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燕辭歸

《燕辭歸》499.第483章 天家無親情(兩更合一求月票)

燕辭歸 玖拾陸 4417 2024-05-25 13:28

  第483章 天家無親情(兩更合一求月票)

  靜心堂。

  李嶸坐在窗邊,一聲不響,看不出究竟在想什麽。

  一個時辰前,曹公公來請的人。

  李嶸不曉得他與母妃說了什麽,隻看到母妃驚慌失措,立刻就隨曹公公走了。

  隱隱約約的,李嶸察覺到事情不太妙。

  莫非父王出事了?

  李嶸不敢斷言,但他覺得,能讓母妃那麽慌亂的,十之八九與父王有關。

  待聽見外頭動靜,李嶸忙起身從偏殿走出去。

  “母妃。
”他喚了一聲。

  晉王妃擡眸看向他,有一瞬的恍惚,而後整個人如釋重負一般、身子軟了下去。

  嬤嬤眼疾手快,趕忙攙扶住了她,兩人才沒有一道摔坐在地上。

  李嶸幫著嬤嬤將力竭的晉王妃扶到屋裡,又倒了一盞茶遞過去:“您怎麽了?

  晉王妃一口飲了,面對兒子,她漸漸平複下來。

  “嶸兒,”她握住了李嶸的手,盡量放平語氣,“你父王歿了。

  李嶸愣住了。

  饒是猜想到了事情不妙,但親耳聽母妃這般說,李嶸連呼吸都緊了。

  “怎麽會……”李嶸喃喃,“母妃見到父王了?
父王當真、當真歿了?

  “剛才就是隨曹公公去認了認,”晉王妃道,“我親眼看過了,的確是你父王。

  李嶸的眼睛瞬間紅了:“我能去見見父王嗎?
我是說,不管他做過什麽,他都是我的父親,做兒子的想給父親磕個頭。

  “我曉得、我曉得你,”晉王妃輕輕拍著李嶸的背,“這事還得聽皇太後的意思,但娘娘素來寬厚,你隻是磕個頭……”

  是啊。

  隻是磕個頭,再不用有別的事了。

  其實,在聽說李渡死了的時候,晉王妃長松了一口氣。

  她是慶幸的。

  李渡在外頭不見蹤影一日,她提心吊膽一日。

  現在死了,就再不會連累她,連累她的娘家人了。

  最重要的是,不會連累嶸兒了。

  都說知子莫若母,但晉王妃不敢說自己看穿了兒子。

  大部分時候,她覺得嶸兒乖順,可她也做過噩夢,夢裡嶸兒受李渡指使行事,惹來禍端。

  大半夜的,從夢中驚醒過來,晉王妃記住了她狂亂無序的心跳,記住了渾身淋漓的大汗,她太怕了。

  終於、終於讓她等到了李渡死的這一日。

  不管嶸兒內心裡到底怎麽想,與李渡是否有聯系,那已經是個死人了,嶸兒就再不用做什麽了。

  僅僅是去磕個頭。

  晉王妃都想給李渡磕個頭。

  總算是橋歸橋、路歸路了。

  慶幸的情緒滿溢,懸著的心落下來了,晉王妃沒有忍住,抱著李嶸嚎啕大哭。

  這是“死而複生”、是“劫後餘生”。

  “嶸兒,”晉王妃一邊哭、一邊與李嶸道,“你父王歿了,與他相關的案子便能一件件了結。

  等事情辦完,我們就能出宮回去了。

  先回你外祖家住些時日,之後我們搬出來,我們母子安安靜靜過日子。

  李嶸不住安慰母妃:“都聽您的安排,您放心,還有我陪著您。

  晉王妃淚眼婆娑,卻是沒有看清楚,李嶸眼中神色複雜極了。

  等晉王妃發洩了心中情緒,李嶸才又問道:“父王是怎麽死的?

  晉王妃搖了搖頭:“曹公公沒有細說,我也就沒有問。

  李嶸不再多言。

  隻不過,這種事情哪裡可能瞞得住?

  不過一日,各處都有了些傳言,且越傳越是豐富。

  林雲嫣也聽了一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也有不少誇大其詞。

  想來也是,如此天賜良機,沒人會放過。

  金鑾殿上有正直的禦史大聲斥罵,也有各懷心思的臣子借題發揮。

  大殿下是不是被算計的,那很重要嗎?

