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攝政王寵妻日常

《攝政王寵妻日常》第23章

攝政王寵妻日常 微桁 9856 2024-05-25 17:01

  第23章 三更合一

   後來之事,紀初苓也是剛剛才突然想起。
前世聽說之後邊境遭犯,謝縈一介女子卻無畏無懼,披甲領軍出征。

   戰事紀初苓不懂,前世也隻是浮於聽聞,不知其中巨細。

   她當然也不明白為何明明有侯爺一個鎮國大將軍,還有一個小侯爺謝遠琮在,最終卻是謝縈去帶的兵。

   巾幗女將雖斬敵大將,可最終卻遭遇埋伏,戰死沙場。

   佳人薄命,當真可惜……

   “對了文郎,我這有個嚴副將從邊陲帶回來的稀奇玩意,是個夜間會熒亮的雲紋腰扣。
送你可成?

   謝瑩半身前傾,一雙鳳目在文凜面上盯得仔細。

   文凜最不慣於如此直視,身子已習慣性地閃躲開眼神,脫口道:“不用不用!
那個,對了不如也送與二姑娘吧。

   紀初苓這邊尚在回憶之中,心情正因前世謝縈的結局而生霾,卻沒想再次被兩人的話茬拋中。

   她回了神,見兩人齊齊向她看來。

   紀初苓:“……”

   頭疼……

   她要那東西做甚?

   ……

   街巷上駛來的是不久前從香山寺出來的侯府馬車。

   馬車外素內奢,車廂之中暗鑄玄鐵,陳鋪軟墊,可見是為精心置造過的。

   謝遠琮倚案閉目,面上看不明情緒,隻指尖在案上的杯盞上摩挲。

   他所用的馬車本就是特製,自回來之後又命人重新修繕作過更改,甚為堅牢。

   否則也不會如此輕易就擋下了方才那一波

   的箭雨。

   此刻他的馬車駛入城內已有好一會了。

   忽聽得動靜,謝遠琮睜眼撩起一半車簾。

   鐘景駕馬隨在車外,同他低聲稟報:“爺,跟著的那幾個人都已經擺平了。
是榮王的人。

   “嗯。

   謝遠琮點了下頭。

   這麼快就沉不住氣了?
一切才剛剛開始呢。

   鐘景擰皺著一張臉,看上去氣不平,道:“爺,小的有話憋好久了。
您說皇上他到底想幹什麼啊?

