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蜉蝣求道第十三卷總結與感言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6317 2024-06-26 02:34

  蜉蝣求道——第十三卷總結與感言

  首先慣例總結一下成績。

  《赤心巡天》寫到現在第十三卷結束,均訂73057,追讀88000,總訂一億六千三百三十六萬。

  七百九十七個盟主,其中兩個黃金盟主,三十四個白銀盟主。

  各項數據仍然是穩中有升,而且升得不慢。

  對於一本八百萬字的小說而言,這簡直是個奇跡。

  ……

  回顧這一卷的寫作。

  整個《朝聞道》卷,從開篇寫到現在,我沒怎麽加過更。

  因為我告訴自己,現階段最重要的是讓這部超級大長篇平穩落地,成績什麽的不再是最主要的事情,填坑落地是根本,其它的事情隨緣就好。

  這一卷填的大坑有武道開拓,有靖海計劃,有長河龍君,中古之秘。
小坑密密麻麻地填。

  第一卷就出場的武道修士孫小蠻,連接了武道開拓者王驁。
從第一卷延展到最新卷,到王驁轟出那一拳,完成武道的開拓。
這倒是一條直線,雖然跨越千山萬水,沒什麽寫作難度。

  整個靖海計劃,從第二卷就開始埋線,彼時薑望初遇許象乾,佑國的巨龜第一次出場,一直到第十三卷的現在,跨越七百萬字,若隱若現的脈絡,流動在不同故事的角落,最終在滄海完成交匯。

  景國、齊國、佑國、海族、尹觀、薑望,多視角多線索的交匯。
又連接了羲渾氏九子,長河龍宮,人皇烈山,中古故事。

  如何在越來越狹窄的寫作空間裡,將它完整表現出來,才比較費思量。

  最後是天地斬衰來結束這一幕。

  而天地斬衰所引發的天機混亂,又間接導緻了李龍川的死,薑望以力證道的失敗。

  薑望是因為許象乾而認識李龍川,也在彼時第一次接觸靖海計劃的那頭巨龜,最後李龍川卻死在靖海計劃的餘波裡,死在巨龜背上。

  田安平提刀說“你們挑起了戰爭”的那一幕,我的寫作人格,認為那具備一種美感。
在電影畫面裡會非常漂亮。

  命運的錯謬與不可知,似是而非和前緣早定,是這個世界動人的因由。

  契科夫說,如果故事的開頭出現一把槍,那麽在故事的結尾,就一定會有槍響。

  事實上在網文的連載中,很多讀者需要的是,第一天出現一把槍,第二天就應該槍響。
甚至是第一段出槍,第二段就要響。

  《朝聞道》和《我如神臨》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

  這兩卷都是在卷名就告訴你,主角一定會神臨/衍道。

  所以讀者就會非常地期待,那一刻的到來。

  所以當主角遲遲不衍道的時候,讀者就會非常的煩躁,越來越煩躁。

  每天就是“神臨了嗎?
”“沒神。
”“別人神臨了。

  “衍了嗎?
”“沒衍。
”“看毛線”。

  事實上《赤心巡天》的讀者已經算得上有耐心,畢竟也追讀了這麽久,大家互相是有點了解的,多少存在那麽點信任。
換做閱讀別的小說,恐怕第十章就造反了。
閱讀《朝聞道》,卻是行程過半才開始造反……

  我有時候想過,或許換個卷名會更好。
不要把那把槍放出來,也許讀者就會多一點耐心。

  但的確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卷名。

  “合適”勝過所有的理由。

  所以……

  就這樣吧。
管他呢!

  這一卷有三次可以結卷的地方。

  一次是薑望在天人狀態下赴海,他完虐田安平,逼著這個瘋子捂著脖子離去的時候,情緒其實是一個結束的狀態。
很多讀者也都覺得可以落幕了。
薑望也可以因為極度憤怒的情緒衝破天人態,證道絕巔。
算起來是個不好不壞的結卷,最好順便殺了田安平,那還能因為復仇的爽感,多加點印象分。

  第二次是薑望以力證道,他創造前所未有的記錄,全面超越向鳳岐的傳說,劍指李一,完成還真觀外的回響。

  在這裡結卷簡直完美。

  絕大部分讀者也是這麽期待的。

  從“真人當為自己加冕”,到“李一!
”,讀者的情緒也堆到了頂峰。

  事實上當時的追讀已經來到87625,換而言之,我多用了十二天的時間,多寫了這麽十三章,廢了這麽多勁,挨了那麽多罵,在直觀的成績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幾千追讀的起伏,再正常不過,幾百個更不算什麽。

