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我給你拔管子
楊軍回家陪高老師聊了會天。
楊老四說得每錯,這丫頭太優秀了,幾乎門門功課都考滿分,高老師一高興就額外給她上了一堂體育課,破例讓她學自行車。
這丫頭學自行車有段時間了,隻要抽空,就出去學車。
這個車子是楊軍之前買的那輛鳳凰牌二六杠自行車,自從他給楊安國買輛二八杠之後,這輛自行車就一直放在儲物間。
楊軍本想把這輛自行車送給劉志上班用的,但是自從伊秋水每天有專車接送後,楊梅也懶得騎車子,每天都蹭她嫂子的車,後來,她那輛自行車留留給劉志用了。
晚飯的時候,楊軍夾了一個豬蹄放在楊老四碗中。
“吃完這個豬蹄,腿能好點不?
”
楊老四擔心楊軍要揍她,一下午,一直在那裡裝着一瘸一拐的走路,看的楊軍幾次想發火。
楊老四雙手抱着豬蹄子歡快的啃着,小眼睛卻瞟向還碗中另外三個豬蹄。
“能,要是能再來一個的話,就差不多了。
”
豬蹄子是楊安國送來的,下午那頭野豬在糧店那邊分了,每人分了十二斤肉,就連楊安邦也分了一份,而楊軍的這份尤其的大,足足有二十多斤,另外還額外送了四個豬蹄子。
這個黃豆炖豬蹄子,馬香秀可足足炖了兩個小時,肉肥而不膩,非常爽口。
楊軍聞言,翻了翻白眼,又給她夾了一個豬蹄。
“如果腿要是再不好,以後就不用好了。
”
“夠了,夠了,我保證一準好。
”
楊老四滿嘴都是油,笑眯眯的點頭應道。
楊軍把剩下的兩個豬蹄子,一個給了楊槐,另外一個給了王玉英。
幸虧伊秋水、孫招娣不在,要不然豬蹄子還真不夠分的。
楊軍不喜歡啃豬蹄,覺得那玩意要肉沒肉,滿嘴都是筋,還塞牙縫。
好在桌子上還有别的菜,不至于幹嚼饅頭。
王玉英把屬于她的那個豬蹄子放回碗中,然後又撥了一點鹵肉在裡面,放下筷子道,
“你們先吃着,我給你妹妹送去。
”
楊軍嘴唇幾次張合,最終也沒說話。
王玉英瞪了他一眼:“你這個當哥哥的,不知道吃豬蹄能催奶嗎?
”
楊軍感到一陣委屈:“我不是也沒吃嗎?
”
母親有點偏心眼,家裡有啥好吃的,都給楊梅送去。
自己這邊吃喝不愁,每天都有馬香秀和趙紅梅打理家務,每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可楊梅那邊沒這個條件,每天下班,兩口子還得做飯,有時候為了照顧孩子,甚至都懶得做飯了,每天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過日子。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這話一點都沒錯,劉志和楊梅都屬于那種會過日子的人,雖然現在兩口子不再為吃飽肚子發愁了,但是日子并不比之前起色多少,每個月把生活費定的死死地,最多十塊錢,絕不能超标,剩下的錢全存着。
王玉英疼楊梅不是沒道理的,楊軍不在的這麼多年,都是楊梅苦苦撐着這個家,王玉英疼她也在情理之中。
楊軍還不至于吃自己妹妹的醋,他隻希望,全家人都能好好的,他就心滿意足了。
等王玉英端着海碗去隔壁後,飯桌上就剩下楊軍、楊槐、楊榆兄妹三人。
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楊軍覺得,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行了。
“楊老四,我來問你。
”
楊軍夾了一大塊鹵肉放在楊榆的碗中:“你長大後會不會跟大哥親?
”
楊老眨巴眨巴一雙卡姿蘭大眼睛,瞅了瞅王玉英座位一眼,果斷的點了點頭。
“大哥是我最敬重的人,我和大哥最親了。
”
楊軍撇了撇嘴,要不是見你眼睛裡那抹狡黠,差點就信以為真了。
不過,假話他也愛聽啊。
最起碼楊老四沒拿着刀子往他傷口上捅吧。
“嗯,不錯,等大哥有一天爬不動了,躺在床上,記得給我端尿盆,知道嗎?
