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82章 擴充人手
容佩沒想到這次來京,颠覆了她二十年的記憶,她一直以為自己是與瑜貴妃逃跑時,保護瑜貴妃受的傷,現在想來自己真的丢失了記憶。
芮錦希擔心她情緒再起波動,故意岔開了話題,“這次來京,多住些時日,把病根祛除。”
吳東家感激的對芮錦希行禮,容佩的視線落在蘭英的身上。
“小姐是從百花谷來的?與主子像極了。”
蘭英微笑的點頭,“我爹常說我與大姑姑有八分像,與二姑姑有五分像。”
容佩笑道:“瑜貴妃與宣王妃有九分像,隻不過氣質不同,娘娘更加英氣沉穩,王妃偏活潑。”
宣王妃笑了出來,“你說的好聽了,哪裡是活潑,姐姐常說我是多動如猴。”
容佩也失笑,瑜貴妃的确是這樣說的。
墨雲烈突然插嘴,“原來,我的性子像了母妃。”
宣王妃看向宣王,他立刻擡手在雲烈的腦門上狠敲一記。
“你怎可與你母妃相比,你差的遠了。”
“父皇,你是說,母妃更像猴子?”
墨雲烈的話落,立刻招來宣王和宣王妃混合雙打。
他躲向墨雲策身後,卻被親大哥揍了一拳,“你個混不吝,口無遮掩,什麼話都能說?”
沒人給他求情,這熊孩子該揍。
吳東家和容佩羨慕的看着熱鬧的一家人,宣王府的人能這樣相親相愛,與皇帝對親弟的偏愛脫不了關系,與宣王妃是瑜貴妃疼愛的妹妹也有很大關系。
芮錦希注意到兩人的眼神,給容佩診脈時,她已知道,他們沒有子嗣。
“容姨!”
“世子妃,折煞奴婢了,喚奴婢名字即可。”
宣王妃道:“容佩,你受的起,快應了。若是姐姐在,你還在身邊伺候,他們也要稱你姑姑的。”
皇貴妃身邊的宮女是有品級的,被稱姑姑是應當的,稱呼一聲姨,更顯得親近。
容佩紅了眼眶,芮錦希又叫了聲,“容姨!”
“诶!”容佩歡喜的應了一聲。
芮錦希告訴她,“祛除病根後,好好調理,你還有機會做母親。”
她現在也不過三十多歲,放在前世,這個年紀生頭胎的人很多。
吳東家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驚喜,立刻跪倒在芮錦希面前。
“世子妃,在下并不強求,子嗣随緣,隻求内子安康。”
“吳東家這樣想就對了,一切随緣。”
墨雲策和宣王暫時沒有将容佩的事告訴盛軒帝。
可在隐蔽的院落,有人在向主子禀報。
“爺,監視蘭英的探子回報,有個叫容佩的夫人與宣王府有着莫名的關系。”
“你說誰?”
“叫容佩的婦人。”
隐在暗處的主子,激動的站起,“容佩?她還活着?”
下屬還是第一次見主子如此失态,頭垂的很低。
“速速派人去查容佩。”
下屬連忙叩首離去,黑暗中的主子爺不停的來回踱步,端起茶杯又放下,思緒紛雜,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良久之後,望向窗外,低喃道:“你還活着嗎?”
他臉上的神情帶着詭異的興奮。
青松院。
芮錦希剛沐浴完,全身散發着淡淡的花香,以往這時,墨雲策會摟着她親熱。
可是現在他坐在書桌前出神,手裡拿着一封信件。
“是誰寫給你的情書?”
芮錦希故意調侃他,墨雲策回神,輕彈了一下她的腦門,笑道:“有勞娘子給為夫寫情書吧,将你冤枉我的事情落實。”
芮錦希耍賴道:“我才不會寫,不如你寫給我,我要一天一封。”
“好啊!”墨雲策欣然答應。
“無聊。”芮錦希說着接過墨雲策遞來的信件。
原來是盧泰甯寫來的,他因公事去了淇城,又發現了圓頭刀的蹤迹。
“大理寺又有新案件了嗎?”
“嗯,前不久,刑部收到了淇城縣令的上報,因發現了無名屍體,繼而在茗山裡發現有人私挖鐵礦,皇伯特命大理寺和刑部共同查辦。”
“看來是青山縣境内的鐵礦被發現後,他們又轉移地方了。”
墨雲策點頭,“我始終想不出,除白家外,還有誰會與朝廷作對?”
這麼久以來,所有線索指向皇族中人,可也隻限于此,再沒有明确的線索指向某個人。
他曾想向皇伯建議,派人去查每一個皇室中人,又怕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導緻人心惶惶。
芮錦希給他講了六扇門的故事,“你可以派出探子監視被懷疑的人,收集到的情報要認真的查證,而不是捕風捉影,這樣可以避免誤判,就不會有人被冤枉,而你也不會錯失了有用的信息。”
墨雲策聽明白了她的意思,他之前也有這樣想過,可惜人手有限,若要使用這個辦法,懸鏡司就要擴大招人,這樣管控起來難度會加大,難免會有異己混入。
不過,總這樣怕來怕去,将會一事無成,墨雲策決定放開手腳。
懸鏡司大量的擴充人手,遭到許多官員彈劾,認為墨雲策在為自己攬權。
盛軒帝卻是支持的,胡太醫和南梁女皇的事給了他當頭一棒,這麼多年他都不知道胡太醫的夫人詐死,回到南梁後與胡太醫仍有信件往來,卻沒被人發現。
盛軒帝細思極恐,這要是被傳出去朝堂密事,大雍不是任人宰割了嗎?
“朕同意懸鏡司擴充,墨雲策有自主的權利,懸鏡司可以查辦追究朝堂内外任何官員。”
朝臣們大驚,感覺他們将會被懸鏡司監視,如何守得住隐私?
芮錦希沒有想到,她給墨雲策的建議,讓大雍後宅的陰私減少了很多。
衆多官員為了不落把柄,給人機會彈劾,加強了對後院的管控,禁止女人們制造事端,導緻禍起蕭牆。
盛軒帝明顯的感受到百官的辦差能力又精進了不少。
太子已經好久沒有在朝堂上發表意見了。
這日,突然向皇上提出,“父皇,懸鏡司事務繁忙,下屬衆多,雲策管理起來頗為辛苦,兒臣願幫他分勞。”
盛軒帝淡淡的瞄了他一眼,“作為儲君,自有事務繁忙,不要總盯着懸鏡司!”
就在衆臣認為懸鏡司無人能夠插手時,大皇子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