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第八十七章 天之上(最後一天求雙倍月票)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6629 2024-05-29 00:59

  這是在雲台上鋪開的一幕驚世奇觀!

  現世的「根須」,竟被一尊真人所撼動。

  幻生幻滅的天象變化,彷佛一座圍城。
天傾地陷的絕境,都隻發生在其中。

  而李一的劍,在絕境發生的前一刻,就已然出鞘,已然斬至對手尊身。

  因為太快,看起來像是同時發生,看起來像是劍在這樣的絕境裡經行。

  經行至此,斬開星籠!

  此時此刻仙光環流的姜望,上方是巨大的正開裂的星籠,流散的道韻幾乎要翻湧成文字。

  而星籠之中,探出這樣一隻璀璨的手臂,握住了這樣的一柄劍!

  劍橫李一,劍抵末劫!

  「那是—·什麽?

  慣來從容有靜氣的姬青女,下意識地前傾了幾分。

  匪夷所思!
他竟然在這隻手臂上,看到了天道永恆的氣息!

  難道姜望並沒有掙脫天道?

  如此情緒飽滿,如此意氣風發,如此壯志雄心者!
難道竟是天人?

  史書所載都為無情者,此般都不見。

  就在眾人震動難言的目光中那隻永恆燦金的握劍的手,拔出此身,躍出籠中!

  一個額點日月天印、眸生金陽雪月,金髮金身的姜望。
高遠,淡漠,而危險。

  第一次完整展現在人世間的【先天永恆金尊】!

  第一次脫出心牢,脫離道軀,在現世中存在。

  手握閻浮劍獄所化的天道之劍。
在被斬破的心牢之後躍出,踩著無盡星光,一劍迎向李一所斬下的那一橫一一這一劍劃過險惡命途,意欲寫盡目標的一生。

  無論目標是何人,甚至哪怕是一道劍式。

  末劫之劍,當終結於此矣!

  天道殺劍·天不假年!

  真我姜望在和天人姜望的對決中得到成長,同樣的天人姜望也在真我姜望身上所獲良多。

  一條直線怎麽被寫盡?

  當然是把它寫在紙上,化無窮為有窮。

  【先天永恆金尊】被這樣的手段對付,也這樣對付李一。

  所以這柄天道劍,是托著李一的劍痕在走,宛如白紙,映襯墨痕。

  但李一的劍,仍然在前行。

  直到現在也看不清這柄劍。

  不知道它有多長、多寬,厚或者薄。
它彷佛並不存在,但的確有劍的實感。
它並非隱去了行跡,而是它本身即由無數的「二」來組成,是萬物之初,最細微的度量。

  視線無法將它捕捉。

  神識也無法將它追及,

  這一劍好漫長,彷佛沒有盡處,不將一切毀滅,絕不結束。

  撕拉!

  天道之劍在這時發出紙張撕破的裂響,

  這柄以閻浮劍獄為基礎、貫徹了永恆金尊力量,理當堅不可摧的劍,竟然生出分明的裂隙。

  這條線不被約束。

  李一的劍斬破了紙,在紙外繼續延伸!

  先天永恆金尊索性一擡劍柄,加速了這柄天道劍的崩潰,令它絞纏著天之道韻,碎飛滿天。

  每一道劍身的碎片,都暴耀出刺骨的寒芒。
寒芒如潮,鋪天蓋地,皆向末劫之劍而去。

  如雪江回吞!

  視線雖然不能夠捕捉李一的劍,劍氣卻鎖住了劍氣,天道卻觸及了末劫。
這一劍更將圍繞末劫之劍的因果線一霧清空,使得李一這一劍孤獨存在,再不可借力於其它。

  此為「緣空」之劍!

