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第2241章 不朽之真越古今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4746 2024-04-30 15:06

  多少年來,書山把越國當做屏障,是治學屋外的清淨林,讀書室外的竹籬笆。

  琅琅書聲可以過,風風雨雨不得侵。

  在道歷新啟之前,承擔這份責任的是暮鼓書院。

  它建立在書山腳下,暮鼓一響,萬籟俱靜。

  諸派道爭,至暮鼓而止。
哪怕是在龍蛇起陸、天下烽煙的新歷之初,戰火也不曾燃到書山來。

  當然,當年若叫景太祖一統天下,成就六合天子,作為其背後支持者、與之共生的道門,接下來統一百家思想,也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在道歷新啟之後,作為書山籬牆的,便是大大小小的國家。

  宋國、越國、理國、梁國,乃至於之前的夏國,更早的韶國、燕國,也都有不少儒家子弟入仕。

  楚國當然也有。
主張兵儒合流的伍陵,曾經也在書山上住了三個月之久。

  強如霸楚,當然是馭百家而自用,無論修的哪家學問,都是要以楚國為重,為楚而謀。
但儒家弟子的身份,本身即是籬牆,先一步阻隔風雨。

  國家體制開辟以來,諸國起而又滅,亡而複興,書山始終屹立。

  “出世”和“入世”,就是書山和四大書院的關系。

  書山希望保持一種超然的姿態,不像道門與道國融為一體,也不像現在的墨門積極入世,更不願像枯榮院,一夜之間被推平。

  如今暮鼓書院遷移到了禍水,楚國滅南鬥,壓文越,其實已在書山門外。

  在高政身死的那一刻,越國就已經山河倒懸。
數千年的社稷,被翻轉為一隻倒扣的沙漏,等待終期。
那流沙計時是文姓皇室最後的光陰,又何嘗不是書山之外楚國叩門的步點?

  書山已經一再地表明態度,從顏生到陳樸,今夜隻不過是被文景琇逼出來,終於正面站在楚人身前,有了更清晰的立場表達——

  正朔天子的生死,應當在國家體制的規則內,不可無罪而誅。
越廷無罪,不應遽亡。

  景國的東天師,也為此句蓋印。

  越國之所以長治久安,從來不是因為越國自身。
當初高政主導隕仙之盟,也是拉上暮鼓書院、南鬥殿、書山,才能在四個固定下來的隕仙林入口裡,佔據其中一個。

  文景琇從來都知道,越國根本沒有未來!

  不是越國無賢才,不是越國無忠臣,越國沒有前路的唯一原因,就是越國在楚國旁邊。
楚國根系龐大、樹冠遮天,掠盡了南域的陽光和水分。

  其它所有根木,離之愈近,處境愈危。

  才能卓絕如高政,也隻能自我放逐,囚坐隱相峰。
躊躇滿志的政治圖卷,隻畫了幾筆就被叫停。
距離衍道隻差一步、也不能踏出。

  在霸國旁邊的國家,能有什麽結局?

  齊國旁邊的陽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甚至陽國比越國的境況要窘迫得多。

  天雄紀氏的紀承,連神臨都不被允許。

  陽國末帝陽建德,曾經在戰場上也是跟重玄褚良並駕齊驅的人物,最後卻為魔功所迷——不是他心志不堅,是他別無選擇。

  齊國吞陽國,是水到渠成,一鼓而下。

  因為陽國背後的支持者,已經先一步被清理。
要麽被打斷過長的手腳,要麽直接被掃滅。

  如今楚國滅南鬥、殺高政,又何嘗不是東域故事的重演?

  剝掉甲殼,欲吞軟肉。

  這團軟肉要想保住自己,要麽長點刺,要麽帶點毒,要麽躲進另一個剝不掉的殼。

  站在會稽城往外看,看古往今來,看六合八荒,乍看好像有無數種選擇,但這無數條曲折的道路,最後都通向凋亡。

  沒有驚天動地的劇變,不可能在這一池死水裡攪出波瀾。

  陳樸這樣的溫潤君子、鴻儒長者,說出“我不是你的先生”這種話,明確劃清界限,已經是意見很大的表現。

  文景琇當然知道。
但他也別無選擇。

  他不做事,誰會幫越國做事?
他不做出選擇,誰會給越國路走?

  在龔知良也死掉的這個淩晨,他獨自穿行於王都,走到了太廟,走進祭祀祖宗的靈殿群落。

  此處隻有不熄的檀香,祭祀的經幡,和一座座緘默的靈祠。

  他走入其中一一座最尊耀的靈祠,在那高大威嚴的靈塑之前,慢慢地跪坐下來。

  一方蒲團,一襲孤影,四下無聲!

