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張飛決定了大結局
張飛承認董卓的想法的確非常穩妥,也是最正確最安全的辦法,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不想在這裡坐看戰機的失去,他不是一個不敢於主動出擊的人。
“你說的的確很有道理,這樣做的確是很安全的,但是那樣的話,就要耗費大量的糧秣和錢財了。
”
張飛說道:“戰機就在眼前,我怎麽能錯過呢?
錯過這一次,就要面對更強的焉耆國,會讓更多士兵面臨險境,會增加朝廷的負擔,作為將軍,我不能坐視戰機的流逝,如果這點膽量都沒有,我還帶什麽兵打什麽仗?
”
說著,張飛看了看趙琦。
“趙校尉,還有老董,你們兩個就別去了,這一次我親自帶人去,如果出了事情,你們立刻返回敦煌郡,應該不會出事,如果我打贏了,連大軍主力都不用出動了,不是嗎?
”
董卓無言以對,趙琦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良久,趙琦搖了搖頭。
“我阻止不了您,但是我感覺,這一戰您就算打贏了,陛下知道以後,也一定會生氣的,您可是大軍主帥,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陛下盛怒之下會做出什麽,誰知道?
”
“那就等陛下生氣的時候再和陛下解釋吧!
”
張飛哈哈大笑道:“我張某人沒有什麽大的才能,唯有這個膽量,從來沒有怕過事兒!
而且陛下嘛……雖然很嚴厲但是對部下還是足夠愛護的。
”
趙琦隻能腹誹。
張飛再也沒說什麽,前去整兵備戰,然後按照慣例,讓士兵在出戰之前好好地吃了一頓熱飯熱菜。
休整了半個時辰之後,領著兩千騎兵翻身上馬,在車師前國提供的可靠向導的帶領下,於稍晚些時候全軍出動了。
張飛全軍出動的時候,也正好是他請求便宜行事之權的消息送到雒陽的時候,劉備第一時間得到了張飛的匯報,了解了西域最新的情況。
之前,劉備多少也了解了一些焉耆國的事情。
通過宮廷資料記載,他了解到了當年班超經營西域的時候,焉耆國組成的一個小聯盟是班超最後也是最難對付的一群敵人,滅了那個聯盟之後,班超才得以確立東漢王朝在西域的統治霸權。
所以說,西域小國絕對不是一開始就很願意順從漢帝國的統治的,漢帝國對西域的統治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無論是西漢對匈奴,還是東漢對北匈奴,都是經歷了多次的作戰和背叛,才得以確立霸權的。
西域小國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鑽營苟且,這個焉耆國更是一個老釘子戶,多次和漢帝國作對,還曾害死過不少漢帝國的官員和士兵。
其實了解到這些內容的時候,劉備就覺得有點無法接受,這樣一個小國既然敢做這樣的事情,何須留著它呢?
曾經沒有攻滅它是有什麽顧慮嗎?
劉備沒有班超那麽多的顧忌,也沒有第二帝國那麽多財政上的憂慮,軍力上也遠遠強於第二帝國。
他有錢,很有錢,能夠供得起大軍出動,所以在這個事情上,劉備沒有采納荀攸穩妥行事的建議,而是決定支持張飛的看法。
在這件事情上,荀攸建議多觀察一下局面再做出決斷,不要輕易陷入戰爭之中,但是劉備的意見就完全不同。
“當年陳湯曾有雲,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很提氣,不過這句話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說出來的,也不是說一次就能一直有效的。
”
劉備在樞密院會議上朗聲道:“有些時候,咱們打仗之前要算一筆帳,好處足夠才能打,好處不夠那就不能打,但是有些時候,打仗不能算錢,這就不是錢的事情,而是一些比錢更重要的緣由,那就不得不打,必須要打。
事關國格國威,那不管要花多少錢,不管要費多少功夫,不管距離多遠,牽扯多大那都一定要打,還必須要打贏,就好像當年漢武帝堅決討伐大宛國的事情一樣,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討滅大宛國,一戰之後,西域鹹服。
現在,這個焉耆國給大漢造成過那麽多的麻煩,現在還在不斷的製造麻煩,既然如此,那就要用討滅掉他的方式告訴西域諸國,別說車師前國,就算再來一個兩個三個,我照樣能滅掉!
大漢既然決定回來,那就沒打算再走!
