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首輔嬌娘

《首輔嬌娘》第327章 提親(兩更)

首輔嬌娘 偏方方 4907 2024-04-27 14:52

  顧長卿回到定安侯府。

  顧承風與顧承林去了後山摘果子,他徑自回了自己房中。

  他在床邊坐下。

  沒了外人,他萬年不變的冰塊臉上終於有了一絲表情,他蹙了蹙眉,解開衣衫。

  他的脖子上、肩膀上、甚至手背、手腕上全是觸目驚心的抓痕,有些地方還滲出了血珠,血珠乾涸,與衣衫黏在了一起,剝下來時疼得他倒抽一口涼氣。

  「哎呀!
世子!

  小廝抱著剛從晾衣繩上收下來的衣裳入內,一眼就看見了顧長卿滿脖子的抓痕,他嚇得一怔,問道,「哪個小蹄子乾的!

  顧長卿眸光一冷,唰的將衣裳拉了上去:「進來不會敲門?

  小廝訕訕道:「小的也不知道您回了呀!
小的方才還在這兒整裡屋子呢,就出去收了個衣裳,誰曾想世子就回了……話說回來,世子您身上的傷是怎麼一回事啊?
哪個姑娘弄的?
是府外的還是咱們府上的?

  他不敢再說小蹄子。

  「不乾你的事。
」顧長卿淡淡地站起身來,將腰間的佩劍掛在架子上。

  「哦。
」小廝來到床邊,把衣裳一件件疊好,不用疊的就放進櫃子裡掛好。

  「為何是女人?
」顧長卿忽然開口。

  小廝道:「這還用說嗎?
那一看就讓人撓的,男人誰留指甲?

  顧長卿眸光動了動:「不許胡說。

  小廝嘟噥道:「世子不讓小的說,小的不說就是了。

  顧長卿站在劍架前,身上被抓撓的地方隱隱作痛,有別於劍傷刀傷那種犀利而直接的痛,這種痛很奇怪,也很陌生。

  腦子裡閃過她在馬車裡藥效發作的模樣,顧長卿閉了閉眼。

  小廝眼神閃了閃,小心翼翼地問道:「可是世子,你怎麼突然想通了?

  顧長卿不解:「什麼怎麼突然想通了?

  小廝訕訕一笑:「不瞞世子,世子這些年不近女色,院子裡連個丫鬟也沒有,然後也不願意議親,小的們……都在猜……世子是不是喜歡男人?

  顧長卿臉一黑:「出去!

  小廝身子抖了抖,悻悻地出去了。

  然後他就去給老侯爺與顧老夫人通風報信了——他家世子開竅了,他家世子碰女人了!

  經過數個時辰的治療,安郡王的傷勢終於在夜裡得以穩住。

  看著他喝過葯後,府醫便退下了。

  莊太傅來了安郡王房中,他的臉色不大好看,二人都沒說話,氣氛有些凝重。

  莊太傅道:「我最後再問你一次,真是你乾的?

  安郡王道:「是我,祖父問再多次也是這個答案。

  莊太傅恨鐵不成鋼,這個孫子是他最為器重的後背,他將莊家興旺下個百年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然而他卻自毀前程,犯下如此過錯。

  他壓下怒火,沉沉地說:「你今日輕薄的不是大街上隨便一個小門小戶的姑娘,一筆銀子或是一點權勢就能打發掉的。
那是定安侯府的千金,就算是自幼抱錯的養女,可也是上了族譜,入了族籍的,更別提老定安侯與顧長卿都深得陛下器重,這筆帳你不認是不行了。
你得給她一個名分。

  安郡王虛弱地躺在床鋪上,心如死灰地說道:「隨祖父安排。

  反正都不是她,娶袁小姐還是顧小姐又有什麼分別?

