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當時多風光,現在多狼狽
這年春天,京城裡突然掀起了一股咳喘症的風潮。
城裡處處聞咳聲,不少小兒發起了高熱,醫館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唯獨是伯爵府裡,因秦琴及時發現問題于微末,
不幾天,京城裡又傳來新鮮事:蘇雲錦受皇後訓斥了!
!
起因就是太後那日心血來潮,想要去繡房看看,主要是看《錦繡山河圖》的進度。
沒想到連描線都還沒開始,整個繡房裡無人幹活。
皇後想要保蘇雲錦,太後卻隻一句:“皇後,你隻有一個兒媳婦,哀家卻不止一個孫媳婦!
你要為你兒媳婦出頭也無所謂,那哀家就拿你是問咯!
”
皇後目瞪口呆,而蘇雲錦在一邊,還真的就着太後的話往下順,抱着皇後的裙擺,哭得小白花似的:“娘娘,求求您為臣女擔待一下。
臣女之後一定會好好地報答您的。
”
旁邊的蒙瑜也幫着說:“母後,雲錦第一次管實事,您多幫她擔待下?
”
據說那天皇後氣了個怔愣,太後冷笑着走了,然後皇後就把蘇雲錦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回去沒多久,就嚷着心口疼,病了下來。
順武帝去看望完皇後之後,回頭就禁了蒙瑜的足,讓他抄五百遍《孝經》交上來。
一時之間,蘇雲錦原本就不太好的人緣就更差了,大家都怕給她背鍋。
一時之間,原本跟随蒙瑜的大臣,也倒戈了好幾個。
覺得蒙瑜無腦護妻,連父皇母後都不管,不是明主。
可以說,過年時,剛接了差事的蘇雲錦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狼狽。
最後還是蘇首輔和蘇複給她善後,連夜從淞滬府高價買了三十多名繡娘連夜上京,蘇夫人親自帶領這些繡娘,那個遲遲不曾開工的《錦繡山河圖》,才算慢慢開啟了進程。
消息傳到秦琴耳中的時候,她和明湛已安頓好了家裡的事務,準備動身去北大營了。
那天秦冬雪平平無奇地從書院裡回來,沒有了那些糟心的人和事,秦冬雪現在開心多了,也交了好多朋友,她的京城千金小姐生活終于正常了。
“娘,我回來了。
後日休沐日,我想要邀請黎姐姐來家裡圍爐煮茶,可以嗎?
”
一進門,她直奔秦琴屋裡,撲進秦琴懷裡就吱吱喳喳的。
秦琴點了點她的小鼻子,道:“可以啊。
随你喜歡——不過,娘就沒辦法幫你招呼你的朋友咯?
”
看了一圈已空了一小半的書房,秦冬雪小臉立刻垮了:“娘,這麼快就要出發嗎?
”
秦琴說:“不快了。
到了北大營還要集結兵馬,還有如山如海的事情要做呢。
入夏草原上水草豐美,北狄人兵馬糧草充足,就很難打了。
”
秦冬雪默默點頭,但那興緻,肉眼可見的低了一大半。
秦琴見狀,又是摸了摸她的頭發,老母親一臉慈愛微笑:“不要這樣……娘還有事情要跟你說呢。
”
秦冬雪擡起頭,滿臉茫然:“娘,還有什麼事啊?
”
把右手邊第一個小抽屜打開,裡面一個大鑰匙環,上面密密麻麻的幾十把鑰匙。
旁邊一個小小的荷包,已叫印泥染上了頑固顔色,秦琴把荷包取出來,翻出裡面的印信,交到秦冬雪手裡:“這一次,你來管家。
”
秦冬雪瞳孔地震,下意識地要縮手,秦琴動作更快,一把摁住她,幾乎半強制的把印信塞了進去。
女孩顫抖起來,低聲道:“不……娘……我不行……”
“你可以的!
”秦琴堅定地看着她,“沒有人天生就會,你好好地學着,就會了。
我會把春花春柳都留在這兒,她們會提點着你。
慢慢來,不着急。
”
秦冬雪不顫抖了,原本有些漂浮的眼底漸漸堅定下來,有了信心。
她點了點頭,這件事算是答應了下來。
秦琴也就放心下來了。
……
所謂的北大營,其實離京郊還有三十多裡路。
這次往北大營點兵,太子也一起去。
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順武帝有心曆練太子了,近年來頗受冷落的太子,似乎地位依然穩固?
朝中的文武大臣,不免又是陣陣猜測……
大家目光都看向了首輔家裡,但蘇家似乎巋然不動,隻管照常上朝議事,事事從皇帝的立場出發,憂皇帝所憂,急皇帝所急。
并沒有因為女兒是未過門的七皇妃而有所偏頗。
隻是,半夜三更從蘇雲錦房裡放飛了不少,前往東宮的夜鴿子。
出發當日,順武帝親自郊送出城,直送到京郊五裡外,聖眷恩隆,不言而喻。
文武百官也跟随聖駕來了不少人,有的對夫妻兩個是真心實意的叮囑祝福,比如黎尚書、時金川等,有的冷冷行了個禮就遠遠走開,連正眼都不給一個,比如蘇複、許尚書等,更多的就是看湯下藥,主打一個兩不得罪。
順武帝作壁上觀,不禁低聲輕笑:“這場面,很耐人尋味啊。
玦兒,你怎麼看?
”
太子一身披挂,做出遠門打扮。
他勒馬站在順武帝身邊,也是低聲說:“當今我們蒙家江山四周波瀾微動,一切都要星火都要掐滅在微末之時,因此當以維持大局穩固為首。
若要場面穩固,莫過于三足鼎立,幾方制衡。
”
順武帝橫了太子一眼,笑容愈深:“哪怕你自己也是這制衡局面中的一方?
”
太子垂手低頭不語。
順武帝呵呵一笑:“瞧把你吓的!
先想好怎麼打好仗吧!
要維持大局穩固,不是要三足鼎立,而是要百姓安居樂業,繁榮興盛,這樣不管三足、四足、五六七八足鼎立,也都江山永固!
”
縱然春寒料峭,但太子額角還是冒出了黃豆大的汗珠,大聲道:“兒臣慚愧!
父皇教誨,永記于心!
”
“去吧!
”順武帝翻身上馬,道,“朕,預祝你們旗開得勝,凱旋還朝!
”
歡呼聲、鑼鼓聲中,神宮監總管軒轅捉來一隻雞冠紅亮、羽毛豐盛、腿爪鱗片發光有力的大公雞來,一刀抹了雞脖子,曼聲吟唱:“酒來——”
很快,有人捧過來一個比拳頭大不了多少的、泥封的酒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