”
於是在劉備的要求下,樞密院簽發了給張飛的便宜行事之權的命令,還派了參謀團隊前往給予戰術指導,劉備還擔心涼州的錢糧不夠用,於是要求雍州予以一定的糧秣支援。
另外,他也擔心涼州的兵馬不夠用,於是趁此機會下令給雒陽駐軍的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個新兵軍,讓他們整裝待發,隻要準備好,就可以出發前往涼州了。
之前劉備答應過他們,劉玄德言出必行,現在,就是兌現承諾的時候。
三個軍得知要出戰了,全軍上下高興的不要不要的,立刻全面整頓起來,就等著準備好了快速出發好去西域賺軍功——
給其他留守的軍隊羨慕的啊!
但是沒辦法,此前皇帝許諾的對象就是這三個新兵軍,這三個新兵軍自打成立以來也的確沒打過什麽仗,天天訓練,練得龍精虎猛,就是沒有用武之地,換誰也要洩氣。
所以這一次他們的出動,還真沒什麽人叫嚷。
該說不說,開拓西域的事情一直以來在漢軍軍隊裡是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班氏家族縱橫西域,還有西域三通三絕的故事,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故事,那都在軍隊裡傳得很廣,基本上士兵們都知道,所以對於西域,士兵們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現在他們要去西域了,怎能不激動呢?
此時此刻,劉備還不知道焉耆國在重大困境之中所做出的極具爆發力的舉動,當然也不知道張飛這個超級猛男在困境之中做出來的針對性決策。
不過古代戰爭就是如此,到處都是迷霧,到處都是不可探索的領域,將軍行軍打仗,真的有很多賭的成分,賭贏了,那就贏了,賭輸了,那也沒辦法,隻能認慫,趕快跑路。
韓信那樣的兵仙不是什麽時候都能有的,霍去病那種為了打仗而誕生的絕世天才也不是什麽時代都能誕生的。
張飛自認自己隻是一個庸人,在軍事層面不可能有韓信、霍去病那樣的能耐和成就,也沒有這樣的天賦,但是他覺得,他唯有膽量不會輸給這兩人。
拚膽子,他不懼任何人。
他也知道,縱橫戰場,膽量到底有多重要。
劉備就告訴過他,真正的戰爭,有太多的戰爭迷霧,雙方統帥霧裡看花,想要找到真正正確的道路,實在太難,很多時候根本來不及找到正確的道路,就被迫出戰。
但是幸運的是,伱是如此,你的敵人也是如此,他也面對著一片戰爭迷霧。
所以,這就是一個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局面。
很多時候,決定一場戰鬥勝負的,可能真的就是雙方領導層的堅韌程度之間的對決了,如果自己覺得自己輸了,那就真的輸了,反之,就還沒輸。
所以他並沒有猶豫很久,就帶著兩千漢騎縱馬狂奔,直取焉耆國王城。
焉耆國國境內地勢不平,道路艱險,騎兵奔馳起來並不輕松經常奔馳一段,就要行走一段,前進頗為困難,速度也不得不降低。
不過根據向導所說,這條路雖然艱難,卻已經是相對安全可靠的道路了,其他的道路隻會更加難行。
張飛也不挑,麾下士兵也不挑,大家都是血戰之中殺出來的滾刀肉,加入漢軍跟隨劉備之後,什麽苦頭沒吃過?
張飛麾下虎騎軍之中還有不少跟隨劉備打過當年涼州阻擊戰的老兵出身的軍官,九死一生的事情都乾過,還怕這種小小的阻礙?
