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玄德》

《玄德》第887章 第三帝國的未來(一)

《玄德》 作者: 禦炎 5764 2024-08-13 17:05

  第887章 第三帝國的未來(一)

  諸葛亮不知道陳耀以前經歷過什麽,但是對於陳耀所說的話,他不是很想認同。

  雖然陳耀說著是劉備告訴他的,劉備做皇帝之前的經歷,諸葛亮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知道劉備是從怎樣的局面之中廝殺出來的。

  但是諸葛亮認為,一個同僚之間需要靠自相殘殺來穩定局面的政府,是不可能多穩定的,也是無法帶領國家繼續向前的。

  一個朝廷,一個政府,如果不能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正事上,肯定是沒有前途的。

  退一萬步說,如果一定要掌握辦人的能力,也絕不能把辦人這個事情看得比辦事還要重要,一天到晚不想著辦事,就想著辦人,人都給辦了,誰來做事?

  那些盛極一時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因為辦人比辦事更強,所以走向了衰亡。

  所以這一點諸葛亮絕不認同。

  要找到共同的目標,凝聚共同的意志,一起將這個國家推向高峰,這,才是他理想中的朝廷。

  三個月的觀政期就此結束,第一屆科舉考試的三千進士們也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路,諸葛亮為首的十個人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前往地方上的集體農莊積攢經驗,而是跟隨陳群的辦事組離開了雒陽,前往了長安。

  陳群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感覺到了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長安辦事期間,這個十個人的新人組給了他很大的驚喜,尤其是諸葛亮。

  最初,不過是三四天的適應期之後,諸葛亮就能上手幫他辦理正兒八經的關鍵政務了,陳群隻要在最後做一下把關,看看諸葛亮給出的處理方式對不對,有沒有問題。

  結果證明,基本上都是對的,諸葛亮在處理這些需要大量運算和思維能力的事情上,有著得天獨厚的超強本領,正常人需要半個時辰才能得出的結論,他一炷香的時間都不用,就能得出結論。

  做數學運算的時候,陳群注意到諸葛亮甚至不用打草稿,直接心算就能得出結果,其他人還要筆算,還要加上算籌,諸葛亮則通通不需要。

  一道複雜的算式,他隻需要在心裡過一遍,答案就出來了,很不講道理的能力,看得他身邊的李維、張雲等人一愣一愣的。

  有些人想去學,諸葛亮也願意教,但不知道為什麽,諸葛亮教學的方法他們沒一個人聽的懂,最後大家隻能無奈地認為,天才之所以為天才,是有原因的。

  和一個天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實在是太考驗他們的心理調節能力了。

  陳群則是喜不自勝,繼續把自己覺得頭疼的東西交給諸葛亮處理,給到諸葛亮的是問題,回來的是標準答案,到後面陳群甚至不需要核對了,直接原樣發出去,一次錯誤都沒有出現過。

  整個行動結束之後,諸葛連和他的九個新人夥伴已經磨合成為了一個很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行政團夥,陳群上表為他們請功之後,劉備給予了很豐厚的物質獎勵,然後給十個人一起提升了一級官階。

  等於人家剛剛在集體農莊開始上手工作,他們已經是正九品吏員了。

  隨後,這十個人被劉備安排到了並州,在並州雲中郡的集體農莊內展開工作,原因是當地條件相對艱苦,且集體農莊的建設和發展都比較困難,推廣農業生產也不容易。

  劉備認為這十個人有了一定的辦事經驗,年輕能乾,所以將比較難的任務交給了他們,如果他們辦的不錯,那麽兩年內,劉備就打算把他們提拔到縣內出任職位。

  而一般的新人代表至少要做到三年才能被提拔進入縣內參與工作。

  諸葛亮的事情告一段落,劉備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他不可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正在成長的諸葛亮身上,他是帝國的皇帝,他要為帝國的前途著想。