  翌日,莊太傅派莊府的個管家來了一趟定安侯府,向老侯爺與顧老夫人道明來意。

  「我家老爺說了,願意讓郡王納顧小姐為貴妾。

  此話一出,顧老夫人是高興的,定安侯府在京城的地位,能與莊家結親是他們高攀了,就算是側妃之位也不算辱沒了顧瑾瑜。

  老侯爺的臉色卻沉了下來:「這就是你們莊家給定安侯府的交代!
哼,你們是欺負定安侯府沒了顧家軍,沒了兵權,所以就能任由你們欺辱宰割了是不是!

  管家淡淡地笑了笑:「顧老侯爺說的哪裡話?
太傅可沒絲毫輕慢定安侯府的意思,隻是京城都已經傳開了,這位顧小姐並不是顧侯爺與侯夫人的親生骨肉,是出生抱錯養在了侯府而已。
恕我直言,我家少爺是陛下親封的郡王,替太子在陳國做了十年質子,為昭國立下大功。
他的正妃又豈是一個鄉下的農家女可以擔任的?
更別說不久前,顧小姐還闖下彌天大謊。
我聽聞顧小姐冒領風箱功勞在先,竊取砂漿功勞在後,並私自改造風箱害了無數工部工匠,給工部衙門造成巨大損失。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顧小姐與定安侯世子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那麼老侯爺可願意讓世子娶顧小姐這種品性的女子為正妻啊?

  「那個孽女如何配得上長卿!
」顧老夫人沉不住氣地開了口。

  她剛說完,便收到了來自老侯爺的冰冷眼神。

  她意識到自己說錯話,眼神一閃端起茶杯喝茶。

  管家知道自己已將局面贏下,不再贅述,他別有深意地拱了拱手:「老侯爺與老夫人若對這門親事沒有意見,那小的就回去向太傅復命了。

  顧老夫人張了張嘴,有心說什麼,被老侯爺一記冰冷的眸光打過來,瞬間噤聲了。

  管家得意地揚長而去。

  事實上心裡還是不大痛快的,側妃?
憑顧瑾瑜那個聲名狼藉的女人也配?

  還是便宜她了!

  「老爺……」顧老夫人意識到自己方才失言害他們失了局面,這會子也不敢埋怨什麼了,隻是說道,「其實瑾瑜那孩子還是有心的,雖犯過不少錯,可她已經改過自新了,前段日子還去了慈幼莊。
有老爺與淑妃娘娘為她撐腰,我想,就算是側妃,莊家人也不會苛待她的。

  老侯爺卻無法接受側妃的名分。

  他從沒想過拿自家的孩子去高攀任何人,但他有個原則——顧家的女兒寧嫁平民為妻,不入高門為妾。

  側妃聽著比妾室高貴,可到底不是正妻。

  老侯爺去了顧瑾瑜的院子。

  顧瑾瑜在房中靜養,面色蒼白,神情憔悴。

  老侯爺問她:「我且問你,若是我能將此事壓下,你可願另嫁他人?

  顧瑾瑜在老侯爺面前跪下,紅著眼眶道:「瑾瑜與郡王有了肌膚之親,如何還有顏面另嫁他人?
若莊家不認,瑾瑜去庵堂剃頭做姑子就是了……」

  老侯爺蹙眉嘆氣。

  他再不疼她也不會讓人把侯府的顏面放在地上踐踏。

  況且這事兒說白了是莊家的錯,他們把人欺負了,不想好好負責,反把顧家的千金逼進庵堂做姑子,道理不是這麼講的。

  老侯爺即刻入了宮,卻被告知皇帝出宮了,是帶著何公公出去的。

  「請問陛下何時回來?
」皇宮正門口,老侯爺問向魏公公。

  魏公公道:「奴才也不清楚,老侯爺是有找陛下急事嗎?