   榮王暗設的黑市巷被主子揭到了聖前,聖上大怒。

   可明斥榮王,暗捧主子。

   眼下的結果,就是他們已經遭榮王深深嫉恨上了。

   連他都能看出來,皇上對主子一次賞封就是五品實權,這可不全是好事。

   更像是把懸頸的鋼刀。

   主子硬生生就被推入了京城權力圈的風口浪尖,成了各方勢力的焦點。

   這不,榮王連暗殺這事都做出來了,怕不是恨得狠氣得急了。

   謝遠琮眸光瞥去,聲中藏厲:“聖上不可議,不準再有下次。

   被主子警告,鐘景才反應過來他剛說了些什麼,趕緊稱是。

   若這話被有心人聽去,也不知會給主子惹出什麼麻煩。
鐘景經過這段日子的經歷,已然明白了件事。

   跟著主子往下走的路,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

   簾子垂下,謝遠琮垂斂的漆眸裡是層層冷冽如刃的光。

   將他一把推進京城危機四伏的權政暗流,捧作各方焦點,那人自然是有意為之。

   一個小小的黑市巷,於望京而言

   ,雖是處毒瘤,卻也觸不及他的根本。

   鄭予膺那點微不足道的小算計,康和帝又怎麼放在眼裡。
皇上作出這般姿態,不過是榮王近來勢頭太猛,過於高調,他有心借機打壓罷了。

   而且鏟了那個地方,還能順道斷了榮王一處用於情報傳遞的暗線。

   所以那位對他呈上的答卷甚是滿意,這才痛痛快快將他納進鎮槐門中。

   鎮槐門中人,隻效力聽命于康和帝,暗中執行聖令,不沾染任一黨派。

   至於對他的力捧與賞封,不過是賜與他的一些甜頭,並給予的一個警告而已。
那人的手段慣是如此。

   他遭榮王仇視,斷了他同榮王一派交好的可能,此為其一。

   各方勢力摸不透他的行事脾性,紛紛對他忌憚警惕,此為其二。

   那人之意在於告誡,他榮辱由他,且隻能是他的一柄刃。

   謝遠琮於此了若明鏡,他不似鐘景那般生氣,當然是因為他是自願為之。

   大夏國自重創蠻夷韃羅之後,至如今再無戰亂,國泰民安。
自蠻夷不敢來犯後,大夏國無外患卻有內憂,朝堂中漸漸就成了如今重用文臣輕用武臣的局面。

   這也是為何他當初要決定參與文試。

   殿試之後更直接同皇帝言明他此行隻為入鎮槐門。

   鎮安侯府偏安一方,不涉各方爭鬥,正因如此康和帝才會對他放心。
但也設下考驗,他何時向皇帝證明,何時得入。

   這才有了在眾人眼中,他這個皇帝不聞也不

   問的狀元郎。

   皇帝以為他在拿捏著他,殊不知一步一步,亦是謝遠琮在向他索討。

   謝遠琮唇邊微微抿起一個危險的弧度。

   就看看到了最後,虧盈幾何?

   沒多久,侯府馬車拐進主道穩當前行。
忽然剛在謝遠琮那討了罵的鐘景,又在馬車外聲稱有事要稟。

   “爺,是大小姐那來的消息,大小姐說先前相約的聚行樓,爺可以不必去了。

   謝遠琮眼皮微動。

   長姐確實約了他聚行樓一行,他雖隨口應過,可壓根就沒打算過要去,此時吩咐的車輪駛向也是直指的鎮安侯府。

   本就是長姐想邀約文凜,但就文凜那性子,說是若不將他拉上,根本就邀不出人來。

   所以長姐在這種事情上,一貫要打他的名義。
沒第三人在場,文凜坐不到一刻就得要走。

   對於這兩個人謝遠琮也是無話可說,長姐硬要回回的拉上他,能有何進展。

   隻不過面對他每回的“言而無信”,長姐以往都是對他連環相催。

   今日竟這麼乾脆,讓他不用去了,還是頭一回。

   “為何?
”事出反常,謝遠琮起了疑惑。

   鐘景已想好措辭,聞言眼睛頓時一亮,面容上卻依舊保持淡定。

   他把大小姐的“夠人了,用不著你了。
”吞下,如是說道:“因為今日恰巧有旁人同大小姐和文公子一起吃茶。
是紀二姑娘。

   說完他偷偷去看主子神色,見主子聽見這幾字果然被觸動了一下。

   垂簾稍待片刻,

   裡頭傳出聲音:“去聚行樓。

   鐘景咧著張嘴,回道:“得嘞。

   ……

   紀初苓一是想恩謝謝縈的仗義相助,二是因中間隔了漫長年歲,重見文凜頗為懷念,所以文凜相邀她時才點了頭。

   但是眼下她暗忖著想走了。

   這兩人一來一往的相處方式著實古怪難明,作為險些要撐的吃茶群眾,紀初苓有些扛不住了。

   她萌生退念,好不容易尋了個時機,趁文凜與她說了句話時正要提出,忽聽雅間響起敲門聲。

   緊接著外頭候著的下人推開門,一個她今日再眼熟不過的人出現在雅間之內。

   謝遠琮?

   怎麼……又是他。

   謝遠琮進雅間之後,第一眼便狀作不經意地掃過坐著的紀初苓,也沒理會謝縈詫異的疑問,擡步走進。

   可當他發覺在他進來之時,文凜正側著頭與紀初苓說著什麼,本是舒展的眉宇突然就難以覺察地暗蹙起來。

   文凜這般跟個姑娘說話,以他那性子來說可謂極其少見。

   小姑娘與文大學士的淵源他知一二,自曉得她與文凜是識得的。

   可這會看起來,難道他同她的關係,很熟?

   謝遠琮的穩當步伐原本下意識是朝著紀初苓去的,可走近了後,才發現文凜與紀初苓相坐得近,中間並無多餘空當可容一人。

   他眸光在兩人身上淡淡瞥過,腳下未有停頓,多行幾步,最終繞過兩人後方,在文凜另一側的空位上坐下。

   一氣呵成,沒叫人瞧出他原本

   想在兩人中間蹭個座的意圖。

   可看起來一派雲淡風輕之姿的小侯爺,心裡頭一個不知名的小罐子卻早早就摔翻了。

   他生惱。

   這張桌子明明有那麼大!
這兩個人坐那麼近做什麼?

