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科幻末日 手術直播間

《手術直播間》第692章 哪尊大神來了?

手術直播間 真熊初墨 2396 2024-04-30 16:24

  第692章 哪尊大神來了?

  不行,得去看看。

  老陳主任還沒走下樓,心裡已經拿定主意。

  雖然天已經黑了,雖然餘震不斷,雖然他已經老了,老到上不了介入手術。

  可是他知道, 自己不能上手術,還能用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去查缺補漏。

  醫院太忙了,忙到所有醫生都在上面做手術,術後患者隻有下來休息的醫生看一眼、或者交給來支援的內科大夫來看護的地步。

  手術量大到了某種程度,幾乎是無間歇的手術都做不完。

  這種時候,最容易出錯。

  無論做什麽,隻要能做點,都是好的。

  瘦小枯乾的身影速度越來越快,多年的風濕病、關節炎像是不複存在了一樣。

  他好像重返少年時光,

  即便一腔子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

  那又如何?

  下樓,坐上兒子開的車,陳主任道:“去蓬溪鄉醫院。

  “爸,你這是想幹啥?
”陳主任的兒子不解。

  他也是快五十的人了,折騰到現在,周身乏累。
而自家老爺子七十多的年紀,真要是折騰出個三長兩短,那可怎麽辦?

  雖然看上去硬朗,但老年人該有的毛病基本都不少。

  “讓你去就去,這麽多廢話!
”老陳主任脾氣不好,最近睡不好,加上目睹無數傷員被送到蓉城,情緒激動, 更是暴躁。

  他兒子無奈,隻好發動車子, 在夜色之中趕到蓬溪鄉。

  一路上,老陳主任一直在想蓬溪鄉的情況,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已經超出了醫學常識的範疇。

  又或許華西介入科中層骨乾力量拉來一大半的人,在蓬溪鄉這個前哨站做急診手術……並且蓬溪鄉醫院這一年做了改建……否則的話,根本不可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送到省院那麽多的患者。

  就算是這樣,那也絕對不可能!

  老陳主任最怕的是都忙懵了,錯誤的匯報傷員病情,最後導緻重大集體傷亡。

  好不容易救下來的人,要是真要是因為這些疏漏而不治,那可就遺憾了。

  老陳主任知道,自己眼睛花了,腿腳也不利索,手還抖,根本上不了手術。

  那就去看看,出一份力,盡一份心,要不回家也睡不著。

  夜色茫茫,通往蓬溪鄉的路上,車流不斷。

  有救護車,有各路支援的軍隊、消防官兵,來到蓉城,沒有修整,就直接奔赴前線。

  雖然餘震不斷,卻沒什麽能阻礙他們的步伐。

  還有很多的私家車、出租車車主,趕奔前線看看自己能做什麽。

  老陳主任和自己兒子沒什麽好交流的,他不是醫生,很多事情說了他也聽不懂。

  一路沉默,老主任心事重重。

  路上的車很多,人更多,比平時擁擠了無數倍。

  但秩序還算好,雖然車流緩慢,卻可以一路前行。

  來到蓬溪鄉,到了鄉醫院,老陳主任下車,直奔急診走去。
他的兒子要下車扶著他,被他一把推開。

  開什麽玩笑,扶著去,難道要這裡的醫生把自己當成病號、傷員麽?

  自己是來出力的,不是來添麻煩的。

  可是蓬溪鄉醫院的情況讓老陳主任有些意外,這裡秩序還好,井井有條的,沒有想象中的混亂。

  在他的想象中,醫院的走廊裡應該堆滿了傷員,醫生護士頭髮亂蓬蓬的,不斷換著液體,巡視病房。
醫院外面,應該哀嚎不斷,各種車輛堵的水洩不通。

  可是他看到醫院的大院裡,搭建了一排排臨時帳篷,從前線送下來的傷員,嚴重的直接送到醫院裡進行搶救。
輕傷員則先安置在帳篷裡,等待診療。

  除了帳篷,還整齊有序的排著兩排車隊。
一排比較少,是120急救車。
另外一排長龍,是以出租車和私家車為主的志願者車隊。

  老陳主任觀察了幾分鍾,發現重傷員被送上120急救車,輕傷員上了志願者的車隊。

  這裡管理的不錯啊,在這種時候,還能井然有序,確實超出了預期。

  他把自己兒子攆到志願者的車隊那面,總不能空跑一趟,拉幾個輕一點的傷員回去也是好的。

  至於自己,老陳主任準備在這兒觀察一天。

  他沒有直接走進醫院,而是順著人流來到接待、分診從前線下來的傷員的位置。

  所有人都在忙著,沒人注意到多了一個老人家。

  老陳主任靜靜的看著,每一個傷員,都被纏上一個腕帶,上面寫有編號,然後有專業的人負責把信息輸入電腦。

  與此同時,幾名看上去就不是蓬溪鄉本地醫生的醫生查體,手寫需要做什麽檢查,就有志願者送傷員去相應的科室。

  而重傷員,則先搶救,輸液、采血、檢查,能治療的就地治療,不能治療的則擡上等待在外面的120急救車,送到蓉城去。

  這裡真是不錯,他心裡很是認可。

  老陳主任點了點頭,轉身走向介入科。

  一年前,應蔣主任的邀請,他曾經來過。
在整個省裡,老陳主任還是有相當高的學術地位的。

  他知道介入科在哪,也不用志願者引導。

  找到介入科,他先瞄了一眼。

  和一年前比,沒什麽變化。

  唯一不同的是,介入手術室外,支起了無數的行軍床,上面躺著患者,旁邊豎著簡易的點滴架。

  隻是這些臨時的加床,大部分都是空的,隻躺了十餘名傷員。

  手術室的大門虛掩著,老陳主任看了幾分鍾,一輛平車從裡面推了出來。

  車上躺著一名重傷員,一搭眼就知道是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老陳主任判斷,這應該是重度骨盆骨折,腹膜後大血腫的術後患者。

  傷員的胸前有一個塑料袋,綁的很結實,裡面有紙張。

  和老陳主任在省院看到的患者一樣,他能猜到上面寫的什麽——就診時間,當時生命體征,以及做了什麽治療,傷員的血型以及輸了多少血之類的。

  忙而不亂,很是讓老陳主任感慨了一番。

  傷員送出來,老陳主任連忙讓開路。

  那面蔣主任看到老人家,忙不疊的揉了揉眼睛,有點不相信。
但隨後確認真的是老陳主任,他連忙走過來,疑惑的問到:“老陳主任?
您怎麽來了?

  “小蔣,你們這兒手術做了多少台了?

  “十多個小時,做了四十五台。
”蔣主任的臉上寫滿了疲倦,但數字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畢竟,最重的傷是骨盆骨折的傷員數量不可能很多,很多都合並髒器破裂。

  這類患者一少部分在蓬溪鄉醫院由華西的醫生急診手術,但手術量受限。
大部分不會在蓬溪鄉停留,都是驗了血型,掛上血袋,然後再由120急救車直接拉到華西、省院去急診上台手術了。

  “這麽多?
是哪尊大神來你們這兒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