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攝政王寵妻日常

《攝政王寵妻日常》第64章

攝政王寵妻日常 微桁 3601 2024-05-25 17:01

  第64章 找弟子

   西境的捷報傳回望京。

   同時傳回的,還有謝遠琮用兵神勇的威名。

   至於這個消息傳回後,京中究竟誰人喜誰人悲,那就憑各自去思量了。

   但邊境大捷,百姓們自然是高興的,且高興的還有宮裡頭那位。

   康和帝那張繃了不知多少時日的臉總算不見了。

   邊關捷報傳回的第二日,聽說早朝時皇帝龍顏大悅,竟少有的拍案朗聲大笑。皇上都笑了,底下人自然也就跟著輕鬆多了。

   而月餘以來因為西境戰事,望京城裡沉悶的氣氛也終於松緩許多。

   因捷報恰好趕在了踏青節之前,且聖上也表了態,京中的百姓也好,貴胄男女也好,終於敢好好玩樂一陣了。

   秋露從街上聽來此事,回來告訴姑娘時,發現姑娘並無太多驚喜顏色。

   秋露不知,紀初苓自然是早就收到消息了。

   那人臉皮厚,在信中也不吝吹噓自己。西境傳來的是好事,可還是令紀初苓又喜又擔憂的。

   他一日未回,她這顆心總歸放不穩。

   大夏國子民一直有踏青節出遊的習慣。趁寒氣褪去,春意已濃,邀上各自好友結伴,外出走動遊樂,別有一番情趣。

   雖說是各自友親相約,但京城附近適宜踏青的籠共也就那麼幾處。

   要麼玉泉峰登爬賞春花嬌蕊,要麼東山頭邀友踢蹴鞠放紙鳶,或也有人去樨桃湖畔吟詩作對,話湖光春景。

   所以雖都三兩之行,但恰好聚作一處,望之也能成群。

   但是這踏青節,紀初苓一直都不太會去湊熱鬧的。比起約閨友踏青,她更樂意選個少人的地方,推兄長出去走走。

   可沒想她近日卻收到文府的遞信。

   文伯伯約她至煙雨莊。

   紀初苓當下就心虛了。說來也是不應該,數一數,她都有好長一段時日沒尋空去見過文伯伯了。

   事情一樁接一樁的,她根本給忘了。文伯伯怕不是生氣了吧。

   於是紀初苓看了下文伯伯所說的日子,當日隻得乖乖地去了。

   文伯伯善結友緣。

   這煙雨莊便是文伯伯坊間友人的一處莊園。他那友人是時常不在的,儘管如此煙雨莊也總是大開莊門,敞迎各路友鄰。

   所以除了那些個地方,踏青節前後也會有一些人去煙雨莊賞談閑坐。

   這日清風送爽,煙雨莊中繁花成景,到處都飄揚著花香氣。

   煙雨莊中有一處且宜居,紀初苓此時正是與文涵在此間。

   紀初苓今兒到這,一見到文涵就堆了滿臉的笑,隻是仍舊沒逃過被檢驗課業的命運。

   她隨意揀了首詩書滿了紙張,遞到了文涵手裡。

   文涵那張臉孔闆了好半天了,瞧著十分嚴厲的樣子。儘管春意怡人,紀初苓仍是沁出了一頭薄汗。

   很久沒有過這種在先生的盯視下,頭皮發麻的感覺了。

   文涵將紙張拿在手裡,在紀初苓跟前踱來踱去,目色嚴厲地檢視了半天,又歎了一口氣。

   歎得紀初苓臉都臊了。

   她瞬間有種對不起文伯伯的感覺。她隨心慣了,一時真沒收回來,怎麼找都找不得勁。

   她噠噠跑過去,將文涵手裡那張抽了回來,說這個不算,便跑回桌前重寫。

   文涵無奈搖了搖頭。

   以前他教她時,就發現紀初苓有這毛病。她落筆太過於隨性了,費了他好些心思去掰正她。可過上這麼久,她少了督促,竟又回去了。

   不過除此外,文涵還有覺得納悶的地方。

   都說見字如見人,此話不假。紀初苓的字以前多有浮氣,可若拿剛才寫的一比,卻又截然不同。

   浮氣去了個七七八八,筆鋒也沉穩下來了。以往因她的拘瑟,把她本身的靈氣遮蓋去了大半。文涵一直覺得可惜,但因同性格相關,也不好作出指點。

   可剛剛紀初苓卻將那一身遮掩的靈氣都顯露出來了。宛若成了另一個人一般。

   隻是平日裡還是疏于習練了,以至筆墨下來一時收不住,顯得過於跳脫。當然這是與她自己相比,同旁人比的話,紀初苓即便隨意幾筆,尋常人也是及不上的。

   紀初苓伏案書寫,偶爾偷偷去瞄文涵,覺得文伯伯大概是真生氣了,否則今天怎會如此嚴厲呢。因她知文涵私底下性子不像表面上那樣闆正,有時脾氣來了也像個大小孩,所以她才當文涵一直闆臉沉思的模樣是因被她氣壞了。

   紀初苓之後又遞去幾張,文伯伯都不滿意。最後書字一副遞去時,才總算見文涵露了笑。見他笑了,紀初苓也忙起來討好地湊了上去,樂呵呵地問可還行?