   “謝兄,我還當你又有事不來了。
”因為好友謝遠琮的出現,文凜的拘謹明顯減少了許多,他轉而自如地同謝遠琮攀起了話來。

   然而文凜說了幾句,謝遠琮都隻淡淡回應。

   文凜與謝遠琮認識太多年,知道他怎樣的脾氣,但他這好友平常言止淡漠也就算了,不知怎的今日神色尤其冷淡。

   態度不善的,更像是被誰惹到了似的。
文凜攏了攏袖子,默默地想,究竟是誰這麼不識相,去惹這麼個冷面的傢夥?

   因為謝遠琮的突然出現,紀初苓心裡打起了纏結:這一時半會的,似乎更不好提要走了。

   畢竟人前腳剛來她就要提走,未免太失於禮數了。

   謝遠琮的位子正坐於她對面,紀初苓視線一落便在他身上。
謝遠琮一有覺察,目光也立馬對了過來。

   看起來面色不虞,跟先前遇著的那個他判若兩人,紀初苓馬上便低了頭默默吃她自己的茶。

   同時腹誹此人的性子當真太捉摸不透了。

   先前便是抽了那樣一副簽文,都是雲淡風輕的毫不在意的模樣。
左右也不過個把時辰的光景,可眼前這個謝遠琮眉宇間卻猶如鬱繞著股氣一般。

   也不知道中間是否發生過什麼。
說不準是後來有

   誰惹怒了他吧。
紀初苓邊吃茶邊如此猜測。

   應該,不是她吧?

   她暗暗的把同他的相處回憶了一遍,確認過確實沒有,才將一顆心放了回去。

   兩人無意中掀翻了某人心中的小罐子卻皆無自覺,倒是謝縈一下敏銳地揪出了親弟弟身上的那絲微妙。

   她一手把玩著腰間劍穗,落在場上三人的眼神裡頭包含著探究與興味。

   這時酒樓小二又上了些茶點。

   謝縈瞬間丟開劍穗,拿了筷子落向其中一盤,眸中笑盈盈:“文郎,我猜你口味,這棗泥山藥糕定是合你胃口的,你嘗嘗此處做的如何?

   女子一瞬不瞬看來,剛還要同謝遠琮說什麼的文凜猝不及防地就看到謝縈的手往他跟前落。

   身子反射般提筷擋住,夾過的那塊糕點在他眼裡似灼了團火,文凜想也不想拐了個彎便送去了紀初苓面前。

   “這……看上去確實不錯,不如二姑娘先嘗嘗吧。

   紀初苓嘴角抽了抽,怎麼又來?

   她這頓茶已是吃得撐了,怕是晚膳都能讓小廚房直接歇了。
她正為難地看著文凜要給她夾來的棗泥山藥糕,忽從對面半路而來一雙銀筷,將糕點給截住了。

   謝遠琮唇抿作條線,目光清冷地提箸在文凜筷子上頭重重一敲,繼而腕間一轉,滑落的糕點已被穩穩夾住。

   這塊波折重重的棗泥山藥糕最終被謝遠琮一言不發地塞進嘴裡。

   至於心底那瓶盛酸的小罐直接就碎了。
他再次生惱

   ,這小饞鬼,怎麼誰遞的東西都吃!

   場面靜了好一會,還是文凜先道:“看來謝兄是餓了。

   而紀初苓瞅著桌上那滿滿的一整盤,神色複雜。
未來權臣的心思果然不是誰也能懂的。

   大抵是搶來的更香?

   謝遠琮來後,場上氣氛變得愈發奇怪。
最後紀初苓熬了兩刻鐘,終提出告辭了。

   文凜一見天色,直言尚有要事也要先行離去。

   眼見兩人一前一後要從雅間走出,謝遠琮眼角微跳,緩緩摩挲著指節,正欲起身,卻被謝縈一把扯住了袖子。

   謝遠琮看向長姐不明所以。

   被謝縈一阻,那兩人也已從聚行樓離開。

   “哎,小琮。
”謝縈端起椅就往謝遠琮身邊靠了過去。

   謝遠琮眉頭一皺:“都說了你別這麼叫我。

   謝縈笑眯眯伸指戳了他胳膊一下:“行行行,我的好阿弟。
我說,原來你喜歡這樣的?

