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做點好吃的去賣釣大魚
趙有常的鑼一敲起來,就讓人緊張。
不過好事跟壞事的鑼聲,他敲的節奏會不一樣。
正是吃早飯的時候,聽到鑼聲陳三梅跟陳四梅立即端着飯碗,領着激動的陳小妮飛快跑了出去。
她們要到院門去聽才聽得到喊聲。
陳昭昭沒動,繼續吃飯。
其他人也沒動,陳大梅忍不住好笑地說:“現在很多時候昭昭反倒像姐姐一些。
”
“是啊。
”陳二梅深有所感地點頭,笑着問陳昭昭,“你不好奇嗎?
”
“好奇啊。
”陳昭昭笑說。
“那你不出去聽?
”
陳昭昭笑笑不說話,因為她就坐在這裡也聽得清啊,不然,她也跑出去聽了,嘿嘿。
說着話,她就聽到趙有常喊話的内容了。
随後跑出去的三人,喜笑顔開地跑進來,陳四梅激動地說:“今晚鎮上有演出,太好了,咱們準備些吃的早點去。
”
“真的啊?
”陳大梅幾人聽了也很高興。
這個年代沒什麼娛樂活動,一年大概鎮上會有一兩次彙演,一兩次放電影。
村裡過年期間也會安排一次放電影。
每次有彙演或放電影,大家都非常高興期待。
雖然曆經後世,體驗過很多娛樂活動,但陳昭昭對這個也有興緻。
主要是太久了,她懷念這種趕鎮上看節目的感覺。
集體在廣場上一起看節目,大家看得津津有味,這種簡單的熱鬧到後世就很難體驗了。
“而且這次下鄉演出的有省城文工團的人呢。
”陳四梅激動不已地說。
這個時段的演出是農忙慰問演出,一般都是縣文工團的人下鄉彙演,省城文工團來的次數屈指可數。
而省城文工團的實力跟節目自然比縣城的好,能看到省城文工團的演出更加令人興奮。
不過演出還有另一個讓陳昭昭更高興的事。
那就是允許私人賣小零食。
每次去看電影或演出,都會有不少挑着擔子在廣場外賣小零食的人,而且生意還非常好。
畢竟能自由買賣小零食的機會十分難得,換成平時要票買或去黑市,可黑市的太貴,票又沒有。
因此這一年一兩次買零食吃的機會,很多村裡人都會帶上一點錢,買一點零嘴。
一邊吃一邊看表演。
這麼難得的賺錢機會,陳昭昭當然不會放過。
“咱們做點什麼東西去賣吧。
”陳昭昭提議。
“做什麼?
”陳三梅立即問,其他人也看着陳昭昭。
“就賣炒黃豆吧。
”
每次演出廣場邊上賣得最多的就是炒黃豆,然後就是小糖果跟打糖以及米花糖。
本來瓜子、花生、爆米花是看表演的最佳吃食,但這個時候的會西縣,瓜子花生過年的時候就賣得差不多了,至于爆米花,也隻過年的時候有用大米爆的米花。
玉米爆的幾乎沒有,這個時候的會西縣,種玉米的都少,更何況是種能爆的玉米。
陳昭昭也不打算來什麼新花樣,就炒黃豆吧。
雖然賣炒黃豆的多,但别人絕對炒不出她炒出來的味道。
重要的是,黃豆成本低,她家裡數量多,炒出來的會比原本的重,再以翻倍的價格賣出去。
這就是一筆不錯的收入,雖然跟她賣菜跟水果給供銷社的沒法比,但賺錢的機會她不能放過。
陳昭昭說要賣,家裡其他人當然不會反對。
吃過飯,陳昭昭就開始撿黃豆,炒黃豆。
一般市面上賣的黃豆就是單炒,不放油不放鹽。
陳昭昭炒的放了點油一點鹽加了點香料跟靈泉水,十斤黃豆炒下來,炒出了二十斤,那味道更是香得讓人直流口水。
嘗幾粒,鹹香酥脆,越嚼越香。
“哇啊~這也太香了吧。
”陳四梅吃了直感歎,“昭昭,這麼好吃的炒黃豆,你怎麼不早做啊,簡直太好吃了。
”
“之前沒想到。
”陳昭昭不好意思的笑笑,她記得家裡人都不喜歡吃炒黃豆,所以之前根本沒想過炒這個吃。
再加上好吃的多了,她就更想不到炒這個吃了。
她倒是忽略了,她現在有靈泉還有不同的炒法,炒出的味道簡直一絕。
大家都誇好吃,陳三梅問:“這你準備賣多少錢一斤?
”
“市面上賣一毛五,咱們就賣兩毛吧。
”
“兩毛,這才賺四塊錢啊,還要除掉紙袋錢,才賺三塊多。
”陳三梅有些嫌棄。
他們現在賣豆腐賣菜賣枇杷草莓,一天就賺一百三十多塊,這幾塊錢,她是真瞧不上了。
“哈哈哈,湊個熱鬧嘛。
”陳昭昭神秘一笑,“賣黃豆是小,我要拿這釣大魚。
”
“釣什麼大魚?
”陳四梅好奇問。
“到時就知道了。
”陳昭昭笑笑賣個關子。
今天陳昭昭因為多炒了個黃豆,隻陳大旺上山砍柴,留着張根山在家裡幫忙幹活。
不過因為這些活幹得熟練了,他們的速度都快了許多,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倒也不是太趕。
很快,忙碌的一天過去,吃過趕早的晚飯,大家就去鎮上看演出去了。
看演出對大家來說可是大事,為了占一個好的位置,不幹活的人很早就去了。
陳昭昭他們算是去得比較晚的,不過也還是出行高峰期。
畢竟現在勤勞的人占多數,不農忙的時候上山砍柴啊挖野菜找野味啊,或是在自留地裡鋤草,再就是清理房子或房屋邊的雜草之類。
總之要幹的話,總能找到很多活幹。
演出一般兩個小時,六點半開始,八點半結束。
陳昭昭他們五點鐘出發,這個時間去的人不少,一路上都有人,尤其到外面其他村的交界路人就更多了。
知祥鎮下有八個村,整個鎮大概兩萬多人,每次鎮上有演出絕大部分人都來了。
路上人頭攢動,大家都拎着凳子,挑着擔子的陳大旺就很顯眼。
一路上不少人湊過來問,他們賣什麼東西,在問過是賣炒黃豆,有人便想買,可一聽價格又退卻了。
一路下來,他們竟一單生意都沒成。
因為以前的經驗加上對自家黃豆味道的自信,他們并不着急。
而且路上大家都趕路,也不是買賣的好時候。
很快到了鎮上,這時鎮上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期待與興奮,熱火朝天地聊着今晚既然有省城文工團的人,那節目必定很精彩。
“我聽到小道消息,咱們鎮派到省城文工團的團花,我們今晚都有眼福了。
”
“真的假的?
我之前聽人說,那團花特别漂亮。
”
“應該是真的,團花嘛,那當然漂亮了。
”
陳昭昭他們聽着旁邊人的議論,蹙眉想,省城文工團的團花是不是就是方若菲?
方若菲來這裡了?
陳昭昭忽然有些興奮,按道理,方若菲這種級别的文工團演員,是不會到他們這種偏遠小縣來的,是不是為了于景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