  無數纖細的因果線斷飛後,末劫的力量依然在前行。

  緣空之後,末劫之劍仍舊存在。

  它本就不依附於任何因果,在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以貫之的強大。

  而隻見,那才從心牢中走出來,握天道為劍的先天永恆金尊,眉心霧時出現一道裂痕!
繼而永恆崩碎,道軀瓦解。
不朽的整體,竟潰作一捧劫灰。

  這才是現世極限的力量。

  李一併不保留的末劫之劍,根本不可阻擋。

  但有這樣一攔,姜望和仙龍法相合力斬出的「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也就真實發生,動搖現世,觸及李一本尊。

  末劫之劍先於所有,「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緊隨其後,這也就造成了姜望雖是第一時間拔劍,呈現的卻是反攻的姿態。

  而劫灰一捧飛灑,其中有一個赤金色的光點,重新倒躍回姜望的體內。

  那是與末劫之劍交鋒的「先天永恆金尊」的核心,事實上是姜望赤心神通的擬化。

  真正的天道天人,被封在定海鎮之中。
姜望費了那麽大力氣將他封鎮,當然不可能那麽隨意地放出來。

  甚至於時時警惕,絕不放鬆。
那尊天道天人,雖然失去了「我」,又被鎮封起來,不再擁有高速成長的可能。
但那畢竟也是「姜望」,是僅次於姜望自己的現世第二真人。

  在對封印的不斷加固之餘,姜望於定海鎮也有日常的維護,譬如時不時會釋放一些天道力量出來,隨手將它斬除,幾等於持續不斷地給天道天人放血,以此消耗甚至抹去天道天人的自義成長-對於這樣的經歷,想必現在正在萬界荒墓裡鬼龍魔君,會深有感觸。

  這些歸屬於「先天永恆金尊」的力量,就被姜望收集起來,作為擬態的根本。
再合一點【真我】,融入歧途、不周風、三昧真火、劍仙人四種神通的力量,最後以赤心神通為容器,再造一尊「先天永恆金尊」!

  赤心神通作為此尊的載體,本就是囚籠,使得這具「先天永恆金尊」始終在姜望的掌控之下,

  不虞有脫離之危。

  他擬態天道,是為了得到天道源源不斷的補充。

  僅僅一尊真人的戰力,對現在的他並無太大幫助,哪怕是世上第二強的真人戰力。

  因為他已經是開天闢地以來最強的真人,他需要的根本不是力量的累積,而是力量本質的躍升他真正的想法,是用這具擬態的「先天永恆金尊」,不斷去迎接天道的力量,如此真正造就永恆不滅的天道天人。
幾乎等同於凰今默的【鳳凰涅】!

  好比是用一個杯子不斷地去留水,雖說江河湖泊,天生地養,天道的力量都歸於天道,可裝進了自己杯子的,都是自己的。

  這想法若是能夠成功,僅憑此尊,姜望就敢於面對任何一尊衍道!

  可惜天道並不上當。

  天人姜望就是另一個自己,沒有人比姜望更了解「先天永恆金尊」。
他明明在各方面都做到幾無差異,若非定海鎮還在心牢,連他自己都恍惚!
甚至於這尊赤心擬態的「先天永恆金尊」,也都自我認可為「先天永恆金尊」,能夠展現與之匹配的戰鬥智慧一一因為本就加入【真我】的力量,

  用的「姜望」的戰鬥智慧。

  但天道完全不給這具金尊以補充,任憑此尊被末劫之劍摧滅。
也不知在天道的執行裡,是怎麽判定天人。

  這樣都騙不過去。

  果然天不可欺。

  哪怕是隔著「先天永恆金尊」這個殼子,姜望也不敢太過主動地索求天道支援,隻可儘量地靠攏在彼、順其自然地等待。
免得被天道認定為他要「歸化」,不小心三證天人。

  此刻赤心之力歸於身,姜望意遊神輝,劍縱仙虹。

  以此身至強、洞真無敵之勢所加持的【萬仙真態劍仙人】,擡劍而起,如平地起險峰,孤兀橫絕,決然地擋在末劫之劍前。

  以「一縱」,截「一橫」

  人道殺劍·我自求!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哪怕是在末劫之中,也未嘗沒有自求的希望。

  鏘!

  那不可被視線捕捉的李一的劍,被長相思抵住了!

