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方塊空間,正是之前他自至暗星海突破後,所見的無數被分割星海並列的場景。
依舊是黑暗、微亮、閃爍三種狀態並存。
隻不過此地環形墻壁上的總覽,比起李不仁看到的方塊數量,還要多的多!
李不仁試圖辨別著玄黃界所在。
目光鎖定代表著至暗星海的光點後,他也隨之認出了,與至暗星海共通陳列的那無數方塊空間。
而在所有這些方塊星海的邊緣,一道粗獷的白色,將這片方塊空間跟其他區域分割開來。
這白色,似乎是某種分界線。
雖然在視覺上,至暗星海所在區域跟環形畫壁上其他所有區域是並列關系,並不起眼。
但正因為這道白環的存在,將被圈定界域內的方塊星海們,無形拔高了。
宛若眾星拱衛,簇擁在中央最顯眼的位置。
“這種特殊性……”
李不仁緊緊盯著那道耀眼奪目的白圈。
“大空洞。
”
一個詞匯,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李不仁的腦海中。
上古修仙界時期,可探索星空的實質性邊界。
看不到盡頭、純粹一片虛無的空洞之所。
從環形畫壁之外遠觀,李不仁隱約感受到了這大空洞的本質。
但並不能確定。
“雖說是完全的虛無之所,但跟被道湮之劫波及卻有本質區別。
之所以顯得空洞,是因為那裡,絕大多數的道則消失不顯。
隻剩下幾道宛若支柱般的大道法則存在。
正如此處的實驗場一樣……”
“處在這些道則範圍內的,才能看清楚實驗場中被隱藏遮掩起來的事物,才能在大空洞中、避免被強行抽乾自身屬性。
”
古之真仙想要更進一步,就需以身合天地間的某條大道,成就無名之境。
而隻有對某條大道的理解透徹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踏出這一步。
故而真仙的修行,大抵上是對某種道則的深化感悟。
大道三千,雖是虛指。
卻因各個道則的不同,天然賦予了真仙們諸多不同的“屬性”。
譬如饑仙,希夷仙,何乾仙等等。
此地以及大空洞,這近似道湮之劫的禁製手段,能夠從茫茫真仙中篩選出“己方陣營”,得到出入此處實驗星空的許可。
身份、背景都可以用謊言編造,但唯獨立場不行。
換而言之,若是某位真仙真的為了潛入此地,而改換了所修行的道途。
那麽他首先就直接成為了“陣營”的一分子,此地本就歡迎他的前來。
也就無所謂“潛入”一說了。
“這禁製手法,實乃是一個巨大的篩選機器。
”
“並且絕不僅僅隻有簡單的篩選用途,一旦改換門庭後,恐怕再難回頭了。
”
而李不仁之所以能夠在若乾年後,進入此地。
全因“心念化神、道網投影”這一逆天手段。
如果說天地間的諸般大道,天然將真仙們分成各種不同的陣營。
那麽道網投影,則是“我全都要”,一視同仁的加入所有存在、已知的真仙派系。
這在上古時期,是絕對不可能之事。
別說三千大道、雨露均沾了。
就是同修兩種不同的大道,也是千難萬難。
而就算你諸道同修,也終究不如將其中一道掌控至極緻,成就無名之境。
“正如我之前所分析的那樣。
”
“我之道網投影,之所有能夠安然存在,一是因為道湮大劫降臨、仙界破滅。
以身相合、融於道的無名真仙們,死的死、逃的逃。
無瑕顧及這映照大道的微型鏡子。
”
“而且,更存在另外一張更大的朔星海道網替我遮擋視線。
”
仙界破滅、此處實驗場所疑似被荒廢的大背景下,李凡諸次輪回、諸般因素的作用疊加下。
才使得李不仁得以僥幸進入此處。
可以說任何條件缺一,他都不得門而入。
“大空洞的記載,古來有之。
”
“但自從大劫降臨,高墻升起後,就杳無蹤跡。
”
“從眼前所見來看,因是在道湮之劫爆發、緊急防護措施啟動後,跟隨著所有的實驗方塊星海,發生了整體的變化。
”
李不仁盯著那代表大空洞的粗獷白圈。
突兀的出現在環形畫壁的無數小方塊裡,就好似有人在茫茫星海中,狠狠畫了一個圈!
