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都市娛樂 人生1984

《人生1984》第180章 封殺你的工廠【求訂閱】

人生1984 拾寒階 5838 2024-08-10 16:15

  第180章 封殺你的工廠【求訂閱】

  李雲海臉色平靜,冷眼看著囂張跋扈的秋野千裡。

  如果CCA沒有研究成功,那他隻能向東洋人購買,也隻能任由東洋人收割錢財。
不然的話,真的隻能關閉工廠。

  可是現在情勢反轉,他的國產CCA已經生產出來了!

  他不必再仰東洋人的鼻息。

  現在的李雲海,有了足夠的底氣,可以傲然面對鬼子的挑釁。

  “少了你們東洋,這世界就不轉了?
”李雲海的話,擲地有聲,“有本事,就把你們的CCA找塊地方供起來,最好拿鐵桶封起來,千萬不要拿出來賣!

  秋野千裡神情驚愕,沒想到李雲海如此強硬,他眼珠子亂轉一圈,冷笑道:“李先生,人可以有傲骨,不可以有傲氣。
我們都是生意人,在商言商!
你打了我,我都沒有計較,還是願意和伱合作。
你拒絕我,對你沒有好處。

  李雲海心想,你來找我合作,豈是你的本意?
你也不過是個小小的區域經理,不過是給公司打工的走狗,你還不是想賣幾噸CCA給我,賺一筆不菲的提成?

  秋野千裡一臉吃定了你的表情,他做夢都想不到,李雲海和他的華人團隊,能研究出CCA。

  在他想來,連米國佬都研究不出來的產品,愚昧落後的華人,怎麽可能研發出來?

  李雲海敢如此強勢,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另一家東洋公司,已經把CCA賣給了他!

  秋野千裡忍不住問道:“李先生,你是不是和堡土谷公司達成了合作?

  李雲海發出譏誚的笑聲:“我再說一遍,離開你們東洋人,我們一樣可以生產出自己的耗材!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秋野千裡大聲的叫囂道,“離開我們東洋,你們生產不出碳粉!
李先生,你不要死扛了!
堡土谷公司比我們賣的還要貴,你不能因為對我有成見,就找他們合作。

  李雲海不想和他浪費時間,對保衛說道:“他們是東洋來的鬼子,把他們趕出去!

  一聽說來的人是鬼子,保衛們立馬來氣了,一起湧上前,大聲呵斥,趕他們離開。

  梅山人對東洋人的恨,那是刻在骨子裡的。

  那場戰爭離我們很遠嗎?

  掐指一算,也就40年前而已!

  梅山人的爺爺輩,都參加了那場赤野千裡、艱苦卓絕的戰爭。

  “出去!
滾蛋!
”保衛們一個個怒目圓睜,流露出吃人的表情,怒氣如火山爆發似地噴射出來。

  面對保衛們的憤懣,秋野千裡不由得畏懼的退了兩步,喊道:“李先生,你會後悔的,就算你現在買到了堡土谷公司的CCA,我們也會聯合起來,讓你以後再也買不到!
你這家工廠,就等著關門吧!

  李雲海昂然的揮了揮手:“你們有什麽損招,就使出來好了!
老子要是慫蛋,就不是人養的!

  秋野秋裡被李雲海的傲氣徹底激怒,他指著李雲海道:“你還妄想研發出來CCA是吧?
我告訴你,你們華人永遠研究不出來!
就算你們能生產出來,品質也達不到我們的水平!
我們有的是辦法,讓你們的產品賣不出去!

  保衛們神情激憤,伸手推搡秋野千裡等人,罵他們滾蛋。

  秋野千裡惱羞成怒,大喊一聲:“八嘎!

  這一句話,惹毛了保衛們。

  李雲海暴喝一聲:“打出去!

  保衛們手裡有警棍,當即揚了起來,朝著秋野千裡等人劈頭蓋臉打下去。

  秋野千裡嚇得魂飛天外,扭頭就跑。

  他帶來的兩個手下,雙手抱著頭,連滾帶爬,溜得比他還要快。

  保衛們一直把他們打出門外才停止追擊。

  秋野千裡站在四海耗材廠門外,氣急敗壞,痛得流下眼淚來,咬牙切齒的喊道:“你一定會後悔的!
我要封殺你的工廠!