   謝遠琮漆眸微轉,深深看了他這位長姐一眼,後拿起茶杯淡淡然抿了口,未置言辭。

   “喜歡這麼小的。
”謝縈仔細想了想,又補了一句。

   正在飲茶的謝遠琮陡然被嗆了一嗓子,頓時咳聲連連。

   好半晌,才緩了過來,幽幽聲道:“你先管好你自己。

   兩個人那般磨嘰。

   謝遠琮認真地在考慮,要不要讓鐘景直接把文凜給綁了扔到謝縈的房裡去。

   且看她是否還有暇胡思亂想!

   紀初苓從雅間出來之後,默默長出一口氣,方才在裡頭憋悶著,她腦袋都有

   些發脹。

   隻是那候在外頭的鐘景,見著她出來後好生的殷勤。
又是躬身敬言又是要送的。

   笑容在臉上堆出了朵花。

   看得她連打了兩個寒顫。

   自回來後,這人她還是第二回見呢,隻知是謝遠琮的心腹。
不過這般舉止,她著實看不懂。

   紀初苓拒絕了鐘景的相送,暗暗想著,鎮安侯府真是與別家貴爵不同。

   裡頭謝家的那兩個主子古古怪怪也就罷了,連個下屬都是如此。

   看見姑娘出來,國公府的下人亦擁了上來。
車廂內已重整好,送姑娘上馬時,秋露幾人想起之前的事還心有餘悸。

   陳嬤嬤操著一顆心,千叮萬囑讓車夫小心駕馬。

   車夫見姑娘對之前的事沒有怪罪之意,更是頭點如搗蒜。

   紀初苓見此言道不過意外而已,無需放在心上。
稍稍斟酌,讓她們也不要同母親提起。
娘易多想,免得接下來又因此拘著她連個院子都不讓出。

   隻是被扶上馬車時,她轉過頭深深地看了馬匹好幾眼,才低頭進了車廂。

   回到衛國公府,紀初苓隻暫歇了會,便稍作整理,徑直去了府內後院的馬廄。

   管馬的趙叔見二姑娘突然到來有些不安驚慌。
馬被牽回時,他就聽說了二姑娘的馬車在途中驚馬失控的事情。
他聽了是陣陣的後怕。

   府上誰人不知二姑娘在國公爺眼中如何,若是因馬出了什麼事,追究起來他也逃不脫幹係。

   特別是老爺近來還心情不佳。

   他還當這

   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轉眼二姑娘就親自來了。
府裡頭的主子,誰會沒事往他這跑。
果然還是來問罪的吧?

   結果紀初苓隻道要瞧瞧今日那兩匹馬,左右也就問過一句這馬性子如何。

   府內養著駕車的馬,向來都是腳力好又很溫順的。

   聽過趙叔的話,紀初苓靠近馬欄,視線停在馬身上細細探尋了許久,最後未多言便離開了。

   趙叔見她無意追究,終是鬆了口氣。
心道二姑娘果然是個好處的,若今兒換作三姑娘,可沒這麼簡單了結。

   秋露發現姑娘去了馬廄一趟回來後,臉色便凝重了許多。
且姑娘回了屋子,便將她們都遣了出去。

   紀初苓踏進屋內後,便徑直去將那件蓮花繡紋的香囊給翻了出來。
她盯著香囊良久,忍不住揉了揉額頭。

   她就覺得有哪處不對勁,怎會好好的突然驚了馬呢?

   回府後她心裡不踏實,所以才去馬廄找馬,仔細察看下來,果然被她找見,其中那匹的馬腿上有道不甚明顯的小傷。

   雖不知道這傷當時是誰造成的,但馬車驚馬顯然是有人故意為之。
方才從馬廄回來的一路上,其實她已經尋著頭緒了。

   紀初苓的雙手有些微微涼。
她回想起回城的那一晚,那件禍事她尚尋不著眉目,可暗處想要她性命的那人,卻忍不住再次出手了。

   誰想殺她?
紀初苓回憶樁樁件件,一下子從腦中冒出的,竟是吳氏那雙試探的眼。

   事出反常

   必有妖,作妖的除卻紀正睿外,最道不明的就是那日與李襄婉一同前來的吳氏。

   而這事她此前試探過,與紀正睿無關。

   先前紀初苓一門心思給紀郴討公道,無暇去管顧她那從天而降的殺身之禍。
吳氏當日那番舉止也被她先擱放了一邊。

   這一刻猶如被一跟絲線牽引,全都傾湧了出來。

   紀初苓手中捏著香囊,在房內來回踱步。
這世她遭歹匪一事,並未傳開,不像前世鬧得人盡皆知。

   她還記得李襄婉說過,吳氏在她收信前就已將這事告知了。

   說實在的,李府除了她與李襄婉關係較近外,並無其他走動。
吳氏與她見面也說不過三句話,此番對她也太過關注了。

   誰都不知道她出了事,除非是有心人。
誰是有心人?

