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第2374章 絕巔之前,眾生平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4433 2024-06-26 02:34

  第2374章 絕巔之前,眾生平等

  “允欽,你有沒有想過,倘若你是人族而非水族,你的未來遠不止如此?

  “黃河大總管,根本不應該是你的終點。

  “孤本想以治河之功,為你釋枷。
沒想到反而為你加鎖。
孤亦不曾被真正信任,你也不免被仔細提防。

  “你是否會覺得不甘心?

  “把你留在宮中,不是為了約束,不是阻你前程,而是為了保護。
有一天你會懂。

  “不要怨。
弱者的懷恨,也是屠戮的理由。

  “天上銀河,地上長河。
允敬理想,福昭河漢。
你是最年輕的水族絕巔了,立你在此,即為德碑,福允欽這三個字,即是水族旗幟,你有責任予未來的水族以希望。

  “希望它不會讓你覺得太沉重,但無論怎樣,你都要向前走。

  “允欽,孤對不住你。

  ……

  “陛下何出此言?

  是啊,何出此言呢?

  福允欽像一條已經風乾的肉,搖搖晃晃地吊在那裡。

  過往與龍君的那些對話,是最後的清泉,流動在他逐漸乾裂的海床——他的腦海空空。

  直到龍君卷起長河波瀾,衝擊古老九鎮,他才知道那一聲“對不住”,是從何而來。

  可他多想告訴龍君,他無怨!

  可龍君已不可能再聽聞。

  他是龍君之臣,他亦視龍君如父。

  他的一身藝業,皆龍君所授。
他的言行舉止,皆從與龍君。

  他多想讓龍君知道,他還相信。
他相信龍君的理想,相信有那樣一個燦爛未來,它並不可笑——可龍君永遠聽不見了。

  可他真的還相信嗎?

  他相信的龍君已經化作劫灰一捧。

  龍君相信了數十萬年的理想,並沒有真的把世間照亮。

  他真的還能相信嗎?

  “……祂背棄了人族,也放棄了水族!

  南天師應江鴻的聲音,十分有力的轟擊耳鼓。

  天鼓醒愚夫。

  福允欽消散在渾噩中的意識,又緩慢地聚攏回來。

  但他沒有睜眼。

  他當然不同意應江鴻所說的每一個字。
他當然有太多想為龍君而言的心聲。

  當然也隻是心聲了。

  說出來徒然叫人發笑。

  還有必要解釋嗎?

  有人會聽嗎?

  “……誠為天下水族誡之,以警叛心!

  也好。

  福允欽想,也好。

  這世道沒有什麽問題,有病的是龍宮自己。

  就以我福允欽,為天下水族誡吧!

  往後不必再期待。

  千萬不要再……相信。

  不要再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水族隻能靠水族自己!

  他在這個時候,反倒放開耳識,放開耳識一個個地去傾聽。
那一聲聲,“無異議”,向他宣告所謂的“人間”。

  他在這個時候,反倒睜開眼睛,睜開眼睛看這個世道,到底是怎樣一副往時不曾看清的模樣。

  然後他就聽到了那一聲,“且等一等。

  然後他就聽到了那一聲……“我有異議”。

  然後他那雙布滿血絲的極度疲憊的眼睛,就在逐漸散開的恍惚中,擊穿了無數模糊的畫面,清晰地看到了那個人——

  那人站在看台之上,最後排的位置。

  那是一個年僅二十九歲,但已經萬界傳名的年輕人。

  他拔身直脊地站在那裡,青冠黑發,腰間仗劍。
極平靜地迎接著所有的眼神,仿佛並未說出什麽石破天驚的話語。

  眉眼當然已經不青澀了,但那樣理所當然,那樣理直氣壯……理直便可氣壯嗎?

