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浪漫青春 良陳美錦

《良陳美錦》第九十九章:紀堯

良陳美錦 沉香灰燼 3246 2024-05-02 15:33

  抱著淳哥兒逗弄了一番,外祖母顯得高興了不少。

  錦朝在旁看著,心裡卻微有感慨。
紀堯已經快十八了,身邊連個通房都沒有,更別說孩子了。
一般像他這樣的年紀,福氣好的都有好幾個孩子了。
外祖母本來能抱到娣曾孫的……

  她覺得也該好好思考一下這件事。
紀堯不喜歡她,她更不願意讓別人勉強地娶她。
而她的婚事,也究竟是個問題,畢竟等過了中秋,她就要十六了。

  要是想留在顧家不嫁,她手裡得有資本,母親那些嫁妝卻是不算的,隻要她不嫁出去,那些嫁妝也就不能真的屬於她。
還要有個依靠得住的人,父親不可能一輩子不娶繼室,等繼室過門又有了孩子,她恐怕也不會如今日的逍遙自在。
要是靠顧錦榮,她又覺得他實在是靠不住的……

  而且她的名聲,在燕京也實在不太好。

  錦朝一想到這些問題就覺得頭疼,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至少先把母親的嫁妝打理好,收益自己入私庫,手裡攢了銀錢,也不用怕這麽多。

  和外祖母說了會兒話,兩人一起去了西跨院。
外祖母想帶她見見徐夫人。

  錦朝對這個徐夫人是有印象的,卻不是因為她是通政使徐大人的夫人,而是因為她女兒。

  她嫁到陳家之後,與陳家隔了一條胡同的有個羅賢胡同羅家,羅家太爺早年是皇商,司販運絲綢的。
每年都要向宮裡進蜀錦杭綢的。
等羅家傳到他兒子手上,就開始逐漸敗落,皇商也做不成了,成了普通的大商賈。
太爺的孫子更是個不成器的,喜歡流連煙花柳巷,最後死都死死在女人肚皮上的,讓人從春意樓擡回來,難看極了。

  而徐夫人的女兒,就嫁給了這個羅家孫子。

  徐夫人是個精明能乾的。
她女兒自然也不差。
隻是樣貌平平,又偏偏心高氣傲,挑了許多年都不滿意不肯嫁,等到了十九歲才知道著急,卻也沒人上來提親了。
徐家沒辦法,隻能讓她嫁了羅家的孫子。
畢竟羅家早年還做過皇商,子孫也有做官的,應該不差,誰知道那羅家孫子是個這樣的人。

  羅家孫子死的時候,鄰裡之間總要去上一炷香,錦朝才看到這個徐夫人的女兒。
她隻記得她一雙眼紅彤彤的,表情卻無比的鎮靜。
羅家的喪事操持得十分穩妥。
她才感歎可惜了這麽個人。

  東跨院聽說紀吳氏帶著錦朝過來了,大舅母、二舅、二舅母等人都過來迎接。
大家先去正堂坐了,紀粲剛定了親,紀吳氏一問起他就羞得滿面通紅。
錦朝記得他和陳暄也是十分和睦的,向他笑笑。

  紀堯卻是過了好一會兒,才跨進正堂來。
他穿著一件石青色杭綢直裰,腰間掛著一對白玉墜。
俊秀的臉上什麽表情都沒有。
紀吳氏叫他過來,問他做什麽去了。

  紀堯答道:“剛才和祥貴樓的掌櫃說了一會兒話。
”又向錦朝拱手笑笑。
“表妹也來了。

  紀吳氏皺了皺眉,看紀堯的樣子,似乎還是對錦朝不鹹不淡的。

  她攜了錦朝的手跟她說:“你二表哥如今和我學管事,你不是有生意上的事不明白嗎,就問他好了。
他前兩月才去通義的田莊裡呆了一個月,我讓他學學侍農,你看是不是人都黑了許多?

  錦朝隻能笑笑,她又不記得紀堯原來是黑是白,看上去也沒什麽差別。

  聽到紀吳氏的話,紀堯嘴唇一抿。
大舅母宋氏在旁看到了,她更是心疼兒子,便笑著說了句:“估計咱們表小姐也記不清了……徐夫人還在廂房,不如咱們先去看看。

  錦朝聽了心裡也明白,大舅母也不想她兒子受委屈娶自己。

  何不成人之願。
錦朝想了想就和外祖母說:“您可不能擺脫了我,明日您去涉仙樓,我也是要去的。
紀堯表哥管事是和您學的,您就不肯教教您的朝姐兒嗎?
朝姐兒也沒比紀堯表哥笨多少……”說完又十分可憐地看著紀吳氏,倒是把紀吳氏惹得哈哈大笑。

  紀堯聽了倒是松了口氣。

  徐夫人在大舅母那邊的廂房裡喝茶,由大舅母、二舅母陪著她們去。

  大舅母在路上和錦朝說:“你三表哥紀昀去了宛平,得幾日後才能回來,不然也能在見見你。

  錦朝就問:“……三表哥去宛平做什麽?
”不是該在國子監讀書嗎。

  大舅母笑笑:“他如今是舉監了,不用時時呆在國子監。
他授課的先生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讓他去遊歷一番回來。
他在國子監有個同窗,這次鄉試考了北直隸的第三名,他跟著人家做學問呢!