  保衛們站在門口,虎視眈眈,見對方還在罵罵咧咧,便作勢欲上前打人,嚇得秋野千裡拔腳便跑。

  李雲海繼續培訓員工。

  他反正有了自研自產的CCA,也就不在乎對方的威脅。

  生產CCA的過程並不複雜,其實就是一種化學調合劑。

  隻要能生產出相應的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行。

  難在眾多原料的研究和配比。

  化工生產過程中,一旦形成流水線生產,大多數工序,隻需要按照程序操作,不需要有太高的學歷。

  在未來20多年間,我國打工一族中,大多數都是高中和初中學歷。
而第一代農民工大多數隻有小學學歷。

  等大中專學生供過於求的時候,工資水平也大幅提高,我國的產業也達到了升級換代的程度。

  事實上,全民教育提高,大學生滿地的時代,大多數工廠還是招不到普工。
因為大學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一方面是企業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

  李雲海找的雖然是農村來的年輕人,但隻要他們肯聽話,肯用心學習,不難教會他們。

  前期的工作,由高端的科研人員全程跟進。

  這個80人的團隊,和李雲海是合作關系。

  李雲海出了巨資,請他們研發,當然也要請他們跟進生產。

  研究出來的產品和技術,隻有量產,投放市場,才能產生效益。

  工廠初創是最難的,因為沒有前車可鑒,也沒有工廠可以讓工人去實習。

  因此,整整半個月時間裡,李雲海都待在工廠,和紀文姝等科研人員一起,反覆的教導員工,進行前期一次次的試生產。

  現在的四海耗材廠,最主要的產品,就是生產碳粉。

  碳粉也是最重要、消耗最多的複印耗材。

  300人的工廠,每個員工的月工資是25元錢,其中包括全勤獎、績效獎等等。

  這個工資水平,放在當時來說,算是中等水平。

  對農村閑散沒事做的人來說,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收入。

  員工們都很感激李雲海,做事也兢兢業業。

  這些員工裡面,有李雲海的叔伯兄弟,也有沒出五服的兄弟姐妹,就算不是同一個姓的人,仔細論起來也會沾親帶故。

  但李雲海在培訓的時候就說過了,工廠就是工廠,不講人情面子!

  不管你是我哥哥,還是我的妹妹。
誰乾得好,我就提拔誰,誰要是懶散不作為,輕則扣除工資獎金,重則開除出廠,我這裡不養閑人。

  員工們知道李雲海不是說笑的,也就不敢亂來。

  平時管理工廠的人是林小鳳。

  林小鳳在意大利的時候,就做過生意,和前夫合作,開過一家皮革製品廠,她不僅有大學學歷,還有留洋經歷,有工廠的管理經驗。

  她平時不苟言笑,總給人一種嚴厲的感覺。

  而且她和員工們都沒有親屬關系,管理起來格外嚴格。

  有林小鳳坐鎮,員工們也不敢偷懶。

  李雲海是四海耗材廠的廠長,林小鳳是副廠長。
所有重要的管理工作,都由他倆扛。

  除了他倆之外,廠裡的其他管理人員,全部從現有的員工當中進行提拔和任命。

  到三月二十號,工廠生產出來了第一批碳粉成品。

  碳粉的包裝盒上,印的是“光彩”的品牌。

  光彩兩個字,代表四海耗材廠生產的碳粉,打印出來的顏色,光彩照人。

  另一方面,這是國產的第一款碳粉,也算是為國人爭足了光彩。

  有了產品,便要打開銷路。

  李雲海有四海商店可以代銷。

  在此之前,他都是銷售東洋和米國生產的碳粉。

  四海商店賣出去這麽多的複印機,各個單位對碳粉的需求量極大。

  市面上的碳粉,價格昂貴,不管是東洋的還是米國產的,以黑色碳粉為例,要賣到32塊錢一公斤,一噸就是3萬2千塊錢。

  而四海耗材廠生產的碳粉,同樣的大小,隻賣8塊錢一公斤,價格隻要進口碳粉的四分之一。

  饒是如此便宜,李雲海的四海商店,還能從中賺到5塊錢每公斤!

  因為四海耗材廠的出廠價,隻要3塊錢一公斤。

  耗材廠和商店,雖然都是掛四海的牌子,但耗材廠是李雲海和林小鳳合夥開的,所以商店和工廠的財務,是獨立核算的。

  出廠價3塊錢一公斤的碳粉,工廠還有60%的純利潤!