  兩劍第一次真正碰撞,劍尖撞著劍尖。

  長相思彷佛發了狠,自鳴不止休!

  天地之間,劍如龍虎嘯,觀者無不側目。

  李一白衣簡潔,遞劍也簡潔。
他先碎仙龍法相,再碎【天不假年】和【緣空之劍】,繼而碎滅了赤心擬態的先天永恆金尊,最後抵住長相思「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的殺招,於此刻才真正臨身!

  這是連現世都搖動的殺招,即便是絕巔道軀,也不可能生受這般傷害。

  所以李一轉過眸光,淡淡地看了這動搖的天地一眼。

  他的眸光如劍光,飛出瞳鞘外。
劍光為道劍,將此世此方的規則又重訂,使天不得傾,地不得陷。
一切幻變的天象,都要定止在那裡。

  眾所周知,輝煌一時的飛劍時代已經落幕。

  道劍之術取代飛劍之術而存在,已經很多年。

  這吸納了飛劍術菁華、重訂過往積累的道劍之術,亦算是道門內部修行體系的自我沿革與進化而李一,正把握了道劍之術於當代的最強傳承,甚至可以說,是道劍之術的集大成者!

  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他所站的位置,正是道劍之術所抵達的高度。

  飛劍橫世的時代,出的也不過是絕巔。
隻是發展太過迅猛,一度讓人覺得它會成為一個時代,

  最後墜如流星。

  一眼定住地風水火,李一繼續遞劍,當場崩潰了人道殺劍【我自求】的殺勢!
恐怖的末劫之力,湮滅了所有劍氣,絞纏著長相思的劍身,破滅了劍光所化的仙虹,更侵向姜望的道軀長相思的劍身之上,忽然躍起了烈焰。

  那火光分明也燃燒在姜某的赤眸中,與姜望負創而噴出的大片鮮血輝映。

  心頭血,心間火。
劍燃焰。

  這即是在心牢之中,真我姜望與天人姜望對決,因雙方互引歧途而雙雙落空的那一式心火之劍。

  未能斬向天人姜望,今予李一試鋒!

  就是李一重定地風水火的那一眼的挪開,給了姜望喘息的機會,才有這心火燃劍的空間。
心火燃劍焚末劫,心火更決然殺向李一的道心。

  但又豈止心火燃劍?

  一線的機會,姜望會把握住千萬種可能,

  那跳躍的焰光,有一縷飛出劍外,化作一蓬星子。

  星燃為月,漫天月是漫天刀,各以角度不同,皆朝李一飛斬。

  是所謂,仙法·真火焚月!

  又有吹息一縷,環旋如龍捲,彷佛接天連地而存在,在流動中割劃著名禁令,不許李一有絲毫行動。

  法術·不動天風!

  風火混世,殺力無極。
一時彷佛在末世之中,又開末世。

  但雖燃心火,李一卻面無表情。

  雖有天風不動,卻定不住李一的衣角飄飛。

  他什麽多餘的動作都沒有,隻是繼續遞劍,

  劍身所裹挾的末劫之力,已經將心火撲滅,將炎月席捲。

  正所謂一一「玉京清都奉紫皇,赤明開皇劫茫茫。

  一劍破萬法!

  但劍斬至此,去勢已竭了。

  這末劫之劍走過的長旅,不知能夠填入多少真人的人生。

  可在屢進屢迫,斬斷姜望那層出不窮的殺招後———

  末劫已消。

  姜望噴出的真血,灑落在李一的劍身,卻並未被末劫之力撲滅,因為一式已終。

  這柄三尺三的劍,第一次顯現了清晰的劍形。

  李一眼中,有淡淡的遺憾,為他一劍不能竟全功。

  可姜望的赤眸裡,那燦爛的烈焰,卻沒有因為心火之劍的熄滅而熄滅,反而是愈發的炙烈!

  所有人都認為,他以洞真挑戰衍道,是一場巨大的冒險。

  即便是最相信他的人,即便那些為他的戰力所鑷服的人,也最多是覺得,或許會有「奇蹟」的發生。

  隻有他自己相信,他接下這一劍,是一定會發生的結果。
這也是他道途上的「必然」!