將想要搜尋的目標給圈了出來!
“此地實驗場所雖因不知名原因,遭到遺棄。
但種種設施依舊處在運轉之中。
於是就有了大空洞的這筆圈定?
”
李不仁根據觀察所得的蛛絲馬跡,心中暗暗分析。
雖然憑借道網投影的特殊性質,他得以混入此處。
卻隻有“觀察”的權限,而並不具備“操縱”的能力。
無論是環形畫壁上的被分割方塊星海,還是圓柱形大廳內閃現的諸多物件。
他都無法動用分毫。
目前還無法判斷,對那些方塊星海做出大空洞圈定的真正原因。
但玄黃界至暗星海就在其中,已經能讓李凡心中凜然了。
李凡試圖根據目前所掌握的線索,盡可能的還原隱藏在這實驗空間後的秘密。
“道湮之劫,疑跟無限之海同源。
”
“我用並不完整的升仙臺接入無限海後,發現隨著我調用無限海內的無限之力,那無限海中的億萬水滴就會順著冥冥中的通道,從那神聖不可知之地傾瀉而下,將世間萬物所淹沒。
預感是如此真切,因此帶來的本能畏懼,使得沒有多少自我情緒的分身傀儡都不敢按下那個按鈕。
”
“但世上真仙無數,更有仙器、仙仆、仙傀種種。
他們使用無限仙靈之力,卻並不需這般擔心。
解離碟內,衍生的仙靈之力,就無疑說明了這一點。
”李凡這般想著,自仙列解離碟中,彌散出一股神聖至極的力量。
李凡將瑩瑩白光縈繞指尖,感受著其無限的性質的同時,似乎又看到了那無邊無垠的無限海。
“塵世間,總不至於存在第二個無限海。
”
“而仙界對於道湮之劫的肆虐,最初並太大的畏懼。
宛若凡人視洪水肆虐,還有真仙負責鎮守。
”
“合理的猜測,昔日仙界對於調用無限海之力會引起道湮之劫的後果,是一清二楚。
但無限的誘惑,使得真仙們根本不可能放棄對無限海的利用。
”
“甚至,他們在無限海上造出了類似於大壩、水庫之類東西。
所有真仙都不是直接聯通無限海,而是通過仙界所造大壩、水庫,進行中轉。
因此能夠避免無限海傾瀉而下,道湮之劫降臨世間的可怖災禍。
”
“但……”
“無限海是難以想象的恢弘、神聖所在。
即便無名真仙,也不能跟無限海中偶爾翻起的一朵浪花相比。
”
“即便昔日仙界文明,發展到了能夠一定程度上限制無限海。
不過……”
李凡又想起了,當還真立於無限海上時,自深海之下、傳來的諸道恐怖至極的隱晦波動。
“玩火者,必隕於自焚。
”
“世上沒有永遠固若金湯之堤壩,而口子一旦裂開,想要再堵上,就有些太難了。
況且,還有茫茫多的真仙,或是偶然,或是有意。
想要繞開仙界設下的限制,直接聯通無限海。
就跟我這樣。
”
“每發生一次,就相當於在現實跟無限海之間,又撕開了一道裂口。
”
“長此以往,道湮之劫愈發洶湧,已是注定之事。
”
李凡思緒翻騰,不斷推衍下去。
“劫難之兆顯現,仙界之中,一個接一個的星域被湮滅。
”
“還真。
這能夠逆天改命的至寶,疑似同樣出自無限海。
仙界雖然未必知道其具體的效用,卻隱隱能猜測出,它或許能夠徹底解決這場滅世危機。
於是暗中在各處展開搜尋,甚至搜尋範圍還包括下界星海。
”
“他們推衍出了還真大緻可能現世的時間。
而還真,也本應是那時出現的……”
“出現在玄黃界之中,既然被仙界力量發現。
若是一開始,就是仙界主宰、無名真仙者掌握了還真,那麽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力挽狂瀾,將滅世的道湮之劫災禍,扼殺在搖籃之中。
”
“不過,因為某種未知的原因。
還真延遲出現了。
”
“仙界並沒有等來這一救世的至寶。
”
“總體情況雖依舊穩定,然而有別樣想法者滋生,也是應有之事。
”
“正如我之前在那位真仙記憶中所窺見的。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想法。
螻蟻,也有螻蟻的生存之道。
”
“真仙各施手段,各尋生路。
”
“有化凡為仙,有利用無名骸骨、仙天柱,打造救世之舟的仙域碎片……”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道湮之劫提前爆發了。
而且聲勢之猛烈,遠超以往。
仿佛無限海跟現世的所有連接通道,全都轟然炸開。
一場滔天之禍,驟然降臨。
”
“猝不及防,真仙、無名真仙,乃至目前尚不知的仙界主宰們,也紛紛如螻蟻般死去……”
李凡眼前,好似出現了無限海傾瀉而下,毀滅仙界的可怖場景。
“雖有諸多無名真仙,願意或者被迫以身化柱,抵住道湮之劫。
但又能抵擋到幾時呢?
