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神色冷淡勾了勾唇:“不用多禮,進去說話。
”
第139章
羅知縣親自將一行人引了進去。
先去二堂喝茶, 又見天色已晚, 還要操持安頓及設宴之事。
這可把他忙得是團團亂轉,他一個七品偏遠地區的小官,哪裡見過親王這般尊貴的人物, 生怕辦錯了事,抑或是犯了貴人的忌諱,衙門裡的皂隸和下人被他是呼來喚去。
就這,還怕怠慢了。
幸虧魏王吩咐下來,辦事期間一切從簡。
可是能從簡嗎?
就算讓他從簡, 他也不敢啊。
一直到魏王嫌他煩了, 冷著臉讓他退下, 他才戰戰兢兢地退下了。
次日, 一大早魏王還沒起,羅知縣便領著縣丞主簿等縣衙屬官在房門外候著,殷勤的隻差進去侍候魏王洗漱用早飯了,德旺被氣得不輕,這誰誰誰呀, 竟然搶他的活兒。
一番瑣事弄罷,魏王切入正題。
這羅知縣也是個會辦事,將案子的來龍去脈一一道明,甚至他命人所抓到的劫糧帶頭人,以及所錄的供詞都呈了上來。
這邊魏王正在看供詞,那邊有人來稟報說是商人孟新陽求見欽差大人。
這孟新陽便是被劫這批軍糧的主人,因知曉這趟事關重要, 所以他是親自押送這批軍糧的,誰曾想半路竟出了這種事。
孟新陽深受打擊,一再要求縣衙緝拿真兇,追回被劫的軍糧,以彌補自己的損失。
隻是這事注定難辦了,羅知縣也無能為力。
原來劫這批糧的不是別人,正是那陽興寨村及附近周遭幾個村的村民。
這麽多的糧食從官道經過,早就被附近幾個村的災民盯上了,剛好那天下午下了凍雨,運糧的車隊就在陽興寨村借住了下來。
山西境內鬧了這麽久的旱災,雖說自打賑災欽差到後,就極少有人再餓死了。
可吃的是賑災糧,注定也就隻能活條命,吃飽那是不用想了。
對一群很久沒吃飽過肚子的災民來說,看到這麽多的糧食,就好像老鼠掉進了米袋子。
根本沒有任何理智可言,這些災民聯合陽興寨村的村民,在糧隊吃的食和水中下了藥,待押送糧食的隨扈和鏢師都被藥倒後,這些災民圍擁而上一窩蜂的爭搶。
據說,因為當時人太多,到底是誰搶了糧根本指認不出來,無奈之下,羅知縣隻能把合計下藥帶頭的十幾個人給抓了。
這些人如今被關押在縣衙大牢裡,他們對劫糧的事供認不諱,可他們所搶的糧並不多,每個人折合下來也不過隻有幾十斤,其他的糧都被別人給搶了。
也就是說這注定是一個無頭案,因為法不責眾。
本來當地村民因為鬧災,就已經死了不少人,現在根本說不清搶糧的到底是誰,又有多少人參與了,總不能把附近幾個村的村民都抓來。
而且糧食已經追不回來了,就像主犯這十幾個人一樣,因為前來搶糧的人太多,其實每個人搶到的糧都不多。
最多的不過幾十斤,少的不過幾捧,家家戶戶都不止一口人,搶到的這些糧也隻夠填個飽肚子。
所以,還能往哪兒追回?
總不能把人肚子剖開,就算剖開也沒用,因為早就消化乾淨了。
孟新陽大抵也清楚情況,偌大個男人,哭得是泣不成聲。
據他所言,他這趟是把家底都潑上了,這次恐怕要傾家蕩產。
對此,魏王說不出安慰的話。
孟新陽被領了下去,他倒還想和魏王哭訴,可惜魏王根本不願意聽。
魏王被吵得腦袋疼,讓羅知縣等人也下去了。
見魏王面色沉凝,王程正琢磨著怎麽跟欽差大人說此事非人力能解決,陽曲縣縣衙隻處理首惡的處置方式,已經是目前最穩妥的了。
突然,魏王叩了案幾兩下,很快從外面走進來一個人。
“殿下。
”
“命人備馬,去陽興寨一趟,再命人提審此案被羈押的村民。
”
王程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旁邊坐著的一個師爺打扮模樣的人,撫了撫胡須輕笑道:“一群連肚子都吃不飽的災民,竟能下藥把一隊人都給藥倒了?
若是老夫沒記錯,開中法是有限額的,每次至少五千石以上,也免得那些小商都想分一杯盅。
一石糧食按一百二十市斤計算,五千石就是六十萬斤。
“他們所說之言是附近村民,想必這附近應該不超過十個村子,按一個村三百人計算,三千人來搶糧,一人也能分到兩百斤。
可他們又說每人不過隻分幾十斤,有的人甚至隻能搶到幾捧,這到底是這羅知縣太昏庸被商人蒙蔽,還是兩人合夥遍了一本天書?
”
王程徒然一個激靈。
是啊,這個故事看起來嚴實合縫,有理有據,有因有果,可實際上還是有漏洞的。
藥倒人的藥,從何而來?
災民們肚子都吃不飽了,從哪兒弄來這麽多迷藥?
當然可以說是買來的,但這本就是臨時起意的行為,數量多到可以藥倒這麽多人的藥,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弄來的。
還有,明顯審這個案子的人不熟悉開中法,又或者不會算數,此人按三千人計,每人都可分到二百斤糧食,實際上王程知道附近的村民絕對沒有三千之數。
因為山西境內的土地多貧瘠,所以每個村莊的村民都不會太多,因為附近沒有養活這麽多人的地。
Tips: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古代言情 種田文 甜寵文 假面的盛宴 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