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102章 談錢傷感情
她擺了擺手,示意田靜怡不必過于拘謹。
然後轉頭對湯掌櫃的說道:
“好了,掌櫃的,幫本郡主把這一款紫色金鑲玉發簪,紫色耳環,還有紫色戒指都包起來。”
聲音清脆而果斷,透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
聞言,湯掌櫃的喜笑顔開。
雖然這是東家買的東西。
但是,也算是鋪子賣出了一些商品,可是有額外提成的。
于是,麻利地将秦蘿要的東西都打包起來。
田靜怡沒有想到她方才不過是講解了一番,安甯郡主便買了這麼多,再受寵若驚。
于是,她也趕忙去結賬自己的紫色镯子。
不愧是鋪子裡最好的紫色镯子,這一個就是十萬兩銀子。
十萬兩銀子,對于她而言,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因為她的外祖家是皇商。
根本就不差銀子,十萬兩銀子說花就花。
打了折,就是九萬兩。
正好省了一萬兩銀子。
方才那些目睹全程的夫人小姐,也跟着買了一些紫色的配飾。
以及其他顔色的翡翠首飾。
這翡翠軒裡,最多的便是綠色的翡翠,什麼級别的綠色都有,但大多都不便宜。
湯掌櫃原本以為綠色會賣得最多,畢竟綠色的翡翠是最受歡迎。
沒想到第一日開張,賣得最多的是紫色系列的翡翠。
不過,這翡翠軒裡面的東西,不管是什麼顔色,每一件都是精品。
第一天開張,能賣出這麼多東西,湯掌櫃的已經很滿意了。
于是,湯掌櫃笑着把幾人送到了門口。
“臣女再次多謝郡主割愛!”
“天色也不早了,臣女就先告辭了!”
出到門口,田靜怡再次朝秦蘿感謝道。
秦蘿不甚在意擺擺手。
見狀,田靜怡微微點頭便轉身離開。
“不錯,今日你可是幫鋪子賣出了不少好東西!”
瞧見田靜怡遠去的背影,時溪轉頭笑眯眯看向秦蘿。
秦蘿吐了吐舌頭:
“嘿嘿,還是跟你學的,還正好被我碰到了這麼好的一個機會!”
“話說,時姐姐,你那裡還有沒有更好的紫色镯子?”
“說實在的,把那個紫色镯子讓出去,我這心裡還怪舍不得的。”
“要不,看在我今日幫了鋪子的份上,你給我再送一個紫色镯子?”
秦蘿笑眯眯湊近時溪耳邊小聲道。
她方才能大方把镯子讓出去。
一來,她也覺得可要可不要。
二來,她猜測時溪手裡一定還有更好的。
還不如來她這裡淘一個,既免費,價值還更好,自然也會更好看。
聞言,時溪刮了她一眼,沒好氣道:
“有是有,不過,這價格可不便宜喲!”
“你若是要的話,看在我們兩人關系的份上,我可以給你打九折!’
說着,時溪便朝着馬車走去。
聞言,秦蘿的臉頓時龜裂。
看在我們兩人交情的份上,就不能直接送?
錢不錢的,多傷感情啊!
秦蘿立馬追了上去:
“姐,親姐啊!”
“你那麼多就不能送我一支?”
“談錢多傷感情啊!”
時溪:“不能!”
秦蘿:“姐,姐姐送嘛,送嘛,送我一支.....”
随着兩人的聲音消失。
一道人影忽然出現在兩人出現的地方。
賀安看着馬車遠去的背影,嘴裡微微低喃:
“溪兒.....”
“喲,我還以為這是誰呢,原來是我們前幾年的探花郎呀!”
一道幽幽的男子聲音從斜對面走來。
蘇淵剛到翡翠軒,便瞧見一個身影很是熟悉。
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沒想到還真的是老熟人。
賀安聞言,緩緩轉頭看向來人。
瞧見來人,微微有些驚訝,于是連忙拱手作揖。
“蘇兄,霍兄,許久未見,别來無恙!”
蘇淵與霍雲承朝他點了點頭。
霍雲承話不多,倒是蘇淵開口:
“賀兄,許久不見!”
賀安又看向顧青山,好奇問。
“不知這位是?”
蘇淵看了眼顧青山,介紹道:
“說來也巧,這位是今年的探花郎,顧兄!”
聞言,賀安頓時便微微打量了下顧青山。
原來這就是今年的探花郎。
“顧兄,你還不知道吧,賀兄可是三年前的探花郎。”
“說起來,你們兩人可都是探花郎呐。”
蘇淵立刻笑眯眯開口。
聞言,顧青山立刻朝賀安微微颔首,表示打招呼。
賀安也朝他微微點了點頭。
“賀兄,你不是在香山縣做縣令?”
“為何獨自一人在此處?”
蘇淵記得賀安當初高中探花後,沒多久便外派去當了縣令。
如今在京城也沒有什麼大事件,也沒有聽說皇上召回外地官員。
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他看向翡翠軒的牌匾,又看了看賀安。
賀安看起來也不像是喜歡翡翠那等東西的人吧。
方才他就是在附近與兩位好兄弟喝茶聊天。
聽下人說田靜怡在這邊,于是便往這邊來。
可如今看裡面的情況,他好像來晚了,人不見了。
不過,沒瞧見自己想見的人,倒是瞧見了許久未見的熟人。
他能認識賀安,還是通過時珺。
因為,賀安與時家也是有點淵源。
以前,他們偶爾倒是能約到一起聊聊天,探讨探讨學問。
但關系也不算是很好。
因為賀安這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禮貌而客氣。
他的笑容總是恰到好處,言辭也總是溫和而得體。
但不知為何,總讓人覺得難以真正走進他的内心世界。
盡管大家與他相識已久,也時常一起聚會寒暄。
但卻始終無法真切地感受到他對友情的投入。
他的态度總是若即若離,讓人摸不透他的真實想法。
與顧青山等人相比,這種差異就更加明顯了。
和顧青山在一起時,大家可以毫無顧忌地開玩笑、打鬧,彼此之間的關系親密無間。
然而,與賀安相處時,雖然表面上看似和諧,卻總覺得缺少了那麼一絲溫度。
這種距離感并非遙不可及,而是一種微妙的、難以言喻的隔閡。
它既不會讓人覺得完全陌生,也不會讓人覺得過于親近。
就像隔着一層薄薄的紗,讓人看不透他的真實面目。
所以,他與賀安的關系一般般。
“不瞞蘇兄,此次回來,主要是為嶽父大人過壽辰。”
這麼一說,蘇淵便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