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陳陽恍然大悟,真真的兩條脈絡裡,其中一條因為不健康的瘋狂運動,而產生了被壓制的跡象,所以才導緻心肺功能出了問題!這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成了怪病!誘發了心肌炎等等!
如今他將這條脈絡重新打通,便使得一切的供應成為了原本正常的循環,積壓在真真心臟背部的那個黑團,自然而然的也就消失了。
這讓他非常開心,因為紫金葫蘆的另一個作用被他發現了,不僅僅可以輔助他治病,更是能讓他一眼望穿很多複雜的病情!這樣的珍寶,真是世所罕見!
紫金葫蘆的效果出人意料,儘管比不上靈氣,在一瞬間能使人恢復正常。可是卻指明病竈,具備透骨望穿的能力,任何大病小情,居然是逃不出這葫蘆的斷診!
有這樣一件如此特殊的寶物相助,陳陽非常相信,很快真真的限制性心肌炎,就會很快的好起來。
「醫生,我女兒這臉色好看不少,這是針灸有了效果了嗎?」真真的父親中年人面色脹紅,眼淚在眼圈打轉。他激動的手指頭在發抖,這麼多年來的精心照料,終於在陳陽針灸之後,從珍珍身上看到了成效。
「不錯……借用人體潛能,來驅除病魔!也是中醫的一種手段,如今我利用針灸的方法,逼出了真真被逐漸消耗的心勁兒,說來你可能聽不懂,但事實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陳陽緩慢輕鬆的解釋,語氣裡透出濃濃的自信。為了能讓人更信任他的解釋,他引用了一些西醫上,非常著名的精神療愈後,那些知名醫者的言論。對於真真的父親,以及年輕的小李來說,這樣的解釋,比經脈通絡,氣血雙通,更聽起來像是真實的。
小李震撼無言,看著真真的氣色,竟然真的在緩緩恢復。那面上的紅潤和呼吸的平緩,可不是由人力所能改變的。
因此他捧著鏡頭,面色變了又變,忽然是身子矮了下去,膝蓋觸到地面,跪在了陳陽右邊的位置。
「醫生,陳陽醫生!你治好了珍珍……謝謝!謝謝你!」
小李痛哭流涕,發自於內心的感動和激動!
苦苦守了珍珍五年,這五年來,對小李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折磨。小李盼望著真真能快點好起來,但又盼望著這一天不會到來!因為珍珍對於他的感情並不深厚,或許到那一天到來!小李就必須要離開這心愛人的旁邊了。
可是,除了他私人的想法,內心更多的是盼望真真能儘快好起來!讓這樣一個花季女孩去肆意放縱的追求自己的青春,而不是癱瘓在床,神志不清!那不僅僅讓親者痛,更讓陪護照顧的人,發自內心的憐憫和感覺不公。
如今,陳陽通過六根銀針,讓真真的病有所好轉!小李和中年人,激動的向他跪拜,這無意之間引來了很多的質疑。
頻道裡有人正在觀察著珍珍的臉色,發現小李突然就跪了,拉扯著他們的視角,也隨之低了下來。
這自然讓他們很不爽!
「小李,你怎麼說跪就跪了?治病不應該是他該做的嗎……而且你們又不是不付錢,他又不是懸壺濟世!你幹嘛要跪下。」
「嗚嗚嗚,太感動……這位年輕的醫生,醫術高明,而且醫德也非常高尚啊!連醫院都隻能保守治療的病人,在他這竟然能很快的有效好轉,這樣的好醫生簡直太少了!」
「不至於吧,那也不能跪在地上啊,這也太丟人了!」
「你們懂什麼呀?你們知道真真的病意味著什麼嗎……這可是限制性心肌炎,而且卧床長達四年!連醫院都不敢做心臟移植的手術,你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命!這個時候有人願意救你,如果你在現場,我敢說你會哭的比小李還慘,甚至還會跪在地上砰砰磕頭呢。」
「限制性心肌炎可是很麻煩的病,而且現在心臟移植手術有多貴,你們大家自己查一下不就知道了!如果這名中醫真的能治好真真,即使他用了很久的時間,用了很多名貴的葯!最多能花多少錢啊?估計連心臟移植手術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真真五年後重開的直播間,今日份外的熱鬧,人們爭相討論真真的病情,治療的費用等等!
並且很多人心裡非常清楚,這年頭看病花錢可是大頭!
別說限制性心肌炎這種非常罕見的怪病,隻說在同等緻死率差不多高的很多絕症上,光是保守治療,每年的花費至少也得幾十萬。
更別提心臟移植手術這種重大的手術事件,那可都是巨量的錢財撐起來的!會導緻病人痛苦,家人也同樣痛苦的事情!
眼下陳陽隻用針灸,加上中藥治法,便可以治療真真的怪病,這一切對於中年人一家來說,簡直就是天降甘霖!老天開眼一樣的大好事。
陳陽見到小李下跪,走過去把他攙了起來:「男兒膝下有黃金,快起來!」
小李扶著陳陽的手臂站起來:「陳陽醫生,您醫術高明,醫德高尚!這份恩情我會記在心裡的。」
陳陽笑了:「不必這麼客氣,救死扶傷本來就是醫生的天職。我更不會因為你下了跪,就會對真真的病抱有別樣看法!在我眼裡珍珍隻是病人,你是病人家屬!也僅此而已。」
聽了陳陽如此瀟灑不羈的言論,小李眼中的拘謹消失了很多。
陳陽來到桌邊拿起藥方:「我已經給你們開了藥方,你們一定要記住,方子上的任何一味葯,全部精確到克數之內。一定要按照藥方用藥,如果出了一點差錯,都會導緻效果出現偏差!」
小李被鎮住了,接過方子如獲珍寶一樣小心捧著,連連點頭說:「我記住了醫生,我是不會粗心大意的!」
陳陽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真真的心臟功能,正在逐步的復甦,這可能會導緻身體上出現很多不適。你們必須從內到外,日夜不離人的小心照顧,從飲食上也要以清淡忌口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