”
楊老四做了一個惡心的動作,然後極不情願的點了點頭。
“老五,你呢?
”楊軍問道。
老五一聽,小短腿立馬從凳子上跳下來,一臉認真的樣子。
“大鍋鍋,四姐給你端尿盆,我給你拔管子。
”
楊軍咋一聽,還挺高興的。
這麼多的牛肉餡餃子沒白吃,這小子還有點良心。
正感到老懷甚慰的時候,楊軍砸吧下嘴唇,越想越不對,疑惑地歪着腦袋問道,
“拔什麼管子?
”
楊槐兩根小手指戳了戳鼻孔,然後又比劃了一下道,
“就是那種插在鼻孔裡的管子啊。
”
楊軍聞言,差點栽倒。
原來這小子要拔氧氣管子啊。
心塞啊。
說不出的心塞。
胸口就像有什麼東西堵着一樣,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啪!
”
楊軍氣得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臉色憋得通紅。
但是依舊努力壓着心頭之火,盡量不讓自己發脾氣。
他努力讓自己笑着,然後耐心的問道。
“老五啊,你從哪兒學會拔管子的?
誰教你的?
”
老五不懂拔管子什麼意思,一臉天真無邪的樣子。
“是毛蛋說的,他說他爸爸把爺爺的管子拔了,就能得到一大筆錢。
”
楊軍聞言,心頭一松。
原來是這麼回事,要不然他還真的以為這話是楊槐心裡話呢。
至于他說的那個毛蛋家的事,楊軍也有所耳聞。
毛蛋的爺爺是個退休老幹部,手裡有一大筆退休金,可他是出了名的鐵公雞,對自己的兒子也是一毛不拔,爺倆整天為錢的事吵架,後來,老爺子氣的心髒病都犯了,被送進醫院,沒過幾天,人就沒了。
要不是楊槐這麼一說,楊軍還不知道老爺子是被親兒子弄死的。
楊軍在想,這算不算聽到了一宗殺人案啊,毛蛋的爹會不會殺人滅口啊。
他也不想多事,這種為了錢弄死親爹的醜聞,他早就見怪不怪了。
“老五,拔管子的事千萬别再提了,也不能到處亂說,知道了嗎?
”
“知道了,大鍋鍋。
”
楊槐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但是見楊軍一臉嚴肅的樣子,他隻得按照他說的做。
這時,王玉英端着空碗回來了,楊軍連忙把筷子一放回屋去了。
王玉英沉着臉,一看就不高興的樣子,也不知誰又惹他了,楊軍怕他把火發在自己身上,連忙溜了。
回到書房,楊軍拿了一件軍大衣躺在椅子上看書。
伊秋水不在家,啥娛樂項目都沒有,他隻能看這些枯燥的書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就聽見有人進來。
“軍子,你朋友找你。
”王玉英站在書房門口道。
“哦,知道了。
”
楊軍一聽有人找他,連忙起身。
“國正,你咋來了。
”
來人是王國正,跟着他一起來的還有四個人。
他們手裡擡着兩個嶄新的箱子。
楊軍見狀,眉頭一皺。
“軍子哥,聽說你喬遷新居了,弟弟我專門送兩個箱子表示祝賀的。
”
楊軍還沒說話,熱情的王玉英連忙道。
“哎呀,你們是軍兒的朋友吧,這也沒什麼好慶祝的,就是從這個院子搬到那個院子,還送什麼禮物啊?