   要她性命的那個。

   紀初苓認定了吳氏有問題後,有些事一理也就能解釋了。

   李襄婉的生辰宴當晚,吳氏中途離席於她自己的院中定是做了什麼事。

   那事不能見於明面,所以在拾得她的香囊後,吳氏便害怕當晚之事被她撞見了,擔心她遲早揭露出去。

   前世她那般的身子,整個人尚且迷迷糊糊的,便是說了什麼,也沒人會把她的話當真。
吳氏探病後大概覺得她已不成威脅,所以之後才停了手。

   可這一回她仍活蹦亂跳的,那日又已對吳氏的試探起疑,恐怕吳氏根本就沒信她那個野貓的說法。
一顆心懸而不放,才會再次加害。

   隻是

   前後兩回,當真隻憑吳氏一介婦人所為?

   紀初苓略一沉吟,伸手將香囊拋回盒中。
這事,怕還得從李昊的頭上查一查。

   因在聚行樓吃得撐了,晚間紀初苓一點胃口沒有。
還是被陳嬤嬤勸了幾勸,才用了些清淡粥點。

   屋內悶熱得很,她讓陳嬤嬤將窗全都推開了。
今日無月無風,夜晚的天色較往日更黑沉,有種風雨欲來之勢。

   紀初苓用完粥點後,獨自將秋露召了進來。
之前的事秋露辦得都很好,紀初苓對她信任,打算把查李昊的這件事也交給她。

   姑娘晚上時不時陷入沉思的,秋露原本還擔心著,直到姑娘交代她去辦事,秋露才反應過來,姑娘這是又有什麼大事了。

   雖說她不知為何要查那個李家公子,但照姑娘吩咐的做就沒錯。

   紀初苓細細同秋露吩咐下去,見小丫鬟聽了後,竟眼睛發亮,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紀初苓繃了一晚的小臉總算鬆了松。

   這丫頭真是……

   隻是不交代給秋露,琳琅院裡她也想不到有誰可用了。
以前沒心沒肺的,從沒想過養點自己人。
考慮了下,紀初苓最後又點了兩個靠得住的小廝給秋露。

   吩咐完後,紀初苓便洗洗歇下了。

   許是天氣燥熱的緣故,她翻來覆去許久,可怎麼也睡不熟。
半迷糊中,上一世同這一世的景象彷彿交疊在一起,怎麼分也分不清楚。

   忽然,悶了一晚的天刮了一陣大風,直刮得窗外樹葉

   簌簌發響,將她驚醒。

   紀初苓坐起身,屋內還留了一小盞燭火,不算漆暗。
桌上的書頁被風刮得頻頻翻動。
紀初苓也沒喊人,起身想去將窗給關了。

   待走到窗邊時,隱隱約約的聽到外頭一陣陣窸窸窣窣的小聲音。

   她已有好長一陣子沒再聽見這聲音了。

   那些草葉私語著,說是接下來幾天要下雷雨了。

   第二日一早,紀初苓醒來時,便見外頭天黑沉沉,嘈嘈雜雜的,果然下起大雨來了。

   秋露在給她梳妝的時候,倏地感歎了一聲:“竟然真的下雨了啊!

   紀初苓聽了納悶,問道:“怎麼說?

   難不成昨兒那些花花草草的聲連秋露都聽見了?

   見姑娘問起,秋露便回道:“姑娘,這話是今日從外頭傳來的,說是從今天起,望京城裡頭會連下整整三天的大雷雨。

   紀初苓皺了皺眉頭,覺得這說辭有些熟悉,便問:“從哪傳起來的?

   秋露挑了個珠花在姑娘發間比了比,嘴裡也沒停:“是那位甯公子說的。
甯公子昨兒去了萬佛寺,聽說他當時看了眼天,便說接下來將有三日的雷雨,好多人都聽見了,回來便這麼傳開。
姑娘你看,今天果真下雨了。

   “他們說這叫識天之術。
奴婢也不懂,就是覺得好厲害。
若真下了三天後停了,那這甯公子也太神了!