  就像我昨天看到一個讀者留言——早這麽寫不就行了?
非得繞這麽一段,白挨那麽多罵。

  真有道理啊。

  施暴者並不覺得施暴是錯的,隻覺得你姿勢沒擺好。

  在《天之上》那章之前,我就因為一些生活裡的事情,疲憊了好幾天。
當時隻是跟盟群讀者說了一嘴。

  寫《天之上》的那天晚上,寫到淩晨兩點多。
躺到床上後腦子非常活躍,結果到了四點也沒睡著。
當時不敢睡了,怕一覺醒來沒時間修改更新,想著不如修了再睡,索性就爬起來。
精神不太好,斷斷續續修到七點多才去睡。

  可能身體確實大不如前吧。

  通個宵人就廢了,立刻開始頭疼。
就是腦門一抽一抽的,太陽穴那裡的那根神經,冷不丁給伱抽一下,連續幾晚都睡不著。
然後扁桃體發炎,咽口水都疼,偏偏還發熱,咳嗽!
咳一陣疼一陣,酸爽極了。

  當然說這些不是為了搏同情,抱病搬磚的人多得是,這是你的工作。

  我隻是想跟朋友們炫耀一下,哎呀呀我多厲害,多有意志力,是怎樣在寫作。

  在《天之上》那裡,擺我在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條是就這樣結卷,誠如諸位所見,在接下李一那一劍之後,順勢讓薑望絕巔就夠了,加個幾百字的事情而已,並不難。
最多再讓薑真君去異族逛一圈,完成天京城立言,不會超過兩千字。

  讀者的情緒也完全可以在那時候宣洩完滿。

  我能收獲一個快樂的假期、讀者的歡欣和滿足、當時的好成績。
也幾乎不會有人覺得有什麽不對。

  另一條路就是現在這樣,拖著病軀,開啟長達十二天的煎熬征程。
要收掉第一章到第一百章的天人線,用一秋成道,完成《朝聞道》的主題。
做一次貫穿始終的表達。

  每一次把讀者的期待按下去,都意味著你需要做得更好,才能挽回讀者的心。

  所以在這條路上,我需要面對——

  寫作難度的提高,身體的不適,精力的衰弱,讀者預期被攔截的不滿,還有那幾個沒下限的東西無止境的咒罵攻擊。

  甚至於其實我並不能確定,在按下這種程度的期待後,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隻是知道前方有那樣一條路,我覺得那樣更好,但我並未抵達,我並不確定我的精力和體力能否支撐我走到那裡。

  而一旦我沒有做到,等待我的將是什麽,我非常清楚。

  這兩條路利弊是如此清晰,對於一個智商正常的成年人來說,怎麽選並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

  對於情何以甚來說,這不是一道選擇題。

  這從來就不構成選擇。

  一證天人就是為了最後的十三證,就是為了七情六欲火紅塵劫。
天態就是為了對應魔態,《朝聞道》的名字落下時,我想的就是朝生暮死朝聞道的精神。
蜉蝣生來隻一瞬嗎?
那被你掠過的一瞬間,或許也是某隻蜉蝣求道的一生!

  那有什麽理由能夠阻止我這麽寫呢?

  你們知道的。

  沒有任何人、任何聲音能夠改變我。

  我從來都知道我要怎麽寫,我會怎麽寫。

  從開始到現在,我唯一的變化,隻是更明白我這麽寫會面對什麽。

  然後我去面對。

  然後我繼續這樣寫。

  它也許是對的,也許是錯的。
沒有關系。
它是我最想要的。

  人的一生如此短暫,創作生命會更短,我隻想寫我想寫的作品。
不然這一生也太沒趣味。
不然我日複一日地坐在電腦前,我也太枯萎。

  其實這一卷不止在結卷這裡是如此。

  在武道開道的時候也是。

  當王驁找到王肇,說“接下了,兩清。
接不下,兩清。
”的時候,我轉了鏡頭。

  也有很多人罵。

  現在社會節奏太快了,大家都很想要一個盡快的結果。
恨不得這一秒的念頭,下一秒就實現。
延遲滿足其實很奢侈。

  王驁一拳轟出,武道就開拓了。

  但武道頂峰的故事,還根本沒有鋪開。
幾個武道宗師的意志,還沒有表現。

  這幾筆不勾勒出來,後面四大武道宗師托舉王驁,怎麽讓人動容?

