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第1943章 勿忘心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4564 2024-04-30 15:06

  第1943章 勿忘心安

  “年輕的勇氣真是可貴啊。
”鏡中的聲音忽然感慨。

  莊高羨並不承認他的勇氣不如薑望。

  他當然沒辦法像薑望一樣,悍然脫離國家體制,放棄一切榮華,獨對所有危險,隻求握劍之自由。

  他當然不願意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直接去東域,當場截殺其人,直面此舉所帶來的一切後果。
哪怕他比薑望強大得多。

  但這無關於勇氣,隻在於二者的決心。

  薑望要殺他,是心有刻骨之恨,肩負血海深仇。
他要殺薑望,更多隻是為了斬除威脅,抹掉隱患。
當他覺得有這個必要的時候,他就會毫不猶豫地行動。
當他認為得不償失的時候,他就沉默忍受。

  可思前想後,權衡利弊,又何嘗不是歲月帶來的踟躕?

  “我覺得真正的勇氣,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
”莊高羨道:“是哪怕沒有任何人理解,也在黑暗中堅忍地前行。

  “我真高興你能發自肺腑地認同我們的理想。
”鏡中的聲音用一種並沒有很高興的語氣說著,轉道:“你現在打算怎麽做?

  莊高羨道:“首先莊國的護國大陣必須盡快建立起來。
不然一旦沒能將他解決,等他成就洞真,我將永無寧日。

  鏡中的聲音道:“這些資源我們當然並不缺,也很樂意提供給朋友。
但是需要以一個合理的方式慢慢交付,不能顯露半點痕跡。
盯著我們的人,可比你想象的,還要多得多。

  鏡中人強調他們組織現在的局限性。
在萬妖之門後的那一次出手抹除痕跡,已經是冒了很大的險。

  莊高羨也點到為止,隻要資源。

  身為一國天子,莊國中興之主,他非常明白利益與代價的關系。
對於這個可怕的組織,他也並不願意索要太多。
他也怕到最後,他傾盡身家,也不能夠償付。

  此刻他高踞孤獨的王座,俯視眼前空闊的殿堂,不帶任何感情地說道:“在行動之前,要先想辦法擺脫吳病已的注視。
他上次直接闖宮,對我的惡意已是太明顯。

  “吳病已……”鏡中的聲音琢磨了一下這個名字,沒有進一步評價。

  吳病已是不會對莊高羨有惡意的。
或者說,在這位法家大宗師的眼裡,從來不是看到哪一個具體的人,而隻執著於某一件事。
是否合法,是否合律。

  至於怎麽擺脫矩地宮執掌者的注視……

  從矩地宮的職責入手,顯然是一個好選擇。

  當吳病已的目光,不得不投向某一處,自然就會放松對莊國天子的注視。

  譬如……禍水。

  當然,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是勇敢者的遊戲,必須提顱在手,行走於刀尖。

  鏡中人很期待莊高羨的表演,期待這位統禦萬民的雄主,會如何“做得乾淨”。
他很喜歡乾淨。

  就在這個時候,殿外傳來腳步聲。

  鏡中人的波瀾適時隱去了,並沒有留下任何觀測的後手,給予了莊高羨足夠的隱私和尊重。
當然,更應該反過來說,莊高羨這樣的人,決不允許自己一天到晚活在別人的視線裡。

  緝刑司大司首沙啞的聲音響在殿外:“啟稟陛下,佛門東聖地懸空寺的僧人苦覺,出現在引戈城外!
臣等已多次交涉,他卻置之不理。

  莊高羨一度懷疑自己是聽錯了,在龍椅之上,略略地擡起了頭:“什麽?

  ……

  ……

  韓令左手一個薑望,右手一個白玉瑕,橫飛山河,將他們丟出了國境線。

  “有什麽話需要本官傳達嗎?
”韓令淡淡地問。

  薑望拱了拱手:“韓總管保重。

  而後轉身,徑往遠處走。

  白玉瑕默不作聲,緊跟其後。

  原野上兩個年輕人的身影是如此昂直,就這樣往遠山去,沒有再回頭。

  他見過第一次面聖的薑望,也見過最後辭別於君前的薑望。

  這短短的幾年時光,勝過許多人一生的精彩。

  大師之禮,東華閣中,紫極殿內,得鹿宮裡……掠影重重,最後隻有兩字曰“保重”。

  他對薑望並沒有什麽多餘的感受,天子喜愛這個年輕人的赤忱與才華,欣賞他的固執與“不敏”,他也就喜愛這個年輕人,對其恭敬有禮,該提點就提點。
天子放此人走,他也就放此人。