  這一路走來,把所有狂言都實現。

  在這樣的時刻裡,他決然擡劍,將李一染血的劍掀起來,好似籠開走猛虎,長相思如龍出深淵命運之龍,遊於空海。

  一切過往都不復,一切未來都不見。

  劫無空境!

  這一劍關乎李一的命運,也試圖終結李一的命運。

  而在高渺的空海之中,又有一道固執獨行的劍光誕生,它極緻自由,極緻自我,穿行空海,直迎李一。

  「劫無空境」之後,即是「我執」之劍!

  場邊沸騰了!

  雖然能夠到這雲上觀戰、能夠靠近這戰場的,都是數得著的強者,全都見慣了風雲。
可是沒有人能夠抑制住這一刻情緒的失控他們見證了歷史,傳奇誕生在眼前!

  絕無虛假,不是耳聞。

  姜望他一竟然接住了李一的一劍!

  且是絕無留手,絕未容情的一劍。
是真正衍道絕巔的殺招,現世極限的力量!

  真正的天傾,被山下的人抵住了。

  這本身已是曠古絕今的壯舉,

  而他還開始反攻!

  向前張開了嘴,沒有發出聲音。

  他的雙手顫抖著,沒有做出動作。

  曦噓的胡茬深處,有豌蜓的苦澀的淚痕。

  他當然為摯友而歡喜!

  可他也為師父而傷悲。

  向鳳岐當年不曾完成過的壯舉,已經被姜望完成了。

  這個世界記住向鳳岐的理由,又少了一個。

  可是····—·

  真的高興。

  真的高興啊!

  眼前這個男人,是自己在青羊鎮就結下的好友。
比自己背負得更沉重,卻遠比自己更堅強。
以百倍千倍於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往前走,從不停歇地走到這個地方。

  是他完成這一切,結束了那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夙願。

  自向鳳岐當年戰死後,世上再沒有真人,膽敢對真君出劍。

  但自今日之後,所有人都要看到新的極限。

  真君者,真人之君,天地之師也。

  真君一念即可定真人之生死,就如君命臣死,臣不得不從一一這句話從此要改寫了!

  修行的常識被打破。

  向前愜愜地看著雲台戰場。

  眼前彷佛有兩幅畫卷,一幅是過去,向鳳岐在姜夢熊的拳頭下墜落。
一幅是眼前,姜望在李一的劍鋒前反攻。

  他的表情恍惚。

  而他身上屬於龍光射鬥的劍光,在不斷地張耀!

  場邊人有各種各樣的心情。

  姜望仍然在專注自己的戰鬥。

  他已經書寫了傳奇,而他仍然要將傳奇繼續,要將不朽傳說銘於更高的豐碑!

  當然不是以洞真的修為戰勝李一。

  那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清醒地認知到,接下這一劍,便已經是極限。

  而他沒有忘記,他這次來中州的真正目的一他是為了這場舉世無雙的加冕。

  為了在三十歲的時候,真正「立」住自己的人生。

  在剛才心火之劍無功而返的挑殺裡,他「看到」了李一的道心。

  這位太虞真君的道心,也可稱名為「二」。
微渺到幾乎不存在,而又宏大得幾乎藏納宇宙。
這是一顆似乎什麽都不在乎,但好像藏著至高宏願的心。
心火之劍雖然斬過去,雖然炙熱兇惡,但也根本不能將他傷害。

  所以他以「劫無空境」斬殺李一的命途,以「我執」之劍挑動李一的心念,從而為自己—」·

  贏得時間!