  重要的是,借著這次機會,徹徹底底讓李邵失去繼位的可能。

  尤其是柳、顧兩家,原就是“反李邵”的急先鋒,這下子更是絲毫不藏不裝,與一派的官員彼此配合,不止要定李邵假借聖意的錯,還要定他濫殺無辜的罪。

  反正,吉安鎮就是死了這麽多人。

  底下官府照著名冊分出來真假百姓,亦可以黑著臉、捂著胸口罵回去。

  “聖上還要護著大殿下嗎?

  “當年私出裕門就替大殿下瞞下了,回京的輔國公不敢說真話,裕門那麽多將士也不敢說真話,今時今日,這份名冊難道就是真的了?

  “若非郡主及時向安逸伯求援,現在的吉安又是什麽狀況?

  唇槍舌劍,你來我往。

  李邵都沒有聽到,他還是病倒了。

  秋雨涼,他先是為著殺了李渡而熱血沸騰,很快又知道殺了個假的而憤怒不已,一身濕漉漉回到京中,大起大落沒有抗住,沐浴完還沒吃幾口飯菜,就先哇哇吐了一地黃水。

  太醫趕緊來了,診脈開藥,讓人先養著。

  聖上沒讓挪回毓慶宮,依舊留在他這裡偏殿,就近照看著。

  當然,讓聖上心焦的也不是李邵的病。

  太醫說了,就是受寒又勞累,沒有大事,養一陣就好了。

  聖上操心的是後續事情。

  皇太後說的話,朝臣們說的話,全在他的腦海裡來回反覆。

  下朝後,聖上又去看望李邵。

  李邵昏昏睡著。

  郭公公道:“半個時辰前醒過一回,喝了藥,才又睡下。

  聖上坐了一刻鍾,才又走出去。

  曹公公上前來,道:“聖上,皇太後準了李嶸殿下去拜別李渡。

  聖上啞聲道:“知道了,應當的。

  李渡的屍體被安置在碧華宮,也就是從前他的生母章選侍住過的宮室。

  這也是皇太後與聖上提了後定的。

  恨自是恨得咬牙切齒,但仇人死了燈滅了,活著的人還得念著些名聲。

  私下裡,皇太後也與林雲嫣說了番真話。

  “聖上知理卻念舊,哀家逼他放棄李邵,道理上他明明白白,但心中難免會有疙瘩。

  “人之常情,人人喊他聖上,他卻也不是聖人。

  “李渡的身後事,逞一時之氣自是裹席子扔出去算了,可誰會不愛仁厚之名呢?

  “哀家主張著辦了,聖上也少些壓力。

  “總歸是死人了,雲嫣,活人不與死人較勁,活人要計較的事情還多著呢。

  林雲嫣聽得明白。

  李渡造反,他照樣姓李,身後事辦得漂亮些,也省得被宗親、被禦史們念念叨叨的。

  好壞都是皇太後頂在前頭,聖上得領這份情,哪怕皇太後在李邵的事情上強硬一點,也不會真撕破了臉。

  “聖上會放棄大殿下嗎?
”林雲嫣問。

  皇太後思量了許久,道:“道理上都通了,心情上,得過道坎。

  林雲嫣頷首。

  她借著蘇議、蘇昌的由頭,坐視李邵去吉安,為的也就是給李邵再蓋幾身罪名。

  現今朝堂上對李邵的一眾討伐之聲,也在預想之中。

  另一廂。

  碧華宮裡。

  李嶸見到了李渡。

  小於公公奉命帶李嶸過來,輕聲勸道:“殿下,雖說給整理過儀容了,但畢竟是受傷而亡,您……”

  “謝謝公公的好意,”李嶸繃著嗓子,情緒沉重,“我不害怕,怎麽說也是我父王,我不怕他。

  小於公公便沒有再言。

  李嶸看到了棺木中李渡的遺容,而後跪下來磕頭上香。

  從殿內出來後,他小心翼翼問小於公公:“我能在這裡看看嗎?
聽說是我親生的祖母從前住的地方。

  “宮殿前兩年修繕過,但花木多年未整理,”小於公公道,“您想看的話,稍微轉轉。

  李嶸又道了聲謝。

  中途,小於公公方便去,留了人手看顧李嶸。

  李嶸很安靜,隻在院中石凳上坐著,看著不遠處的一小片竹子出神。

  他記得很清楚,父王那座小院子裡,窗戶外頭也是竹子,父王常常一看就是一兩個時辰。

  桌下,李嶸握緊了拳頭,等小於公公回來,才松開了。

  又坐了會兒,李嶸才回靜心堂。

  後續喪儀,李嶸與晉王妃又去過一次,看著裡裡外外忙碌的人把棺木送出碧華宮。

  李嶸一直安安靜靜的,除了那日問了母妃一句,從始至終他沒有再問過別人有關父王的死因。

  可人多口雜,他還是知道了一部分——父王的死與李邵有關,而李邵自從回來後就在養病。

  不止如此,聽說聖上這兩日身體也不太舒適。

  隔日大朝會,官員比平日更多,也就更加“熱鬧”。

  平親王站在最前頭,聽著議政,擡頭看了聖上一眼。

  聖上的臉色很差。

  他看在眼裡,不由暗暗歎了一口氣。

  待下朝後,平親王沒有出宮,而是去了禦書房。

  曹公公引他入內坐下,道:“聖上身體欠安,太醫正在診脈,親王稍候。

  平親王抿著茶,問:“李邵呢?
還病著?