  時代的洪流推舉年少王侯,裹挾他,也消磨他,那種席卷一切的力量,非身處其間,不能感受掙脫之難。

  人是在不知不覺間,就混同唯一的。
就像他韓令,在每天都被饑餓喚醒的小時候,也不曾想過,他有朝一日,也會成為這個偉大帝國的一部分。

  他享受由此握得的權柄,忠誠賜予他這一切的人,也被手中的權柄所鉗固。
此生不可能跳出。

  而薑望今能跳出洪流外,好像做得很輕松。

  此刻已經自由,背影給人的感覺卻很沉重。

  這個世界常常很矛盾。

  韓令靜靜地站在齊境之內,遙望遠方,看著薑望,目光更在薑望之上。
那連綿的山影,恍惚至高無上的龍座。
天的意志,於此被承載了。

  不知道為什麽,他覺得山影是很寂寞的。

  ……

  “伱說他會不會突然追上來把你殺掉?
”白玉瑕冷不丁地問。

  失去了齊國的官方身份,自然也不再被朱禾之盟所覆蓋,以後再不能橫飛東域。
無請而橫飛他國,是一種挑釁。

  離齊之後的第一個落腳點,薑望早已經選好,那就是旭國與象國之間的星月原。

  此地長期無主。
因為離星穹最近,成為修行者立外樓的寶地,也同時被景國和齊國看在眼裡。
兩大霸國角力於此,根本沒有空間讓一個統一的組織成長起來,故而無主,向來魚龍混雜。

  星月原一戰之後,象國人被徹底驅逐,而旭國修士獲得了在此自由立樓的權利。

  但這並不是說星月原就納入了旭國的版圖——旭國還沒有這個胃口,齊國在當時也不可能吃得下。
齊國當時最核心的訴求,仍然是夏地儀天觀的裁撤。

  這場規模不小的齊景代理人戰爭,不過是後來齊夏之戰、景牧之戰的前奏。

  星月原仍是自由的,隻是戰敗的象國修士於此不自由。

  自由之地正是薑望的選擇,當然觀衍前輩的存在,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若是莊高羨沒頭沒腦地殺過來,真的就可以從此宣告“沒頭”了。
他一定會在觀衍前輩的幫助下,把這顆頭顱摘得利利索索。

  但星月原雖然不算遠,現在他和白玉瑕也隻能走著去。

  如果還跟以前一樣肆無忌憚地飛,無官一身輕的他,恐怕得一路飛一路打。
雖然不怕,也無此必要。

  “為什麽他要追上來把我殺掉?
”薑望隨口反問。

  “很多話本故事都是這麽演的,你要走他就放你走,良禽擇木嘛。
你真走,他就半道上殺掉你。
”白玉瑕道:“天子豈可放天子劍於天下?

  薑望道:“我還配不上天子劍。
大齊皇帝的天子劍,是他並吞日月的雄心,是他戰無不勝的勇心,是他海納百川的容心。

  白玉瑕道:“那你也總歸是一柄趁手的寶劍。

  薑望仍搖頭:“我自問也算鋒利。
但以齊天子之雄武,他若執鋒,當是鎮國大元帥,是篤侯。
把兵事堂裡數遍了,也輪不著我趁手。

  白玉瑕回頭看了一眼,道:“好了,人都走了,不用再如此。

  薑望渾如未覺,邊走邊道:“此外,你說的半道折劍的活計,不是韓總管會乾的。
在齊國,乾這種活的是打更人。
首領是燭歲大人。

  白玉瑕停下了腳步,玩笑的表情變得嚴肅:“你說的燭歲大人,是不是喜歡提一個白紙燈籠?

  看著前方突然出現的佝僂老者,薑望亦駐足。

  “老白啊。
”他頗為憂鬱:“以後沒事少說話。

  白玉瑕感到很不服氣:“這不是你喊出來的嗎?

  迷界一戰,燭歲四身皆死。
一真神兩假神還有衍道本尊,永遠地沉沒在碧海。
從此斷絕未來,僅剩的三尊分身,都是夜遊假神。

  當然,即便隻是夜遊假神,以燭歲的眼界來駕馭,也足以壓製薑某人。

  但他臉上的皺紋隻是輕輕舒展開:“有些日子沒見了,武安侯。

  “其實也沒有幾天……”薑望歎了一口氣:“燭歲大人,您所為何來?

  “別誤會。
”不再戴著破皮帽因此露出蒼蒼白發的老者,晃了晃手裡的燈籠:“隻是抓了幾個背國逃竄的遊魂,回來正好遇到你。

  “我不會與齊國為敵。
”薑望認真地道。

  “那是你的自由。
”燭歲睜著盲眼,慢吞吞地道:“現在已在齊境之外,可不歸我巡狩。
我老了,也該休息了,可能以後不會再見……送你點什麽可好?