  說急也急,老侯爺擔心莊太傅提前與莊太後通氣,讓莊太後一道懿旨側了顧瑾瑜為側妃,那就說什麼都晚了。

  老侯爺道:「確有急事。

  「啊……」魏公公沉思片刻,道,「陛下的行蹤奴才不便告知,若老侯爺信得過奴才,奴才願意代老侯爺前去轉達。

  隻能如此了。

  老侯爺拱了拱手:「有勞魏公公。

  一個時辰後,一輛馬車停在了庵堂外。

  魏公公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皇帝正在禪房內喂靜太妃喝葯。

  靜太妃坐在床頭,身上蓋著一層薄薄的褥子。

  「我自己來。
」她說,「又不是什麼大病,一點風寒而已,陛下何必趕來?

  皇帝皺眉道:「若不是朕安排了人手暗中保護母妃,還不知母妃竟然病了,母妃從前就是這般糊弄朕的,什麼都瞞著朕。

  靜太妃淡然地笑道:「人上了年紀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哪兒能與年輕時一個樣?
陛下是一國之君,日理萬機,沒必要為了這點小事興師動眾。

  皇帝鼻子一哼:「誰說的?
朕瞧太後的身子就好得很!
倒比從前更硬朗三分了!

  靜太妃微微一怔,顯然沒料到皇帝會突然提起太後。

  她笑了笑,說:「太後身子硬朗是昭國之福,陛下這些年宵衣旰食、勵精圖治,太後亦為陛下分擔了不少。

  皇帝哼道:「母妃不必替她說話。

  靜太妃笑道:「我也不是替她說話,我和她一同如同,相識這麼多年,她什麼性子我能不了解?
生了一張刀子嘴,強勢不饒人,她的心是向著陛下的。

  皇帝冷聲道:「她若真向著我,就該把朝政大權交出來,安安穩穩地在仁壽宮頤養天年。

  「好了好了,我不說了,葯涼了。
」靜太妃端過葯碗開始喝葯。

  皇帝靜靜地守著她,忽然目光落在靜太妃頭頂的木簪上,眉心微蹙道:「母妃雖是吃齋念佛,可日子也太清苦了,連個像樣的發簪也沒有。
不像太後,峨冠博帶,珠圍翠繞,極盡奢靡!

  靜太妃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她繼續喝葯。

  皇帝掃了眼光禿禿的桌子,問一旁伺候的蔡嬤嬤道:「屋裡沒有蜜餞嗎?

  蔡嬤嬤訕笑:「太妃娘娘不吃這個。

  皇帝冷哼道:「母妃就是太能吃苦了,仁壽宮裡的蜜餞沒十樣也有八樣!

  靜太妃的睫羽顫了顫,一口氣將葯喝完,將空碗遞給蔡嬤嬤拿下去,又用帕子擦了擦嘴角,一臉好笑地說道:「陛下今日總提到太後。

  皇帝一噎:「朕有嗎?

  「嗯。
」靜太妃笑著看向他。

  皇帝哼道:「那還不是她太過分了,朕被氣得頭都痛了。
朕隻希望早日奪了她實權,這樣就能安心地接母妃回宮了。

  「你呀。
」靜太妃無奈搖頭。

  「陛下,魏公公來了。
」小太監進屋稟報。

  皇帝道:「他來做什麼?

  靜太妃道:「去看看吧,想必是有要緊事。

  皇帝去了兩刻鐘才回來,神色有些凝重。

  「陛下,怎麼了?
」靜太妃坐在床頭問。

  皇帝對靜太妃一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嘆息一聲,說道:「顧潮來求聖旨,讓朕為他的孫女與安郡王指婚。

  靜太妃微微一愕:「老定安侯?
他怎麼會與莊家結親?

  兩家效忠不同的陣營,不說水火不容,可結親一事確實非雙方首選。

  皇帝無奈道:「安郡王輕薄了顧小姐,又不願許其正妃之位,隻以側妃之禮待之。
顧潮此人並不追逐名利,也不攀附權勢權勢,可他咽不下這口氣,覺得莊家欺人太甚,沒有半點賠罪的態度。

  靜太妃沉默半晌,道:「安郡王那孩子我也是聽說過的,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來。

  皇帝道:「老實說,朕也很意外。

  靜太妃看了看他神色,問道:「陛下不同意這門親事?

