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漆黑一片,唯有點點的星光灑下。
錢小琳駕着牛車前行,李少安和陳保中則是相見恨晚,相談甚歡。
陳保中滿懷期待地望着李少安,笑問道:“少安,你說這三點,自上而下是何意思?
”
李少安恰逢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年紀,直言不諱道:“上指的自然就是上頭的意思,扶貧脫困是任重而道遠的大計,然而上頭的政策政令一刀切,這就是粗放式的扶貧,長期以來針對性不強,隻是簡單的補助補貼,沒有根據實際環境,因地制宜的做出扶貧政策。
”
“哦,那你倒是說說如何更好的扶貧?
”陳保中很有興趣。
李少安對答如流:“與粗放式扶貧相對的就是精準扶貧,針對不同貧困地區的大環境、不同貧困戶的家庭狀況,實施精準的扶貧政策,簡單來說就是誰貧困就扶持誰,落實到戶。
隻有精準扶貧,才能夠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改變貧困落後的現狀。
”
陳保中沉默了半晌,呆呆的看着李少安,沒有想到這樣一番真知灼見,居然是從這樣一位身上還帶着書卷氣的大學生嘴裡說出,實在是後生可畏。
“少安,聽你這一番話,我可是對你刮目相看。
”陳保中先是贊揚,繼而又問道:“你所說的由裡及外,又當如何理解呢?
”
“裡,就是鐵山灣的内部環境,而外指的就是外面的世界。
”李少安說道:“鐵山灣地處大山深處,交通閉塞,信息落後,與外部交流困難,享受不到周邊城鎮發展帶來的紅利,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這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
”
李少安這一番話,又說到了陳保中的心坎裡,他今天之所以要從岔路口走進鐵山灣,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想要親自體驗一把這條崎岖山路到底有多麼的不方便。
錢小琳雖坐在前面趕牛車,但也聽着身後兩人的對話,聽到李少安說起山路不便,忍不住點頭贊同,“少安哥說的一點沒錯,平時哪家那戶的糧食要拿到外面來賣,或者是像咱們現在這樣去縣城裡買化肥,一進一出都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
在這一點上,錢小琳深有體會,除了生活上的不方便,在就醫上更是要命,猶記得那天突發高燒,李少安還準備背着她連夜趕到鎮上求醫。
陳保中眉宇緊皺,不樂觀道:“看來這條崎岖的山路就像是一條鎖鍊,拴住了鐵山灣的發展。
”
“少安,依你之見呢?
”
“道路是目前首要解決的問題。
要想富,先修路,隻有一條方便通暢的道路,鐵山灣才能邁開步子,跟上現代社會發展的滾滾洪流。
”
“說的好!
”陳保中拍手道:“以我的看法,這鐵山灣要想擺脫貧困,要走出的第一步就是解決這條山路。
”
這時錢小琳又插話了,搖頭歎道:“修路哪有那麼簡單,前年村裡就提過修路這事,請了工程的人過來,粗略一算,要讓鐵山灣和外面通上水泥路,需要二十來萬。
大家一聽要這麼多錢,也就沒人再提此事。
”
二十來萬,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一戶農民家庭一年的收入三百塊左右,而鐵山灣一共有兩百多戶人家。
即便是全村人把一年的收入全部上繳,那也還差得遠。
再說,一大家子人要吃飯要上學,還有生老病死,哪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誰舍得掏出這麼多錢呢。
“修不了水泥路,咱們就修石頭路,這樣花不了太多錢。
”陳保中說道:“可以請挖機,将山路擴寬拉直,遇到陡坡急彎的地方重新開辟路線,起碼讓這條山路可以跑汽車。
”
“陳大哥,你說的方法倒是不錯,但是這麼大的事,總得有人牽頭才行。
”錢小琳說道。
陳保中說道:“村長呢?
不是有村長嗎,那就讓村長來牽這個頭,組織大家集資修路。
”
錢小琳表情中帶着鄙夷,說道:“村長黃雲龍根本就指望不上,他巴不得不修這條路呢。
前年修路這事也不是他提的,是村裡許多戶一起去村委反應,迫于無奈黃雲龍才去請工程的人來測量。
”
“這又是怎麼回事?
”陳保中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沒想到村長竟然不起帶頭作用。
錢小琳說道:“鐵山灣貧困戶占了大多數,但是也有不少搞得還不錯的大戶,這些人都急着往外跑,要不是在外面鎮上買了房子,就是在雪峰金礦那邊安了家,誰都不願意在山裡待着。
”
“這些人把房子買在了外面,平時很少回村,自然對修路的事情不積極。
這些大戶不願意交錢,集資的事情就沒辦法進行下去。
黃雲龍也就懶得管這個爛攤子。
”
陳保中摸了摸鼻梁,低頭道:“原來是這麼回事,看來修路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
“少安,你說的這第三點從公到私,又怎麼理解呢?
”
“現在改革開放,人民公社、大鍋飯、大寨這些東西已經不複存在,但是許多人的思想觀念沒有轉變過來,依然停留在以前的老思想上,對種田種地沒有積極性,還想着以前吃大鍋飯的日子。
”
“那你說的這一點又該如何改變呢?
”
“響應号召,用先富來帶動後富。
”李少安自信道:“說簡單點,就是我先富起來,然後帶動着村裡的鄉親們一起緻富。
”
“好一個先富起來!
要的就是你這份舍我其誰的氣勢。
”
陳保中對李少安青眼有加,更是對他這句話衷心地感到欣慰,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胸襟和眼界,有這等人中龍鳳,何愁鐵山灣不能改天換地,日新月異。
“少安呐,剛才聽你說了這麼多,每一條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說得很好!
”陳保中微笑道:“可還有一條最重要的,你忘了說。
”
“什麼?
”
“上至國家,下至鄉村,一個地方要謀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是人才!
”
“人才?
”
“沒錯,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才!
”
陳保中激動無比,連說話的聲音都變得高亢起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趕上現在改革開放,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正是你們這一批有志青年展現自己的最好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