  後面獼知本潛遊天道深海、設局阻道,乃至於謀算薑望,也都牽扯不開了。

  嘿。
說這些也沒屁用。

  喜歡的還是喜歡,討厭的還是討厭。
支持的還是支持,挑刺的還是挑刺。

  我隻是下班了,隨口跟朋友們吐槽一下。
(可見人都是需要吐槽的)

  我不想說什麽大環境,什麽不理解,什麽社會的戾氣。

  我既然選擇在這樣的時候這樣寫作,那麽由此導緻的一切,我面對,我接受。
實在接受不了的就跟朋友吐槽幾句,再不行就拉黑。

  就像作為讀者的時候,不喜歡一個作者,一部作品,直接刪除書架就夠了。
誰能按著你的頭,逼著你訂閱,逼著你閱讀呢?

  從《天人》始,到《朝生暮死朝聞道》終,全篇一百章。

  這一卷的寫作,我自認為已經拿出了我的巔峰狀態。

  就算重來一遍,我也很難寫得更好。

  換而言之,若你對這卷都不滿意。

  那麽之後可能不會再出現讓你滿意的內容。

  赤心巡天已經到了大後期了,可以寫的東西不多了。

  都已經走到超凡絕巔了,前方還有什麽路可走呢?

  我不可能搞個飛升什麽的再來一遍。

  現世是唯一的地圖,也是最高位的地圖。

  我隻想不受幹擾的,完全按照我心中所想,完成它的收尾。

  除此之外的一切事情,都不那麽重要。

  有一個曾經對我有過誤會的作者,跟我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感觸很深。

  他跟我說——等你完本一本書後,所有輿論都會翻篇,這是超級大長篇才會經歷的痛苦,會讓所有誤解和偏見一步步加深。
相信你能走出去的,加油!
努力!

  當一本小說連載到八百萬字,當你在追讀的過程裡感覺到不爽,曾經閱讀過程裡累積下來的不舒服,很有可能就在某一刻突然爆發。
那些令你感動令你歡笑的瞬間,你不會記得很久的,那些不爽不舒服的地方,卻像一根紮在眼睛裡的刺。

  八百萬字,足夠它生根發芽。

  八百萬字了!
讀者的閾值已經拔高到了難以抵達的位置,也無可避免地開始審美疲勞——雖然作者在努力地用不同方式講述故事,絞盡腦汁讓故事在八百萬字後還能有新意。
但僅僅看著那幾個名字,你就已經膩了。

  一部八百萬字的大長篇,作者寫了四年半,很多讀者也追了幾年了。
到後來每個人都對故事有自己的期望,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發展。

  有些人隻想看到自己想看的發展。

  而有些極端的,更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左右作者,逼作者隻往TA想要的方向走。

  包括不停地咒罵,不停地發分手信,發《告董事會決定書》,一次次地大張旗鼓地宣告“我要撤資了!
”“我要退你這本書的股!
”“沒有我看你怎麽辦!
”“大家都別看啊。
大家都快走!
當然我是不會走的。
等你們都走了他將隻能聽我的。

  太正常了。

  近九萬追讀,這麽多讀者,哪個沒有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角色,看到喜歡的角色出場,就希望多點鏡頭,看到討厭的角色出場,就希望趕緊去死。
這是人之常情啊。

  唯一的問題是——

  情何以甚也不能隻往情何以甚想要的方向走。

  情何以甚的寫作,不會被任何小說世界之外的聲音影響。

  有時候他也想看到點他想看到的“爽”,但是這個小說世界不允許。

  有時候他也想兩全其美,他也想讓所有人都滿意,但是不可能做到。

  當然他會痛苦,會疲憊,會煎熬。
但他還是會按自己最想要的方式寫。

  這是情何以甚的仙俠世界,它承載的是情何以甚關於仙俠的所有想象。
同時它不負責、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哪怕是在人數最少、隻有三百多人的盟群裡,我也常常看到兩個人一前一後間隔不到一分鍾,聊著自己對於故事發展完全不同的期待——也就是說,無論你往左或者往右,總有一個人是失望的。

  遑論是九萬追讀的正版讀者。
以及全網根本數不過來的那些讀者呢?

  聽誰的呢?

  我一直都說,我是帶著作品找知音。
是在路上找同行者。

  不停地會有人走過來,也不停地會有人離開。

  我永遠歡迎讀者來到這個仙俠世界,也不遺憾任何人的離開。

  因為相聚又別離,恰是人生的常態。

  哪怕你寫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都漏洞百出,要在八百萬字裡挑毛病,也實在是輕松。
若是學得幾分斷章取義的本事,懂得提煉幾個點出來再創造,再加入一點偏見,那簡直完美。
罵得不要太爽。
白雪公主的故事,也就是一個女人和七個男人的故事嘛。
葫蘆娃的故事,不過是七個男人輪番去一對夫妻的家裡,最後七個男人還合體。

  感動轉瞬即逝,快樂是過眼雲煙,負面情緒卻會無限地累積。

  我亦如此。

  誇我的當時會開心,罵我的當時或許一笑置之,幾天後心情不好的時候,突然回想彼刻——不是,他有病吧?

