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科幻末日 手術直播間

《手術直播間》第1622章 群體癔症

手術直播間 真熊初墨 2230 2024-04-30 16:24

  第1622章 群體癔症

  鄭仁、蘇雲在更衣室換衣服,鄭仁始終沉默。

  “你想什麽呢?
”蘇雲問到。

  “孩子們的病。

  “你要不要臉?
”蘇雲鄙夷的問到:“剛畢業幾年,就孩子們孩子們的叫,那是你能叫的?

  “當一年住院總,就覺得自己老了很多。
”鄭仁道。

  “才幾個月而已,連半年都不到。
”蘇雲糾正鄭仁話裡面的語病。

  “別鬧, 你說什麽問題都沒有,可是又惡心嘔吐,你見過類似的病例麽?
”鄭仁問到。

  “單獨的見過,你也見過,不就是癔症麽。
”蘇雲顯然也想了很多。

  和鄭仁聊天的時候,什麽天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說。
這話要是當著其他人,即便換了是周立濤……甚至是老潘主任, 他都不會說。

  癔症, 又叫分離轉換性障礙。

  它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

  癔病的主要表現有分離症狀和轉換症狀兩種。
而其症狀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療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急診科,經常性的能遇到癔症的患者,像是在海城臆想自己懷孕的那個女孩兒就是其一。

  但兩三個人同時發作就沒有了,就更別說帝都醫大幾百個學生同時發作。

  蘇雲說完,拿出一根煙,扔給鄭仁。

  “別想了,且走著看吧。
”蘇雲道。

  可是他扔過去的煙,鄭仁沒有接,落在身上,掉到地上,滾到一邊。

  “想什麽呢?
怎麽總走神?
”蘇雲皺眉。

  “癔症?
群體癔症,你有研究麽?
”鄭仁忽然問到。

  “……”蘇雲楞了一下,隨後搖了搖頭。

  “你別動, 我想想。
”鄭仁又進入了那種搜索病例的狀態中, 整個人看起來像是一座石雕。

  “沙雕。
”蘇雲鄙夷, “別特麽想了,群體癔症,你以為是鬼壓床?
還是集體的那種?

  “不是那麽回事。
”鄭仁道:“史料記載,1518年夏天爆發於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的斯特拉斯堡,突然開始的一種跳舞瘟疫,你有印象麽?

  “一位婦女突然在大街上起舞。
連續跳了四天後,參與跳舞的人就達到34人,街道開始擁擠。
一個月的時間內,整個城市就已經有400多人在快樂搖擺了,被堵得水洩不通。
”蘇雲皺眉,“你說的是這個?

  “嗯。
”鄭仁彎腰,找了找,撿起掉在地上的煙,似乎心裡已經有了想法。

  “我覺得是史料有問題,這種嘩眾取寵的事情,極有可能是當時的吟遊詩人編纂出來騙人的。
”蘇雲不屑一顧,“像修女學貓叫,這些事情都一樣。

  中世紀記載中,更加駭人的情景還屬巴黎修女集體學貓叫。

  這一切,都始於其中一位修女發出的一聲“喵”。
隨後,周圍的修女們也像被傳染了一樣,陸續跟她一起學貓叫。

  修女的貓叫聲是有規律的,所有修女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段內喵喵叫上幾個小時。

  據分析,群體性癔症多發於學校、工廠、修道院、軍營等紀律嚴明,環境壓力大的地方。

  鄭仁知道蘇雲說的是這件事情,他也想到了。
面對蘇雲的不屑一顧,鄭仁笑了笑,“阿甘正傳,看過麽?

  “肯定啊,屬於完美級別的一個片子。
肖申克的救贖真是可惜,遇到了阿甘正傳。
”蘇雲說著,話題又轉向了另外一個未知的方向。

  “阿甘長跑,三度橫越美國的Louis Michael Figueroa是其原型之一。
嗯,咱們不說這個,有很多人跟著阿甘一起跑步,你不覺得很奇怪麽?
”鄭仁問到。

  “老闆,那是文藝氣息。

  “不,我不這麽認為。
”鄭仁很堅定的說到:“某些時候,強大的心理暗示加上某些因素的影像,會出現一種詭異的結果。

  “比如說呢?

  “你說的對,中世紀的案例娛樂性更多一點,那就說一個近幾十年的案例。
”鄭仁道:“《精靈寶可夢》,你看過沒?

  “你這句話,暴露了你的年齡。
”蘇雲鄙夷的說到。

  “我也沒看過,隻知道後來根據這個動畫,皮卡丘就出現了。
”鄭仁點燃香煙,抽了一口,青煙筆直,沒有一點弧度。

  “老闆,你把湍流的細微操控用在抽煙上,覺不覺得浪費?
”蘇雲問到。

  “想問題的時候,下意識的這麽做,就像是做手術。
庖丁解牛,這回夠高級了吧。
”鄭仁笑了。

  “說正事,《精靈寶可夢》怎麽了?
”蘇雲問到。

  “1997年12月16日18點30分,日本觀眾正在收看熱播的動畫精靈寶可夢第38集——電腦戰士3D龍。
”鄭仁道。

  蘇雲這回認真了。

  1997年的事情,那可不算遠。

  而且有時間,詳細到了天,甚至到了分鍾。

  不過這事兒自己怎麽沒有印象?

  “然而,大約在18點50分出現了大量高亮、閃爍的特效畫面。
隨後便陸續有孩子出現症狀,從呼吸急促、惡心到痙攣、出現幻覺等。

  “半個小時內,就有超過600名青少年被送往醫院救治。
其中昏迷者208人,重度昏迷者3人,大部分都是中小學生。

  “當時,這些孩子都被診斷為“光敏感性癲癇症”,病因是動畫中的光影效果。
”鄭仁說的很慢,似乎一邊說一邊在思考。

  蘇雲馬上捕捉到鄭仁話語裡的漏洞,打斷了他的話,“等一下!
你說的話有幾個問題。

  “我知道,你先聽我說。
這個診斷,不是很讓人信服。
”鄭仁笑道,“光過敏性癲癇,發病率在0.02%左右,群體幾百人一起發病,可能性比現在流星撞擊地球都要小。

  “其次,類似的閃爍畫面,早過去20年間的動畫裡就已屢見不鮮。
這是一種叫paka-paka的動畫製作手法。
簡單來說,就是讓不同顏色的光線交替重復出現,以製造情節的緊張感。

  “你是想說這個?
”鄭仁問到。

  蘇雲點了點頭,他雖然對鄭仁的說法不在意,但卻覺得這段八卦太有意思了。

  隻是自己想懟這貨的話讓他都說了,難道他想的很周全?

  不可能,絕對不會是什麽見鬼的群體癔症。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