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尊重他人命運
“這……”
趙裡正神色有些嚴肅。
安小暖所說的這些問題,他方才不是沒有考慮過。
可他覺得,這麼多人都在往裡頭湧,應該出不了什麼事情吧?
更何況,甯王可是大甯國最賢德的王爺,其美名,整個大甯國都知道啊。
而且甯王還是當今聖上最喜愛的兒子,否則封号也不可能取‘甯’字,與國号相同。
在老百姓的心裡,甯王的決定,很大程度上也能代表着當今皇上。
甯王要廣開城門接收難民,不就相當于是朝廷的意思嗎?
既是朝廷的意思,又能出什麼問題呢?
安小暖見趙裡正垂眸思考,卻久久不語,又道:“趙伯,您要知道,咱們這些難民都是從北方來的。
這一路上缺吃缺喝,不知受了多少苦,見了多少血。
大多數的難民,為了活下去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就算甯王心善,難道他就不擔心難民進城後會鬧事?
行,咱們退一萬步來講,甯王相信咱們這些老百姓,不願防着我們,那敵國的細作呢?
這大批大批的難民都是從北邊來的,若敵國想混一些細作在裡面,再簡單不過了。
”
說完,安小暖又指了指城門口:“您看城門口那邊,無數的難民排隊進入萬豐府,可城門口卻沒有一個士兵對難民進行登記和分配。
情況緊急,沒有路引也就罷了,可戶籍文書這種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出遠門前總要帶在身上的。
按正常的程序,難道這時候不該先讓難民出示戶籍文書,自證身份嗎?
沒有戶籍文書的,說清楚戶籍所在地,當場進行辦理,然後再進行分配。
沒有登記,如何知道難民的身份?
不進行分配,難民進了城以後,該去哪裡?
難不成要在城内四處遊蕩?
引起城内混亂?
”
安小暖提出的問題,每一個都擊打在趙裡正的心上。
若說糧食充足,不怕城内難民過多,那倒還能理解。
可如果連登記和分配都不做,連敵國有可能混入細作都不考慮在内的話,未免也太草率了,不像一個王爺會做出來的事情。
這時,安小暖又繼續表态:“當然了,這是我自己的想法,不能代表所有人。
我隻是覺得一切都太過詭異了,應該小心一些,多等幾日看看。
如果趙伯和諸位都覺得沒問題,想進城安頓的話,就當我什麼也沒說過。
不過,我們一家和翠花嫂子一家就不進去湊熱鬧了,我們先在外面等等。
”
在經過安小暖的提醒後,趙裡正心裡也有了一把稱。
他點了點頭,說道:“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這一切确實有些說不過去。
這樣吧,我去跟大家夥兒說,好飯不怕晚,先等幾天也無妨!
”
言畢,趙裡正還真把上饒村所有的人都叫了回來。
其中有好幾戶人家在安小暖和趙裡正躲到一旁商讨時,又跑回去排隊了。
這會兒啊,都已經排到中間咯。
突然被人拽回來,她們滿肚子的氣。
一聽說先别進城,要在城外等上幾天,她們頓時就炸了。
“什麼?
還要等幾天?
這是為什麼啊?
”
“就是!
之前沒遇到歡迎我們的地方也就算了,現在好不容易到了甯王的封地,為什麼不進去啊?
”
“甯王啊,這是甯王的地盤啊,有吃有喝有山有水,還有甯王保護,多好的地方啊!
”
“我不管,你們不去我們去,我們一家是不想再受苦了!
”
“趙裡正,不是我們不聽你的,你也看見了,這麼多的難民都要排隊進去,我們可不能落後啊。
去得晚了,這好吃的好喝的沒了不打緊,再分不到好地方,這損失算誰的?
”
衆人七嘴八舌,都不想再觀望了。
趙裡正見狀,隻能把自己和安小暖的顧慮說了出來,又勸衆人:“甯王是好,但他的封地,未必就是最好的落腳處啊。
你們想想,這萬豐府距離我們上饒村,也就一千三百裡路,實在算不上遠。
倘若邊境那邊沒能守住,敵軍攻打過來,即便是甯王護着,咱們也有危險啊。
倒不如先觀望幾天,我們也趁此機會考慮清楚,看看是進城去,還是繼續往南邊走?
”
“一千三百裡還不遠啊?
已經夠遠了!
”
“就是!
一千三百裡啊,咱們走了四個多月快五個月啊,就算敵軍要過來,也得花些時間。
甯王我是信得過的,他一定能保護我們,就算保護不了,等敵軍過來時我們再跑也行啊。
”
不管趙裡正怎麼勸說,隊伍裡就是有一部分人鐵了心要進城。
對此,趙裡正是真的沒辦法了,隻能轉頭看向安小暖,示意安小暖說幾句。
結果,安小暖卻道:“尊重他人命運,放下助人情結。
”
言畢,轉身去逗狗崽子玩了。
什麼叫助人情結?
趙裡正不知道。
但尊重他人命運,他聽懂了,還覺得挺有道理。
于是,隻能擺擺手,歎了口氣道:“唉,該說的我也說了,你們若非得現在進城,那我也不攔着你們,你們保重吧!
”
說完這話,趙裡正也拉着林大娘走了,尋了一個地方暫時休息。
衆人見此,面面相觑。
在思考了一會兒後,有人背着東西朝趙裡正這邊走來,也有人頭都不回,鑽到人少的隊伍裡排隊去了。
當然了。
大多數人還是沒離開的。
不說同村的情義,就是這一路走來,大家夥兒相互依靠,相互幫助,經曆了這麼多的風風雨雨,早已習慣共同進退了。
趙裡正和安小暖都不走,她們自然也不會走。
反正就是多等幾日而已,又不是多等幾年。
分不到好地方就去稍微差點的地方咯,隻要大家夥兒都在一起,還怕日子過不好?
瞧瞧人家李軍。
都不是上饒村的人,還不是義無反顧跟着趙裡正他們?
離開的人,老老小小加起來有四十多個吧。
其中,徐蘭一家五口,還有徐小花徐小軍姐弟倆都走了。
反倒是李卉,不知為什麼,竟沒有跟着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