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第2383章 有懷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4465 2024-06-26 02:34

  第2383章 有懷

  合乎祖製,按部就班,聽從規訓,就是“玳山王”。

  不從祖製,順利完成軍改,練出一支強悍的武卒,就是“岱王”。

  此山代為天下山,此王代為天下王。

  路怎麽選,有什麽結果,一目了然。

  當今景帝實在溫潤,就連畫餅也畫得波瀾不驚。

  但這個餅……

  實在是又大又圓。

  從“玳山王”到“岱王”,當然不僅僅是名爵的差距。

  放在其它國家,可能差別不是很大。
因為修行到了絕巔境界,外力所能給予的支持,幾乎已經不存在。

  在景國這樣的國家則不然。

  到了絕巔境界,景國國勢仍能給予支持。
坐擁人族歷史最悠久的宗門,把握最古老和最前沿的修行路徑,擁有最豐富的修行知識。
到了絕巔之後要怎麽走,景國仍能給予助益。

  從兩字王到一字王,跨越的是陳規固見。

  而這般王爵的權勢……可以說隻在一人之下!

  曾經晉王孫是多麽閑散的男子,有名的富貴閑人。

  一轉眼就要被推到帝國頂層來,真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念之間,牽系千萬人的命運。

  姬景祿想了想:“‘岱’這個字太重了,仆以為當今天下,隻有薑望的‘定海鎮’,當得起今之不周。

  一字王他能坦然受之,但天子或許隨口而出的這個字,卻需要斟酌。

  在登頂絕巔之前,他就已經敗在薑望的劍下,敗得非常乾脆。

  薑望洞真無敵,以力證道,其煊赫輝煌,是他親見。

  後來萬界歸真、諸相證我,已是不可企及的高度。

  現在又接續人皇之偉業,頂著諸方巨大的壓力,在天下之台,更改洪流的方向!

  薑望以【定海鎮】立長河接天海,竟成今日之天柱。

  論德論名論修行,他實在不好意思在這樣的人物面前,說自己“代為天下山”。

  一山還有一山高,此山實在未絕頂。

  皇帝看著書桌上的觀河台情景,大概也有些意外姬景祿會提及薑望,面無表情,嘴裡道:“不周山在論外。

  姬景祿咧嘴一笑:“那可以!

  皇帝看他一眼,有些訝於這位玳山王的活潑:“你好像對薑望很親近?

  “我們之間的交情,目前僅止於欣賞。
”姬景祿坦然道:“我隻是覺得,南天師先前拿出來的水族處置方略,確實不太妥當。
且不說水族過往的貢獻,隻論局勢——若真將水族都圈殺,則諸天萬界,再無一族能夠信任我們,都隻能與我們不死不休。
這將加劇我們在神霄戰爭裡遇到的抵抗。

  要不怎麽說,公道自在人心呢?

  從中古到現在,水族究竟付出了多少,又被怎樣對待。
大家都有眼睛看,都有耳朵聽,都在親身經歷,都知道真相。

  神池天王被鎮殺,長河龍君常年閉門,水族連統一的政令都沒有,分散在各國各地。
說背叛人族,實在是不太現實。

  但南天師已經站在觀河台,一言一行都代表景國對外的決議,那他們這些景人,就什麽都不能再說。

  無論心中是否同意。

  在這點上,李一確實是個異類。

  能言“公道”於口,甚而宣之於劍的薑望,更是異類中的異類。

  皇帝不置可否,隻道:“鬥厄是天下第一軍,將士們心高氣傲。
一朝損兵折將,從八甲撤旗,多少軍心難定。
你須得好生撫慰。

  他決定把話說得更明白些:“你若能練成武卒,則鬥厄未嘗不能歸來,八甲未嘗不能是九甲。

  “這——”姬景祿心下當然是備受鼓舞,但也有些遲疑:“諸脈能夠允許麽?

  八甲若能變成九甲,帝室握其三,這無疑是皇權的進一步擴張。
在軍中將明確地高出三脈一頭,是軍機處樞密使擴額後的又一步關鍵,從軍議權拓展到了具體的軍權——從這個角度來看,鬥厄退出八甲,反倒是好事?