  他仰頭看著那被煙火熏得五官模糊的金身塑像,他的面容也變得模糊了:“太宗,朕好像已經知曉,什麽是孤家寡人。

  ……

  ……

  越國常常自稱有數千年國祚,其實是把南陳國的歷史也算了進去。

  當然,越國和南鬥殿、書山的關系,本也是繼承自南陳國。
無非越替陳旗,代陳之責。
對南鬥殿、書山來說,他們對越國的支持倒是有數千年的。
“越”或者“陳”,對他們而言沒什麽區別。

  道歷二三三五年,南陳國亢龍軍副督閔垂範弑殺南陳少主,南陳國滅。
亢龍軍正督文淵眾望所歸,被推上龍椅。

  據《越書》記載——時南陳少主不幸,百官聚議。
諸部蜂擁而至,太祖不察,被推坐龍椅。
太祖驚而欲起,部將曰:“督上今坐龍椅,死罪。
君上今坐龍椅,天理也。
”太祖垂淚不起,遂坐定龍椅,即此開國。

  文淵改“陳”為“越”,建立越國。
文姓皇室自此成為這片山河的主宰,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九十三年。

  在越國建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陳國舊製都未改,一直沿襲故政。
列國邦交,還有遞書曰“陳國皇帝”的。
越太祖文淵遷都會稽,是他徹底掌控國家的標志。
在此之後,才開始著手更易國製,把南陳的痕跡都打掃乾淨。

  這長達一千五百九十二年的歷史河流裡,當然湧現過不少蛟龍。
有資格雄鎮一方的當世真人,自然也出現過一些。

  譬如當初和越太祖文淵一起建國的湖嶺三友。

  譬如當年那位越太祖五顧之後才說服的革氏家主。

  譬如革氏後來那位尋蜚而失的真人……

  但一尊真君都沒有。

  通往絕巔的道路本就險峭,楚國屠刀在上,進一步就斬首,越地遂無進者。

  翻遍史書,很多名字都閃耀一時,但無一越線。
楚國的威嚴,越國的憋悶,盡在此中了。

  越國有名有姓的真人,薑望差不多都已見過。

  在任秋離布置的“時空鏡河天機陣”裡,他不斷地廝殺——倒也不知是廝殺了很久,還是隻過了一陣。

  總之越國史書上的名字,絕大部分都已經與長相思作別。

  “丟失了對時間的感受,好像並沒有影響你的戰鬥。
”任秋離的聲音在房間裡響起。

  “時間隻不過是數量之外的另一種度量,讀史觀人,不需要計算什麽,無非是讀遍此書,殺淨書上英雄——”薑望站在狹長的走廊上,手提長劍,身上纖塵不染:“是不是可以上大菜了?

  長廊兩側的囚室,出人的速度越來越慢,從一開始一窩蜂地湧出來,到後來零星地蹦出幾個,到現在已經沒有動靜。

  “好書需細讀,大菜得慢品。
”任秋離幽幽道:“薑真人是覺得越國的歷史不夠精彩麽?

  薑望道:“如果隻是目前這些,那確實不太夠。

  “越國雖然不是霸國,但也有它的波瀾壯闊。
”任秋離聲音飄渺,不予觀測:“我們都應該敬畏歷史。
因為今天的一切,都是從過去走來。

  “過去的一切到此為止,因為‘以後’是從‘現在’開始。
天機真人,你最好還有點別的手段。
”薑望淡然說道:“不然我會對‘算力第一’這個名號很失望。
連帶著對陸霜河也不那麽期待了。

  任秋離的聲音道:“與這麽多越國歷史名人交過手,你應該感覺得到你身體的變化……你猜你會不會老死在這裡?

  在這場以身當國、搏殺過往的戰鬥裡,薑望見證了越國的歷史,也無可回避地被帶走一些時光——

  哪怕就隨意走兩步路,這兩步路的時間也是流逝的,誰都無法避免。

  隻不過在“時空鏡河天機陣”裡,這種流逝被放大了。

  要是普通人在這裡,走一步路,可能就已經走過一生。

  薑望平靜地巡視四周,他從未停止觀察:“我的身體的確經歷了一些時光,但這個過程,實在緩慢。

  他隨意地挽了個劍花:“我有真人之壽,現在未過三十。
若時空就是你唯一的屏障,在我老死之前,我一定能夠找到你,然後殺死你。

  在神臨之時,他的體魄就已經追上千錘百煉的重玄遵。

  及至洞真,殺六真,圍衍道,久經磋磨,這具真人之軀幾乎不朽。
“時空鏡河天機陣”最特殊、最無法回避的時光消逝之危,在這不朽真軀之前,也不免大打折扣。

  且他還如此年輕!
有大把時光可以對抗。

  換成個一千歲的真人,恐怕早就急迫起來,苦求出路。

  今時今日的薑望,從容面對一切,並沒有弱點。

  任秋離這一次沒有說話。

  但是在另一個房間裡,響起了另一個聲音。
這是一個低沉富有磁性的男聲,語速不快,字字有序。

  “好心性,好志氣,好後生!