  可以想見,這裡面的利潤到底有多大。

  碳粉按製作方式可分為化學碳粉,也就是聚合碳粉,和物理碳粉。

  和物理碳粉相比,聚合碳粉粒徑小、分布均勻,打印時分辨率高、光澤度好、廢粉率低、定影溫度低、生產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遠低於傳統物理法。

  物理法碳粉的毛利率約30%,化學法碳粉毛利率高達60%!

  四海耗材廠生產的碳粉,便是采用的化學生產法,所以毛利率極高。

  李雲海又聯系了科文和五一文,讓他們代銷光彩牌碳粉。

  科文和五一文,和四海商店是競爭關系,但在國產耗材上,他們沒有選擇。

  如果不和李雲海合作,他們就完全沒有活路。

  有了8元每公斤的國產耗材,誰還花那個冤枉錢,買32元每公斤的洋品牌?

  五一文的趙金平,第一時間就和李雲海達成了合作,並把光彩碳粉,擺放到了最顯眼的位置,一旦有客人要買碳粉,也是優先推薦國產品牌。

  科文的老總猶豫了一下,還想拿捏李雲海,但沒用多久,他也隻能乖乖的主動上門來承銷國產碳粉。

  因為洋品牌完全沒有了銷路!
以前科文的老顧客,進店一問,有沒有光彩賣?
沒有?
那對不住了,我們到四海商店去采購。

  為了賺錢,為了留住老顧客,科文的老總,也不得不代銷光彩牌碳粉。

  李雲海和科文之間,一直都在暗地裡競爭和較勁。

  但是,李雲海從來沒有使用過什麽不正當的競爭手段。

  而四海商店卻越做越大!

  這一點讓科文老總十分佩服。

  李雲海當然大度,也讓科文代理了光彩碳粉。

  至此,全省最大的三家辦公設備商店,全部主銷國產的光彩牌碳粉。

  可以說,全省的碳粉銷量,全部被李雲海的光彩碳粉所壟斷。

  碳粉行業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開始迅猛發展,特別是在傳真機、複印機以及打印機逐漸普及的過程中,碳粉的應用範圍逐步擴大。
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碳粉行業也在不斷變革和發展。

  出廠價3元每公斤的碳粉,一噸碳粉可以賣到3000元人民幣。

  這還隻是黑色碳粉的價格。

  彩色碳粉的價格,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翻倍!

  一噸彩色碳粉,可以賣到兩、三萬!

  而進口的洋品牌,是這個售價的10倍,要賣30萬人民幣一噸。

  如果沒有國產CCA,那國產的碳粉,想賣這麽低的價格,是癡心妄想。

  一噸東洋產的CCA,售價就高達100萬。

  而國產化的CCA,一噸隻需要3000多塊錢。

  一噸CCA,可以製造出100噸碳粉,平均每噸碳粉的CCA成本,隻需要30幾塊錢。

  正因為如此,國產碳粉才能把價格降下來。

  現在產品有了,接下來就要推廣。

  僅靠全省的銷量,隻能維持耗材廠的運轉,盈利並不大。

  李雲海想到了廣交會。

  在漫長的幾十年間,廣交會都是我國出口商品的最好渠道。

  可是,想參加廣交會,李雲海的民營企業沒有機會,因為沒有資格。

  在2000年以前,國內的民營企業,幾乎沒有機會參加廣交會。

  廣交會隻對國有企業開放。

  李雲海和林小鳳商量。

  林小鳳也覺得廣交會是最好的出口平台。

  國外的辦公設備,本就比國內更普及。

  如果不打開國際銷路,隻靠一省之地、一國之力,耗材生意也做不大。

  可是要怎麽樣才能獲得參加廣交會的機會呢?

  1985年的春季廣交會,即將於4月15日,在花城召開!

  留給李雲海的時間不多了。

  林小鳳的意見是,找一家國營企業合作。

  可以找國有的複印機廠合作,也可以找國有的打字機廠合作。

  問題是,怎麽個合作法?

  而且時間緊迫,就算要談合作,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怎麽辦?

