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告狀
鄭青雲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商人做生意,一向都是無利不起早。
以富民縣為例子,如果要搞生態農業,毫無疑問華民鄉才是投資商最好的選擇,畢竟他們的生態園、採摘園、農家樂這些東西,都是現成的。
而且。
群眾對於生態農業的那一套,因為之前有證據擺在那裡,肯定接受度是更高的。
可出人意料。
周華口中的投資人,竟然率先選擇庫勒鄉。
這就讓鄭青雲覺得有點不對勁了。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說的直白一點,就庫勒鄉這個窮鄉僻壤,根本沒有吸引投資人的地方。
除非……
鄭青雲當時就意識到,除非對方進行投資,搞什麼生態農業項目隻不過是個借口而已。
他們真正的目的,是通過用土地流轉的方式,把農民手中的土地搞到手。
至於之後怎麼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
會議結束之後,鄭青雲專門詢問了一下周華,他很想知道這個精明的投資人到底是誰。
果不其然。
當東方集團四個字從周華的口中說出來的那一瞬間,鄭青雲就意識到,自己猜對了。
隻有楊東方那個王八蛋,才會想到用這樣的方式搞什麼側面迂迴的把戲,那傢夥竟然還惦記著要經過庫勒鄉的高速公路。
想到這裡。
鄭青雲拿起電話,他想要給林振東打過去。
可猶豫了一下,鄭青雲還是覺得自己最好當面跟林振東彙報比較好。
畢竟這個事情非常重要,真要是被楊東方得逞那就麻煩了。
深吸了一口氣,鄭青雲撥通了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張繼明的電話。
「張主任,我是青雲啊。」
鄭青雲非常客氣的問道:「書記有時間麼,我有點事情想跟他彙報一下。」
「今天下午沒有。」
張繼明想了想說道:「我問問書記……」
說著話。
他似乎和旁邊的人說了什麼。
片刻之後,張繼明對鄭青雲說的:「書記的意思,你晚上下班去縣委家屬院,他在家裡見你。」
「好的。」
鄭青雲聞言自然是沒有意見。
林振東既然晚上要見自己,看樣子是有事情和自己談。
………………
很快。
時間來到了下班。
鄭青雲正準備離開,於文波卻攔住了他。
「鄉長,晚上有時間麼,一起吃個飯?」
於文波笑著對鄭青雲說道。
今天鄭青雲在黨委會上面為他出頭,他自然是十分高興的。
來庫勒鄉上任之前,陳永傑就告訴過他,要跟鄭青雲保持一緻。
當時於文波還有點怪怪的感覺,畢竟鄭青雲實在是太年輕了,他的傳奇經歷在整個庫勒鄉乃至於富民縣都已經人盡皆知,於文波覺得自己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給一個年輕人擡轎子,實在是有點面子上過不去。
但今天的黨委會,卻讓於文波開了眼界。
周華這個黨委副書記對自己不客氣,按理說沒什麼問題,畢竟人家周華是黨委副書記,班子的第三號人物。
可鄭青雲卻毫不客氣的懟了回去。
這種護短的性格,屬實讓於文波覺得非常投脾氣。
自然而然的,他就想跟鄭青雲親近一下。
「明天晚上吧。」
鄭青雲想了想,對於文波說道:「今天晚上我跟林書記約了,要去他家裡蹭個飯,回頭明天晚上我喊上陳書記,咱們吃個飯。」
他口中的陳書記,自然是陳永傑。
聽到鄭青雲的話,於文波一愣神,隨即連忙點頭說道:「好的,好的,您先忙,您先忙。」
他是真的沒想到這位年輕的鄉長面子如此之大。
新任縣委書記家裡蹭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更不要說他竟然明天要幫自己約陳永傑這位頂頭上司吃飯,這也太隨便了吧。
鄭青雲自然不知道於文波心中所想,他坐上王申的車,很快便來到了縣委家屬院。
皮鞋碾過青石闆路,叩門聲驚飛了廊下的麻雀。
鄭青雲按響了門鈴,防盜門開啟的瞬間,白熾燈的光暈裹著林振東略顯疲憊的面容,深藍色襯衫領口沾著會議材料的油墨味。
「你倒是來得巧,我剛買了挂面。」
林振東側身讓出玄關,茶幾上攤著的《縣域經濟發展報告》還折著紅角。
鄭青雲瞥見冰箱貼旁歪斜的藥盒,便笑著對林振東說道:「書記您歇著,我掌勺吧。」
「你會做飯?」
林振東有點驚訝的看向鄭青雲,很顯然沒想到鄭青雲居然會做飯。
「我是孤兒,從小一個人照顧自己習慣了。」