   文涵將其一卷拍了下她的腦袋。好歸好,但好得出乎意料了。因每人字跡不同,文涵雖對她作指點,但從未要求過她與他一緻。隻紀初苓以前有意識得去靠,仿他字跡的痕跡特別重。但這一回的,明顯已匯通糅雜自成一系了。

   甚是欣慰,當可出師了。

   但文涵並沒多提,隻說:“去,你仿著我字跡再寫張瞧瞧。寫……就寫這且宜居好了。”

   紀初苓二話不說,細細斟酌一番後落了三字。

   文涵一看,三字仿得爐火純青,快要連他都分不清了。

   紀初苓見文伯伯是甚為滿意的臉色,總算舒口氣。

   她撫了下胸口,一擡頭便與文伯伯對視上了,她正沖他笑呵呢,卻見文伯伯從懷裡抽出一本冊籍擺在她面前。

   紀初苓一瞅,叫什麼夏興祀禮注疏的。再一聽,文伯伯竟說讓她幫忙,以他字體仿抄一份。

   紀初苓頓時傻眼了。

   文涵誇讚了她一番,稱自己近來沒有空暇,於是得辛苦她幫個忙代抄一下,然後支吾幾聲丟下這本抄撰就草草跑了。

   留了紀初苓面對這一整本的注疏,她木木地眨了眨眼。

   怎能這樣呢?她感覺自己似乎入了個大圈套。

   今兒是個適宜出遊的好日子,可奇怪的是不少外出踏青的人,竟大都聚到煙雨莊附近。

   以至於那東山頭還是玉泉峰的都寡寥了人影。

   因為有消息傳出,那位元從來都不趕人前熱鬧的文大學士,今日會來煙雨莊踏青。

   若有機會能得他一二指點,那可是莫大榮幸。而且據說還不止如此,因有人聽見他親口說,他是來找弟子的。

   那個文大學士竟要收弟子?這有心思的還不都全趕來了。

   而且聽說文涵此回想找的是女弟子。所以今日煙雨莊內外聚集的多是各家貴女,皆在打聽與找尋文涵的身影。

   此時也不知誰找見了,說那文大學士正在煙雨莊附近的一座亭子裡。莊裡內外的人便全往那亭子湧去,生怕自己晚上一步。

   但也有早一步就已找到人的。

   亭子前頭便是幾個有心尋來的姑娘們,她們認出坐在亭中的那位就是文涵大學士,內心好一陣歡鵲。

   但凡有點才學本事的,誰不想做文大學士的弟子。放在平時,這事是想也不敢想的。所以儘管文涵此時就坐在亭中,一時間也沒誰敢貿然上前。

   眼見再等一會,聽到消息的人就要全來了。忽然一位姑娘鼓足了勇氣,便要往亭子裡走去。

   見有人動了,其餘幾位也就不願落後。哪見那姑娘一腳才踩上階梯,便從一旁沖過來個人,將那姑娘狠狠撞了一撞,一下就給擠了出去。

   姑娘被撞疼,險些摔了,惱怒視去,竟見是那紀雲棠。

   紀雲棠瞥她一眼,那副瞧不起人的意思都掛上了眉梢。好險才趕來,有她在,還有誰能擠到她前頭去?

   她的本事,在望京圈中數上一二的自信還是有的。文大學士要收女弟子,那也該是她,何時輪上她們這些人了。

   紀雲棠將人推開後便徑直入了小亭,走到了文涵身後:“見過文大學士。”

   其餘姑娘們雖然忿忿不滿,但也萌生了退意。那個紀雲棠雖說討人厭,但誰讓她們確實比不過。若是她能得了文學士青眼,她們也都沒戲了。

   很快那些聽到消息的也全都趕了來。看見文大學士邊上的是紀雲棠後,或是觀望或是私語,待瞭解一二後,心裡則都不希望紀雲棠如意。

   文涵一眼就認出人來了。因為初苓丫頭,紀家的事他也算了解一二。這姑娘的品性可謂一言難盡,且方才的動靜他其實也全聽見了。

   見文大學士竟認得她,紀雲棠更是激動不已。文涵看了看她,又看了眼將此處圍嚴實了的一群人。

   心道人也聚集得差不多了。

   眼見其中有人還有心思要過來,便有意提高了聲,問紀雲棠:“你剛說你崇敬我?”

   場面靜了一靜。

   文大學士這可是在跟她說話!

   紀雲棠趕緊點了頭。

   之前她是見到有人要搶先,所以一時情急,就沖上來了。此刻泰鬥當前,紀雲棠才感覺到極為緊張。

   她想問問文大學士收弟子一事,臨到嘴邊卻緊張得不敢開口。

   畢竟是肱骨朝臣,即使面無表情,也有種自然而然的氣勢,不是隨便個小姑娘都能擔住的。

   好在文涵沒打量她太久,便拿過手邊的一副字遞給了她。

   紀雲棠忙接過一看,上頭書了三字——且宜居。紀雲棠一眼就斷定這是文大學士的筆墨。

   她早就鑒賞過文大學士的筆墨,以前也有臨過。紀雲棠料定了文大學士這是在考驗她,頓時找回了底氣。

   用盡平生所學將這字誇上了天。

   文涵聽完,未置評辭,隻讓她瞧瞧這亭子匾牌上的字又如何。

   紀雲棠雖不明,但依言跑出去擡頭瞧了眼。那匾牌上有莫徊亭三個字。

   她粗瞧過一眼,隻道這字尚可,暗斥貶粗漏,根本不及大學士你之萬一。

   說到此處,紀雲棠靈機一動,為自薦便又補上一句,稱這也及不上她之百一。

   文涵聽了,隻笑了笑,指著“且宜居”同她說:“這三字不是我寫的。”

   後又指指那匾牌:“那個才是我寫的。”

   紀雲棠怔了好一會才聽明白,如遭雷擊愣在當場,臉色簡直不要太好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