   甯方軼知天象,這事聽來新奇,秋露提來不免激動了些。
可紀初苓聽她提及甯方軼,手

   心下意識就攥了攥。

   是有這回事。

   當時下了三天的大雨,她的傷口又脹又疼,痛得她整夜整夜的睡不好。
特別是外頭電閃雷鳴的,照得身上那道疤痕愈發猙獰。
她忍不過,偷偷哭了好些回。

   但是甯方軼每日都會來看她,哄她吃藥,跟她說望京城外的趣事,轉移她的心思。

   甯方軼的那些故事很能安撫她的情緒,是以隻要看到甯表哥,她便不哭了。

   她那時太小,有人救她於生死關頭,又這般悉心待她,體貼討好,如何會不感動。

   如今想來,其實男女之情她那時也並不太懂,隻是一絲依賴的小情愫,大抵是從那時便有了。

   她也不過一個普通姑娘,得俊雅郎君特殊相待,總是心生歡喜的。
何況這人還是望京城裡,各家姑娘眼中最好的那一個。

   這些被雨聲勾出的前塵往事一下子充滿了紀初苓的腦子。
有風吹進來,她微微打了個寒噤,方才因回憶而出神的眸色一下子冷淡了下來。

   那人從前有過多少貼心,再回想起來就有多少諷刺。

   紀初苓揉了揉手腕跟指節,隱隱覺得被針紮一般地發疼。
又來了,每次想到甯方軼,被惡狼利齒啃噬過的地方就開始痛。

   紀初苓撫了撫喉間,唇色都疼得發白了些。
隻好閉了閉眼把甯方軼從腦海之中趕走。

   秋露見姑娘如此,嚇了一跳,趕緊去倒了杯熱茶回來。

   茶氣氤氳,紀初苓一雙手捧著,慢慢暖和了過來

   。

   “沒事,大概是因為突然下雨,著了點涼氣。
”紀初苓示意秋露繼續替她梳整。

   心思則隨著杯中茶水一同輕輕晃蕩。

   這一回,她紀初苓也不多求別的。
那人便是家世沒落也好,山野莽夫也罷。
她隻想要一個無論發生什麼事,即便是拼上性命,都願去護著她的那麼一個人。

   ……

   楊軻到了衛國公府時,一身都快被淋透了。

   那什麼來著?
聽聞昨兒有人觀天象說會有三日暴雨,還把這事傳得滿城皆知。

   好像深怕京城裡頭有誰不知道他掐指算過一樣。

   要他說,這觀的什麼狗屁天象,怕不是烏鴉嘴吧!

   他平日裡都閑得長毛,可今日出診來給紀郴治腿,是早些時候就已經約好了的。

   侯爺又突然派人告知,讓他明後兩日去軍營一趟。

   全趕上了!

   楊軻被人引著穿過遊廊往青竹院去,一邊為他新買的袍子而忿忿。
手上不停撩著衣角,一擰就是嘩啦一大把。

   心情可謂差極了。

   紀初苓到青竹院時,正瞧見楊大夫闆著張黑漆漆的臉,被下人引著去了後院。

   她好奇問道:“這是怎麼了?

   紀郴瞥她一眼:“你還知道來?

   紀初苓便訕訕笑:“自然,大哥今日要治腿,阿苓怎能不來幫忙。

   紀郴伸指點了點她,終是歎口氣沒再說什麼。

   紀初苓自是瞭解大哥的,知道他就算想訓的話一籮筐,時間一長也就過去了。
而且今日楊大夫在,當著旁人大哥就更

   不會說她了。

   見著大哥,紀初苓方才從琳琅院帶來的不快都一掃而光了。
她走去蹲在紀郴身邊,討好似的幫他捶起腿來。

   紀郴看著她長大,這點小心思怎麼瞧不出來,他緩緩出聲:“下次……”

   “保證沒有下回。
”紀初苓道。

   紀郴抓過紀初苓要捶落的拳頭,擱往一旁:“下次,至少要同為兄說一聲。

   阿苓大了,能耐了,他管不住她。
但他不想妹妹在替他出頭,他卻全然不知。

   她古靈精怪地想出那種法子給他出氣,可他卻連傷她的那兩個歹賊都抓不了。
雖從不明說,可他實感挫敗。

   紀初苓一怔,繼而嘴角上翹:“好。

   這時柳素帶人上了茶水,並將些藥物和楊大夫的醫藥箱子也帶了進來。

   “辛苦了。
”紀初苓把藥箱接了過來,笑呵呵給柳素使了個眼色。
幫她在大哥跟前頂那麼久,應當不易。

   柳素遞過後行禮:“奴婢不辛苦。

   “對了,明喜他?
”紀初苓想起這個小廝來。
下毒之事已然了結,可仍沒見著,是還關著?

