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科幻末日 手術直播間

《手術直播間》第712章 蓬溪鄉醫院麽?
(盟主ynaB加更5)

手術直播間 真熊初墨 2273 2024-04-30 16:24

  第712章 蓬溪鄉醫院麽?
(盟主ynaB加更5)

  華西,大院裡,不斷有身穿著白服的身影在綠色的帳篷中穿梭。

  忙碌是整體的氛圍,像是漫天密布的彤雲一般,壓在心頭很久了,壓得所有人連叫苦、喊累的時間都沒有。

  有那空, 還不如找個地兒囫圇個躺下睡一會,沒什麽比這再幸福的了。

  急診科主任坐在華西院裡的路邊,手裡拿著打印出來的數據,正在琢磨什麽。

  “主任,新上的應急管理系統,真是挺好用的。
”一名醫務處的小辦事員站在一邊,說到。

  “嗯,你也不看看是誰做的。
”主任看著手裡的數據,沉思著什麽。

  “誰做的啊?
”小辦事員驚訝, 難道做系統的人,主任認識?

  “那人前幾天還在咱們這兒幫忙來著,後來他手下來了一批人,就上前線去了。

  小辦事員愕然。

  這種時候,前線可不是說上就能上的。

  說是手眼通天,也不為過。

  可是,和應急的醫療管理系統軟件有什麽關系?

  “數據不對啊。
”急診科主任點著手裡的A4紙,說到:“蓬溪鄉的骨盆骨折患者呢?
為什麽數據上沒有體現?

  小辦事員不是學醫的,他怔了一下,馬上說到:“我這就去查。

  說完,一溜煙的跑了。

  老主任皺眉沉思,生怕出什麽問題。

  按說蓬溪鄉處於最前沿地帶,理應轉運更多的急危重症的病人。
可是數據顯示,從大約2天前, 重症骨盆骨折的傷員就沒有出現過。

  和內髒破裂一樣,重度骨盆骨折的傷員是救治最多的一種外傷之一。

  這種外傷不是馬上就要命的那種,但也特別重, 時間長了肯定要命。

  一般大部隊開進去, 把人從瓦礫堆裡挖出來,都會耽擱至少一天時間。

  幾乎所有送來的這類都處於失血性休克狀態,必須要急診搶救的。

  難道說蓬溪鄉輻射的6個受災嚴重的縣市救援工作出了什麽問題?

  也不應該啊,其他輕重傷員,源源不斷的從蓬溪鄉送下來,隻是沒有重度骨盆骨折的傷員。

  從最近幾個小時的數據顯示,連截肢的傷員都漸漸少了。

  很快,醫務處的小辦事員跑了回來,手裡拿著一張紙,說到:“主任,是蓬溪鄉把手術都做了。
術後患者,沒有送到咱們這兒,直接送去省院和其他下級醫院了。

  “數量有多少?

  “197人次,傷員送到省院和下級醫院,恢復良好,隻有2人的失血性休克沒有糾正,還在搶救中。
”小辦事員手裡的數據,說明了一切。

  古怪,蓬溪鄉那種地兒,能承受這麽大量的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工作?

  急診科主任不是很相信,但冰冷的大數據向他展示了事情的真相。

  不管信還是不信,數據就在那。
不光是手術量,連術後患者回復的情況都有記載。

  “對了,接到蓬溪鄉的電話,說是那面已經開始做需要截肢傷員的取栓手術,相應的傷員應該很快就能送到咱們這兒。
”小辦事員說到。

  急診科主任沉默。

  他還是想不懂,蓬溪鄉那麽簡陋的條件,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華西,是最後一道大壩,攔截了洪水一般的從前線運下來的傷員。

  無數人在這裡救治,那數字觸目驚心。
作為這裡接診、分診的急診科主任,他都不願意過多去回憶。

  可是西南醫療的老大哥,國內醫療屈指可數的大型三甲醫院,所有介入手術室同時開放,才勉強應付住大量重度骨盆骨折、後腹膜大血腫的傷員的救治。

  蓬溪鄉?

  還真是古怪。

  還要做取栓手術?
不說技術力量,那面的機器夠用麽?

  正想著,一輛120急救車飛馳而來。

  現在急救車嗚咽的聲音已經漸漸被人們接受,他站起身,把A4紙交給小辦事員,大步走了過去。

  120急救車停到分診的位置,一輛平車隨即推過去,第一時間就擺在急救車的後門處。

  急救車上的醫生跳下來,按照流程,簡單說到:“蓬溪鄉醫院轉運來的需要截肢的傷員,已經做了取栓手術,這裡有剪影的片子和病歷。
對了,那面說要加急,要不然會有並發症。

  說著,他把手裡的幾個片子袋遞了過去。
片袋上都有號碼,對應的號碼在傷員的腕帶上,避免搞錯弄混。

  急診科醫生有些不解,但誰管前線做什麽,他們隻要把傷員迅速送到骨科,等著上手術就夠了。

  “我看一眼片子。
”急診科主任沉聲說到,隨即從小大夫的手裡拿過片子袋。

  “你先送傷員去骨科,我看完了,自己把片子送去。
”說著,他拿著片子來到自己的辦公室。

  辦公室裡很亂,沙發上堆著一件軍大衣,26個小時前,急診科主任在這兒眯了三個小時。

  這是最近他睡眠的所有時間。

  他很疑惑,從片袋中取出片子,瞄了一眼,應該是介入造影的片子。

  真的做了取栓手術?

  他雖然不是很了解取栓手術,但一些簡單的影像還是難不倒他的。

  可是……片子插上去之後,他就怔住了。

  這絕對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血管造影片子,位置和角度都很刁鑽,也不知道剪片的人是困迷糊了還是想要試圖用片子給後面的人傳遞一個什麽樣的訊息。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他沒有猶豫,直接拿出第二張片子,插到閱片器上。

  依舊是看不懂。

  第三張,也是一樣。

  一共就三張剪影的片子,全部都是非常規的。
急診科主任看著插在閱片器上的三張片子,怔了幾秒鍾。

  隨即搖頭苦笑,這是哪位大神在蓬溪鄉?

  他知道,全國各個學科的專家、教授隻要能放下手頭工作的,全都趕了過來。

  據說前線,隨便抓個醫療人員,履歷光鮮的讓人下巴都驚掉了。

  他搖了搖頭,從片袋裡拿出一頁A4紙。

  紙上的字跡有些熟悉,好像是……他猛然記起來,最早南川鎮被直升機運送出來的傷員,胸口塑料袋裡就有類似的病歷上的字跡和這個有點像。

  因為蓬溪鄉其他傷員的病歷都是打印的,所以看到手寫病歷,他的印象極為深刻。

  事後來看,這些病歷的診斷與建議都是正確的。

  他馬上重視起來,從衣袋裡取出眼鏡盒,把老花鏡戴上,開始仔細看了起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