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科幻末日 手術直播間

《手術直播間》第106章 左右手交叉操作

手術直播間 真熊初墨 2325 2024-04-30 16:24

  第106章 左右手交叉操作

  鵬城,全國改開的窗口。

  來了就是鵬城人,這句話已深入人心。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鵬城展開了又一次迅猛發展的高潮。

  各式各樣的人群從全國各地湧進鵬城,各種醫院作為配套設施也拔地而起。
鵬城給醫護人員開出讓人瞠目結舌的高薪,使得無數醫療界的精英飛快的流入。

  ……

  鵬城開發區人民醫院,是一家新建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
明亮寬敞的走廊、乾淨利落的病房,讓人賞心悅目。

  但最吸引人的卻還是人民醫院高薪從內地挖來幾個醫療界的大牛人物。

  其中就有返聘的某大型醫院離退介入科老主任吳海石吳老。

  老人家已經六十四歲了,他是國內第一批學習介入手術的人,介入學科泰山北鬥級的人物。

  剛剛成立的人民醫院患者還不是很多,許多診療項目也在一點點的規範、磨合中,並不是很忙碌。

  吳老秉承著老一輩人的作風,踏實、肯乾。
即便來到鵬城,也每天組織科室人員學習理論知識,一日既往。

  一早查完房,吳老在辦公室坐下,帶著花鏡開始整理下一次學習的資料,並且加上自己存儲的手術中數字剪影,好讓小大夫們更好的理解手術內容與難點。

  “當當當~~”敲門聲響起。

  “請進。

  “師父。
”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走進來,規規矩矩的站著,說話聲恰到好處的傳到吳老耳中。

  他是吳老的關門弟子,叫穆濤,今年三十八歲。
大學讀的本碩連讀,後來考上吳老的博士。
畢業後留院,一直在吳老門下。
等吳老退休後,被鵬城開發區人民醫院返聘的時候,他也隨著一起來到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

  雖然年事已高,但吳老耳朵並不聾,看著資料,點點頭,道:“什麽事?

  “最近杏林園有個帳號開手術視頻直播,今天剛做完一台腎段切除術後出血的腎動脈栓塞術,我覺得很精彩……”

  “哦?
拿來看看,這種手術的視頻可不多。
”吳老一下子來了興趣,擡起頭,推了推老花鏡。

  穆濤連忙拿出手機,調成藍牙模式,視頻影像在吳老辦公室的一處液晶大屏上出現。

  視頻中,術者正在做股動脈穿刺。

  動作純熟,一針見血,雖然沒有特意追求快,每一步都很精準,隻是一轉眼的功夫,動脈鞘便已經進入股動脈裡。

  吳老並沒有誇獎術者動脈穿刺的水平,因為在他看來這都是理所應當的。

  微導絲到位,影像系統打開,視野上移。

  就在這時候,吳老嗯了一聲。

  穆濤連忙按下暫停鍵,認真聆聽。

  跟了吳老十多年,他自然知道吳老這是發現了什麽。

  至於是什麽,那肯定是微導絲盲操的準確性嘍。
因為屏幕上微導絲剛好落在腎動脈的末端,隨後的超選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左右手交叉操作?
”吳老指著屏幕中術者的雙手說到。

  穆濤怔了一下,在他看來術者操作中的亮點有很多,但並不包括處在屏幕最下方很快就要消失的一雙手。

  左右手交叉操作又是什麽鬼?

  吳老笑了笑,站起來走到大屏幕前,指著戴無菌手套的交叉雙手說到:“這是一種操作習慣,隻有最開始學習介入手術的老一輩人才會有。

  “喏,左手在右,固定導絲,右手在左,送入微導管。

  “這面,還有助手的手,但術者還是習慣性的采用左右手交叉操作,你知道為什麽麽?

  聽到吳老的詢問,穆濤一腦門露水。

  在他看來,這段操作是有瑕疵的,最起碼畫蛇添足。
因為術者這種操作模式,導緻助手的作用低了很多。

  “不知道。
”穆濤實話實說。

  “因為最開始學習介入手術的人很少,連個配台手術的人都找不到。
基本都是一個人操作,自己固定導絲,自己送入導管。
所以用比較靈活的右手去操作微導管,左手負責固定微導絲。
這才會出現左右手交叉操作的情況。

  不過你們現在用不到嘍。

  吳老有些感慨,有些懷念,懷念著當年頂著巨大的輻射量耐心細緻的做手術的光陰。

  造影,超選,凝膠海綿,一步步清晰明了,並沒有刻意的追求速度,但沒有一步耽誤時間,全部一次性成功。

  隨著栓塞完成,等待,再次造影,確定腎動脈不再有大量出血,這段手術視頻播放完畢。

  “不錯。
”吳老淡淡的說到。

  “很快。

  “應該是很精準,每一次超選都很成功。
讓我來猜猜他是誰。
”吳老坐回到椅子上,閉起眼睛,開始沉思。

  穆濤沒有打擾,隻是安靜的等待。

  幾分鍾後,吳老搖了搖頭,道:“習慣左右手交叉操作的人現在基本都退出臨床一線了,就算是偶爾上台,也是指導手術。
這人手很穩,心思很細,眼神也不錯,估計年紀應該不大。

  外科醫生和拳擊手一樣,都屬於經驗和體力無法兼得的職業。

  對於手術醫生來講,最黃金的年齡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
這時候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值,而且身體狀態還很好,眼不花、手不抖。

  巔峰狀態都會出現在這個年齡段。

  但並不包括某些妖孽一般的人物。

  比如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心外科某位大牛,三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巔峰期。
可惜他為人孤僻,在帝都一家醫院被排擠走,回到東北老家自己創立了一家心血管病的專科醫院。

  幾年時間,這家醫院便成為全國頂尖醫院。

  這種牛人的神奇的事情還有很多,若乾年後,他去了中科院某醫學部擔任書記。

  退休後因為快速性心律失常,需要手術。

  但他是全國最頂尖的大牛,不相信任何人。
因為所有人的操作和經驗在他看來都不如自己……

  所以,他躺在手術床上,影像系統懸掛在頭頂。

  目光直視,指導自己的博士生給自己手術。

  術中出現室顫,搶救成功後繼續指導博士生繼續手術。

  最後,手術成功!

  當然,後面隻是逸聞,他就是在三十五歲左右達到巔峰的那種妖孽式的人物。

  這種人穆濤自愧不如,但師父的意思是……杏林園的這位術者,或許也是這種人?

  “或許是哪位老朋友培養的小家夥,也說不定。
”吳老淡淡一笑,“注意一下這個直播,嗯,這段視頻記錄到U盤裡,通知大家下午培訓。

  新的一周了,求一下推薦票,謝謝大家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