   柳素看紀郴一眼,回道:“明喜毒害少爺是事實,前些日子已經被少爺逐出去了。
他自己也說無臉再留。
不過少爺寬厚,看在他老祖母的份上,另給他在城外置了間小鋪子。

   原來如此。
紀初苓點點頭,正說著,楊軻已簡單換了身回來了。

   他進來時一聲電閃雷鳴,楊軻腳下正過門檻,險些一絆。

   柳素忙去將門

   闔上,免得雨潑進來了。

   “勞煩楊大夫了。
”紀初苓起身相請。

   楊軻本惱著,可對上紀初苓那憂心的眼神,不知不覺就散去大半了。

   他走去開始替紀郴把脈,並斜著瞟了他一眼。

   紀郴的腿在這種雨天,應是極其難受的,不過卻裝得像個沒事人似的。

   真能逞。

   楊軻邊在心中碎碎念,邊讓紀初苓把針包鋪開……

   替紀郴的診治花了整整一日。
青竹院的下人把楊軻的衣服烤幹了,可他一出門又濕了大片。

   雨比早上更大,但他這一整天的功夫費下去,紀郴一段時間內是不會特別難受了。

   可怎麼使他痊癒,楊軻依舊想不出好的法子。
紀郴這腿太難治了,要換他爹那老傢夥來,估計也不成。

   雨下了整三天。

   隨著三天後雷雨的停止,甯方軼識天象,擅乾坤之術的名聲就傳遍瞭望京城的大街小巷。

   這次不止限於貴女勳爵的圈子,就連街邊賣菜的大娘都聽說了。

   茶肆酒樓間亦有相傳,說甯方軼不愧是鶴石先生的高徒。

   鶴石先生在辭官雲遊之前,位極太傅,亦做過聖上帝師,他的本事之一即是觀天。
先生識天之術的精妙準確,說是甩去欽天監一眾千裡。

   秋露這般提起時,紀初苓隻冷淡撇了撇嘴角。

   天將連下雷雨,這事不巧她也知道啊。
早知她也出去宣揚一下,豈不是茶肆間談論之人就換作她了?

   紀初苓好不正經的想。

   甯方軼先是特地挑了那麼

   個日子去萬佛寺,後又出一手觀天之術。
顯然是刻意為之。

   後頭大概也有她那大舅,安國公的意思。

   不然如何理解,此事前前後後被傳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廣。
所以真換作她出去宣揚,絕對激不起那麼大的浪花來。

   自甯方軼遊學歸來後,安國公府風頭大盛。
如此一個香餑餑,不用想也知各方盡有拉攏之意。

   不過若她沒記錯的話,宮裡頭那位卻一直是無甚表示的。
安國公府承著各方明裡暗裡的討好,卻被皇帝晾了那麼久,應當也是急的。

   可當下有了這麼一出,再依著鶴石先生的名頭,皇帝再不召見都不成了。

   紀初苓如此想著,難免默歎。
等將自己從裡頭摘出去了,有些事情反倒看得清楚。
那人也並不是前世她想的那般,從頭到腳都是乾乾淨淨的清清君子。

   “以後無事就不要再提此人了。
”紀初苓同秋露道,邊俯身侍弄著遭了三日摧殘的花草。

   秋露點頭應是。
她也看出來了,但凡提及這位甯表哥,姑娘就有些不高興的樣子。

   管外頭說那甯公子有多好。
既然姑娘不喜歡,那她也不喜歡了。

   “對了,姑娘吩咐奴婢的事,奴婢問到了一些了。
李家那位爺確實是溺死在水溝裡的。
但有一些奇怪,溺死的那處聽說是條花柳巷子。
人那晚似乎也不是從酒樓出來的,而是花樓。
”秋露說著聲音越來越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