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科幻末日 手術直播間

《手術直播間》第519章 保健組的集體決策

手術直播間 真熊初墨 3277 2024-04-30 16:24

  第519章 保健組的集體決策

  孫主任和鄭仁敲定了明天一早患者二期手術的事情後,轉身就走了,這份紅包來的可以說是極為實惠。

  回到更衣室,鄭仁沒有著急換衣服,而是來到了小吸煙室,點燃半根紫雲。

  深深的吸了一口, 整個人都精神了幾分。

  事情太多,人手太少,每天疲於奔命。

  這是幾乎所有心裡還有上進心的醫生的基本生活狀態,而且鄭仁還要比他們多了一點優勢——謝伊人不會因為相聚的時間少而找鄭仁吵架。

  一般三十歲左右的醫生,基本每天工作時間在8-10小時,除去睡眠、吃飯這種維持生理機能的必要“浪費”之外,還要抽時間學習, 晉級、搞科研。

  回到家裡,沒有娃的還能好一點,隔三差五能陪媳婦出去看場電影,吃頓飯。
要是有娃的,那就慘了。

  大家都一樣。

  想到這裡,鄭仁有些犯愁。

  謝伊人生日,這可是一件大事,不用蘇雲叮囑,鄭仁也知道。

  該怎麽做,自己心裡隻有一個想法,但卻無法細化,就連能不能行都不好說。

  看了一眼微信,崔鶴鳴留言,他幫忙找的一個人已經登機。
鄭仁連忙給馮旭輝發了一條信息,把機票轉發給馮旭輝,讓他幫忙去接一下機。

  下午, 還要有三個術前交代……

  鄭仁這面完全走不開。

  抽完半根煙,鄭仁歎了口氣。
希望今晚不忙,一定要約小伊人出去吃飯。

  忙的讓人崩潰,鄭仁格外想念和謝伊人在一起的安靜時光。

  ……

  ……

  帝都,某處。

  孔主任端坐,雙手放在膝蓋上,標準的像是回到二十多年前,他剛剛入伍的時候。

  醫院大院長和主管臨床工作的副院長,以及少數核心的相關人士都靜靜的做著。

  一個四十多歲,看起來精明幹練的中年人手裡拿著資料,正在仔細看著。

  他已經看了二十分鍾,但在場的眾人沒有絲毫不耐煩,隻是正襟危坐。

  又過了許久,中年人擡頭,問到:“政審結果很好,現在看沒問題。

  孔主任臉上表情松了幾分。

  “隻是手術的新術式成熟麽?
”那人問到。

  “因為是新術式,所以接受手術的患者數量不夠多,但我認為比較成熟。
”孔主任說這話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

  無論如何,這是用自己的臉給鄭仁做擔保。

  成了,自己自然有好處。

  不成,自己一樣要承擔責任。

  中年人沉吟。

  “昨天,我和保健組的同事們集體討論的時候,說過類似的問題。
”孔主任道:“之前在魔都進行相關手術研究的一名德國教授,現在在海城,和鄭仁鄭醫生學習相關手術。

  “根據鄭醫生助手的信息回饋,第二例手術,是這位德國教授提供的患者。
手術很成功,而且是教學手術。
”孔主任緩緩說道。

  這,也正是他的信心來源。

  魯道夫·瓦格納教授,那可是學術界的一杆大旗。

  連他都去了海城,手術會出現問題的幾率,真心不高。

  中年人繼續沉默,他看著孔主任,惜字如金。

  “經過同志們的討論,集體決策,認為手術可以進行。
”孔主任最後說到。

  這是最關鍵的一句話。

  中年人點頭,也不耽誤時間,站起來,說到:“那我去匯報。

  把他送走,氣氛才算緩和了一些。

  院長年紀已經很大了,將近六十歲,白發蒼蒼。

  但是腰闆挺的筆直,和少年時沒有太大改變。

  有些習慣,是浸入靈魂深處的。

  “孔主任,保健組同志們的意見統一嗎?
”嚴院長在散會後,把孔主任叫到自己的辦公室,一同的還有主管臨床工作中的袁副院長。

  “最開始不統一。
”孔主任實話實說。

  這話裡有話,兩位院長坐下,秘書衝了三杯茶,放在三人面前。

  “最近海城方面,有些新的動態。
面對反對意見的時候,我把這些動態說了,後來大家就統一了認識,決定由鄭醫生主刀做手術。
”孔主任道。

  嚴院長一下子來了興趣,但臉上沒有任何情緒表達,隻是拿起茶杯,用蓋子掃了掃氤氳的水汽。

  他沒有急著喝茶,而是聞了聞茶香。

  “年紀大了,喜歡的東西也不多,喝茶是我唯一的愛好。
”嚴院長淡淡說道。

  孔主任聽到這句話,馬上坐直,表情嚴肅。

  以他對嚴院長的了解,怕是自己得意,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已經惹得院長不高興了。