  沒什麽了不起的,我會完整寫完這個故事。

  按照我最初所想,循我最初之願。

  謹以此文,記下我的心情。

  這是我這顆蜉蝣的道。

  ——

  我真的非常喜歡寫作,在經歷很多事情之後尤其如此。

  雖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免不了有些烏煙瘴氣的東西存在。

  但它始終是一個直面讀者的事情。

  文字進入腦海,不可避免地有個思考的過程。
這樣就形成了最初的門檻。

  讀者都是有自己的審美,有自己思考的。

  那些勾心鬥角的事情,意義不大。
用盡手段也隻能粉刷一時。

  潮水終會褪去,終究能看到誰光溜溜又那麽醜陋地在水裡。

  你寫得好,就有人看,就有人追讀。
無論別人怎麽汙蔑、造謠、貶低,都動搖不了你的基本盤。

  你寫的爛,就沒人看,再怎麽上躥下跳,嘩眾取寵,報團取暖,甚至跪下來給人磕頭,把讀者的腦袋按在你的破書前,看不下去的就是看不下去。

  我喜歡這種簡單的事情。

  它告訴你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收獲的。

  它告訴你要做正確的事情。

  ……

  最後,我想問各位讀者一個問題——

  在《赤心巡天》之前,你們是否追過一本一張地圖從頭用到尾,第一卷乃至於第一章出現的人物,在八百萬字後還在閃耀,還在發揮作用的小說?

  時間,空間,各色的勢力和人物,從開始到現在,不停地碰撞交織,你們是否能夠看到這八百萬字裡密密麻麻的錯雜的線?

  是否能夠想象得到,這樣一部小說的創作難度?

  是否能夠明白,在這樣的八百萬字後,還能保持日更四千,還能保證質量,讓那麽多讀者始終放不下追讀,究竟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怎能說我不努力啊。

  很多細節我都記不清了,要不停地翻設定集翻前文,隨手寫一筆,要往前看很久。
有時候真想搞個飛升什麽的,一切人物關系從頭開始。

  讀者的閾值已經在八百萬字的長旅裡,一次次地堆高。
審美上的疲勞一天比一天累積更多。
但耐心已經在新鮮感褪盡之後,一天少過一天了。

  更可怕的是,身為作者,在這樣一個文學世界裡,可以發揮的空間已經變得極其狹窄。

  前面的八百萬字,乍看不覺得,騰身時全是枷鎖。

  我慢慢地已經到了步履維艱的時候,自己也很好奇,前面的路還能怎麽走,理想的終點,要如何抵達。

  非常苦惱,也非常期待。

  最後,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非常感謝,八百萬字以後,還能給予我耐心和陪伴的人——老實說,現在讓我點開一部八百萬字的小說閱讀,我都沒有勇氣點開。

  除非它叫《赤心巡天》。

  無論你是在哪個地方看到這本書,無論你曾經多麽愛它或者多麽恨它。

  它就在那裡。

  以它固有的方式存在。

  你隨時可以來,也隨時能夠離開。

  感謝所有人對它的閱讀,感謝所有人予它的經歷和感受。

  感謝你來這個仙俠世界觀賞。

  感謝這一路風雨兼程的同行者,是你們給的力量,讓我有勇氣負載這八百萬字,走到它應有的終點。

  故事終究會講完。

  我們終究會告別。

  ——

  扁桃體發炎和發燒頭疼都已經被我熬好了,唯獨咳嗽到今天還沒好,各種糖漿各種藥都沒效果,持續了半個月,咳得肺有點疼(也許是肋骨疼,反正是右肋那一塊兒),自我感覺不會有什麽大事。
但非常怕死的我,還是決定拍個片看看先。

  我是在醫院排隊的時候,寫下這篇總結,隨便一寫就是五六千字,簡直是文思湧泉。

  要是寫小說有這麽高的效率就好了。
他媽的,我將證道絕巔。

  ——

  最後。

  休息五天。
算上今天是六天。

  新卷的劇情已經有一些,但劇情線還沒梳理,卷名也沒想。
太累太累太累,累到說話都沒勁。

  5月19日,開啟下一卷的更新。

  再會。

  再會。

  感謝書友“木辰D”成為本書盟主!
是為赤心巡天第795盟!

   感謝書友“喵喵非我意”成為本書盟主!
是為赤心巡天第796盟!

   感謝書友“休天嵐”成為本書盟主!
是為赤心巡天第797盟!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