  整個益州之戰從貞觀六年的六月打到十二月,打了半年時間。

  漢軍出動了西蜀軍區的全部軍力,又從雒陽調遣了兩個軍前往增援,五萬漢軍南下,在越嶲郡、犍為屬國、牂牁郡、益州郡和永昌郡與土人叛軍展開了多次戰鬥。

  這一輪益州南部土人叛亂的爆發不單單是益州南部本地的土人參與,背後還有永昌郡以南某些域外國家的影子,於是漢軍打到永昌郡的時候,還真就抓住了一些別國所屬的勢力乃至於小規模的軍隊。

  這些國家似乎並不清楚漢帝國的強大,或者認為這裡山高路遠,漢軍打不過來,所以堂而皇之的想要分離永昌郡一帶,把這裡變成他們的領土。

  對此,劉備很是警惕,為了進一步穩固西南邊陲的統治,他下令分割益州,將原先益州南部的越嶲郡、犍為屬國、牂牁郡、益州郡和永昌郡這五個行政區分割出來,另外設立雲州。

  另外,他還把西蜀軍區改稱為西南軍區,軍隊駐地南移到了益州郡的滇池縣,漢軍主力駐地南移進入雲州,在雲州正式推動大開發政策,開始執行移民、注資、修路、鋪橋、開發等策略。

  益州作戰中俘獲的超過二十萬的戰俘成為了開發的主力,另外還從全國各地征調有經驗的各類技術人員跟隨雲州官府團隊一起進入雲州地界展開調研,從貞觀七年年初開始,對雲州加強了統治。

  並且在之後,劉備安排了東園密探勢力從西南邊陲開始向東南亞、南亞地區滲透,繪製地圖、找尋道路,對於鯨吞東南亞、在南亞建立勢力觸角的想法也開始成形。

  不過因為雲州地形複雜、自然環境極其惡劣,所以這項工作的進展非常有限,而且損失頗大,以至於朝野內外對於開拓南方疆域這件事情的反對聲浪一直都挺大。

  劉備隻能扛著壓力緩緩前行,對雲州的治理進展也沒有預期的那麽快。

  最初,劉備就有著分封皇子到外國建立漢帝國的衛星國的想法,以此作為帝國極壁之外無法實控的替代方案,重演當初西周開疆拓土的策略,而為了執行這個策略,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

  對於整個分封的方案,劉備也進行了多次修改和調整,最後得出了一個較為穩妥的分封方案。

  按照他未來的進取計劃,南至中南半島、東至日本列島、西至帕米爾高原、北至北海,都是他目標中的漢帝國本土,這是他會用軍隊和政策實控的領土。

  當前階段,控制這些領土還有諸多難題,但是控制住了,一定會在未來體現出重大的作用。

  比如中南半島適合農業生產的優良水文條件,而需要注意的則是疫病的侵擾。

  日本列島地震火山多發,土地貧瘠,但是有大量金銀銅礦,對於漢帝國未來的經濟改革有重大助推作用,必須要掌控在手。

  帕米爾高原所在之地雖然土地貧瘠、不利於農業生產,但是隻要掌控,就能居高臨下對中亞地區形成優勢戰略態勢,足以阻止中亞政權勢力向西域之地的進犯,進而保護帝國西陲和絲綢之路的暢通。

  北海則被劉備視為帝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是蘇武牧羊所在地,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無論是出於對未來水資源的考量,還是民族精神、傳承以及戰略緩衝地的考量,他都要佔領當地。

  這四個地方就是他為漢帝國設置的帝國極壁。

  帝國極壁之內他會想方設法努力經營,帝國極壁之外,就是他設置分封衛星國的地方,而衛星國都不能觸及的地方,則是徹底的域外之地、蠻荒之地。

  這一套統治方法,他參考了古中國的華夷思想,居中的是中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的域外之地都是蠻荒之地,而在他這裡,漢帝國本土自然是華夏神州,外部的衛星國則可以稱為小中華。

  連衛星國都不是的,自然就是蠻荒之地了。

  至於衛星國的設立,劉備也有了初步規劃。

  中亞地區,也就是貴霜帝國和帕提亞帝國所在的地方,可以設立幾個封國。

  南亞地區,印度所在的地方,可以設立幾個封國。

  東南亞海島之上,也可以試著設立幾個封國。

  東邊就算了,那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等以後科學技術發展了,六分儀發明出來了,就可以嘗試著跨越太平洋去找美洲土著玩玩。