  福允欽恍惚想起當年。

  很多人都知道。
每屆黃河之會召開前,都是他這個黃河大總管,和景國那邊負責測量水位的人,校準黃河水訊。

  很多人都不知道,每屆黃河之會召開的時候,他也都在場。

  隻不是以黃河大總管的身份。

  而是作為長河龍君唯一的“臣”,在六合之柱旁值衛。

  當然他須低調斂息,作普通侍衛的裝扮,舉著一杆沒有旗面的旗,十分不起眼地站在哪裡。
恐怕每個路過的人,都以為他是個耍棍的,是某個不知名小國的衛士。

  他自認為是代表水族,在觀河台立崗。

  但水族也無天驕登台,自然並不允許掛旗。

  事實上除了敖舒意之外的水族,從不被允許走上觀河台。
福允欽這個黃河大總管,也隻能在水中。
他管的是黃河河段呢,觀河台在河岸。

  敖舒意自己也極力避免有什麽讓人族誤會的舉動,基本上隻有在黃河之會舉辦期間,才會降臨這麽一次,坐到六合之柱所圍的場內。

  福允欽能值衛在外,都是他自己一再爭取的結果——

  那時候他還很年輕,對未來有許許多多的想象。
他說龍君與人君坐於觀河台,人君甲士如林,儀仗皆備,龍君豈能無禮儀,豈能無衛士?
福允欽願為一員。

  那時候龍君看著他,隻是搖頭失笑,後來畢竟也為他爭取了這個值衛觀河台的機會。

  但直到真正站上觀河台,第一次近距離目睹人族諸國之盛,看到龍君是怎樣泥塑般地坐在那裡,他才明白那個笑容的苦澀。

  “值衛”的時候,每一位參與天下之台角逐的人族天驕,都會從他面前走過。

  所以福允欽見過道歷新啟以來所有的黃河天驕。

  當然也包括在道歷三九一九年第一次登台的薑望。

  那時候的薑望,雖然少年老成,苦大仇深,但也真有幾分幼稚和靦腆。

  今天仍然幼稚嗎?

  福允欽艱難的滾動了一下喉嚨,在刑架上擡起了頭。

  他的身體釘在刑架上,唯一能動的隻有腦袋。

  這擡頭的過程,就像一團沒有骨架的血肉,不知從哪裡生出了骨頭。
一灘爛泥之中,竟然也有向上生長的枝芽。

  已是深冬,長河不凍。

  但寒風是刮骨刀,刀刀都迎面。

  脖頸像是一條被釘死在那裡而拚命扭動的泥鰍,被血汙塗滿的臉,像是爛泥堆海草。

  他竭盡全力地往上仰:“聽說巡遊萬界的薑真君,有一劍名‘劫無空境’,能讓人在臨死之前,回想起一生的往事,走馬觀花——便用此劍賜死於我吧!

  “薑君知我,毋使我死在他人劍下。

  他說道:“我這一生雖登絕巔,卻並不壯闊。
回首過往,不知還有什麽事情,可堪懷念。
予我一劍劫無空,容我慢慢回想。

  古往今來絕巔路,沒有哪個不是歷盡生死。

  一位屹立在絕巔之林的強者,竟說自己的一生沒有什麽可以懷念。

  這實在是莫大的悲哀。

  而更悲哀的是,他在這樣的境遇裡,還試圖解釋薑望的“異議”,隻因為感受到薑望的善意。

  人族水族,果真殊途?

  但薑望道:“不。
福總管,薑某的異議並非如此。
我想今日在這觀河台,需要改變的,並不是劊子手的身份。

  今日拔劍殺死福允欽的那個人,是薑望還是應江鴻,究竟有什麽不同呢?

  於福允欽而言或許有區別。

  但對薑望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那意味著他什麽都沒有改變。

  大仇已報,功成名就,他還一路走到現在,究竟為了什麽?

  絕巔之前,有太多無能為力。

  而今有力,竟欲何為?

  刑架上的福允欽,張了張嘴,還想要說話。
但應江鴻先問道:“薑真君的異議是什麽?

  現世第一帝國的最強天師,立足天下之台,平靜地提出他的疑問。

  而薑望直接擡步往前走。

  他從後排走向前排,一步步走向應江鴻,走向這天下之台。

  眾人視線所聚焦的這座天下之台,正是他真正為天下所知的地方——他十九歲於此摘魁。

  曾經他是黃河之會的參賽者,是眾多年輕天驕裡的一個。

  彼時還是西天師餘徙做裁判。

  今天他也擁有在黃河之會做裁判的資格。

  今天他站在比西天師更強也更有權柄的南天師面前,仍可堅持己聲,仍可通達己意。
亦能放聲,甚而放膽!

  見神不拜,見君不臣,山高天高未有高於我者。

  我已絕巔,眾生平等!

  從看台到天下台,有一道長階。
自此而彼,是漫長的路。

  兩側坐席都空空,薑望獨行在其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看著這樣一位年輕的強者,每個人的感受都是複雜的。

  “薑真君!
”屈晉夔出聲道:“上回說去我那裡吃飯,怎麽沒見成行?