”
“無限海傾吞現實世界,乃是大勢所趨。
除非能夠在這短暫的安全時期內,重新在諸多裂口上建造出昔日仙界的堤壩。
否則……”
李凡不由看向還真面闆上的末日倒計時。
“無限海,似乎橫跨所有可能性。
”
“道湮之劫,也絕不僅僅是我這原初可能性上才有的。
”
“或者是,同樣發現並利用無限海,遭至了同等的災禍。
亦或者是,當年大劫發生後,原初可能性上的無名真仙們,望風而逃。
去往了其他可能性。
”
“雖然跳躍了可能性,但隻要他們沒有舍棄無限仙靈之力,那麽跟無限海的聯系就始終存在。
況且,到了無名真仙以身合道的境界,也不是說舍棄、想舍棄,就能舍棄的。
”
“道湮之劫,如影隨形。
接踵而至,淹沒世間……”
推衍到了這裡,以李凡如今媲美化道石母的衍算能力,都不由感到了絲絲的頭疼欲裂。
隻是涉及單獨的可能性還好。
諸多線索匯聚,推衍出無數可能的答案。
李凡一一進行驗證,從中挑選出最接近事實真相的那個。
但一旦涉及到另外的可能性,推衍難度就忽的上了數個量級。
一是因為,目前李凡對其他可能性的狀況一無所知。
所知道的資料太少。
二是因為,每多一重可能,推衍所需要涉及的變量就多了一倍。
理論上,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哪怕是成千上萬個化道石母聯合,也是力有不逮。
“不過,道湮之劫肆虐至今。
塵世間尚存的可能性,恐怕遠稱不上無窮無盡了。
七百多萬年的剩餘壽命……”
“或許用茍延殘喘來形容,才比較恰當。
”
李凡思緒運轉到了極緻,眼前忽的一黑,被迫中止了推衍。
注意力暫時從仙界、道湮之劫真相中脫離,回到了那處詭譎的實驗場中。
“這裡,本來的用處,應該是用來蹲守還真。
”
“隻不過,因為最終還真並沒有如約而來,所以這裡就被仙界官方廢棄了。
”
“但隻是明面上。
”
“有一些仙界小人物,並沒有徹底放棄、離開這裡。
隻不過他們的目標,恐怕未必是還真。
”
“而僅僅是為了,在眼看即將到來的道湮之劫中,找到一絲生存的可能罷了。
”
“能夠創造出大空洞的圈定手段,這其中,絕對少不了無名境界的真仙助力……”
“但又是為何,他們這群人,又全都忽的消失不見了呢。
”
“從昔日留下的痕跡來看,聚集在這裡的真仙,絕對不在少數。
”
李不仁再度打探著此處實驗場所,試圖窺探更多的秘密。
目光掃視了一圈,忽的,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圓柱大廳後來突兀出現的其中一件物品之上。
乃是一件造型奇特的人俑雕像。
就像是一位大隱隱於朝的隱世,靜靜矗立在那裡,卻幾乎逃出了李不仁的注意。
若非此物獨特的造型風格,跟李凡曾經遇到的某樣東西極其相似。
恐怕李不仁還真就會將其忽略。
(本章完)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