  “鄭醫生回到海城後,開始著手TIPS手術新術式的研究工作,並且論文將要刊登在最新一期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雜志上。

  “哦?
這麽年輕,就能有論文上最頂尖的雜志,很不錯啊。
”嚴院長點頭,喝了一口茶。

  “這隻是開始。
”孔主任說到:“和鄭醫生一起研究……或者說做為研究工作的助手,是海德堡大學醫療中心的魯道夫·瓦格納教授。
教授是介入領域頂尖的科技人才,據悉正在著手將TIPS手術的新術式提交明年諾貝爾醫學獎評審。

  “嗯?
”嚴院長和袁院長手裡動作都滯了一下。

  別的還好說,發表論文之類的,也無法引起全國頂尖三甲醫院的兩位正副院長的注意。

  可是諾獎……

  這可是大事!

  就算是評不上諾貝爾醫學獎,一個候選人的身份,也值得關注了。

  難怪,保健組的同志們會集體同意。

  “孔主任,你有什麽看法?
”嚴院長老謀深算,一瞬間想了無數的事情,但是他卻什麽都沒說,隻是含蓄的目光注視著孔主任。

  “我的想法是,像鄭醫生這種人才,要留在我們醫院。
”孔主任堅定的說到。

  話音剛落,他馬上覺得自己的語氣似乎有些問題,便重複了一遍,“一定,必須要留在我們醫院!

  “嗯……”嚴院長沉思。

  袁院長笑呵呵的說到:“就是那個搶救方林的小大夫吧。

  孔主任點頭。

  “那個小夥子不錯,我覺得可以。
”袁院長點頭。

  “可以。
”嚴院長沉思了幾秒鍾,便欣然說到。

  人事權,在大院長手裡,他不點頭,無論是孔主任還是袁院長,都是白忙乎。

  嚴院長也知道,這是孔主任借機和自己匯報這件事情。

  不過自己不同意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是諾獎候選人的身份,小家夥日後一飛衝天,怕是就拉攏不過來了。

  此刻,相逢於微末之時,正是好機會。

  孔主任沒有因為大院長的同意而輕松起來,他皺著眉,似乎有什麽事情難以啟齒。

  “孔主任,有什麽事兒就說。
”嚴院長也很不理解,孔主任平時不是這種說話藏著掖著的人,今兒這是怎麽了?

  “嚴院長,在鄭醫生最開始完成前列腺介入栓塞術的時候,我就問過他要不要來咱們醫院,但是鄭醫生沒同意。

  嗯?
一個地市級醫院的大夫,不應該拒絕全國頂尖三甲醫院的召喚啊。

  有什麽問題?
是待遇還是職位?

  嚴院長和袁院長看著孔主任,等待下文。

  “我也很奇怪,隨後送魯道夫·瓦格納教授,我去了一趟海城。
海城市一院急診科的主任,是咱們部隊下去的一名老大夫,從前軍區高乾病房的主任。
他和鄭醫生的關系很緊密,情同父子。
”孔主任緩緩道來。

  “老潘主任一心要把海城急診水平提高,為地方建設保駕護航。
”孔主任道,“我後來也打聽了一些相關的情況,鄭醫生拒絕我的邀請,估計是為了老潘同志。

  “有意思,像是咱們的人。
”嚴院長點頭,雙手交叉,拇指相互繞著。

  聽到孔主任分析的原因,他很認可。

  部隊裡出去的人都一樣,總是想要做點什麽,比如說支援地方建設之類的笨功夫。

  社會越來越浮躁,軍人可不能。

  沒想到,一個不到三十的小大夫,竟然為了老同志支援地方建設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兒放棄來帝都的機會,這就難能可貴了。

  “你怎麽看?
”袁副院長問孔主任。

  “最開始想,強扭的瓜不甜。
”孔主任道:“既然小鄭有這個心思,成全他也是成全咱們部隊老同志的心血。

  說著,孔主任苦笑。

  “最主要的是,老潘主任年紀大了,乾不了幾年。
我琢磨著,等老潘主任徹底退下來,再提這事兒,也來得及。

  沒想到,他成長的速度太快了。
這才幾個月,就要去爭一下諾獎。
要是再不下手,怕是以後難度會成幾何數級增長。

  “嗯。
”嚴院長眼睛眯了起來,看上去像是睡著了。
隻是別人看不見的辦公桌下面,兩個拇指繞動的速度越來越快。

  “我有一些想法,大的動作,比如說院裡出院收購了海城市一院。
”孔主任道。

  “不可能。
”果然,這個想法直接被袁副院長否定了。

  “那就隻能以支援地方建設的名義,派人去支援。
”孔主任盤算了好久,最後把這個意見扔了出去。

  聽到這個意見,兩位院長的眼睛都是一亮。

  “好!
”嚴院長直接拍闆,“幫助老同志,解決小同志的後顧之憂。
這個辦法好!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