  北邊則是一望無際的大冰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實在是沒有什麽開發的價值,所以也就沒有設立封國的必要了。

  除非什麽時候夏商周溫暖期重回地球,河南地區都能跑大象,那西伯利亞大平原或許還有點農業價值。

  這個計劃被設定之後,劉備做了相當多的準備工作,他甚至根據自己的記憶,將世界地圖一點一點的完善了,在地圖上標注了七大洲五大洋,對於整個地球做了一番描述,然後把自己的封國計劃拿了出來。

  在帝國高層內部的決策會議上,劉備將封國計劃做了內部公開,將世界地圖也第一次公開,他沒有說明來處,隻是說明自己的封國計劃,讓大家相信。

  大家沒有理由不相信,因為劉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很神奇的人,做個夢都能夢到帝國群英會,應夢賢臣多的能組團打仗,更別說其他方面了。

  於是對於劉備那相對挺完整的未來封國計劃和開拓計劃,沒人能提出些反對的意見。

  對於不知道的事情,他們無法反對,生怕劉備說自己做夢又夢到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那就大可不必了。

  於是未來的一切都被劉備公布給了高層決策圈子。

  大家都知道了,劉備未來的計劃是嫡長子居於其中成為帝國皇帝,其他有才能的皇子會被分封到外地成為衛星國的國王,成為漢帝國的屏障、藩屬國,並且持續向外開拓。

  那麽沒有才能的皇子呢?

  那就留在漢帝國,做個太平皇子、王爵,領受自己的一份俸祿,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也算是他們投胎投的好,但是權力什麽的,就千萬別觸碰了。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我認為我有才能的孩子不僅僅隻有一個劉深,其餘的孩子,尤其是劉澤,也是很有才能的,我不想讓他浪費自己的才能,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

  所以我想著,上古時代先人們的分封策略其實也是不錯的,為了維持內部的穩定,則有嫡長子繼承,而其他的可能性呢?
則由其他的有才能的孩子去開拓,這是他們所能想到的最優解,也使我能得出的最好的結論。

  諸位也會有很多孩子,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家庭爭端,也會想要讓家族開支散葉,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諸位盡管可以派遣自己的家族子弟跟隨我的兒子們出去開拓疆土,去開創自己的國度。

  成功了,活下來了,說難聽點,不管未來發生什麽,天崩地裂了我們都死了,家族血脈也還是傳下去了,不可能同時崩滅,失敗了也不要緊,開疆拓土,哪裡有不死人的?

  反正我是做好了失去一些孩子的準備,我不是不愛他們,隻是我所處在的這個位置上,容不得我對他們的愛超過對整個大漢國的愛,我能為他們做的,就是找一條對國家最好的道路讓他們去走。

  劉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老部下們做了溝通,表示了未來自己的一些想法,高層決策圈子對此表示震驚,不過很快也就紛紛接受了現實。

  第三帝國本來就和第二帝國、第一帝國以及之前的國度完全不同,這個國家是要走完全不同的道路的,開拓將是主流,將是一種會被整個社會廣泛接受的概念,而作為上層,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需要以身作則。

  這個長遠國策被制定下來之後,劉備便開始了針對性的準備,整個漢帝國的國家策略也正式確定,各項計劃都向著同一個目標大跨步的前進。

  同樣在貞觀七年,征海將軍甘寧回來了,他帶著船隊返回了日南郡港口,並且很快給雒陽送來了諸多消息。

  他們成功抵達了大秦國,雖然經歷了一些艱險,還沉了三艘大船,死了不少人,但是成功賣掉了船上全部的貨物,帶回來滿滿當當的黃金和白銀,還帶回來了一條可以行駛的海路,以及大秦國使臣。

  甘寧歷盡艱險,抵達了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方面接觸到了漢帝國的商船隊和官方使者之後,非常驚喜,花費大價錢把船上的所有貨物都給買了,羅馬皇帝還親自召見了甘寧。

