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零大雜院,嫁病秧子老公是廠長

正文 第252章 問小姑要不要回城

  四千把犁刀發了貨,對方收到貨驗收無誤,很快就把貨款打了過來。

  這時候還沒流行拖欠貨款,公家的單位給錢都十分痛快。

  村辦工廠收到錢,楊今普就趕忙叫來盛啟晖,一起商量下一步的生産計劃。

  盛啟晖去了鄉下,蘇舸想去大集看看,跟他一起到大興公社,在那裡分開。

  楊今普派了拖拉機在大興公社等着,接盛啟晖去楊安村。

  蘇舸騎自行車去了大集。

  每個月逢三、六、九才有大集,蘇舸特意挑了今天有大集的日子。

  臨近大集,逐漸熱鬧起來,擺攤的人越來越多。

  蘇舸把自行車鎖在一邊,擠進人群去蘇秀芬和王彩桂的攤位。

  集市上各個攤位人都不少,十裡八鄉的村民這天都到大集來湊熱鬧。

  但要數蘇秀芬和王彩桂的攤位人最多。

  兩個人在攤位後面吆喝着,來買日用品的鄉親們絡繹不絕。

  “小姑。”

  蘇秀芬正忙活着收錢,冷不丁聽到後面蘇舸的聲音,立馬轉過頭來。

  “呀,小舸,你今天怎麼有空過來?”

  蘇秀芬匆忙找了錢,跟王彩桂說了聲,便拉着蘇舸走到攤位後面。

  “今天正好有大集,我想着過來看看你們這裡的情況。看樣子生意挺好的。”

  “咱家攤位一直是顧客最多的,關鍵是咱們攤位上賣的東西,别人家沒有。你即便不來,我也要去找你呢。上回拿的那幾款布料,還能弄到嗎?那個特别好賣,剛擺上沒多久就賣光了。有的人說加價也要,可惜沒貨了。”

  蘇秀芬指的是蘇舸空間裡的布料。

  蘇舸挑揀了一些相對普通,市面上常見的布料放進了倉庫裡。

  鄉下沒有布票,各家各戶都用自己織的土布。

  土布不論質量還是款式,都要比城裡賣的布料差多了。

  可惜沒有布票,實在買不到城裡的布,大家也隻好對付着用。

  因此蘇秀芬和王彩桂把蘇舸空間裡的布料往攤位上一擺,價格比市面上的貴三毛,但是不要布票,大家夥兒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我五尺你十尺的搶着買了起來。

  這種布料蘇舸空間裡有的是,可她不敢一下子拿出來太多,怕被有心人注意到。

  “小姑,我去想想辦法,不一定能弄到,就算弄到可能也沒多少。我盡量吧。”

  “行,你也别太為難,這種布料本來也不好弄。”

  城裡紡織廠都是有生産計劃的,計劃外生産出來的布料才能拿出來賣。

  這些蘇秀芬還是了解的。

  聊完這些,蘇舸開始說這趟來的正事。

  “小姑,我聽小道消息說,明年咱們濱江可能要恢複自由市場了。”

  “真的?”

  蘇秀芬驚訝地問。

  “消息應該差不多是真的,具體恢複時間我不知道,就知道有這麼個事兒。要是自由市場恢複了,小姑你願不願意回城裡去?我想着到時候在自由市場弄個攤位,客流量要比這裡多太多,而且那邊每天都能擺攤,不用挑日子。”

  蘇秀芬又驚又喜,“要是能回城裡去,那當然好了。”

  從繁華的大城市插隊去了鄉下,在田家村一待就是十年,鄉下和城裡的落差,蘇秀芬體會得淋漓盡緻。

  這十年來,她無時無刻不想着回城裡。

  有時午夜夢回,她總覺得自己仍舊生活在從小長大的那座城市裡。

  現在有機會回去,她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不願意。

  很快,蘇秀芬就想到現實問題,“可是我的戶口和糧食關系都在鄉下,今年開始陸續有知青返城,可我已經在鄉下結婚了,不符合返城條件,沒法回去呀。”

  蘇舸道:“小姑,不符合返城條件,一樣可以返城,就是戶口和糧食關系暫時沒法在那邊落下來。但辦法總是人想的,人先過去,咱們再想法兒辦戶口的事。要是能重新回到城裡,孩子們你也都能帶過去,讓他們在濱江上學。濱江教學條件可比鄉下要好太多,将來上大學的機會也更大。”

  蘇秀芬被說動了。

  四個兒子都是蘇秀芬的寶貝疙瘩,濱江的條件有多好,她一個濱江人自然是清楚的。

  她之前也想過讓兒子們回濱江上學,不過也隻是想想,辦起來實在太困難。

  可現在蘇舸這麼一說,好像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你說得對,要不我先回去看看,若是能找到機會,我就把孩子們帶過去。”

  “那就這麼說定了。小姑,你先做好心理準備,自由市場的事有消息了,我第一時間告訴你。”

  姑侄兩個把這事說定,蘇舸又在大集上轉了轉,買了些零嘴,便騎上自行車回了濱江。

  回到家,把零嘴拿給盛銳和盛佳吃。

  又從盛奶奶那裡把卓卓抱了過來,摟在懷裡親了幾口。

  “兒子,在家有沒有聽太奶的話呀?”

  卓卓咿咿呀呀了幾聲,“媽媽”、“媽媽”的叫個不停,往蘇舸懷裡拱。

  軟乎乎的兒子抱在懷,蘇舸一顆心幸福得要滿溢出來了。

  陪兒子玩了一會兒,天漸漸暗下來,盛啟晖還沒回來。

  盛奶奶去廚房做飯,盛銳給她打下手。

  卓卓一個人在床上玩,蘇舸拿過一本參考書,坐在一邊翻看着。

  看了幾頁,她開始想心事。

  如果沒記錯,自由市場差不多是明年上半年恢複的。

  一開始攤位沒人買,大家都抱觀望态度,後來價格一降再降,才有一批人買下攤位。

  自由市場開起來,剛開業就火爆得不行。

  那裡的攤位價格一路飙升,到後來根本有市無價。

  蘇舸把自家的家底在心裡默默捋了一遍,買十個八個攤位不成問題。

  反正蘇舸打算好了,到時能買幾個就買幾個。

  天黑透的時候,盛啟晖終于從鄉下回來了,拎了一籃子鴨蛋。

  “楊隊長給的,讓拿回來腌鹹鴨蛋吃。”

  盛啟晖把鴨蛋拿進廚房,盛奶奶見了高興極了。

  “這麼多鴨蛋能腌整整一罐子,夠咱們吃一陣子了。”

  鹹鴨蛋配白粥或者是面條都好吃,孩子和大人都愛吃。

  早上不想做菜了,拿出來兩三個能當菜吃。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