  “黃粱台美食,天下無雙,薑望腹有饞蟲,鼓噪終日,隻俟得閑。
”薑望對這位前輩一拱手:“承蒙前輩關心,晚輩正在路上。

  屈晉夔看了看他,終是沒有起身。

  今日若是左囂在此,大概可以拎住薑望的耳朵就走。
但屈晉夔畢竟沒有親近到那個地步。

  薑望自己說‘在路上’,他沒有阻人行路的道理。

  “薑閣員慢些走,小心台階。
”阮泅好意提醒:“博望侯前段時間還來拜訪,帶走了我幾瓶好酒……你們近來可有通信?

  “有勞監正關懷。
”薑望亦與他見禮:“那是我的人生摯友,信不曾斷過。
我們互相敬愛,各有人生。

  阮泅於是點點頭,不再言語。

  再說下去,恐怕要叫景國懷疑,薑望開口,有齊國的授意。

  景天子已經在內部壓下了不服,現在對外隻會更強硬。
對手越是強大,他們越會激烈,若隻單單是薑望,反倒有談的可能。

  就這樣在問候與注視之中,薑望走到了台下。
他擡眼看著高台上的南天師,一步走了上去。

  現在他們平視彼此。

  “南天師。
”薑望見禮:“晚輩多有得罪。

  “現在還沒有得罪。
”應江鴻還了一個道禮,才問:“對於應某人所言,薑真君有何異議?

  “我的異議並不針對天師大人。
”薑望道:“我隻是心有疑慮。

  他很認真地看著應江鴻:“黃河大總管福允欽,司職黃河水事。
自道歷新啟,履職至今。
這三千九百二十九年來,黃河水勢屢有起伏,黃河泛濫不曾發生。
治水之功,不可磨滅。
兩岸百姓多感其恩德,民間多有立祠奉香。

  他問道:“今日公開刑殺福總管,傳首長河兩岸,兩岸百姓見得此君頭顱,能夠信服嗎?

  應江鴻面無表情,隻問:“你是說,殺他的理由不足夠?

  薑望搖了搖頭:“坦白說,天師大人,我沒有看到殺他的理由。

  “沒有理由?
”應江鴻挑起眉頭:“你也曾在迷界征戰,應見袍澤之死,當知海疆戍衛之艱難。
長河龍君背叛人族,轟碎中古天路,為滄海作倀,這理由難道還不足夠?

  “所以長河龍君被鎮死,六國天子馭人皇之寶,將祂明正典刑。
”薑望強調道:“長河龍君已經死了。

  “你的意思是,這件事情與福允欽無關?
”應江鴻冷聲而問:“長河龍君為叛,長河龍宮的總管,竟然毫不知情、毫不相乾嗎?

  “敢問南天師。
”薑望看著他:“閭丘丞相謀局如何,貴國天子落子如何,以天師之才略,會如何評斷?

  應江鴻隻是與年輕的真君對視,而並不說話。

  薑望繼續道:“貴國的靖海計劃,的確恢弘,是古今鮮見的大手筆。
薑某有幸略窺其貌,深感歎服。
景天子之雄略,景丞相之遠謀,令我高山仰止。

  他話鋒一轉:“然靖海計劃欲成,首要在秘。
貫古今馭九子,跨迷界鎮滄海,正是天下奇兵,打了海族一個措手不及,方有滄海寂滅、景軍幾乎一戰定海的局面!

  這靖海計劃當然也要打齊國一個措手不及,隻是這點就不必現在說。

  “試問。
”薑望在台上道:“長河龍君是否能前知靖海局?
倘若祂前知,是景天子失其秘,還是丞相失其秘?

  薑望又問:“倘若長河龍君已前知,祂已決心反叛,何必舉長河搖九鎮,以身當戮?
事先傳訊於東海龍王即可。
偌大海族,豈無能者,難道在先知的情況下,還破解不了靖海計劃嗎?
超脫者傳訊一封而已,還能被誰捕捉,被誰問責嗎?

  昔日在龍宮,他緘言少語。

  今日在台上,他卻滔滔不絕:“超脫者不可測不可度不可想。
但這些分析無關於長河龍君的修為,隻在於祂的身份。
是情理之下應然的選擇。
而長河龍君受敕為龍君,身擔九鎮,鎮壓長河數十萬年,已經在事實上失去了一部分超脫性,下沉在情理中——君以為然否?

  “咂!
”宮希晏在台下發出聲音,臉上也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恍然大悟的表情:“薑真君洞見萬裡,分析得很有道理啊!
按薑真君的意思……長河龍君是被某些人逼反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