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八十六章 踢到鐵闆了!
傷兵掃了一眼那些人,撇嘴說道:“這些都是平日好吃懶做的,昨晚還密謀要偷了救濟糧去賣,大夥兒氣的厲害,伯爺就綁了他們扔出來。
”
李老四點頭,就要帶了妻女進門。
不想,佳音扭身跑回車尾,借着車廂遮掩,從空間拿出一頂新草帽,然後送到了老兵手裡。
“叔叔,你戴這個帽子,傷口還沒好利索呢,需要透氣,不能捂着。
”
“多謝郡主!
”老兵一臉感激,雙手接過草帽,鼻子有些酸。
佳音笑嘻嘻,擺擺手,牽着爹爹進了院子。
李老二正同幾個書生說話。
原來是這幾日,空出的院子修葺好了,臨時租給這些書生小住。
價格不高,唯一要求就是,他們要輪流幫着赈濟署這邊整理賬冊。
赈濟署的賬冊無非是朝廷撥付的錢糧,某日進來多少,又花出多少。
再有就是城裡的善心人捐來多少錢糧和用物,也要入賬。
其實這些事不算難,随便村裡找兩個小子就能勝任,李老二更是做賬房的出身,容易之極。
但他還是堅持用這些書生。
因為賬目對這些人公開,就是對整個新都,整個天武公開!
人人都清楚,也就無人懷疑他貪墨。
幾個書生都是歡歡喜喜應了,畢竟一月付出半日功夫,就能少花一半的房租,實在太劃算了。
而且幫助赈濟署,也是積德行善之事。
李老二見到弟弟一家到來,很快就送了書生們,然後帶着弟弟一家在各處轉了轉。
竈間裡,不知哪裡出了問題,居然傳出了糊味兒。
陶紅英趕緊去幫忙,佳音抱了小狐狸也跑去看熱鬧。
李老二趁着這個功夫,就同弟弟說了說他的打算。
這幾日,他已經把大哥先前籠絡下的那些市井人手,都接管過來了。
赈濟署這邊的刺頭兒,也都捆在門外了。
隻等再觀察一段,就選合适的人手,開始上街清掃,也把眼線鋪的滿京都都是。
到時候,王家也好,吳家也罷,就算他們家裡暫時還不能正面抗衡,起碼能做到清楚把握他們的動向了。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任何時候,被動隻能挨打,掌握了主動,才能讓勝利的天平傾斜……
中午,鄭豐跑去仙客來提了食盒,衆人都留在赈濟署吃了飯。
李老二對外邊那些人形粽子沒什麼好的處置辦法。
若是扔給府衙,他們也沒犯下什麼大罪,估計關個三五天就放出來了。
到時候,無論他們是暗中琢磨對赈濟署不利,還是在城裡到處流竄,都不算好結果。
最後,還是李老四提了個好主意,“碼頭那邊需要人幹活兒,不如把他們扔過去做苦役,累個一年半載,什麼懶病都治好了。
”
李老二聽得眼睛一亮,笑道:“這法子好,我這裡安置了幾個老兵,正好還碼頭幾個壯勞力!
”
衆人也是笑起來,吃過飯,李老四就喊了兩個老兵,讓他們拿着他的腰牌,送人去碼頭。
“人形粽子”們初始還以為要去府衙,都沒當回事,畢竟他們也不是沒進去過,算是回頭客了。
但哪裡想到,馬車居然出了城,而且越走越遠,他們就害怕了……
可惜,他們害怕也好,後悔也罷,都晚了。
若是安心留在赈濟署,有活幹兒,有飯吃,是件多好的事。
偏偏他們就想天上掉餡餅,想不勞而獲,又把李老二當了軟柿子捏,結果最後踢到鐵闆上!
李老四帶了妻兒,拉着半車香燭紙錢,還有吃飽酣睡的小狐狸出了城,很快就遠遠見到自家的牌坊了。
牌坊再往裡不遠的位置,二村的地基已經挖好,有個雛形了。
村裡人正忙的熱火朝天!
村長背着手,握着煙袋鍋兒,到處走動,不時吆喝村人幾句,精神十足。
都說人老了就怕閑,閑了就容易生病。
有點兒事忙起來,或者牽挂操心,反倒是好事兒。
畢竟,心裡有牽挂就不舍得走,不舍得走就能多活幾年!
按照李家和村人的心思,恨不得村長活個一百歲才好。
李老四停了車,跑去給村長塞了一包好的旱煙葉子,又同村人說笑幾句,才繼續往家走。
李老太正在大門口張望,見到馬車回來,高興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兒了。
佳音不等馬車停穩,就從老娘懷裡跳下去,小豹子一樣沖到奶奶懷裡,“奶奶,我想死你了,我以後再也不出去玩了,就在家陪着奶奶。
”
李老太摟着胖乎乎的孫女,提着一日夜的心,總算踏實了。
她明知道孫女是跟着兒子兒媳走的,肯定不會被渴到或者餓到,但就是忍不住惦記啊。
這可是在她手心捧大的,在眼珠子裡養大的寶貝!
她這會兒心裡一萬個高興,嘴裡卻說道:“哼,你還知道回來了,奶奶以為你找不到家了呢?
!
”
佳音笑嘻嘻,在奶奶懷裡扭來扭去,親親奶奶的左臉,又親親右臉,哄的李老太笑得不成。
何嬷嬷、水靈和水雲聽到動靜,也是迎出來。
何嬷嬷笑道:“郡主終于回來了,老夫人早起就跑到門前張望,您再不回來,門闆怕是都要被扯下來了。
”
“胡說!
我那是聽見門外總有喜鵲叫,想着看看罷了。
”李老太不承認,抱了孫女要往院裡走。
可惜,孫女這一身肉實在不輕,她抱着有些吃力。
到底還是李老四接過了閨女,陶紅英扶着婆婆,一起進了門。
小狐狸也睡醒了,在水靈和水雲的肩頭跳來跳去。
衆人還不等坐下,蕙娘就帶了小翠過來,兩人拎了籃子,籃子裡裝了不少蘑菇。
“嬸子,我們上山撿了蘑菇,分您一籃子,晚上熬湯喝啊。
”蕙娘把蘑菇倒在廊檐下,惹得衆人都來看。
李老太驚喜道:“我以為還要等一段才能長蘑菇呢,不想這般早。
”
蕙娘笑道,“我也不知道,還是小翠妹子帶我去的,她認識很多蘑菇!
”
小翠是這裡土生土長的農家姑娘,新村衆人都是從北地過來的,自然沒有她對這裡的節氣和物産更清楚。
這會兒,她紅着臉,小聲說道:“這種蘑菇熬湯好喝,現摘現吃,還有幾種采回來曬幹,冬日時候炖菜更好吃。
”
“好啊,小翠,以後常帶我們上山啊!
冬日炖雞的蘑菇就指望你了。
”陶紅英也是笑着說了一句,惹得小翠一直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