  隨著聲音走出來的,是一個雙耳垂肩、雙手過膝的富態中年人,他身穿冕服,腰懸禮劍,五官生得和善,臉上也掛著淡淡笑意,卻給人一種“雖笑猶威”的感受。

  久居上位者,方有此氣。

  他連說了三個‘好’字,站在了狹長走廊的盡處,好像那裡就是一切的開始。
越國一千五百九十二年的歷史河流,自他發源。

  薑望看著他:“越太祖文淵?
越太宗文衷?

  此人笑道:“豈有壯子在而老父勞?
我是文衷。
不幸隻能回響於歷史中,就不叫我父皇出來與你廝殺了。

  壯子在老父不勞,是越太祖文淵不能打的委婉說法。
文淵要是夠強,這會恐怕就是“上陣父子兵”、“兩代君王攜手”。

  眾所周知,越國歷史上文治武功第一的君王,是越太宗文衷。
哪怕是建立社稷的越太祖,也公認的遠不如他。

  文衷的出場果然也全不似先前那些越國歷史名人——閔垂範癲狂,龍汝秩頑愚,湖嶺三友實力雖在,但思維有很明顯的遲滯,革氏真人也幾乎是半夢半醒。

  此刻的文衷,卻完全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從歷史中走出來。

  但更令薑望暗自驚訝的是……文衷好像能夠控制這“時空鏡河天機陣”,或者至少在任秋離主持的這座大陣裡擁有一定的權柄。
因為他似乎可以決定越太祖文淵是否出戰!

  “既是廝殺之時,晚輩就不具禮了。
”薑望注視著這位越國歷史上的傳奇君主:“在下薑望。

  “姓薑?
”文衷看著他:“齊宗室?

  “山野之人,並不高貴。
”薑望波瀾不驚地道:“家父是莊地楓林城鳳溪鎮藥材商人薑長山,我本人在星月原開了一間酒樓,生意還算不錯。

  “英雄不問出處,倒是我老朽了!
”文衷並沒有急著動手,而是擡眼看了看穹頂那流動的時光,長歎道:“時光一去如逝水,竟不知今夕是何年!

  “道歷三九三八年。
”任秋離的聲音這時候說。

  薑望提劍未語,他陷進此陣之前,是道歷三九二八年!

  他不確定是真的時光流走了十年,還是任秋離故意說這些來亂他的心——在殺死任秋離之前,這並不重要。
他此刻不在意所有,也包括時間,隻在意這場戰鬥。

  “我是道歷二四三三年即位,主政九十七年,未能真正興國,在道歷二五三零年退位。
在道歷二五三一年……固道失敗,道解而亡。
”文衷負手而歎,陷入過往:“當時阻我成道的,是星神‘玄枵’。
祂現在重構了嗎?

  任秋離的聲音道:“這個問題您應該問您面前的薑望,他是第一屆太虛閣員,與楚國高層關系密切。

  她特意說的是道語,意由聲闡。

  所以一千多年前的文衷,也能聽得懂太虛閣員的分量。

  越太宗饒有興緻地看著薑望:“想不到你如此年輕,竟有如此成就!
諸葛義先還活著嗎?

  “我跟星巫並不相熟。
”薑望說道:“但衍道真君壽享萬載,楚國至今也未過四千年呢!
您當年摧毀了‘玄枵’?
那也隻是十二星神之一。
我想不到楚國大巫有不活著的理由。

  文衷哈哈一笑:“看來南鬥殿這位女真人的情報有誤,這年輕人跟楚國算不得有多麽緊密。

  “他是跟淮國公府密切。
”任秋離的聲音道:“這不,當代淮國公已經因為他的失蹤打上門來,當代越國皇帝險被打殺。

  “太虛閣既然秉持中立、為公天下,這位太虛閣員又如此年輕、如此有分量,還有當代淮國公因他打上門的人脈……他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文衷並不急著關心自己的後代,隻問道:“當代天機,你現在不要說話——長生君何在?

  任秋離果然並不說話。

  這時有個聲音回答道:“長生君斬名而遁,南鬥殿已經沒了!

  薑望站在狹長走廊的中間,提劍側身。

  在走廊的另一處,仿佛時光的盡頭,倏然出現一位孤峭冷峻的老人。

  他眉頭緊皺,似有天下之憂。
那雙靜淵古井般的眸子裡,有顯見的波瀾。
出現的第一時間並不關注薑望,隻隔著狹長的甬道,對著彼端的文衷深深一禮:“草民高政,緻仕前曾任越國國相——見過太宗陛下!

  感謝總盟“帝國秦殤”為左光烈打賞的角色白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