  “沒有發燒了,但精神還是不行。
”曹公公道。

  “還在偏殿住著?
”平親王問完,見曹公公頷首,又道,“這裡人進人出的,不是個養病的地方,也該勸著聖上早些把李邵挪回毓慶宮才是。

  曹公公連聲應了。

  坐了半刻鍾,聖上才過來。

  “就是疲累,不是什麽要緊事,”聖上坐下來,道,“讓皇叔擔心了。

  “很多毛病就是從疲乏開始的,聖上可別不當一回事,”平親王說著頓了頓,“且你我都曉得,你的疲乏因何而來。

  聖上坐直了身體:“皇叔說的是,朕……”

  平親王擺了擺手,沒讓聖上繼續說:“我今兒過來,不是為了聽聖上說您念著先皇後,也念著她留下來的獨苗苗,是我有一些話,無論如何都得跟聖上說說。

  聖上聽出來了,今日不是君臣,而是叔侄。

  平親王願意說的,也都是掏心掏肺的話。

  聖上從大案後起身出來,坐到平親王身邊,垂首道:“您說,我聽著。

  “李邵此次要真是鬧出私出裕門的大事,聖上大抵就不護了,可偏偏他還真就是被算計了,跳了李渡的陷阱,但陰差陽錯李渡還就是死了。

  “就是這麽不上不下、左右沾邊,聖上才還咬著不松口。

  “畢竟,李邵是你的心尖尖,這些年為了讓他將來能承繼大統,你也費了心思。
是他浪費了你的心,不是你對不住這個自小失母的兒子!

  “現在這狀況,聖上敢說李邵是個能當皇帝的苗子?
大順在他手裡、不說強盛吧,你敢說他能守成嗎?
你說不了,你自己都沒法閉著眼睛替他答應什麽,所以你才難受。

  “道理歸道理,心情上,你舍不得你最疼愛的兒子,我理解,誰能說舍就舍?

  “可是聖上,現在不是兒子爭寵,爭的是家業,又不僅僅是家業。

  “你父皇難道不疼兒子嗎?
他為什麽廢了李汨?
為什麽幽禁了李浚?
因為他傳的是家業,也是天下。

  “最後為什麽選了你?
我和皇太後扶你不假,但也是你父皇點了頭的。
論手段、論狠心,你比他們幾個差遠了,你勝在仁慈。

  “雖稚嫩,但你不會滿心權力,不會為了這點權就什麽都敢乾,什麽都能舍。

  “坐在龍椅上的人,總要有一些舍不得的東西。

  “李渡為何要設這樣的局?
他找死士、找替身,給李邵演這麽一出戲,他為的是亂!
朝堂亂,君臣亂,百姓也就亂了。

  一字一字,字字沉重。

  聖上沒有打斷平親王的話,認認真真聽著,聽得雙眼通紅。

  平親王看在眼裡,擡手拍了拍聖上的肩膀:“天家無親情,這句話你比誰都懂,不止是兄弟爭鬥,而是、不能靠著親情往下走。

  在你的父愛與天下之間,你得做個抉擇。

  皇權說簡單也很簡單,你選錯了,那就會有別人替你選,也許,就是那些老百姓。

  說完這些,平親王站起身來,道:“我先回去了,你自己想一想,你最後絕對不能舍的是什麽。

  曹公公就在邊上,眼觀鼻鼻觀心,聞言才從角落出來,送平親王出去。

  等他送了人又回來,想了想,還是在簾子外頭候了會兒。

  他知道,聖上需要安安靜靜想一想。

  唉!

  暗暗地,曹公公歎了一聲。

  他日夜伴君,看得也很明白。

  這兩日,正是聖上有了些想法,才會這般疲憊。

  今日平親王一番話下,聖上怕是要下決心了。

  手腕老傷又犯了,愁死個人……

  喊喊月票~~

  感謝書友20230517131446233、小院子、孤獨的大提琴的打賞。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