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1980我的文藝時代》

《1980我的文藝時代》第41章 《當代》編輯部

  第41章 《當代》編輯部

  朝內大街166號,國民文學出版社後院紅磚樓。

  籃球場上偶爾會傳來打籃球的呼喊聲,林為民踩著樓梯上到二樓。

  編輯部辦公室門的牆邊貼著一張從雜志上撕下的封面,看著很樸素,卻透露著無比的自信。

  林為民敲響編輯部的門,等待了兩秒便推門走了進去。

  “榮編!

  “呦,為民來了?

  榮世輝見到林為民立刻熱情的起身,給他倒了杯茶水。

  上次林為民來是下班的時候,辦公室算上榮世輝就倆人。

  這次趕在中午的時間,辦公室的人很齊。

  榮世輝拉著他給大家介紹道:“各位,這位就是《尤拉之死》的作者林為民。

  他又給林為民介紹道:“這是祝昌盛、賀啟智、柳蔭還有小姚。

  辦公室裡算上林為民總共七個人,五個編輯,四個都有名字,到最後一個小年輕那裡,直接忽略,連名字都沒有。

  年輕人沒人權啊,所以說林為民從來不會自謙叫什麽小林,太吃虧。

  林為民的《尤拉之死》就登在上期《當代》上,他的稿子在付印前大家還都看過,風格獨樹一幟,讓人過目難忘。

  年近三十的柳蔭氣質出眾,她笑著調侃道:“真是沒想到,《尤拉之死》竟然是這麽一位年輕帥氣的小夥子寫的。

  “柳編您過獎了。

  “我這可不是過獎。
前樓老謝不是還在《讀書》上把你猛誇一頓嗎?
跟他比起來,我這算什麽。

  她的話讓在場眾人都笑了,謝明清是《人民文學》小說北組的副組長,跟《當代》一個院兒的,關系都很熟,他在《讀書》上發表的書評大家都看過了。

  榮世輝頷首說道:“為民這篇小說,不管是我們編輯部的同志,還是讀者的反饋,總體都是非常好的,老謝多誇幾句也是正常的。

  寒暄過後,榮世輝拉著林為民回到他的辦公桌旁,路過坐在祝昌盛辦公桌旁胖乎乎的中年男子時,林為民覺得有些眼熟,剛才大家都介紹了,獨獨這位沒有介紹過。

  “這次來是稿子寫完了?
”榮世輝問他。

  林為民轉過頭,“是,寫完了,這不就拿過來給你看看嘛,幫忙提點意見。

  他說著從包裡掏出一疊書稿。

  榮世輝接過書稿,瞥見他包裡還有一疊稿紙,“這些是……”

  “就是之前張老師跟你聊過的集體寫作,我們班裡有幾個同學也寫好了,方便的話也麻煩伱給看一下。
”林為民順勢將書稿掏了出來,這也是他今天來的目的之一。

  榮世輝笑起來,“你們這個點子啊,不光是我,連我們編輯部的人聽了都覺得特別有意思,都想著一睹為快呢!

  然後他揚聲道:“來來來,各位,為民把他們那個集體寫作的稿子都帶來了,大家都來看看。

  他這麽一說,辦公室裡的幾個編輯一窩蜂的湧了上來,榮世輝辦公桌上的一堆稿件頓時變成了香餑餑,不到兩分鍾便被瓜分一空。

  林為民的稿子還在榮世輝手裡,他是林為民的責編,稿子自然是要他第一個過目。

  他先是掃了幾眼稿子的內容,經驗豐富的他看得出來,稿子的水平在線,而且跟之前發表在《鍾山》上的《潛伏》完全是兩種風格,文字非常冷峻。

  “同一個故事,兩種風格!
”他說了一句。

  林為民道:“是,不能搞的太雷同嘛,所以風格變化比較大。

  榮世輝搖頭笑起來,“你小子,這可有炫技的成分啊!

  林為民趕忙澄清,“可別這麽說,頂多就是騙稿費。

  榮世輝立刻瞪了他一眼,而後沒忍住笑,“虧你能說的這麽理直氣壯?

  “這可都是我撓破了頭皮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正經勞動成果,當然理直氣壯了。

  “好了好了,別貧了,知道你厲害。

  “沒有沒有,都是榮編您調教的好。

  “越說你越喘!

  逗了幾句嘴,林為民說起了他這次來的最大目的。

  “榮編,其實我這次來還有點事。

  “什麽事?

  林為民指了指他手裡的稿子,“我今天來帶了不少稿子,之後可能陸續還會有一些寫完送過來。
我想問問您,看看能不能以這些稿子為基礎,出一個專輯?

  “專輯?

  榮世輝看了看手中的稿子,又看了看林為民,“你小子還真敢想!

  “這不是請教您嗎?

  用著人了,稱呼都變了,你變成了“您”。

  榮世輝敏銳的察覺出這小子的狡猾,他反問道:“你覺得你們憑什麽能出專輯?

  林為民拿起桌上的雜志,這是剛出的《當代》,今年的第二期,他翻開裡面的內容。

  “榮編,您看看咱們雜志,長篇、中篇、短篇、紀實、講談……欄目設的多全啊!

  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從創刊以來還沒發過專輯呢,這麽大個雜志,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你看我們班同學的這些作品,有長篇、有中篇、有短篇,我們人多作品多,您怎麽挑作品都夠。
專輯的題目我都給您想好了,就叫《講個故事》。

  我們文研所停辦二十三年後再度恢復辦學,第五期學員以同一個內核集體創作。
這個噱頭,您覺得怎麽樣?

  林為民一口氣說完自己的想法,目光灼灼的盯著榮世輝。

  榮世輝心裡琢磨著林為民的話,盡管不想承認,但他還得得說,這小子的說法確實很誘人。

  “可一本雜志,全是一個題材,甚至是一個內核,太過單調了。

  林為民一聽這話,有門兒啊。

  “榮編,這您就想岔了,咱們這個專輯奇就奇在這個事上。
您也應該清楚,哪個看雜志的文學愛好者心裡沒有點文學夢想啊?
可大多數人卻都因為缺少寫作訓練,連如何下筆都不知道。

  我們這個專輯,正是給大家一次練筆的機會。

  同一個題材、同一個內核,幾十位擁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翻來覆去的給大家演示小說應該怎麽寫。

  這難道不就是一次最好的寫作訓練嗎?
往大了說,這樣的做法完全可以激發出那些擁有潛在創作能力的新人,隻要他們願意動筆,願意嘗試,未來未嘗就不會走上寫作道路,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

  您說是不是這麽個道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