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周應淮把方法交給他們後,自己就先回去了。
至于他們怎麼做,那是他們的事情。
做硯台都是需要專業工具的,有些家裡有能将就的,還可以先用着,可有些人卻什麼都沒有,要麼借,要麼買。
像慧娘這樣家裡沒個男人,又找不到人借,就隻有在旁邊幹着急的份兒。
見大家都在借這些東西,剩下那些沒參與的鄉親趕緊回去将家裡已經落灰生鏽的工具都翻了出來,明碼标價在村裡租借起來。
慧娘沒了辦法,又擔心落人于後,隻得掏了錢與旁邊這家先借用一段時間。
陳塘山家過的那些苦日子,别人隻看個表面,但鄰居家可是最清楚的。
慧娘舍得掏錢來借工具,那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收了錢,鄰居家越發肯定這幫人跟着周應淮是要賺大錢的。
“慧娘啊,你們跟着周應淮到底做什麼大生意呢?
”
平日慧娘不在家,鄰居家多多少少也會對陳小汶照顧一些,受人人情,現在人家問起,慧娘滿是為難。
之前跟着周應淮做事兒的那些人都賺了錢的,慧娘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惹怒周家,回答的也是含含糊糊的。
怕鄰居家翻臉不借東西,慧娘找了個借口趕緊就走了。
選了小石頭的可以直接帶回家去,也省得在這裡被太陽曬得頭暈眼花,可剛才拿了最大那塊石頭的人卻犯了難。
别人瞧見都在打趣他,“你拿這麼大塊石頭,要刻到天荒地老啊?
”
這人還偏偏不信邪了。
“我剛才讓周應淮幫我看過了,這一塊石頭就是最好,最适合做硯台的。
我要給我兒子刻一個天底下最好的硯台。
”
“這麼大一塊石頭,你要弄多大的硯台?
你這麼大個人了還需要别人幫你一把才擡得動,你兒子在學堂裡一個人能拿得動嗎?
再說了,那桌子就這麼大點地方,放下這麼大塊石頭,你兒子還有什麼地方寫字?
”
他倒是不服氣了,“那硯堂刻小一些,紙直接鋪在旁邊寫不就完了嗎?
”
大夥兒聽了又是一陣哄笑。
不過也有人提醒他,“咱們要做的可不止是自家的硯台,連帶着其他學生的也得做,算下來一家得做兩個才行呢。
你自己就弄這麼大一個,别人家的還能做嗎?
”
他們三夥人都是分工合作的,筆墨紙硯一齊做,到時候再一齊分。
要是誰家差了什麼,文房四寶不就缺了嗎?
想到這,大夥兒齊齊給他出主意,讓他把這塊大石頭碎成兩半,既省事兒還能多做兩方硯台。
不多時,春生爹領着人從山裡回來了,大家手裡多多少少的都拿了些長短不一的小竹棍。
周應淮教他們如何挑選,長短和品相都有講究,中間又該如何處理,如何打磨......
“可是筆頭怎麼做?
”
“對啊,應淮兄弟,你做的那些都是用的什麼毛?
”
周應淮直接告訴他們,“兔毛。
”
大夥兒犯了難。
他們這些人都不會抓兔子。
“那能有其他東西代替嗎?
雞毛行不行?
村裡養雞的最多了。
”
“這麼多筆杆子,要是都做的話村裡的雞還能剩幾根毛?
”
春生娘想了想,“那頭發行不行?
”
才說出來,春生娘自己都臉紅了一陣。
大家哄笑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