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術的時候,因為注意力集中,情緒亢奮,所以并不覺得疲憊。
等下了手術,那根緊繃的弦被扯斷,人頓時就跟被抽掉了空氣的矽膠娃娃,狀态低迷、委頓。
趙原感覺雙腿不聽使喚,腰肢跟折了似的。
這一刻,他特别希望能找個地方,躺下去,舒舒服服地睡一覺!
“趙醫生,我是南方晨報的記者,想采訪一下您!
就兩分鐘,行嗎?
”
趙原竭力想要擠出笑容。
但,即使是敷衍一下眼前的都市麗人,卻依然沒有成功。
高倩站在趙原的身側,微微蹙眉,“對不起,趙醫生已經二十幾個小時沒有合眼,如今十分疲憊,如果想要采訪的話,請等他休息一下,狀态好的情況,再接受采訪,可以嗎?
”
記者蹙眉,“隻是回答一兩個問題就可以了。
這麼一點時間也擠不出來嗎?
”
高倩不悅道,“在沙漠中行走了數日,滴水未進的人,你讓他遇到了水源,卻告訴他需要等待一兩分鐘才能喝,你知道這樣的行為多麼殘忍嗎?
”
記者有些生氣,“你明明在偷換概念。
”
趙原連忙攔住高倩,輕聲道,“倩姐,我沒事。
記者同志并非刻意為難我。
她也是為了工作。
如果晚一天報道新聞,就失去時效性了。
而且,她是在為天華做宣傳,我們不應該澆滅她的熱情。
”
記者微微颔首,“趙醫生,很通情達理!
”
趙原與記者幫高倩辯解,“高主任是為我考慮。
說實話,我現在的精神很差。
她作為一名前輩跟你說明情況,是體恤我的難處。
還請你不要介意。
”
趙原給兩人做了緩沖,氣氛頓時沒那麼緊張。
高倩望着趙原被記者帶到空曠處,微微歎了口氣,自言自語,“趙原處理問題的方式還真是滴水不漏啊。
”
女記者姓祝,今年三十一歲。
望着眼前年輕英俊的外科醫生,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在采訪趙原之前,她對趙原的履曆做了詳細了解。
很難想象,在人才衆多的天華醫院,趙原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實現了脫穎而出。
自己當年在報社從實習生到轉正可是花費了足足一年,即使工作好幾年,目前在報社也隻是一名普通記者。
“趙醫生,請你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台手術的難度。
”
趙原盡量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解釋,“兩台手術都是胸心手術當中最高級别的疾病,在這個時候個人英雄主義是沒有用的,需要多名經驗豐富的醫生齊心協力完成。
當然,除了手術室内的醫生之外,後勤部門也給予了保障。
協調手術室,調用各種特殊器械,許多人都為兩台手術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祝記者又問,“術後石康亞教授高度贊賞了你的能力。
你如今是天華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接下來有什麼目标嗎?
”
趙原停頓數秒,道:“個人的目标永遠是建立在集體的目标之下。
我的成長離不開天華良好的培訓氛圍,衆多前輩的關心與呵護。
天華醫院一直緻力于打造全國最頂級的醫院,而我希望有朝一日能為這所優秀醫院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
記者随後又問了趙原幾個問題,涉及私人。
不過,最終趙原都巧妙地引到醫院的發展。
趙原心知肚明,想要在天華進一步發展。
個人英雄主義隻适合在手術室内,其他時候都得低調謙遜,成為忠誠于集體的一員。
盡管事先說隻是耽誤幾分鐘,但采訪起碼延續三十分鐘,最終高倩實在看不下去,請江強出面,總算才讓采訪結束。
江強笑着說,“我安排人送你回家休息。
”
趙原推辭,“不用那麼麻煩。
我打車回去就好。
”
江強搖頭,堅持,“你的氣色不太好,還是聽從我的安排吧。
”
趙原也就不再拒絕。
江強安排自己治療組一名女醫生将趙原送回住處。
女醫生發現趙原剛坐進汽車後排,便有輕微的鼾聲傳入耳内,她連忙将音量調低,朝趙原迅速看了一眼。
趙醫生真的是累壞了!
他此刻睡得十分香甜,跟手術室内披荊斬棘、指揮若定的氣質,完全判若兩人。
……
石康亞走入候機室,翻腕看了下時間,距離起飛,還有一個小時。
手機屏幕閃爍,賈秀璋打來電話。
“老石,忙着嗎?
”
“準備飛國外,在候機室呢,有事?
”
賈秀璋笑着說,“昨晚你和趙原一起做手術,感覺如何?
”
石康亞沉默數秒,感慨道,“這小子絕對是可塑之才。
”
賈秀璋道,“謝謝你給他機會。
”
石康亞搖頭,“機會并非你給他争取的。
他的确有這個實力。
對了,你好像對他特别欣賞。
”
賈秀璋語氣變得嚴肅,“他身上有江師的影子啊!
”
挂斷電話,石康亞打開新聞軟件,準備閱讀新聞,打發時間。
一條新聞彈了出來。
石康亞點擊進入。
新聞标題是《天華醫院上演生死救援,二十四小時兩台頂級手術,救下兩條生命!
》
石康亞知道這篇新聞肯定跟自己做的那台手術有關。
标題沒有提到自己,難免心裡有些不适。
不過,跨院會診便是如此,他是南協的醫生,事關天華的新聞,肯定會有所偏向。
石康亞仔細閱讀内容,不一會兒,臉上逐漸露出驚愕之色。
他顯然沒想到那台手術之後,竟然還緊接着有第二台手術。
關鍵是,趙原是第二台手術的主刀醫生。
“竟然又縫合了七百多針!
”石康亞忍不住感慨。
石康亞對自己的體能有清晰的認知,如果做得慢一點,自己一口氣縫合一千針,也是能夠辦到的!
但,一千針絕對是極限了。
趙原竟然連續縫合了一千三百針,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他的上限。
年輕真好啊!
石康亞眼中露出些許蕭索。
下山的神不會輕易認命!
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會輸給年輕人。
但這一次,他不得不發自肺腑的欽佩。
年輕人已經開始崛起。
遲暮者注定要退出舞台。
趙原無疑是正朝峰頂攀爬的新神!
石康亞的視野開闊,心胸寬廣!
換個角度來想,自己可以放心地将華國醫療的未來交給優秀的後輩繼承與弘揚!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