  外祖母笑著同錦朝說:“……是陳家的七公子。
你外祖父還在的時候,和陳太爺是莫逆之交。
他們家和外祖父一樣,是從保定府起家的,保定如今修路、修廟宇的,都是我們和陳家捐錢。
因此關系也格外好些,你四表哥和陳家二小姐的婚事,更是早早就說過了的。
不然以陳家如今的顯赫,你四表哥怎麽取得到陳家二小姐。

  錦朝聽到這裡不由得靜默了一下。
陳家和紀家的淵源,她自然是清楚的。

  隻是她有些感慨而已,陳玄青這一世的春闈還是考的第三名,等他第二年參加秋闈、殿試的時候,會被皇上欽點探花,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雖然肯定有陳家的影響在裡面,但陳玄青本身也是極為聰慧的。
他是探花出身,又有陳三爺做後盾,後來仕途順暢,錦朝死的那年,陳玄青已是東閣大學士兼正三品的戶部侍郎。

  錦朝歎了口氣,反正今世她不想和陳玄青扯上任何關系了,何必管他以後如何。

  小丫頭傳話了,徐夫人親自出來迎接她們,身後還站了一個穿著銀紅色妝花褙子,八幅墨綠色月華裙的女子,長得隻能算是清秀,梳著圓髻,簪了一對嵌黃碧璽的鎏金簪子。
人微微笑著向紀吳氏屈身行禮。

  紀吳氏笑著拉過顧錦朝,向徐夫人介紹:“……是我外孫女,適安顧家的長女。

  徐夫人笑著誇錦朝:“……人長得真是如花似玉,我見著就覺得喜歡。

  紀吳氏又介紹徐夫人,錦朝屈身行禮問安。
紀吳氏又介紹了徐夫人身後的女子,“……是徐家二小姐。
”徐家在她之前有一個庶女。

  錦朝向她笑笑,喊一聲“姐姐”。
徐家二小姐徐靜宜她自然是認識的,前世也打過交道。

  徐靜宜也叫了她一聲妹妹,幾人進了屋裡說話。

  錦朝心裡卻暗自想著,看來徐夫人還真是走投無路了。
如今參加酒席也帶著自己的女兒,想必是想抓緊機會給自己女兒說一門婚事。
也是,徐靜宜今年已經十九歲了。

  徐夫人和外祖母說話,就不停地問到紀堯的事情,有沒有打小的定親,或者如今在做些什麽。
饒是徐靜宜沉穩,也羞得滿臉通紅扯自己母親的衣袖。
徐夫人卻視之不見。

  ……這也問得太明顯了些,錦朝在旁聽著也替徐靜宜覺得不自在。

  紀吳氏微微笑著,卻滴水不漏地回答徐夫人的問題:“……雖尚未定親,我看他是有意向的,隻是孩子不好意思說。
恐怕到時候要是方便,還要請你做媒的。
”她已經想好了讓紀堯娶錦朝,肯定不會讓別的女子有可乘之機的。
而且就算不娶錦朝,那也輪不到徐靜宜……她比紀堯還大兩歲,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麽隱疾,才一直沒嫁出去。
紀吳氏自然也不想自己的嫡孫撿剩。

  徐夫人有些失望,以她的身份來幫紀粲說媒,圖的不就是想和紀家搞好關系嗎,她早就看準紀堯了。
世家弟子中難得有如此沉穩的,而且到如今都沒有一個通房……

  她笑了笑,不再提紀堯的事,見顧錦朝胸口縫著麻布,難免問了一番。
聽說是紀氏去死,又十分惋惜。

  顧錦朝和外祖母在西跨院吃了飯才回來。
外祖母就和錦朝說徐靜宜的事:“……姑娘家,太心高氣傲是不好的,拖到歲數想嫁都不好嫁了。

  錦朝想想,徐靜宜倒也不是心高氣傲,恐怕是倔強罷了,她也是個手段強勢的人。
前世她丈夫去世,羅家還不是在她掌控之中,雖說遺孀帶著幼子拋頭露面,名聲不好。
但是人家羅家太爺都沒說什麽,別人也頂多在背後嘀咕,從來不敢當著徐靜宜的面說。

  第二日錦朝一早起床,就去了涉仙樓。
外祖母早已經在處理事宜了。
現在內院的事是大舅母管,外祖母接見的都是有頭有臉的田莊管事、商行店鋪的掌櫃。
紀家畢竟是個龐大的商賈之家,管事掌櫃流水般進來,曾先生拿著算盤在旁備著,旁邊還有幾個帳房在記冊子。

  錦朝很喜歡看外祖母忙這些,丫頭給她端了錦杌坐在幔帳後面,她聽著外祖母如何交代掌櫃的。

  “那個在香河的潞綢莊,地方本雖然好,但旁還開了成衣、估衣、杭綢鋪子,實在是不夠興盛,白白浪費了這麽好的莊子。
”外祖母跟大掌櫃說,她想想又道,“不如把潞綢莊換到隔街的鋪子,那裡改建座酒樓。
香河那地界如今要修整河堤了,等連通了運河,生意肯定是好的……”

  ps:聽說從今天起是雙倍粉紅,大家幫俺投一個吧,新書最後幾天啦~~幫俺穩住吧,麽麽噠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