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大小姐她總是不求上進

《大小姐她總是不求上進》1225.第1225章 搶信仰搞事

  新朝建立,不管是剿匪還是整治貪官汙吏,新帝都大刀闊斧的來了一番整頓,各地剿匪很快有了一定的成效,讓不少來往的商人以及百姓都定下心來,匪類草寇少了,他們不管是做生意還是過日子,都不至於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的。

  而對於離鄉逃難的難民,因為有了免征兩年賦稅,朝廷還下令免費發放今年糧種,不少人都自願回到家鄉去種地,日子有點盼頭的話,誰又想背井離鄉呢?

  但也不是人人都願意回鄉去的,有的人懶散慣了,在盛京這樣權貴遍地的地方,隻要賣慘乞討就能換到吃的,何苦又在路上遭罪?
而且新朝剛立,看似平穩,但事實上,國庫空虛,而邊關的戰事根本就沒停過,被拖成大戰,也不是沒可能。

  為何?

  自然是都知道大灃換了皇帝,想趁著這內部還沒完全擰成一股繩,搶國土搶女人搶奴隸和財富了。

  誰知道大戰亂會不會打過來而無處可藏,就在盛京也沒有不好的,起碼真的被打,這邊權貴多,也能頂一二。

  總的來說,雖然有了惠民政策,但並不是人人都對如今的國情有信心的,要想打造一個興盛的皇朝,新帝還有很長的路走。

  定國安邦乃是每一個穿著官服的官員該擔的責任,文武百官,文能執筆定策,武能持劍衛國,但誰能告訴他們,新朝立了,為何忽然有這麽多的牛鬼蛇神躥出來搞怪力亂神那一套。

  這完全超出他們所學範圍啊。

  是的,就在新帝帶著自己的文武百官在竭力穩定國情,休養生息時,大灃有些觀廟道士,忽然不供祖師爺,而是供起了什麽神尊。

  你說他們是邪道麽,也並非如此,那是有正經度牒的出家人,也就是說,人家經過官方承認的,隻是他們叛了自家祖師爺,改信了別的神。

  你也不能怪人家中途叛變,信仰這東西,你不能指定一個信吧?

  佛道二門的神明也不少,就和有人信觀音菩薩,有人信如來佛祖,也有人信太上老君一樣,他們供別的神,實屬正常。

  隻能說,祖師爺或哪位菩薩被這神尊給搶了信仰。

  且那神尊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的,他是餘杭綠湖曾救過無數百姓的水神,百年來一直在守護著餘杭的百姓,極得百姓敬畏信奉,當地還有不少關於水神的傳說,有人說他其實是一條藏在綠湖的蛟龍,專門掌管水勢,有人說他其實是個溫柔的美人,也有人說他長得張牙舞爪,極具神威。

  越是多人傳,又有出家人傳教,使得信水神的越來越多,這對朝廷百官來說,這是個對國大不利的信號。

  先不說子不怪力亂神,神神怪怪的在各人心中自有一根秤,信則有,不信則無,敬在心中就好。

  但現在的整體現象弄的,百姓那信神比信朝廷和聖人更多,這是極為可怕的,因為長久下去,百姓興許會被洗腦,要是佛道二門生出謀反之心,憑著百姓對信仰的瘋狂,振臂一呼,煽動他們生事,那就很可怕了。

  史上不是沒發生過什麽國師妖僧把持朝政的事件,妖僧妖道一旦當道,那便是一場極緻的災難。

  防範於未然,把危險掐死在搖籃中,是百官應有的認知。

  不斷有地方官員上奏請求關閉部份空門,不管是佛門還是道門抑或是散道,不許傳教。

  隻是讓新帝像他的祖父那樣,強勢打壓道門,不,比那還要更厲害,這次是連佛門都要被殃及。

  又有一波官員說,不可一竹竿打翻一船人,也不是所有僧道都如此,如果滿大灃的打壓,恐會引起百姓的逆反心理。

  其實不包括普通的平民百姓,便是他們這些朝廷官員,誰家沒有信佛或信道的老太太或是妻妾,他們要真個支持全力打壓關閉空門,隻怕從此沒有個清淨日子,不是被罵不孝子就要被夫人拒在房外了。

  持支持方的那一派立即拿史上那位妖僧妖道當權,禍害了一個國家的慘痛歷史來說話。

  反對方則是拿天下萬民信仰不止其一,這要是全部打壓,萬民無處參拜,隻會更逆反。

  兩派人於朝堂上爭執不休。

  齊騫的臉色黑得像鍋底,他也沒想到當個皇帝,還要定斷信仰該不該破除,且會被百官拿到朝堂上爭論。

  他們該做的,不是該如何的開源節流,休養生息,令百姓安居樂業,得享太平嗎?

  全力鎮壓關閉空門,那是不可能的,齊騫作為君主,也有信仰。

  他的信仰是秦流西!

  也就是剛剛登基以及國庫空虛,否則他都想給秦流西塑金身建金觀,奉為定國神女了,而非隻能在太平殿設個小神壇,供個小金像,日夜進香。

  要是應了那支持方,那豈不是清平觀都得遭殃?

  齊騫十分不爽,重重地一拍龍椅,道:“百姓為何會信奉那水神,你們不從根由去找答案,隻一味的說鎮壓打壓,有用嗎?
信仰並非靠打壓就能消失的,一個民族若是毫無信仰,會亂成什麽樣?
信仰不僅僅是萬民的精神思想,也是一種文化,自古以來,佛道一直留存,不就是憑的信仰嗎?
你們要如此打壓,是想抹殺掉先人的文化,還是想和天爭長短,與天比高?

  “皇上息怒。
”百官齊齊跪了下來。

  “信仰是一種力量,不可能憑鎮壓就會消失,與其想著如此鎮壓,不如去想如何引導萬民,可有信仰,卻不該被其支配,成為其的奴隸,被戴著緊箍咒而失去思想。

  齊騫站了起來,道:“解決問題不該一竹竿打死,也不該成為誰的一言堂,否則,此等行為,和焚書坑儒有何兩樣?
朕不希望看到佛道二門的出家人,如那天下學士般逃難解散。

  眾人一震,匍匐在地,齊呼:“皇上英明。

  “退朝。
”齊騫甩袖離去。

  直到那龍袍消失,百官才從地上爬起來,面面相覷,新帝年歲雖小,登位也快,但也不是好糊弄的。

  藺相和俞老對視一眼,目露欣慰。

  孺子可教,強國有望。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