  畢竟以鬥厄如今的實力,是當不起八甲的名號的。

  八甲之名,可不僅是名。
需要承擔與位格相匹配的責任,上它該去的戰場。

  如今損兵折將的鬥厄軍,去任何一處匹配八甲層次的戰場,都隻有送死的份。

  但鬥厄軍的輝煌歷史在這裡,榮名在這裡,一旦實力跟上了,也有足夠的理由歸來。

  屆時八甲變九甲,好像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皇帝道:“朕握太阿,不去削奪諸脈,隻為帝國加甲,有何不可?
前提是你手下的這支軍隊是真有實力,能叫人沒有閑話可說——朕期待天下第一軍歸來。

  中央大殿裡那一場博弈,道脈的態度過於激烈。
皇帝不得不提前展現自己對朝局的掌控力,以應對道脈的指責。
底牌既然都掀開了,一定要趁機做點什麽,才不算吃虧。

  景國要練武卒,當然不能是隨便一支武夫組成的軍隊,而是要比肩甚至超過魏武卒,才算練成!

  但這談何容易?

  魏玄徹毅然奮武,朝野上下反對者眾,都被他鎮平。

  以魏帝小舅子章守廉為首的安邑四惡,其實就是魏帝的髒刀,針對那些反對的聲音,無所不用其極。
等到武卒練成了,再“大義除害”,收盡人心。

  即便如此,也一直等到王驁轟開武道,吳詢率軍在幽冥橫行,才真正叫國家上下都認可當初興武的決定。

  景國資源遠勝於魏國,國內掣肘也遠勝於魏國。

  皇帝甚至都不能出面說武卒的事情,隻讓姬景祿打頭陣。
不是天子沒有承擔,而是道脈根深蒂固,隻能徐徐圖之。

  “臣履於帥之遺志,不使鬥厄失名,今舉大旗,唯奮死而已!
”姬景祿當場表決心。

  “無須你奮死,練個兵而已,盡力就行。
”皇帝拍了拍姬景祿的肩膀,又似無意地道:“於家的事情你聽說了嗎?

  “陛下說的是於羨魚嗎?
”姬景祿問。

  於闕和他的發妻,隻育有一女,今年十五,名叫於羨魚。
珍視非常,從來都捧在掌心。
一向天真爛漫,是天京城裡有名的嬌憨貴女。

  但於闕嘛,風流成性,不知養了多少外室,生了多少私生子女,恐怕他自己都記不太清。
其中不少子女,年紀都比於羨魚大。

  於闕這人也奇怪,一邊風流,一邊專情。
那些個外室和私生子女,他是一個都不帶回府中,多次表示,“此生妻一人,不複娶”。

  這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是好些個於闕的私生子女,不知被誰串聯,跑到天京城來,要分家產。

  於闕活著的時候,隨便手指縫裡漏一些,都夠他們一生無憂。

  但手指縫裡漏的那些,哪有分家來得多?

  他們也想手指縫裡漏一點給別人呢!

  說到底這些都是於家的家事,外人不好插手。

  於家的敵人恨不得於家亂,於家的朋友……都是老於的孩子,向著誰好?

  這事情真就隻能於家關起門來處理。

  但於闕已經不在了,於闕的發妻柔弱內斂,不是個有手段的。
一時就有些混亂。

  這時候於羨魚站了出來,她親自提劍守在門外,言曰“辱父者死!

  她說於家家庭和睦,父母恩愛,家父忠於家母,乃有名的癡情男子,小妾都無一房,哪有外室?
更不存在什麽私生子女。

  這些個不知哪來的野人,若隻是吃不飽飯找過來,求一頓飯吃,於家可以發發善心,給些饅頭。
若是膽大包天,勾結起來上於家欺詐,那是要見血的!

  就此一劍橫門,把於闕留在外間的糾葛都斬斷了。

  “於闕一生風流,臨到死後,倒要留個專情名聲——”皇帝道:“你覺得她適不適合做你的徒弟?

  姬景祿毫不猶豫:“再合適不過!

