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悍妻有空間:種田搞錢養首輔

第248章 不知道是撩人,還是取笑

   說着說着,秦琴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秦四奶奶驚訝地看着她:“傻丫,她可是造你和族長的謠!
連趙奶奶都信了!
要不是阿湛及時趕回來,又相信你,你可就不要做人了!

   秦琴道:“你都說了呀,阿湛相信我,這不就夠了?

   “……”秦四奶奶竟無言以對,看到秦琴那理直氣壯的模樣,試探地問,“傻丫,難道你就,隻在意阿湛的看法?

   這話問得,秦琴都奇怪了,停下了培土的手,在圍裙上來回擦,邊扭臉看向秦四奶奶:“奶奶,阿湛是我的男人,是我身邊最親密的人。
我不在意他的看法,難道還要在意外面長舌婦的看法?

   秦四奶奶道:“可是外面的人說得難聽……口水着會淹死人。
自家人反而好說話。

   秦琴微笑着,直搖頭:“奶奶,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呀!
你看看,我們家裡,統共就這麼幾個人,阿湛,你,秋官,靜兒,小雪小夏。
你們才是我最重要的人,旁人怎麼看我,和我有什麼關系?

   正因為邊界線畫的清,她才能夠剛才當機立斷,揍完了阿紅嬸子,捎帶手的把該拿的都拿到手。

   此時此刻,明湛正拎着這件事,在軟硬兼施的跟秦族長要好處吧!

   皇商……官商……

   秦琴仿佛看到了許許多多小錢錢沖着自己滾滾而來,嘴角邊的笑意越發濃得化不開了!

   秦四奶奶愣了一會兒,皺着眉頭,仿佛在努力消化秦琴的觀念。
她見秦琴在對着辣椒苗傻笑,又誤會了她的笑容,指着那辣椒苗道:“算了,不是很懂你們年輕人……反正你們不吃虧就行!
來來,這個苗是什麼?
我看着像是辣椒?
辣椒在後面山裡不是滿山都是嘛,怎麼還費勁巴拉的種院子裡了?
你看看你,一身的泥巴,這麼大個人了,還跟沒出閣的姑娘似的……”

   秦琴索性撒嬌,眯着眼睛看着秦四奶奶笑:“那證明我越活越年輕了嘛!

   秦四奶奶無語:“是是是,你越活越年輕啦。
我沒你那麼好氣……搞好之後洗幹淨再進來吃飯喔。

   一邊說着,一邊擡起身子,掐了兩把嫩菜葉子就進竈屋裡去了。

   不多會兒,竈屋裡響起了炒青菜的嘩啦響,一股股帶着葷香味的炒菜油煙從煙囪裡冒出來,冉冉上升。
靜兒、秦冬雪和秦夏三個孩子從書房裡魚貫而出,小手裡拎着一幅一幅功課,朝着秦琴簇擁過來:“娘,你看看今天我臨的字!
”“娘,我會寫三字經了!
”“娘,你看看我畫的畫!

   秦琴按照現代學校的課程,分别給孩子們安排了文學、算學、美術的功課。
其中靜兒和秦冬雪年齡相仿,學的東西是一樣的,小夏年紀小,學的幼小銜接那一套——當然,跟着秦四奶奶學針黹和跟着明湛學功夫,也不能少!

   如此一來,他們家的孩子反而成了全村最忙的小孩,連調皮搗蛋的功夫都沒有了。

   甚至,很少有機會在村子裡露面。

   竈屋裡燃着人間煙火,女人身邊圍攏着三個小孩,她垂眸專注,看着孩子們工整娟秀的小楷字,盈盈笑語。
夕陽餘光照在她的側臉上,她長長的頭發宛如鎏金一般。

   明湛繞到後院,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幅畫面,男人墨眸微眯,唇角不禁勾起,眼神不知不覺地,柔軟得化也化不開。

   “爹爹回來了!
”秦冬雪最先發現明湛,一溜煙奔到明湛面前,張開雙臂抱住了明湛的腰,“爹爹。
我好想你呀!

   明湛抱着女兒親昵了一會兒,秦夏也小炮彈似的奔過來了:“爹爹……”

   “哎喲,小夏,别跑那麼猛!
你可是男孩子!

   明湛假裝被秦夏撞得龇牙咧嘴的,逗得秦琴哈哈大笑。
靜兒文文靜靜地對明湛行了個晚輩禮:“孩兒見過爹爹。

   左手抱一個,右手抱一個,明湛笑眯眯地對靜兒點頭緻意,“還是靜兒最斯文。
好閨女。

   秦琴拉着靜兒的手,來到他面前,道:“走吧,折騰一天都餓了。
都去洗手,洗幹淨手開飯。

   秦琴家裡開飯是最不缺人手幫忙的,三個孩子洗幹淨了手,一溜煙到了竈屋,擺桌子的擺桌子,端菜的端菜,拿碗筷的拿碗筷。

   秦琴當甩手掌櫃,還要明湛端水給她淨手。

   眼見她洗黑了一盆水,又用了一盆水,才洗幹淨手裡的泥垢,恢複了修長白淨,明湛忍不住調笑道:“我才走開幾天,又是被人口舌,又是鬧成髒貓了,嗯?
從前地都不樂意下,現在雙手捧泥種草都願意……”

   他如此放肆,那嗓音偏生沙沙的,顆粒感十足,也不知道在撩人,還是在取笑。

   秦琴老臉一紅。

   這明湛,剛認識的時候疏離高冷,如今熟悉起來了,那嘴巴能損死個人。
秦琴瞥了他一眼,道:“話這麼多,是肉不夠香還是菜不夠多?
快點吃飯去!
吃完了飯我跟你細細算賬!

   話說得旖旎,實際上房門一關,那是真的……

   算賬。

   秦琴自己猜想的是一回事,從明湛口中聽着實實在在的說出來了,又是另一回事。
明湛原話就是,冰晶糖被列入接駕用的貢品,數量從原本南貨店拟訂的500斤,躍升至2000斤。
價格上也翻了一番,2兩銀子1斤糖。

   一邊輕巧無聲地撥弄着算盤珠子,明湛道:“4000兩的銀子不算多,我們抽成隻有1成,就更少了。
難得的是這個體面意頭。
一炮打響了,糖坊的招牌就算是立起來了。

   “一般來說,這個數字,也就是日後每年貢上的數字,差不離多少。
山蘭村的人和我提過一嘴,當年送了2000斤山蘭稻進上用。
如今每年他們的上貢例用是5000斤……這還是日常要吃的米,所以有一定比例的增加。
如果以後每年都能得到敕令的2000斤糖的入貢準量,那麼靠海村的人光是靠着賣上用冰晶糖,就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秦琴聽得心裡暗暗咂舌,真是個貧困懸殊的社會。

   普通莊戶人,一年省吃儉用才能省下個5、6兩銀子。

   皇家光是用作調料的“糖”,一年就花費成千上萬!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