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劉備不再需要賭命了
對於劉備的這種設想,賈詡首先表示了支持,並且提出曾經用在涼州的一系列政策都可以運用在並州,因為涼州和並州的情況高度相似。
劉備在涼州實行了各種福利政策,成功改變了涼州,讓很多原本脫離戶籍之外的人都主動回到了戶籍之中,並州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那些人在大山之中的生活未必就比之前好多少,如果朝廷可以把政策福利貫徹落實,那麽並州大山裡的人們走出大山回歸戶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分配田地、住宅,組建集體農莊,免除三年或者五年的賦稅,提供低息或者無息貸款,低價售賣農具、牲畜,還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耕牛等等。
最關鍵的是,官府代繳口賦這種政策上的大殺器也能用上。
賈詡建議他們就和之前在涼州的時候一樣,讓一批人首先過上好日子,證明他們的政策是真材實料不摻假的,然後對山裡的人發動大規模的輿論攻勢,催動他們離開大山,回歸官府戶籍。
最後再宣布,隻要落戶並州,就可以不用繳納口賦,想來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了。
如此慢慢地將並州山區內的人口全部吸引到並州,就能徹底結束掉並州山區的反叛歷史了。
賈詡是全程經歷過劉備在涼州的改革行動的,對劉備的改革行動非常支持,也了解得很透徹。
對此,整個智囊團也沒有太多的反對意見。
並州幾乎被打爛掉了,很多土地都已經脫離了朝廷的實質掌控,劉備想要在並州搞點什麽事情,隻要他能收復,自然都是他說了算。
不過倒是口賦這個事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年初,毛玠“體察上意”,察覺到了劉備的意圖,於是在大將軍府內部的政務會議上向劉備提議,正式廢黜口賦這極不道德的稅種。
毛玠認為,這稅種是一種“絕戶稅”,很不道德,得來的錢都是子孫後代的錢,用後人的錢進行今時今日的享受,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理當全面廢除。
當時劉備詢問了很多人,得知他們的態度大體上都是支持廢黜的,不過劉備自己卻沒有點頭認可。
“廢黜這個稅種,隻要我想,隨時都能辦到,四輔臣不會成為障礙,太皇太後那邊我也有信心說動她,所以雒陽朝廷層面的政策頒布,我不需要費多少力氣就能達成。
但是諸位,關鍵的問題真的在政策頒布上嗎?
不是的,是執行,我們頒布,地方上執行,落實到每個老百姓頭上,這才是政策的完整流程,隻是我們頒布,地方上沒人執行,不成的。
以我在涼州治理地方的經驗,我可以確定,我們這邊宣布廢除口賦,地方上就會有無數的貪官汙吏堂而皇之的繼續征收口賦,然後把口賦收歸己有,從前他們還需要分一部分出來給朝廷,現在,全是他們的了。
”
當時劉備的這段話引起了很多大將軍府吏員的憤慨,也有一些有過地方從政經驗的吏員對此默然無語。
因為據他們所了解的,劉備說的是真的,天下有的是膽大妄為的貪官汙吏,仗著天高皇帝遠,堂而皇之的將朝廷賦稅變成自己的財產。
這種事情,除非朝廷把收稅的權力全部收歸雒陽,不讓地方官員插手,否則根本不可能避免。
而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了,雒陽朝廷又要為此做出多少改變呢?
大漢的疆域太大了,收稅這種事情全部由雒陽朝廷來辦的話,朝廷一整年也不用做其他事情了。
所以,在沒有成功推動這一政策的底氣的時候,劉備沒有讓這個政策成為一個笑話,而是按部就班,繼續按照原來的老樣子來,名義上還是收,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在自己能控制的地區,已經不收了。
就和涼州的情況一樣,就在年初,劉備已經利用手中的權力影響到了朝廷的稅務部門,為涼州爭取到了【優惠政策】,免除口賦三年。
當然了,明眼人都知道,這一免除就是無窮無盡了,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直到這一政策徹底完結為止,這個“三年”是沒有期限的。
並州也一樣,為了促進人口增長,恢復朝廷對並州的統治,在劉備的爭取下,朝廷方面免並州五年口賦的政策已經拿在手裡了。
隻要一切準備妥當,就能公布這個政策。
劉備已經拿到了自己全部的牌放在手裡,隨時都可以打出來,並且始終留有餘地,他既是玩家,也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他有充分的餘裕可以在現階段的遊戲規則裡跑馬車。
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制定各種減稅、免稅的政策,在自己控制力強大的地區推動,實質上營造出免除多餘賦稅的政策效果。
這是大將軍路線的勝利,
而對於張燕和於扶羅來說,這個選擇可一點都不容易,他們手上的牌遠沒有劉備手上的那麽多。
最明顯的一點是,劉備已經不需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製成牌放在牌桌上了,而就在幾年前,他還經常把這張關鍵的牌拿出來梭哈。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現在是其他人和劉備賭命而劉備輕松應對的局面了。
於扶羅和張燕手上的牌不多,最值錢的就是他們的前途和命運,想要梭哈一把需要莫大的勇氣,而這種勇氣並非所有人都具備,活下來的運氣也不是所有人具備的。
劉備也曾無數次的設想,要是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那他十幾歲的時候每一次被打到頭破血流都是有很大可能死掉的。
自己死掉的時間線又會是什麽樣?