  雖則於羨魚是修道,他是修武,但這個師父卻也做得。

  於闕在鬥厄軍的威望毋庸置疑,雖有滄海之覆,卻不是他的過錯。
“將士多有思於帥者,聞名則泣。

  繼於闕之軍職,養於闕之獨女,舉於闕之旗命,則上下能歸心。

  書房的牆壁上掛著一柄古香古色的劍,帶鞘長柄,神華內斂。
多少年來裝飾於此,點綴天子威嚴,亦是天子之愛劍。

  景天子隨手一招,將此劍握在手中,遞了過去:“於帥的劍也壞在了滄海,無以傳家。
這柄【有懷】,你拿去送給她。
說是你送的,不要提朕。

  姬景祿想了想:“明白。

  “當真明白?
”皇帝問。

  “確實明白!
”姬景祿道。

  “去吧。
”皇帝揮了揮手。

  姬景祿轉過身,大步離開了。

  未來的岱王走後,天子又看了一陣觀河台情景,但並不言語,不知在想什麽。

  直到內官走進來小聲提醒,他才道:“既然東天師已經到了,便請他進來。

  天子當國,日理萬機。

  但無論多麽繁忙,有些人都要親見,有些事都要親為。

  玳山王,東天師,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天下之局裡,有關鍵的作用。

  他不得不親撫。

  少頃,宋淮步子極輕地走了進來。

  宋淮隻道了聲:“陛下。

  皇帝也隻道了聲:“天師來了。

  雙方遂不言語。

  宋淮無話。
這位在中央大殿裡靜坐如雕塑般的人物,走進來後也像雕塑一般。

  並不表露任何情緒,亦不讓自己體現什麽傾向。

  天子也並不看宋淮。
隻俯瞰書桌上的長河。

  雙方一時都靜默,偌大的玄鹿殿裡,隻有天光在移動。
隻有書桌上的聲音,動搖著觀河台上的聲音。

  就此煎熬著耐心。

  書桌上的情景一幕幕演化,名為薑望的真君,一次次在故事裡鎮平了長河。

  不知過了多久,皇帝倏而一歎:“天下英雄輩出,世事更易幾多少年,朕常自覺朽老!

  風化掉的時間仿佛這樣才深刻,宋淮像是從一尊石像,變回了具體的人。

  他苦笑一聲:“陛下在真正的老朽面前說老朽,叫老朽難以自處。

  皇帝看著他:“朕是疲心若老,您是老而彌堅。

  宋淮十分恭謹:“不知陛下為何事生疲?

  皇帝道:“齊國如日東升啊!
牧國壓下了神權。
秦國已立長城,虞淵無患了。
朕思之天下,不免憂心。

  他一手按在書桌上,將所有的景象都按定,按得書桌恢復原木的紋理。
擡起頭來,看向宋淮:“宋先生可有良方濟世?

  不稱天師,不稱道長,稱“先生”!

  牧國壓的是神權之爭,此則內憂。
秦國鎮的是虞淵之禍,此即外患。
那麽今日之景國,滄海之失已經抹平餘波,中央大殿裡異聲皆靜,治水大會都風平浪靜地結束了……內憂外患又是什麽呢?

  宋淮不動聲色:“老朽魯鈍,老眼昏花,向來隻知修道,卻是看不清這世道。
陛下但有吩咐,老朽唯命而已。
卻是不敢指畫江山,輕言國事。

  景國的皇帝,注視著道門的東天師:“是朕魯鈍!
先生才不願教朕。

  宋淮低頭垂眸:“老朽豈敢!

  “天師亦帝師也,先生,咱們本不生分——”皇帝立在書桌後,看著幾乎站在門邊的宋淮:“您既然已經走進朕的書房,為何不離朕更近一些?
現在卻還是有些不太親近。

  在中央大殿裡的站隊,難道還不足夠嗎?

  宋淮忽然覺得,或許所有人都低估了皇帝的決心。

  他往前走了半步:“陛下聖垂宇內,治弘神陸,天下豈不歸心!
蓬萊島孤懸海外,從來——”

  “朕說的是東天師你。
”皇帝打斷了他,並且注視著他的眼睛:“不是說蓬萊島。

  天子的目光如刀,一刀刀仿佛刮掉了老邁眼睛裡的渾濁,令東天師眸光燦然。

  宋淮收回了他代蓬萊島走的半步,定聲道:“老朽自然是尊奉天子、親近天子的。

  “但卻站得這樣遠?
”皇帝問。

  東天師道:“朽老之氣,恐汙天子之尊。

  皇帝也不再繞彎子:“萬俟驚鵠死於非命。
朕著傅東敘清洗內外。
懷德真人在萬妖之門後借線設局,踩著景國名聲做事,又一場清洗。
皇室姬炎月行蹤失秘,以至受戮,朕命桑仙壽、樓約共查之——”

  “如是者三,觸目驚心!

  代表著中央帝國最高意志的男人,有些罕見的、不知是真是假的憤怒情緒:“枝葉剪了一地,根系卻還蔓延千裡。
國家若亡,必朽於此。

  宋淮已經完全聽明白了,或者說他沒辦法再裝作聽不懂。

  當今天子雄心萬丈,對外有靖海之宏圖,對內則有根除一真的決心!

  前者是中古人皇留下來的問題,後者是大景建國的痼疾。

  竟要全功於一代!

  這位皇帝,是否顯得太急切了一些呢?

  宋淮老眼微垂。

  何以天子……不以為我是一真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