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科幻末日 手術直播間

《手術直播間》第896章 台上全院會診

手術直播間 真熊初墨 2316 2024-04-30 16:24

  第896章 台上全院會診

  沒有尿,

  左腎切除了,

  右腎看著略完整,卻也傷的極重。
要是換一台手術,右腎早特麽的切掉了,哪裡還用像現在一樣拚命的修補。

  “苗主任, 我去對面搭把手?
”鄭仁覺得二助的位置別扭,小聲問到。

  “去吧。
”苗主任對鄭仁的積極主動沒有反感,讓他直接過去。

  楊教授那面已經做了肝修補、脾修補,傷者的出血基本已經止住。

  現在的問題隻有一個——右腎要怎麽才能保的住。

  該做完的手術,全都做完了,手術台上顯得空曠了很多。

  楊教授先脫掉鉛衣,隨後來到鄭仁身後,凝神看手術。

  一搭眼, 他馬上便判斷,患者不行了。

  腎髒本來就脆,做個腎段切除,一個月後都能出血。
像是這種縫補……術後……別說術後,現在患者都已經沒有尿了。

  苗主任的手術越做越慢,看來他在糾結著。

  該放棄了,在觀台的每一個人都是這麽想的。
然而誰又能說得出口?

  這個孩子,或許是個大學生,或許剛剛步入社會,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還沒有怒放就要枯萎?

  雖然知道不行,但苗主任卻還是在努力著。

  即便隻有1%的希望,有0.1%的希望,他也不想放棄。

  走廊裡傳來一連串的腳步聲,鄭仁聽見了, 但是沒去理睬。
眼前的患者看上去已經沒救了, 雖然血壓穩住,可是沒有尿。

  即便術後送到ICU, 有透析機,等待患者的依舊是死亡。

  可是大豬蹄子沒有給過無法完成的任務,這個患者大豬蹄子判定是S級手術。

  泌尿外科有S級手術?
扯淡呢吧。
腎癌、腎段切除,就已經是極限了。

  等等,好像還有腎移植。

  可是這麽短的時間,到哪裡去找腎源?

  鄭仁腦海裡隨即浮現出最早的一例腎移植的案例。

  在1936年,蘇聯醫生伏羅諾伊就成功將一位腦炎死者的腎,移植給一位26歲的汞中毒的急性腎功能衰竭病人。
(注1)

  這是世界上首例人與人之間的腎移植手術成功案例,不過病人最終術後患者沒有活過1周的時間。

  因為機體的排斥反應。

  “患者狀態怎麽樣?
能不能救活?
”袁副院長走進來,沉聲問道。

  目光匯聚,苗主任覺得壓力頓時猛增。

  他沒說話,隻是搖了搖頭。

  “腎保不住?
”袁副院長問到。
看樣子,他來之前,對患者的情況已經做了一定的了解。

  “嗯,左腎碎了,為了保住血壓做了切除。
右腎……”苗主任乾脆停下手,讓袁副院長看仔細。

  破破爛爛的右腎,出現在袁副院長的眼前。

  都是搞臨床出來的,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

  腎髒是什麽樣,有多難縫合,袁副院長心裡清楚。
他看見淩亂、破碎的腎髒後,開始沉默。

  “苗主任,盡力吧。
”袁副院長隨後說到,不過最後,他還是輕輕歎了口氣。

  也隻能盡力了。

  這句話,就像是普通人對手術的了解一樣,醫生出來,隻要說我們盡力了,那就意味著手術失敗,患者肯定是不行了。

  手術室內,一片黯然。

  生生死死見得多了,沒人走心。
可是這個男孩還很年輕,能救的話,所有人都想嘗試一下。

  但……

  一聲長歎。

  “有什麽需要就告訴院裡面,會盡量給你們爭取的。
”袁副院長說了一句面上的話,皺眉轉身。

  看見這種情況,他心裡已經有數了。

  接下來,要做什麽,心裡也就有數了。

  “醫院有髒器移植的資格吧。

  袁副院長正要離開,忽然術間裡有一個聲音響起。

  嗯?

  髒器移植?

  袁副院長怔了一下,道:“當然有。

  “患者左腎完全破碎,右腎應該也保不住,我建議做腎移植。
”鄭仁坦然的看著袁副院長的背影,說到。

  他不知道袁副院長是誰,也不知道當時把自己調到912醫院的時候,是袁副院長和嚴院長點了頭的。

  但看氣勢,這位應該是主管臨床的副院長。
隻是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兒,他親自來手術室看患者的情況。

  鄭仁一直在思考系統為什麽要給自己一個S級的任務標準。
這種傷者,難道不應該是無法救活的麽?

  直到剛剛苗主任放下器械,大家都認為手術肯定是失敗的,患者必然死亡的一瞬間,鄭仁才發現任務裡,明確標注了同卵雙胞胎的字樣。

  真是蠢啊!
腎源就在那擺著,自己怎麽就一直沒有注意到呢?

  鄭仁靈光乍現,馬上想到的是做髒器移植需要有國家認定的資質問題。

  所以他直接脫口問到。

  哪管對面是哪位大佬。

  鄭仁在急診搶救的時候,會忘記所有事情。
一切都以患者為中心,其他的虛偽、客套還是留到以後再說吧。

  “腎源怎麽辦?
”苗主任怔了一下,問到。

  “我聽之前送片子的急診科住院總說,是雙胞胎兄弟。
”鄭仁道:“可以用他的腎。

  “……”手術室裡,鴉雀無聲。

  孔主任沒有製止鄭仁的話,這位鄭老闆,天馬行空一般的思維,已經超出了普通介入科醫生的概念。

  隻是這次他說的事兒,真的很難啊。

  不過孔主任馬上想起來自己在海城市一院急診科的銷魂一夜,鄭仁他們組做了多少台手術自己已經記不清了。
反正鄭仁一直在手術台上,不是介入就是普外科手術,一直做到天亮。

  真是草莽之中出人才。

  “有把握麽?
”袁副院長沒有質疑鄭仁,畢竟是要死的患者了,再怎麽奇思妙想,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否則,隻能眼睜睜看著患者死去。

  “約瑟夫·E·默裡,2012年於波士頓去世。
在1954年,他成功完成了世界第一台腎移植手術。
嗯,是成功,患者是一對同卵雙胞胎兄弟。
”鄭仁看著袁副院長,說到。

  “這一點,和我們面對的問題很像。

  袁副院長看了看監護儀,因為出血的動脈都止住出血,患者的血壓在不斷回升。

  他沉吟了一下,道:“組織全院會診,就在這裡!

  麻醉科的徐主任馬上找人去開示教室,然後詢問袁副院長要通知的人,並開始逐一打電話。

  手術,暫停。

  ……

  ……

  注1:一說是1933年。
各種資料裡,時間真心不一樣。
就連得了諾獎的第一例腎移植手術,具體的文獻裡,標注的時間我查到的都有3個。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