鄭青雲笑著說道:「工作了也是自己在這邊,不會做飯可不行。」
「原來如此。」
林振東微微點頭,倒是沒想到鄭青雲居然如此坦誠。
鄭青雲也沒有廢話,徑直便走進了廚房。
很快,廚房裡就傳來不鏽鋼鍋撞出的清脆響聲。
鄭青雲將蔥花撒進沸滾的麵湯,餘光掃見林振東倚在門框上,手機屏幕的冷光映得眼窩愈發深陷。
「今天在你們庫勒鄉轉了一圈,感覺鄉裡的工作還是很不錯的。」
林振東忽然開口,聲音混著油煙機的嗡鳴,緩緩說道:「下午去了長青鄉,孫健同志彙報了一下鄉裡的情況,我看這個養殖基地大有可為啊!」
畢竟是在省城待了這麼多年的人,眼光和見識非比尋常。
瓷碗與木筷碰撞出溫潤的聲響,鄭青雲往林振東碗裡添了顆煎蛋,金黃的溏心在麵湯裡漾開,相當的好看。
他把碗遞給林振東,笑著說道:「書記您是有眼光的,當初縣裡不少領導,甚至覺得這個養殖基地是嘩眾取寵。」
窗外飄進誰家炒菜的香氣,與麵湯的熱氣在餐桌上纏繞。
林振東端著碗走到餐桌這邊,等鄭青雲過來坐下,兩個人乾脆邊吃邊聊了起來。
「嘩眾取寵就太扯了。」
隨意的笑了笑,林振東說道:「我們有些幹部完全就是老一套的思想,根本不知道與時俱進。」
「是啊。」
鄭青雲微微點頭,對林振東說道:「其實很多時候,束縛地方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觀念太死闆了。」
他這番話倒是心裡話。
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這邊的經濟發展之所以越來越慢,甚至十幾年後變成全國倒數,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其實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在於,北方地區的一些人,觀念非常的死闆。
就以地方政府為例。
小商小販們的地攤經濟,在南方地區的話,當地政府會大力支持,甚至鼓勵群眾自己搞,政府提供場地和設備。
但是在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當地政府第一反應是要徵收管理費、攤位費,要想辦法把這個夜市的攤位承包給個人,這樣就能撈一筆錢。
這種思想上的差距,自然而然也就造成了地方經濟發展的差異。
「今天找我,有什麼事兒麼?」
吃過飯,林振東笑著對鄭青雲問道。
他很清楚。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鄭青雲如果不是遇到了難題,是不會主動上門找自己的。
「書記,有個情況我需要跟您彙報一下。」
鄭青雲也沒有兜圈子的意思,坦然說道:「今天我們鄉裡的黨委會上面……」
說著話。
他就把周華提出的那個生態農業項目對林振東說了一遍。
「生態農業嘛?」
林振東聞言久久不語,許久之後才說道:「如果我沒記錯,華民鄉的發展模式,就是生態農業的模式,我記得好像老書記說過,那個是你幫著琢磨出來的?」
「是的。」
鄭青雲倒是沒有隱瞞的意思,坦然說道:「所以我拒絕了周華同志,我覺得庫勒鄉的項目已經足夠多了,而且華民鄉珠玉在前,我們沒必要走人家的老路。」
「你這個想法是正確的。」
林振東輕輕點頭,對於鄭青雲的想法表示贊成。
很多地方幹部覺得不管是什麼項目,隻要對地方經濟有益處,那就可以一窩蜂的上馬,但是在林振東看來,那根本就是胡扯。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潛力是有限的,打個比方來說,庫勒鄉的經濟發展,你可以搞民俗村和農產品深加工,但如果再加上一個生態農業項目,就有點浪費資源了。
更何況,人家華民鄉已經發展的很好了,庫勒鄉就算髮展的再快,也沒有什麼用處。
「關鍵的問題在於。」
鄭青雲猶豫了一下,這才對林振東低聲道:「這件事背後的投資人,我覺得不太靠譜。」
「嗯?」
聽到這句話,林振東挑了挑眉毛,驚訝的看了一眼鄭青雲。
他還真就沒想到,鄭青雲會給自己這麼一個答案。
「你認識那個公司的老闆?」
林振東看向鄭青雲,詫異的問道。
「是的。」
鄭青雲點點頭,對林振東說道:「您大概還不知道,這個生態農業項目的投資方是東方集團,東方集團的創始人是楊東方,是咱們市委楊書記的兒子。而且我懷疑,他根本不是為了什麼生態農業的項目,那傢夥的最終目的是想要在我們庫勒鄉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