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斷他財路
焦讚行動失敗的密信很快傳到君姨娘手裡。
君姨娘有些懊惱。焦讚是她安插在軍中,早早給穆展備著的一枚好棋。這些年焦讚也很是爭氣,從一普通小兵一路升至從四品指揮僉事。
他立過不少軍功,在軍中受一眾將士擁躉,也有不少手下。隻要好好運作,將來讓焦讚執掌馬關是完全可以的。馬關有數萬人,將來這些人都會成為穆展最強的臂膀。
“爹,你不是說焦讚力氣大,武功高強嗎?”還誇口一定會把穆儼打趴下,讓他非死即殘,還讓人以為隻是一個意外。這怎的還沒過幾招,就敗了。
君姨娘很是不滿。
君老太爺也沒想到穆儼竟全須全尾從馬關出來了。皮都沒傷一分。
“焦讚還是大意了。”
君老太爺不願承認焦讚武功不如穆儼。焦讚可是他用心培養了多年之人。這些年不能明著用外孫門路的時候,用焦讚這條人脈就用得頗為順手。他還不想失了這個好手。
“焦讚隻怕是不能再留在馬關了。”
君姨娘點頭同意,“我會跟國公爺提的。”為免別人懷疑,隻平調,國公爺是不會多問的。
哪裡想到,還不等君姨娘吹枕頭風,就得知焦讚被調到昆明城的消息。
不是平調,還升了半級。成正四品指揮同知了。
錯愕不已。
“這怎的還升職了?而且調任昆明駐軍指揮同知。這……”官是升了,可是呆在城裡,立功的機會也少了。君老太爺有些不滿意。
焦讚本就是他安排在軍中的暗線,這些年也沒人知道他們的關系。這要是放在昆明城,這眾目睽睽之下,還能再支使焦讚嗎?
“聽說是穆儼那小子惜才,與他比試,覺得他武藝出眾,便把他調至城裡訓練新兵。”君姨娘解釋了句。
“那這麽說焦讚沒引起那小畜生的懷疑?”
要是這麽說的話,以後時間還長,還有的機會籌謀。而且呆在城裡也有城裡的好處,將來借著穆儼看重焦讚,再慢慢謀劃好了。
“隻能這樣了,調令都下了。”君姨娘沒看出焦讚的調職有什麽問題。
父女二人撇開焦讚的事,又說起城中產業的情況。
自君明璋去後,君老太爺現在一時想不出把家中產業交給誰。交給幾個庶子,君老太太不同意。
她嫡長子雖沒了,但還有嫡女君綺羅嫁到穆府呢。一家人都仰仗著她,君老太爺也不敢不聽這個女兒的。
庶子們沒能擔以重任,嫡長孫君若虛,君老太爺又嫌他稚嫩。且他生母還殺死自己的親兒,心裡也有介蒂。
大小事便隻好自己來。但人上了年紀,就精力不濟,隻好時常把君姨娘叫過來商量一二。
“布鋪那邊說,城裡有多家同行,都在降價出售,問咱們要不要跟著降價。你在國公府,有沒有聽到什麽消息?怎麽憑白無故,布匹棉麻毛皮等物就忽然降價了?”
君老太爺擔心是不是朝中有什麽消息了,或是滇地出了什麽緊急狀況了,怎麽好好的,民計民生的布匹毛皮棉麻等物就忽然降價了?
君姨娘也很是疑惑。沒聽說有什麽特別的消息啊。
“所有的布鋪都在降價?”
君老太爺也不甚清楚,便道:“好像是大半的鋪子都在降價。掌櫃的來問我要不要跟著降價。我生怕是有些別的什麽消息,便來問一問你。”
君姨娘搖頭,“那倒沒有。興許是年底了,各布鋪要收帳,要回籠資金,這會正好清除庫存。正好這段時間布匹毛皮也正是好賣的時候。”
君老太爺一聽沒什麽特別的消息,放下心來。
那他們君氏鋪子就沒必要跟風了。他們又不缺銀子,也不缺門路,貨也不愁賣。誰有他家背景深?別的商家要求著生意上門,他們不用。
便也沒管。
這一不管,就出事了。
事實上,一開始降價的隻有廣豐水和餘氏的鋪子。後來隨著霍惜頻頻動作,調集大量人手,從中原江南等地運抵大量布匹棉麻等物入滇,又從西域西番截走大量毛皮等物,市場上貨物一足,價格便跟著下降了不少。
但君氏鋪子自認高人一等,價格賣得比別人貴不說,服務質量等都跟不上,且不論供貨商還是分銷商都不給現銀,都是壓一個帳期的貨物。帳期還給得特別長。
供貨商和分銷商怨聲載道,對君氏極為不滿。但沒人敢跳起來,誰讓他們家勢大呢。
有穆府在背後給君氏撐腰,但凡還想在滇地做生意的商人,就得忍受君氏的不平等條件。
但霍惜一介入,這平衡立刻給打破了。
“夫人,我們的人手都派出去了,也通知了船隊那邊,接下來第二批第三批貨物,會隨著船隊源源不斷送過來。如今已有十數家鋪子跟我們訂了貨物。”
霍惜表示滿意,“很好。送往西番和西域那邊的貨物可有備足?那邊過來的貨物,可有尋到分銷的商戶?”
“夫人放心,咱們貨物備得足,且有專人護送,都是莊子上的好手,一路安全無虞,會提前送到西番和西域那邊。而且分銷的商戶多,我們最後決定多選幾家商戶跟我們一起賣。雖然貨量給得少了,但價格低,有錢大家一起賺。”
“你做得很對。分銷的商戶,還是要選一些信譽好的鋪子,百姓生意不易。”
“夫人放心。我們明白。”
滇地周邊有數十個國家和部落,不隻是西域和西番諸部。對於商人來說,這是極大的市場。
但因為道路行走不便,若不是大的商戶,有自己的護衛隊的,東西隻運到半路就沒了。一路上牛鬼蛇神太多。沒有能力的商隊,護不住貨物。
但霍惜如今不缺人。
穆儼養在莊子上的莊兵足有二三千人。一部分是老侯爺和先侯爺留給他的人,可能年紀已經大了,或是一些老兵殘兵,但他們有功夫在身,一路護送貨物,還是很能唬人的。
原本霍惜並沒有想過做這個生意。一是投入大,不光成本多,且要用到的人手也多,且周期長。錢雖也能賺,但權衡下來,利潤不比江南的生意。且她將來人不在這邊,也不好管理。
但君家卻惹到了她,迫使她不得不改變了主意。
好好的做生意賺銀子不好嗎?非要處處針對他們夫妻,還要她男人的命。那她就不客氣了,她也要他們的命。
斷人財路如沙人父母,她便先斷了君氏的財路。讓君氏失了倚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