  就在李雲海一籌莫展之際,他忽然想到了郭婉華。

  郭婉華做的是工程機器,但也一樣需要碳粉。

  何不找郭婉華幫忙呢?

  說到工程機器,李雲海不得不有些汗顏。

  郭婉華讓他代銷工程機器,但這種機器,暫時來說在國內需求量的確不大。

  這麽久了,他也隻賣出去幾台而已。

  不過郭婉華並不著急,她要的是搶先優勢,先把產品推向國內市場,慢慢的打開市場,等市場做起來了,那派奇工程機器,就會成為先行者,將來自然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訂單。

  李雲海想到便做,當即聯系了郭婉華。

  不出所料,郭婉華年後便來到了花城,繼續主持派奇公司在國內的拓展業務。
他們公司也將參加春季廣交會。

  李雲海跟她一說,郭婉華爽快的答應下來。

  在合夥方面,兩人一拍即合。

  郭婉華提出來,光彩碳粉,就以派奇公司的子品牌,參加本屆廣交會,李雲海就以派奇公司子公司廠長身份,來參加本屆廣交會。

  李雲海大喜過望,笑著說道:“多謝郭姐!
有你幫忙,真的是太好了。
我能進展館嗎?

  郭婉華微微一笑,說道:“這個問題不大。
進參館都是看憑證,到時我給你弄一個進展憑證就行了。

  她又嫣然笑道:“不過有一點,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廣交會上的競爭很激烈,外商們也不是傻子,他們不會隨便采購國內的產品。
反正我的機器,還沒有在廣交會上開過張。

  李雲海爽朗的一笑:“我知道,我做好了不開張的準備。
哪怕一瓶碳粉都賣不出去,我也無所謂,反正就是去試試水嘛!
對了,我們雖然賣的是碳粉,但是需要一台複印機、一台打印機進行碳粉的測試,不知道你們展廳裡,能不能提供一點場地給我?

  郭婉華想了想,說道:“我們不是有工程機器嗎?
你直接用我們參展的工程機器來試驗不是就解決了嗎?

  李雲海說道,工程機器售價昂貴,我們的國產碳粉,還沒有在工程機器上應用過,怕對你們的機器有所損害呢?

  郭婉華說那倒不至於,既然你們的碳粉,可以應用到複印機上,那也可以用到我們的工程機器上。
你那邊不是有樣機嗎?
你可以先試用一番。
如果可以的話,咱們就直接用工程機器展示,不行的話,我再安排複印機和打印機給你。

  李雲海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便答應下來。

  四海商店就有工程樣機,李雲海當即換下原裝的碳粉,用光彩牌的碳粉進行了試機。

  結果當然是可以的!

  這也足以說明,國產的光彩碳粉,質量十分過硬,完全可以和國外的洋品牌一較高低!

  李雲海再次打電話給郭婉華,說碳粉可以用在工程機器上。

  郭婉華回答說,她這邊也幫李雲海安排了一台複印機和一台打印機,到時你想怎麽試驗都行了。

  李雲海不由得感慨萬千,說郭姐你真的是太好了。
那我們就這麽說定了!

  郭婉華說有空過來一趟,我們商量一下廣交會參展的細節。

  她又說道:“對了,你得運一車你的碳粉過來,一來要擺放樣品,二來萬一你開單了呢?
當場就能成交呢?

  李雲海笑著說道:“那我就借郭姐的吉言了!
我四月上旬去一趟花城。

  新的問題又來了,他在花城那邊沒有店鋪,也沒有倉庫。

  這一車碳粉運過去,放到哪裡呢?

  李雲海第一時間想到了施家,和對方聯系。

  施文茵接聽電話後,笑著說這叫什麽事?
你隻管運過來,我騰出空間給你放便是了。

  她又問道:“你怎麽回事啊?
過了年,你就沒接到大訂單了嗎?
還是說,你另外找人合作了?
一個多月的時間,你就在我這裡拿了一次貨,隻拿了500台計算機,50台複印機。
這可不像你的銷售風格啊!
這麽久,你怎麽說也要賣出去幾千台計算機才對吧?

  李雲海連忙說道:“施姐,你太看得起我了!
我最近忙著開工廠的事,沒有出去跑業務。
請施姐放心,我隻和你合作。

  ”施文茵優雅的一笑:“好吧,那我們在花城見。

  第二更,求月票。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