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團寵小嬌娘

第四百二十八章 行正道自有天助

農門團寵小嬌娘 3029 2025-01-16 17:35

   去年賣西瓜,人人都得了甜頭兒。

   百姓們得了銀子,過了個好年,孩子們有了學堂,學了一冬的寫算。

   聰明的孩子,已經能勉強寫一封書信了,一百以内的加減也熟練之極。

   縣城裡,商鋪因為農人的慷慨,也是沒少賺銀子。

   衙門裡更不用說,上到屬官,下到差役,都拿到了“辛苦銀子”。

   多少不論,這銀子拿的可是光明正大,是百姓心甘情願孝敬的,不是他們前邊走,後邊被罵蝗蟲!

   再看城外,通往各村的路都修整一新,通往京都的官路,更是寬敞又幹淨。

   這些都是因為一個小小的西瓜,不,應該說是因為教會了衆人種西瓜的方大人。

   今年再多種一些,秋日時候,各家就能建新院子,娶新媳婦兒了。

   于是,恨不得剛出了正月,就有人開始在田裡忙活了。

   疏通水渠,燒荒,拉糞肥。

   更多人是到縣衙門前問詢,今年有多少西瓜秧苗,每村能分多少。

   方玉同徐昆,易先生幾個,最近也在商議這件事。

   去年是第一年,村裡統一種,有力于衆人凝聚。

   但弊端就是,無論幹活兒的,還是沒幹活兒的,最後分配一樣的銀子,總有些不公平。

   時日久了,就容易有矛盾。

   今年若是各家種各家的,多勞多得。

   可為了西瓜保值,不至于秋日時候爛大街,西瓜秧苗又不能給太多。

   最後,三十六個村子,按人頭分配,一人一分兒地。

   就是說,十個人一畝瓜田。

   一般的村子都是二百多人,二十畝左右。

   整個橋安縣算下來,也就七百多畝,足夠供給京都和周邊,也不至于自己砸了西瓜的價格。

   當然,有的人家人口少,可以同鄰居親朋合夥。

   一起種,一起打理。

   若是有懶蛋,不想出力氣,那也可以把他的份額賣掉,自然秋日時候的收獲同他也沒有幹系。

   這般,勉強算是做到了,按勞分配,也刺激了人口增長。

   畢竟一個孩子就是一分兒地,一分地種出二十個西瓜,最少賣幾兩銀子。

   一個孩子吃穿用根本花不完,這樣的賬,誰家都算的明白啊。

   消息很快公布了出去,鄉紳們卻是不同意了,紛紛找到縣衙。

   去年他們不情不願的跟着種了一點兒西瓜,秋日時候,腸子都悔青了。

   今年征集人手,正準備大幹一場呢,結果就按照戶籍人頭發放西瓜秧了。

   要知道,修路時候,他們都出力了,收益時候怎麼就被排除在外了。

   方玉早有準備,一本賬冊從頭算到尾,各家這一年出了多少糧食,多少人手,都一筆筆記錄的詳細。

   誰也别想挾恩圖報,投入多少,就給多少産出。

   縣衙為了感謝鄉紳們支持家鄉建設,翻上一倍,就是仁至義盡了。

   于是,幾乎每個鄉紳氣勢洶洶進縣衙,出來時候,一人得了十畝西瓜的份額。

   衆人互相看看,都幾分洩氣。

   這縣令老爺真是軟硬不吃,把他們當普通百姓一樣對待了。

   雖然他們确實是普通百姓,沒什麼功名在身,家族也不是如何強大。

   但在這個縣城也是橫着走多少年了,如今突然這般,怎麼都覺得有幾分憋屈。

   可他們再憋屈都得忍着,姓方的,可不好惹。

   起碼在整個橋安縣,誰敢說一句方大人不好,立刻能被老百姓的唾沫淹死!

   而方玉的威望,在七日後,接到朝廷批準開采石墨的時候,達到了最高。

   徐昆和易先生拿了折子,激動的不成樣子。

   “這就成了?
真是太順利,我以為總要到京都去走動一下,尋人說說情。

   沒想到,居然直接批準了!

   易先生一遍遍看折子上的幾個字,好似不能相信。

   徐昆也是笑道,“我也做好再投幾次的準備了,畢竟這是開礦啊,不是小事兒。

   方玉也是歡喜,伸手替兩人倒了茶,三人落座。

   他才說道,“石墨不能燃燒,暫時也沒發現有旁的用處,其實有幾分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朝堂上那些大人,怕是也擔心以後有什麼麻煩,連累他們。

   但我們為的是百姓,為的是大魏的文運,這是坦蕩之事,自然會有同樣心存正氣之士出手相助。

   “大人說的對,以後人人會寫字,戶戶有書聲,那該是何等的景象。

   “開礦要趕緊準備起來,墨筆作坊也要提上日程。

   三人湊在一起,開始商量起來。

   開礦肯定是要歸縣衙,一切的進出,消耗,利潤,納稅,都要受朝廷查證的。

   而墨筆作坊,則是半官方的,縣衙牽頭,出地方建廠房,以縣衙做保,招工,管理。

   利潤一半用于橋安縣繼續造橋鋪路,改善民生,一半還是要上交朝廷。

   當然,這一部分是很少的。

   因為墨筆的最大功用,或者說價值,就是便宜耐用,争取人人都買得起,用得起。

   這樣,價格就不能定的太高,成本價格上浮兩成罷了。

   不提橋安縣這邊如何欣欣向榮,隻說空間裡,方老大正帶了人平整土地。

   方老漢蹲在田埂上抽旱煙,笑眯眯的不時囑咐一句。

   方圓兒偷空進來,溜達着上前陪老爹說話。

   “爹,真是太快了,又收了一次稻子?

   “是啊,一會兒讓你娘給你撈新米飯吃。

   方老漢見了閨女,笑容裡就帶了幾分驕傲。

   “這塊地最是肥沃,我和你大哥打算在這裡下種子,育西瓜秧。

   “好啊,今年三哥要得多,多種一些,甯可多了,别燒了。

   方圓兒随後應了一句,擡手拿了一個果子啃着。

   方老漢猶豫了一下,就道。

   “閨女啊,村裡那邊…今年我打算再種幾畝?

   先前村裡人是不對,但如今哪吒都這麼大了,家裡有事,村裡人也不少來幫忙,瞧着都是想明白了。

   咱們家裡日子好過,總不能讓村裡人太差了…”

   老頭兒不是巧嘴,幾句話說的有些亂。

   方圓兒眨巴眼睛,好半晌才弄明白老爹的意思。

   “爹,原本哪吒早産,就是馮家的錯,跟村裡人沒有關系。

   他們頂多是疏遠,并沒有怎麼傷到我。

   我早就不計較了,你想帶着他們再種西瓜就種好了。

   方老漢聽得樂開了花兒,一疊聲的誇贊閨女,“還是俺家圓兒好,善良大度。

   方圓兒聽得好笑,就道。

   “我是方家的閨女,都是爹教導的好。

   這父女兩個還互相吹捧上了,惹得湊過來的方老大也跟着笑。

   “圓兒,你嫂子娘家一直挺安分,日子不算差,但也不是多富足。

   這次也帶她們家裡二畝西瓜呗?

   搜索【看書助手】官方地址:www.kanshuzhushou.com 百萬熱門書籍終身無廣告免費閱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