  薑望其實不明白燭歲為什麽要送他東西,但這句‘我老了’,聽得他有些傷感。

  “前輩打算送我什麽?
”他問。

  燭歲一提燈籠,一點如豆的白焰,搖搖晃晃地飛出來,浮在薑望身前。

  “我曾經想讓你陪我打更,但年輕人更應該站在陽光之下。
我曾經希望齊國的夜晚永遠寧靜,但‘永遠’在我這裡,本有期限。
在無數個夜晚我感覺到孤獨,而在更多的時候,我感受到愛。
我不能陪齊國走更遠了,你也提前選擇了離開。
算是與你告別吧,年輕人。
這是我在臨淄街頭的夜晚,攫取到的一點光亮……送給你,勿忘心安。

  金色的三昧神火飛將出來,將這豆大的白焰輕柔包裹。

  “我會好好珍藏。
”薑望說。

  燭歲擺了擺手,提著白紙燈籠,向著齊國的方向走,與薑望錯身而過時,又道了聲:“放心,我會轉述。

  “轉述什麽?
”待他走後,白玉瑕問道。

  齊天子沒有理由同時派兩個人過來送薑望,尤其他們兩個還是韓令與燭歲。

  所以燭歲是自己來的。

  他的到來,也許是警告,也許是告別,也許真的隻是路過。

  但薑望的腳步,切實地更輕快了一些。

  “沒有什麽。
”他說:“不要說燭歲大人的壞話。

  白玉瑕莫名地對前路悲觀。

  我說的仕薑望,是抱你的大腿,而非替你負重。
這才走了幾步路,怎麽什麽都賴我?

  “我說他什麽壞話?
你不告訴我,我都不知道他叫燭歲好吧?

  ……

  ……

  得鹿宮中。

  面容清瘦的朝議大夫葉恨水,單獨擺了一張書桌,正坐在那裡,一邊行文,一邊對答。
筆下如走龍蛇,落在紙面,字字如躍雲天,端的是華麗至極。

  他的文風稱為“龍宮苑”,字體叫作“章台柳”。
都由他所開拓,在齊國文壇極有影響力。

  百忙之中擡眼一瞥,恰看到身形佝僂的燭歲,提燈走進殿中來。

  一朝天子一朝臣。
燭歲乃齊武帝舊臣,巡夜千年似太久!
他在心裡默默地想道。

  嘴裡隻是道:“篤侯請求開放懷島,在天涯台立塑像,永懷釣龍客。
您要求的這篇祭文,我已擬好。

  一般的文章,宮裡八個秉筆太監足堪勝任。
丘吉他們的學問是不錯的。

  但像這種面對軒轅朔這等存在的祭文,就得他這位青詞大夫出手了。

  他之所以成為朝議大夫,名列政事堂,高踞整個大齊帝國的政治高層。
當然也不僅僅是文章寫得好,字寫得漂亮。

  天子喚他來,既是需要他寫文章,也是問政。

  在天涯台為釣龍客立像這件事情,還是迷界之戰衍生的結果。

  戰後的釣海樓,毫無疑問已經失去了主導鎮海盟的資格,更沒有力量再獨據懷島這個近海第一大島。

  出身蓬萊島的東天師宋淮,在戰後駕臨懷島,表示上古人皇意志不絕,釣龍客精神永存,出面支持陳治濤重建釣海樓。
支持崇光支持秦貞,旁人都有話說,各執一詞,爭個正統之名,爭上千年也未必能有結果。
唯獨陳治濤,得到了危尋生前的反覆確認,在法理上是無可辯駁的。

  暘谷將主嶽節,親自主持了對戰死於迷界的人族英靈的祭祀,將釣龍客軒轅朔列為第一。

  曹皆代表齊國也對此表示認可,更高度評價了沉都真君的犧牲。
推動局勢,讓懷島變成一個真正面向所有人族的、更開放的所在。
主張在天涯台立像,承認釣海樓的法統,也歡迎天下有識之士,共建懷島,所謂“人族皆承人皇之志,海客皆繼釣龍之心。

  葉恨水必須承認,曹皆的政治手腕也是非常高超的,讓釣海樓成為懷島的一部分而不是懷島本身,但這顯然不是齊國在戰後所能得到的最佳勝果。
宋淮把握住了支持釣海樓的名義,往後近海事務,景國就有了橫插一腳的資格,實在後患無窮。

  天子似乎心緒不佳,隻道了聲:“有勞葉大夫,文章我就不看了,直接送去懷島便是。

  葉恨水於是明白,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

  遂起身對天子一禮,又對燭歲點了點頭,拿著剛寫好的文章,徑自去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