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53章:總得給年輕人一點機會不是
聖上冊立東宮太子,便要舉行十分繁雜的冊封儀式。
身為太子妃,夏晚凝身懷六甲,又是懷的雙胞胎,所以冊封儀式便被推到了她生産後舉行。
而距離她生産,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有人歡喜有人愁,賢貴妃的兒子成為了東宮太子,自然日後可以在皇宮裡面橫着走路,而剩下的郭貴妃,淑妃,德妃,都隻有嫉妒和咬牙切齒的份。
幾位皇子的争鬥在前朝,幾位娘娘的争鬥在後宮,從未停止過,隻會愈演愈烈。
而羅刹國那邊,也是突然起兵。
約瑟琳女帝欽點自己的兩個兒子為帥,出兵大慶。
在遙遠的大慶邊境,海域上,一艘艘經過特殊打造加強的戰船,出現在了大慶水軍的視線内。
在自家海域上巡邏的水軍們,看見那密密麻麻壓過來的戰船,便知道,是羅刹國起兵了。
但按照上面給的指示,似乎早有預料。
上頭給的消息是,在海域上,不用做過多的對抗,減少損失,讓他們成功登陸即可。
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做反抗,畢竟不能讓羅刹國預感到他們的陰謀就對了。
……
赫連璟被冊封太子,朝堂局勢,瞬間變了風向,原本二皇子,四皇子,都有自己的追随者,如今赫連璟當了太子,他們當中的某些人,依舊沒有選擇放棄。
就算是他當上了皇帝,隻要根基不穩,他們也是不服氣的。
上一世,赫連璟登基以後,也花了幾年的時間才穩固根基,二皇子和四皇子去了封地之後,并不老實,還在想着反叛,加上先皇去世以後,兩個皇叔也在虎視眈眈。
先前和赫連珩的一戰,損耗了太多元氣,之後還好有蕭鶴川在旁邊出謀劃策。
可以說,他的首輔之位來的,沒有一點水分在裡面。
羅刹國的軍隊,直接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顧大慶水軍的驅趕拉扯,直接便進入了大慶海域。
在還沒有交流的時候,便直接強行開戰,利用遠程弓箭開始攻擊大慶水軍,來勢洶洶,士氣十足。
水軍統領,直接便飛鴿傳書,一連發了十幾封急令到了京都,告知聖上真實情況,并且請求下達指令。
在水上作戰,前期多以拉扯為主,因為古代不像現代,有各種熱武器加持,隻有冷兵器,而且羅刹國在海面上,也不可能動用他們的火藥。
那麼這個時候,拼的就是耐心和雙方的糧草儲備了。
羅刹國已經備戰了幾年,野心勃勃的想要吃下大慶這片富饒廣闊的土地,大慶境内,資源豐富,氣候也比羅刹國那邊要好,羅刹國一年隻有兩季,要麼就很熱,要麼就巨冷,這也是導緻她們想要東征的主要原因。
她們也需要一個氣候環境更好的土地作為國土,而羅刹國這片大陸,早在兩百年前,便是四分五裂的,很多小國家占地為王,羅刹第一任女帝,花了三十年時間才完成統一。
如果不是因為發現了火藥,制作出了火铳,她們也無法在短時間内便成為那片大陸的霸主。
……
京都,聖上已經收到了急令,于是緊急叫了軍機大臣前來商議此事,赫連璟作為太子,也必不能缺席,此次,還特意叫上了蕭鶴川。
蕭鶴川不過是戶部的一個郎中,按理說他是沒法參加這種程度的會議的。
但是,因為聖上已經默認要将他培養成下一任國君身邊的左膀右臂,那麼這種級别的大事,他就必須要參與。
幾位軍機大臣在禦書房門口看見蕭鶴川跟在太子身邊過來的時候,都面面相觑一眼。
不是,他怎麼也來了?
聖上一般緊急召他們這幾位軍機大臣進宮,一般都是和戰事有關,或者其他重要的事情,蕭和川這個毛頭小子,他憑什麼?
聖上還未叫他們進去,一行人六人在殿外等候。
“我竟不知,蕭郎中一介處理戶部雜事的小官,竟然如此得太子器重?
太子前來禦書房議事,也要帶上他?
”
說話的是兵部尚書,除了他以外,還有内閣大學士,左右丞相。
首輔一職,乃是赫連璟上位後設定的,可統領六部,六部還是設有尚書職位,不過他們都得聽首輔的,但自此以後,便沒有左右丞相了。
對于他而言,這兩個職位,除了官居一品,其實也沒什麼用處,這兩位丞相年事已高,還固執己見,頭腦已經不太清楚了。
“蕭郎中是父皇召來的,父皇召他過來,自有父皇的深意,孤隻是奉命行事。
”
一句話,把兵部尚書說的啞口無言,皇上的話就是聖旨,你不服氣,或者,看不上又如何?
内閣大學士是文臣之首,他對蕭鶴川是十分欣賞的,而且聖上也對他表明過他培養蕭鶴川的意思,于是他幫着說道:
“咱們都老了,過不了幾年就要告老還鄉了,總得給年輕人一點機會不是?
”
“這倒是,蕭郎中的才華大家都有目共睹,他的策論,造福了一方百姓,咱們這些人,也不得不服老咯。
”
這回說話的是右相,她=他們文臣的想法,一般都是一緻的,雖然在朝堂上也不對付。
兵部尚書冷哼一聲,不再接茬。
他如今也才四十歲,還不算老,還能在朝堂上混個十幾二十年的,他心想,你們老了,我可沒老。
這個兵部尚書,是二皇子,也就雍王赫連庭的人,他表面上在朝堂上屬于中立,實際上,他暗中是支持赫連庭的。
也就隻有蕭鶴川知道,他和德妃有私情。
當年,德妃還未進宮選秀的時候,曾和他相戀,本來都要談婚論嫁了,結果她選秀還選上了,之後生下皇子,還一路走到了四妃的位置。
這兵部尚書這二十年以來,也是一路走到了這尚書之位。
兩人私底下暗通款曲,上一世赫連庭發動兵變,就有他幫的不少忙。
最後,他也是被斬首抄家,德妃被刺三尺白绫,雍王貶為庶人,三兄弟最後的下場都是被幽禁,下半輩子郁郁而終。
不殺他們,不是因為赫連璟仁慈,而是因為先皇留下遺言,勒令赫連璟,日後不準殘害手足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