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戴罪立功?
聽到劉向前的話,幾個信訪局的黨委成員們面面相覷,忽然都有點同情他了。
昔日這位常務副局長在信訪局當中,也算是一人之外萬人之上的位置,除了局長之外,就數他手裡的權力最大,地位最高。
正因為如此,劉向前在他們面前,多多少少也顯得有點驕傲。
可是今天,因為他最大的靠山,縣長高義被雙規的事情,劉向前整個人都顯得有點魂不守舍,甚至連局長布置的工作都沒做好。
一時之間,幾個人心中都有點異樣的感覺。
這個常務副局長,是不是自己也能幹?
野心這個東西,很多時候之所以沒有滋生,並不是人們沒有這個想法,而是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幾個人頓時有點心動了。
鄭青雲自然能夠看的出來面前這一幕,但他卻表情很平靜。
看了一眼呆若木雞的劉向前,鄭青雲淡淡地說道:「那你就把上午咱們收到的材料,說一下吧。」
「額,好的。」
劉向前這時候也回過神來,馬上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行為有多麼愚蠢,連忙對鄭青雲說道:「局長,情況是這樣的,鋼管廠這個企業,原本是咱們縣裡很有名氣的一家國企,主要業務是……」
說著話,他就把富民縣鋼管廠的基本情況對鄭青雲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
最後。
劉向前緩緩說道:「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鋼管廠的經營狀況越來越差,到國有企業改制之前,已經欠了足足四千萬的外債,最終隻好宣布破產。」
「如果是這樣。」
鄭青雲聞言眉頭皺了皺:「那現在鋼管廠是已經停產了?」
「額,這個倒是沒有。」
王紅梅對鄭青雲解釋道:「鋼管廠宣布破產之後,原廠長兼黨委書記郭宇剛用承擔企業債務的形式收購了企業,聽說他跟市裡的一家企業合作,現在的鋼管廠雖然不如原來那麼興盛,不過發展的倒是還算不錯。」
「那鋼管廠的工人們為什麼鬧事?」
鄭青雲不解的問道。
「還不是錢鬧的。」
劉向前這時候無奈的開口說道:「您不知道,這個鋼管廠破產的時候負債纍纍,所有的下崗工人得到的補償款都很少,他們一直對這個事情都不滿意,現在這廠子煥發青春了,他們就想著鬧事,多拿一點錢。」
「僅僅是這樣?」
鄭青雲有點詫異。
他還真沒想到,這裡面竟然有這樣的事情。
「這幫人已經不止一次來上訪了。」
劉向前對鄭青雲解釋道:「前幾任局長都拿他們沒辦法,局長您說,這國有企業改制又不是咱們富民縣一個地方,全國上下都這樣,工人下崗的補償款要看企業的具體情況,這企業都已經經營不善負債纍纍了,哪兒來的錢給他們啊?」
聽到他的話,鄭青雲眉頭皺了皺,卻沒有說話。
說實話。
劉向前的這番話,在鄭青雲看來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國有企業改制在推動經濟轉型的同時,也因操作不規範、保障機制缺位,對工人群體造成多維度損害,成為改革陣痛中難以迴避的痛點。
失業潮與生存危機衝擊是最直接的影響,改制中減員增效被簡單異化為大規模裁員,許多工人在缺乏緩衝的情況下突然失業。
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工人被一次性買斷工齡,補償標準普遍偏低。
一個工作二十年的老工人,隻能拿到一萬多塊錢的補償款,遠不足以應對再就業空窗期的生活開支。
更嚴重的是,部分企業在改制中惡意拖欠補償款,就像富民縣鋼管廠一樣,近千名工人的買斷款被挪用,三年間多次上訪無果,不少家庭陷入賣房度日的困境。
不僅如此,社會保障的斷裂加劇了工人的困境。
改制前國企承擔的醫療、養老等福利隨企業解體而消失,而地方社保體系尚未銜接到位。
許多下崗工人因無力繳納社保斷繳保費,退休後無法享受養老金。
職業病患者更是求助無門,不少人在病痛與貧困中離世。
更重要的是,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工人階級主人翁身份,在改制中迅速瓦解。
下崗工人普遍面臨再就業歧視,四十歲以上群體更難找到穩定工作,隻能從事零工、環衛等低收入職業。
這些損害的根源,在於改制中工人話語權的缺失。裁員方案、補償標準往往由管理層與政府部門單方面決定,工人缺乏談判渠道。
而讓人唏噓不已的地方在於,時至今日,像劉向前這樣的幹部,其實不在少數,他們並不認為在國有企業改制當中,這些下崗工人的損失有多大,在他們眼中看來,這些工人隻不過是貪心不足蛇吞象罷了。
還是那句話,闆子沒有打在自己的身上,永遠都不會知道疼的。
想到這,鄭青雲看了一眼劉向前,平靜的說道:「對於鋼管廠改制過程當中是否存在群眾反應的問題,我們要認真核實調查,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覆。」
身為信訪局的一把手,他既然這麼說了,那就等於是給這件事定了調子,哪怕是劉向前,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這件事。
於是。
劉向前點點頭,對鄭青雲說道:「那好,局長您放心,我這就安排人進行取證調查。」
雖然開始的時候他確實有點自亂陣腳,但現在劉向前已經反應過來,雖然高義這個靠山沒了,但自己並不是沒有機會。
這位鄭局長在縣裡的關係網可是很強勢的,而且還得到了縣委書記林振東的看重,傳聞當中他是林振東最看好的青年幹部。
如果自己表現足夠好,得到鄭青雲的嘉許,說不定能夠有機會更進一步。
畢竟說起來,高義被雙規之後,他的那些黨羽們肯定要被調整,空出來的那些正科級位置,自己是不是有希望摸一摸?
想明白這個道理,劉向前忽然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起來,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