  雖然雙方語言不通,但是沿途還是有一些能夠幫助雙方交流的語言人才加入進去,成功為雙方的溝通架構了橋梁。

  羅馬皇帝向漢帝國皇帝表示了慰問,並且希望雙方的往來可以持續,他希望羅馬方面和漢帝國方面可以實現商業互通,可以互相派遣船隊和使臣往來,增加雙方的了解。

  他表示羅馬非常喜歡漢帝國的絲綢、漆器和瓷器,也非常喜歡漢帝國的鐵鍋,如果可以的話,他想要大規模購買,價錢不是問題,主要是能不能到貨。

  款待甘寧一個月之後,甘寧啟程回國,帶上了羅馬的使臣和語言人才,以及對漢帝國商品的無限渴望,東西兩大世界性帝國往來的新篇章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這之後,劉備正式在日南郡設立了市舶司,也在戶部設立了相對應的主管部門,將海上貿易分門別類的列了出來,專門管理。

  對於羅馬帝國的需求,劉備表示要全力滿足,並且對於對方所渴求的“折扣”的事情,也表示要全力滿足——當然,前提是事前漲價,然後再折扣會原先的水準,甚至比原先的水準還要高。

  但是羅馬帝國的官僚顯然不在意這些,隻要漢帝國做了明面上的讓利,並且提供了充足的貨物那麽其他的什麽都可以按照漢帝國的意思來。

  於是乎在貞觀七年的時候,漢帝國獲得了一條比較穩固的海外商貿路線。

  為了更好地保持這條海外商貿路線的穩定,劉備決定接納羅馬帝國的使臣常駐雒陽,而劉備也決定派遣外交人員前往羅馬帝國常駐,雙方都可以通過外交使臣的存在來協商一些需要及時溝通的商貿問題。

  於是剛剛回到漢帝國沒有有多久的甘寧就又接到了出海任務。

  不過甘寧並沒有覺得不好,他那渾身躁動的基因讓他特別不喜歡安逸,就喜歡挑戰未知和未來,所以他欣然接受了第二次出海任務。

  然後劉備還讓他進一步觀察沿途所經過的每一個國家的狀態,包括羅馬帝國的狀態。

  “之前的這份報告寫得不錯,我挺喜歡的,不過我覺得還可以更加翔實一些,尤其要注意觀察各國百姓的生存狀況,看看他們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做什麽工作,隻是官方和軍隊的話,還不夠。

  劉備如此交代了甘寧,甘寧立刻表示自己懂了,這一次回來,肯定給劉備帶來更加翔實的消息。

  自然的,東園密探也跟著出去了不少,劉備甚至打算安排人常駐羅馬經商,定期補貨,還要開始在沿途各國設立中轉站,把生意徹底做大、做穩。

  對於劉備的野望和第一次出海回歸之後所帶來的好處,讚歎且眼紅的人不是一個兩個,劉備趁機派人將此事廣而告之,深入民間宣傳,逐漸把出海和黃金白銀做了掛鉤。

  出海,就是能得到黃金白銀,出海,就是能搏出個富貴。

  危險嗎?

  很危險,甘寧這第一輪出海船隊因為技術原因沉了三艘,死了不少人,後來回來總結技術經驗,認為是造船的木料、尤其是龍骨的木料沒有晾乾所導緻的,以至於船隻的耐久性出了問題。

  但是那又如何呢?

  一聽造船廠那邊給出了至少晾乾三年的計劃方案,甘寧連連搖頭。

  “等不了三年,太浪費了,出海本就是搏生死,敢跟我出海的,全都是膽子大的,多備一些小船也就是了,我出我的海,你們多準備一些龍骨,多備木料,等下一批造船用吧,我先去了!

  甘寧停不下來,也有很多人根本不想停下來,明知出海風險大,但是收益更大,他們實在等不了三年。

  同樣的,劉備也等不了這三年。

  於是貞觀七年之後,海外貿易這個事情逐漸在漢帝國成為了熱門話題。

  正好在同一時期,西域商貿火熱的消息也傳到了雒陽,於是北邊出西域、南邊下西洋,這一南一北兩個西,頓時成為了漢帝國的財富密碼。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