  皇帝點了點頭:「不瞞母妃,朕確實有些猶豫。

  靜太妃溫聲道:「陛下是擔心他們兩家結親後,形勢會對陛下不利?

  皇帝搖頭:「非也,顧潮不是這種人,何況那顧瑾瑜也非顧潮的親孫女,隻是一個自幼抱錯的農家孩子。
」老侯爺不會為了她而改變自己的立場,這一點皇帝深信不疑。

  靜太妃想了想:「那,陛下是擔心太後不同意?

  皇帝聽到太後,神色冷了三分:「太後尚不知此事,朕也沒打算過問她的意見。

  問了就沒轉圜的餘地了,這事兒要麼不辦,辦就得搶佔先機。

  「那陛下究竟在擔心什麼?
」靜太妃問。

  皇帝猶豫一下,還是說了:「此女曾闖過禍,名聲有些不好。
」最重要的是她搶了小神醫的功勞,這讓皇帝受不了,皇帝便不太願意擡舉顧瑾瑜。

  靜太妃倒也沒問是闖了具體什麼禍,她頓了頓,笑著問:「那她可改了?

  皇帝嗯了一聲:「倒是聽說改過自新了,還瞞著家裡去了慈幼莊,任勞任怨地照顧那裡的孩子,還累得暈了過去。

  靜太妃溫聲一笑:「陛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何況老定安侯勞苦功高,為了陛下不惜遣散顧家軍,背上罵名,陛下若連他這個小小的請求都不能答應,未免太寒了老侯爺的心了。

  皇帝仔細一想,老侯爺的確沒求過自己什麼,好容易開一次口,自己還給拒絕了,是有點兒不厚道。

  靜太妃又道:「說起來,老侯爺當年還救過我一命。

  「竟有此事?
」皇帝錯愕地看向了靜太妃。

  靜太妃低頭,自嘲地笑了笑:「那是我入宮前的事了,我去廟裡上香,回來的路上遭遇馬賊,多虧遇上老侯爺拔刀相助趕跑馬賊,否則,我可能已經命喪荒野了。

  皇帝怔怔地說道:「一直未曾聽母妃提過。

  靜太妃含笑看向他:「彼時我已被選上秀女,不得私自出府,我是偷偷跑出去的,也怪那會兒年少頑皮。

  皇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他沉思片刻,道,「老侯爺的請求,朕會好生考慮的。

  「嗯。
」靜太妃笑著點頭。

  皇帝與靜太妃說了會兒話,何公公入內催促:「陛下,該回宮了。

  靜太妃看著暗沉的天色,眸中閃過一絲不舍,她拍了拍皇帝的手:「陛下,回宮吧。

  皇帝嘆了口氣,對何公公道:「讓你去求的平安符呢?

  何公公忙從袖中掏出一個錦盒,打開了遞給皇帝:「求到了!
是了緣方丈開過光的!

  靜太妃看著那個彷彿散發著無盡佛氣的平安符:「這是……」

  「哦。
」皇帝說道,「給太後的。

  靜太妃微微一愣。

  魏公公笑道:「太後前幾日為照顧陛下一宿未眠,累病了。

  靜太妃笑道:「難得你們母子倆冰釋前嫌。

  皇帝看向靜太妃說道:「母妃才是朕的母親,她隻是一國太後,這個平安符是一國之君孝敬給太後的,不是兒子給娘的。
再者,朕的行蹤瞞不過她,與其讓她來找母妃的麻煩,不如朕對她說,朕是特地為她來求平安符的,順道看看母妃。

  靜太妃一臉無奈地笑了笑:「太後不會對我怎麼樣的,陛下多慮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