或者說救盧植那一次,身中三箭,也是有很大可能會死掉的,如果真的死掉了,情況又會如何呢?
一個死掉的劉玄德,一個沒有劉玄德的東漢末年,會是怎樣的?
沒人知道。
但是一個曾經的搏命者再也不用搏命了,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
而對於張燕和於扶羅來說,他們一直都在搏命,隻是不知道這一次到底要不要跟劉備的牌罷了。
聽從命令的話,就要統兵出擊,會面臨實力被削弱、被劉備暗箱操作搞得元氣大傷的可能,而如果不聽從命令的話,那幾萬漢軍估計會首先拿他們開刀也不一定。
所以到底該怎麽做呢?
張燕和於扶羅在河東危機之後就建立了互相聯絡的機制,有啥事情互通有無,能幫的就幫一把,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都明白,這一次也不例外。
兩人得到雒陽朝廷的命令之後,第一時間互通有無,看看對方是否也得到了相關命令,確定之後,兩人快速會面,就此事進行商討。
商討來商討去,兩人的意見逐漸統一,那就是答應,不能給雒陽朝廷趁機發難的機會。
理由也很明確。
劉備對天下的恐怖威懾已經成功建立,他太能打了,跟他敵對,純屬活膩了,如果還想多吃幾年飯,最好和劉備合作,順著他的意思來。
如此,以劉備重承諾守信譽的人品來看,基本上不會去做那些容易惹來非議的事情,也不太有可能借著這個機會對他們發起什麽行動。
不過兩人這個高層互動達成了協議之後,還要進一步和底下人商量一下。
兩人都是老大不假,但還是那句話,老大往往是個空架子,真正能聽老大的命令行動的人不多,底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小勢力,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心裡的小九九,誰也別把誰想得太單純。
張燕手底下除了直屬他的黑山軍和親信部下孫輕、王當之外,還有於毒、白繞、眭固、李大目、雷公等等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的部眾規模有大有小,兵力有強有弱,尊他為首領,但並不完全聽命於他。
簡而言之,張燕是盟主,不是君主。
於扶羅也差不多,他本身是被造反的一群人給扶持起來的單於,他的老爹就是被造反的那群人給乾掉的老單於,可想而知他在這群人裡面到底有多少威望,又有多少控制力。
所以兩人這邊達成了最高意向,還要和底下人商量著辦,什麽人出動,大家各自出多少人馬、錢糧之類的,這些都要商量著來。
“朝廷有令,我作為中郎將,諸位作為校尉,理當為朝廷效力,此番討伐烏桓,我決定出兵五千,由我親自率領,跟隨朝廷大軍一起討伐烏桓,以期建功立業。
”
張燕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自己帶頭衝鋒,出兵五千,跟隨朝廷大軍行動,這話說的是冠冕堂皇。
不過對於他的這一決定,懷有疑慮的人並不少。
比如素來和張燕不是一條心的於毒。
他可不認為聽從劉備的命令外出征戰是正確的事情,他完全不信任劉備、朝廷。
“朝廷打仗是朝廷的事情,咱們素來聽調不聽宣,這一點,雒陽朝廷也該明白,怎麽就堂而皇之的給咱們下命令了?
而咱們還就真的要遵守?
張中郎將,你覺得這其中會不會有詐?
”
————————
PS:怎麽都不信我要參加高考呢?
明明我是真的……好吧我自己也不信。
PPS:但是不得不說,幸虧畢業的早,別的不說,最近這幾年的作文我是越來越看不懂了,昨天還想試試寫一下高考作文,結果一看作文題,腦袋就是一片漿糊……當年我高考的時候那作文題是著名的梯子不用橫著放,當時我已經很懵了,沒想到近年來的作文題越來越抽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