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五卷:逐鹿天下 第763章 百姓北遷

  在平州水軍肆意地宣揚下,大黎境内的老百姓們也知道了蜂窩煤這一新玩意兒。

  一如呂頌梨和謝湛等人所料,在這個寒冷無比的冬天,平價的蜂窩煤的吸引力是無與倫比的。

  老百姓得知蜂窩煤之後,對它的讨論非常地熱烈。

  “聽說了嗎?平州弄出了一種叫蜂窩煤的東西,取暖效果可好了。”

  “是的,關鍵人家還便宜。”

  “呂州長真是大義啊,為了治下的百姓,甯願不賺錢。”說呂頌梨不賺錢,大黎的老百姓是信的,那麼老大一塊蜂窩煤才賣兩文錢,有什麼賺頭嘛?

  “可惜人家不對外售賣,隻供給平州百姓。”

  “這個好辦,我們成為平州百姓就好了。”

  “遷去平州啊?可官府不一定會給我們路引。”

  “對啊,還有我們要是舉家遷去平州,官府也不允許我們賣田地。那我們的田地不要了嗎?”家裡的幾畝地是他們兩三代人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這樣丢下好可惜的。

  “種地嘛,到哪裡不能種呢?先過了今冬再說。”

  “現在才是大雪剛過,後面還有冬至以及以及小大寒,冷着呢。”

  “确實,這麼冷的天,凍死人也不鮮見。”命都沒了,誰還管田地這種身外之物啊。

  總之,先活下來再說嘛。

  “聽說平州還有一種玻璃瓶子賣,灌進去熱水,放到被窩裡,可暖和了,就和湯婆子差不多。”

  “這玻璃瓶貴不貴啊?”湯婆子都是貴人們用的呢。

  “不貴,便宜得很,平頭百姓都能買得起呢。”大黎的老百姓們很自然地讨論着搬遷到平州的事宜。

  這幾年,平州的諸多仁政,也讓大黎的百姓耳熟能詳。在他們的心裡,呂州長就是個好州長,這也是他們下了決心後,不抵觸并且願意大老遠地投奔平州的原因。

  無數的百姓北上,湧入平州。秦珩命人大開城門迎接,還另外設置了幾個接待點。

  平州後方迅速派出官員過來接手,迎接湧來的大黎百姓,并對他們進行妥善地安置。

  對于一波波北上平州的百姓,沿路的大黎官府根本不敢攔。攔過,但北上的老百姓暴躁得很,甚至有幾次,差點引起了地方暴動。

  這時的老百姓們隻有一個想法,任何攔着他們去平州的人,都是不管他們死活的人,都是想害死他們一家的人。

  周達帶兵維護秩序,看着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州長争天下的手段果然與衆不同。

  之前,他向秦珩大将軍請命,他願為前鋒,自領一軍,攻打雍州攻打長安,并願意立軍令狀,隻要給他足夠的兵力,足夠的糧草,他必為大将軍為州長拿下長安!

  長安,乃大黎國都,拿下長安的象征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大将軍拒絕了,說這也是州長的意思。

  他們并不在乎這些形式上的東西,攻打雍州攻打長安太敏感了,必然會讓大黎拼死反撲。

  屆時,雙方的傷亡就難以控制了。然後大将軍就說了,

  “敵不動我不動,如果大黎不主動攻擊我們,一切就等鮮卑戰場出結果再說。”看着眼前如過江之鲫的大黎老百姓,周達覺得州長和大将軍他們是對的。

  韓城拓跋連滿臉疲憊地眺望着鮮卑王城盛樂的方向。先前他和二哥拓跋金帶着兖州城内所有的鮮卑勇士借道大黎,想繞過平州的封鎖回到草原的懷抱。

  不料,他們的行蹤被人洩露了,然後被孫家軍的人半道伏擊,二哥拓跋金就死在那一次埋伏裡。

  後來逼不得已,他帶着殘部退至韓城。如今他們都被孫家軍阻斷前路,圍困于韓城。

  拓跋連不知道洩露他們行蹤的人是誰,但他估計多半是大黎那邊出問題了,裡面應該埋着平州的探子之類的。

  他一開始就希望父汗得知他這邊的消息後,派一支軍隊過來,然後他們裡應外合,突破孫家軍的包圍,逃出生天。

  但随着時間的流逝,拓跋連的心是越來越沉,他心中在呐喊,父汗啊,兒子快堅持不住了,你快派人來救救兒子吧。

  就在這時,又是一聲鷹嘯,然後天上不斷有東西散落。拓跋連擡頭,

  “那是什麼?”

  “是紙嗎?”輕飄飄,黃白黃白的,應該是紙。從他們的角度,可以看到鷹背上的紙張從高空落下,撒向城内。

  “讓人去看看。”拓跋連吩咐,臉色沉重無比,他總覺得沒什麼好事。

  沒多久,前去查看的小隊回來了,還帶回來一沓紙。

  “七王子,我們把能撿的都撿回來,不知道有沒有軍中勇士撿走的。”拓跋連看了,一張張紙上面或畫着圖畫,圖畫上全是他們鮮卑人熟悉的吃食熟悉的物品,或者用鮮卑語寫着煽動人心的話,什麼孩子他爹,我和孩子在家鄉很想你:你何時歸來啊……拓跋連不知道平州此舉的用意,但他還是下意識地覺得需要處理掉,

  “你去安排人手,加強城中巡邏,将這些撒落的紙張處理了。”

  “是。”拓跋連不知道,一些鮮卑将士偷藏了這些撒落的張紙。看過紙張内容的他們,在饑寒交迫的冬夜裡,一瞬間破防,炸營了。

  最終的後果就是,堡壘被敵人從内部瓦解了。拓跋連以及殘餘的鮮卑士卒都成為了平州的階下囚。

  長安大量老百姓北上平州謀生的情況被各地官府上報至朝廷,并請示朝廷該如何應對。

  謝湛歎了口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老百姓長了腳,要去哪裡,能管得住嗎?

  “攝政王,我們的木炭根本賣不出去。”廖雪望等人面對滞銷的木炭一籌莫展。

  謝湛淡聲道,

  “那就送!免費送給百姓,定時定量。”廖雪望等皇商集團的人聞言,心在滴血,這注定要虧得血本無歸了。

  沒辦法,平州雖然沒有木炭,但低價的蜂窩煤将木炭的市場都給擠兌沒了。

  謝湛說完,他又安撫了廖雪望等人幾句,

  “放心吧,等過了這一關,什麼都會有的。”廖雪望等人并不知道此時謝湛心裡的想法,但事已至此,他們也隻能相信謝湛這個攝政王的承諾了。

  範陽知道,攝政王此舉是想和平州搶人,可是——他們手上的木炭的量不足以覆蓋大黎全境百姓過完這個冬天。

  面對這樣的情況,謝湛想了想,決定除了長安,另外劃出很大一部分木炭供給益州百姓,保障他們一冬的供應。

  謝湛相信,一個冬天下來,益州因為多山,冬天出行困難,再者有了平價木炭的供應,出走的百姓也是最少的一個州。

  “此事,派徐君凡去做。”謝湛吩咐。範陽不解,前些日子,太皇太後與攝政王争權,文武百官大多都選擇了站隊以及陣營,徐君凡就是在那個時候投靠過來的。

  但他沒發現對方有什麼太過突出的才能啊,怎麼就入了攝政王的眼了呢。

  但謝湛沒有多說。範陽心說,行吧,徐君凡乃倉部曹掾,提拔他擔此重任也可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