  加冕為君的時間。

  古往今來,所謂的「無敵路」,其實隻有一條。

  不僅僅舉世無敵,亦要戰勝過去,超越歷史。
在空間和時間的意義裡,同所有的同境強者爭鋒姜望不是沒有輸過,不是每一步都無敵。

  這一路走來,奮起直追,超越一個個對手。
到今天才可以說,「我於此境全無敵」,對洞真境的任何人,都具備碾壓性的優勢。

  正因為這樣的力量在當代已經不可能被超越,

  所以樓約說,姜望斬斷了當代所有人洞真無敵的路。

  在樓約的認知裡,這是不可能再被超越的極限。
至少在當今這個時代,再沒有人能夠重複這樣的壯舉。

  而姜望,把樓約以為的極限,再度推前。

  也賦予「洞真無敵」這四個字,全新的高度。

  而這一切,都是為絕巔做鋪墊,

  姜望早已找到絕巔的路,不止一條。

  把修行之路比作登山,絕巔就是最高的風景,是很多世界隻能隔著天塹仰望的風光,也是現世所能抵達的極限。

  關於登山的道路,各有不同,或攀岩而走,或一步一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遇和思考。

  通往絕巔的最後一步,千難萬阻。

  【道途】可以視作登山的石階,是修行者以大毅力大勇力,不斷地認識自我、超越自我,以刀以斧、以血以火,一步步開鑿出的登山路。
中間埋下多少枯骨,又有多少驚世之才,墜落深淵有資格進行最後的攀登,已經是絕世之姿,要戰勝無數對手,才能走到這裡。

  姜望所看到的第一條絕巔路,是【天道】。

  【天道】於姜望而言,就是直接將登臨絕巔的這條路貫通了。
給予的都不能說是登山的階梯,

  而是足夠跑馬的通天大道。
開拓此路,隻需大步往前走,幾乎不用再費什麽力。

  但姜望已棄絕。

  他這樣的人,已經見過那樣璀璨的風景,是絕不甘於平庸的。
這一路走來的所有經歷,也決不允許他平庸。
「平庸」即是對過去那些辛苦的背叛!
是現在的自己,辜負了過去的自己!

  他放棄了天道絕巔,勢必要走上一條更強的路。

  諸如「國勢助力、官道加持」之類的路,他當然不會選擇。

  他要走孟天海的路。

  更確切地說,是孟天海未能成功的超脫的路,他效仿其人走絕巔。

  當然不是學孟天海吃人,他要效仿的,是孟天海的最後一步-

  一強沖超脫,以力證道!

  唯一不同的是,彼時的孟天海是無路可走,破釜沉舟。
而他是在放棄天道開始,就在籌劃這樣的路。

  若說尋常道途是一步步地修登山石階,天道是縱馬狂奔、馳騁於大道。

  「以力證道」,就是無須石階、無須道路,直接旱地拔蔥,一步越雲巔。
憑藉無與倫比的積累,直接跳到山頂去。

  這當然更為艱難,更為危險。

  一旦成功,也更為強大。

  姜望做【假天】的嘗試,就是為這條路做積累。
他想方設法突破極限,要比天人狀態的自己更強大。

  最後他欺天失敗,又被抓回天道中。

  他兩證天人,兩次掙脫,在心牢之中大戰天人姜望,一次次地重新整理自我,一次次地打破歷史極限。
這個過程的積累,就好比孟天海的五萬四千年。

  僅是如此,他仍覺不夠。

  所以他重走洞真無敵之路,用展現巔峰戰力的樓約,係為自己珠,以無敵之勢,鑄就那一尊「冕」。

  所以他挑戰李一,以洞真之境界,接下末劫一劍。

  舉凡天下之洞真,確然不可逾越於天塹。

  但姜望,的確不能稱為「天下第一真人」。

  因為戰勝了「先天永恆金尊」下的天人姜望,他應在【天之上】!

  他真正全面超越向鳳岐,創造前無古人的歷史。

  名、意、勢,不朽的傳奇,這些都是他的「力」。

  「以力證道」的「力」!

  如此之多的積累匯聚在一起,倘若他今日無法證道,那麽以力證道的絕巔路,就根本不存在!

  今日的姜望走不通,自古而今,世上就無人能走通。

  所以這一步,至此已成定局。

  他要在中州高穹,萬眾矚目之中,成就震古爍今的絕巔!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