僅僅四天功夫,張飛就領兵跨越艱險,從車師前國殺到了焉耆國王城附近的一座小土城附近,然後揮軍直取這座小土城,在裡頭獲得了一些糧食和燃料。
張飛大喜,立刻下令全軍休息,埋鍋做飯,讓士兵們又吃了一頓熱飯,緩解了一下連日趕路和吃乾糧帶來的困頓,兩個時辰之後,再度翻身上馬,全軍直取焉耆國王城。
同一時刻,焉耆國王城內並沒有多少兵馬駐紮,因為軍隊被分作四份,執行任務去了。
焉耆國王龍獷的弟弟龍衛、叔叔龍甬、親信部將阿裡不各自率領一支人馬去收拾墨山國、危須國和尉犁國去了,龍獷自己帶著剩下的兵馬留在王城等待好消息,順帶著彈壓國內的主和派勢力,不讓他們壞事。
對於焉耆國來說,這也是十分冒險的一次行動,是一次賭博,賭的就是漢帝國反應不過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而其餘三個國家也料不到焉耆國會突然行動,倉促之下無法抵抗,隻能失敗。
這是一場豪賭,和張飛是一個性質的賭博,兩撥人各自不知道各自的行動能否成功,也不知道對方的行動具體是怎麽一回事,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賭。
賭,既要拚運氣,也要看實力,運氣不夠,實力再強也沒用,運氣夠了,實力太差,也接不住。
所以此時此刻,這兩場極為尖銳的爭鋒相對,就是一次針鋒相對的賭博。
而很顯然的是,劉備是個運氣很好的家夥,張飛作為他的結拜兄弟,多少也被他的好運感染了。
他的速度夠快,趕在了焉耆國有所反應之前,出現在了焉耆國王城之外,並且二話不說就發動了對王城的突襲,衝入了那座土石堆砌而成的城市之中,對城市中的一切帶去了巨大的震懾和前所未有的打擊,讓整座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
焉耆國的王城對於見識過長安、雒陽這樣的超大型城池的張飛來說,隻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土城,甚至還有幾分涼州縣城的意思,但是對於焉耆國本身來說,已經是一座很繁華很廣大並且有著較強防禦力的城池。
所以龍獷在得知城內出現漢軍的時候,直接就懵了,完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也不認為這是真的,他覺得一定是什麽地方出了問題。
但是隱隱約約的喊殺聲和巨大的嘈雜聲不會說謊,事實永遠不會說謊,漢軍的確殺到家門口了,甚至正在朝著王宮的方向急速逼近,城內守軍節節敗退,根本不能抵抗漢軍的兵鋒。
這是怎麽回事?
為什麽漢軍會出現在王城?
到底發生了什麽?
龍獷一問三不知,什麽都不知道,衛兵要保護他撤退的時候,他甚至沒有做出相對應的反應,他隻是覺得自己可能需要掐一把自己的臉好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而是身處於現實世界。
之後,劇烈的疼痛告訴他,他所經歷的一切都不是虛假的,而是真實的。
漢軍真的打過來了,漢軍真的已經攻破了他的王城,開始威脅他的生命了。
這種情況是他沒有考慮到的,之前他和主戰派的部下們商量了很多種應對突發事件的辦法,考慮了多種突發事件,乃至於進攻墨山國失敗這種微小概率的事情都被他們考慮到了。
但是唯有漢軍突襲王城這種事情沒有考慮過,或者說,正常人都不會考慮到這種可能性。
漢軍突襲王城,需要勇敢的將軍,需要堅強的決策,需要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還需要可靠的向導,以及戰敗之後全軍覆沒的風險帶來的巨大壓力。
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著漢軍突襲王城是一個極其微小的概率事件,所以在商討期間,焉耆國的精英們沒有人提出過這種可能,可偏偏,這種可能成為了現實。
找誰說理去?
龍獷在一臉懵逼的狀態下被他的親衛兵們保護著殺出了王宮,試圖向安全的地方轉移。
但是漢軍鐵騎緊追不舍,再一次把他們全部包圍起來,圍著殺,親衛兵難以抵抗漢軍兵鋒,大量戰死,最後隻剩十幾個人保護著龍獷做最後的戰鬥。
王城被漢軍攻破了,很多人都死了,大局再也不能逆轉。
很快,渾身染血的張飛來到了負隅頑抗的十多名衛兵這邊,看著被保護在最中間的衣著不凡的那個男人,意識到那個男人應該就是焉耆國的國王。
“之前老董他們乾的有點過了,這樣侵犯大漢威嚴的人,應該生擒,然後送給陛下,讓陛下決定他的生死,而不是直接砍掉。
任何時候,都不能直接把這些作亂的賊首給直接砍掉,送回雒陽讓陛下處置才是正確的做法,所以一定要活的。
”
張飛咧嘴一笑,對身邊的將領傳授自己的心得體會,順便定下了龍獷的大結局。
而龍獷的大結局也沒有違背張飛的意願。
漢軍圍攻之下,他那十幾個親衛兵很快全部戰死,而在此期間,龍獷橫刀於脖頸之上,看上去像是要橫刀自刎一樣,但是直到漢軍撲上來奪走他的長刀的時候,他都沒有下定決心要自刎而死。
看上去,他並沒有做好橫刀自刎的準備,也沒有想要那麽早的失去自己的生命。
最後,他被五花大綁,而他的家人族人也被全部抓住,隻有零星幾個性子剛烈的持刀戰死或者橫刀自刎,大部分人都被生擒,不敢自殺,盡管他們有很多很充裕的自殺的時間。
然而統治者大多都是惜命的,哪怕是崇禎那樣走投無路才為了尊嚴而自殺的,也是極少數。
就算被俘獲也要苟延殘喘,才是大多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