張洋把她們帶過來的,結果現在卻把她們扔在那裡不管,確實是有些說不過去。
而黃祺和美娥聽到這陣動靜,也是非常識趣,美娥首先表態:「你還是先關照關照自己的班底吧,張老闆,正好我和黃祺可以在其他地方給你派上用場,你不是之後還要去對付泰伯的那個會計師步承澤嘛?正好這個人現在沒有半點底細和情報透出來,我們完全可以兵分兩路。」
美娥拍了拍黃祺的肩膀:「我和黃祺去幫你調查這個步承澤的底細和行蹤,而你就帶著你的人去泖港找天石重工,這樣效率也高一點,你看怎麼樣?」
美娥的安排的確十分周到,這樣的確能極大的提升張洋這邊的效率,關鍵是如果張洋將所有人都帶上的話,人數難免過多,就更容易引人注意,美娥和黃祺去其他地方的話,正好張洋這邊也更好行動一些。
因此,張洋自然也是果斷答應了下來,隨後便接上了秦玲、孫晴以及樓蘭,五個人一輛車,驅車前往泖港市。
一路上,孫晴負責開車,而秦玲也算是從張洋這裡聽說了張洋這些天以來的行動和計劃,隨即露出了感興趣的眼神:「我明白了,你是打算給泰伯來個剝洋蔥戰術,先從外圍把他的心腹都給剪除了,最後給他來個甕中捉鱉對吧?」
張洋不置可否就:「理論上來說確實是這樣,不過這隻是冷市那幾個人的說法,實際上真的把這些外圍心腹給解決掉之後,泰伯背靠著叄泰金融,仍舊難以撼動,所以到最後,我們還是得想辦法,從叄泰金融內部給泰伯來個內部爆破。」
秦玲隨後問道:「那咱們現在要去的這一家,就是這個什麼天石重工對吧?我之前在叄泰金融內部打探的時候,其實找裡面的人了解過一些,也恰好聽說過這個名字。」
「按照他們的說法,天石重工雖然表面上和叄泰金融沒什麼關係,但基本上是個人都知道,天石重工是泰伯本人的禁臠,更是他在叄泰金融內部立足的依仗,如果真的能拿下這個工廠,那麼泰伯的表情肯定好不到哪去。」
張洋沉思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了,一般來說,一個工廠內部的組織結構會更加完善和緊密,我們這類毫無來頭的外人很難在裡面取得信任,更難以發揮作用,所以第一步,該怎麼混進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很快,眾人抵達泖港市地區,第一反應,便是這裡的確是一座完完全全的工業城市。
冷硬的城市街景、四處可見的工業煙囪、連空氣都彷彿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陰霾,秦玲本來還想打開車窗仔細看看窗外的風景,結果剛開窗就忍不住咳嗽了兩聲:
「咳咳!這裡的空氣質量是怎麼回事?這也太差了!」
而孫晴則看的更為敏銳:「你看,路上的行人基本上都戴著口罩,這就說明對於他們本地人來說,可能這早就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的確,張洋看了一圈下來,路上幾乎找不到沒戴口罩的路人,這就說明他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甚至都已經養成了習慣。
而在茫茫的霧氣中,一座瀕臨河港的巨大工廠的輪廓,也已經開始隱約可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