你們真是太客氣……”
王玉英也不知他們是什麼人,覺得人家有這份心意,不能怠慢了。
她熱情的把王國正讓座後,就趕緊去廚房燒茶倒水了。
“你們先出去吧。
”
王玉英走後,王國正也讓跟他一起來的四個人出去了。
四人點點頭,放下箱子就走了。
這時,王玉英端着茶盤進來了,見人走了,就責怪楊軍道,
“軍子,大晚上的,咋讓人走了呢。
”
楊軍聞言,扶額道:“媽,我跟朋友談點事,您先去睡吧。
”
王玉英聞言,沖着王國正笑了笑,然後回頭瞪了楊軍一眼,
“催什麼催,哪有你這樣慢待客人的。
”
“媽,我們真的有事要談,你先回吧。
”
王玉英把王國正真的當成客人了,狠狠地瞪了楊軍一眼就回房了。
“阿姨挺熱情的。
”
王玉英走後,王國正笑道。
“行了,客套話就别說了,還是直奔主題吧。
”
楊軍揮手打斷他的話。
“咳,這待遇差别咋這麼大呢。
”
王國正一邊從懷裡掏出幾張清單遞給他,一邊道,
“軍子哥,這是今天清點物資的明細,你看一下。
”
楊軍接過來看了一下。
除了蔬菜類的物資有些縮水外,其他的都和實際數字差不多。
他也知道,蔬菜類的物資隻要取出來,必然要縮水,不過好在數字相差不大。
楊軍也懶得計較這些,幾百萬斤的東西都交易了,那些缺斤短兩的東西沒必要斤斤計較。
“數字沒錯。
”楊軍道。
“軍子哥,我知道數字有些出入,但是弟弟絕不會讓你吃虧的,所以,後面我給你加了0.1%的補貼,您看一下。
”王國正道。
楊軍聞言,再次看了看清單。
果然沒錯,彙總表後面标注了按照高出整體物資的價格0.1%的價格支付現金。
“補貼就算了,還是按照實際數量支付吧。
”楊軍道。
“那不成,軍子哥,你幫了弟弟這麼大的忙,我要是再占你便宜,我還是人嗎?
”王國正激動道。
還别說,楊軍挺欣賞他的。
王國正這人講義氣、重感情,難怪能把生意做得這麼大,要不是楊軍出于安全考慮因素的話,他真想和他這麼一直合作下去。
“随便你吧,我也不缺那三瓜兩棗的。
”楊軍擺手表示無所謂。
“這才對嘛。
”
王國正聞言,笑了笑對楊軍道:“錢我已經帶來了,放在箱子裡了,您要不要清點一下?
”
說完,就起身把兩個箱子打開了。
裡面全是一沓一沓的鈔票,目測也有幾百捆。
這次交易物資三百萬斤,一共是四十多萬的貨款。
按照一千元一捆算,也得四百多捆。
“點個屁啊,我信你。
”
楊軍翻了翻白眼,過去把箱子蓋上。
“嘿嘿,跟軍子哥做生意就是爽快,您是我目前見過最爽快的人,這麼大宗的交易,連人都不派一個,事後連錢都不點。
”
“弟弟别人不服,就服你。
”
王國正豎着大拇指道。
“行了,少戴高帽子,我那是懶得數。
”
楊軍說得是實話,但王國正聽上去,卻不是那個意思了。
楊軍這是對自己多大的信任啊,就這份心胸、這份坦蕩,他都想斬雞頭、燒黃紙、拜把子了。
“軍子哥,那事你不再考慮了?
”王國正道。
“不考慮了,以後也不再做了。
”楊軍道。
王國正聞言,暗歎一聲。
一條最佳的供貨渠道就這麼沒了,本以為生意能繼續做下去呢,現在楊軍突然退出,他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哎,可惜啊。
”
王國正拍這大腿,一臉惋惜的樣子,
“要是您以後再想做,一定要第一個找我啊。
”
“行,知道了。
”楊軍笑道。
随後,兩人不再談生意上的事,而是随便聊了聊。
“秋水姐不在家嗎?
”
王國正見聊了半天,伊秋水也沒出來,于是就問道。
“出差了,得幾天才能回來。
”
“軍子哥,秋水姐不在家,要不要去我那邊吃個飯?
”
王國正一臉壞笑的樣子,小聲道:“順便帶幾瓶酒給鐘躍民。
”
“嗐,哥哥我最近吃素減肥呢。
”楊軍連忙拒絕道。
“我們那邊也有素的,于姐手上的功夫還不錯,練過幾天鷹爪功。
”
王國正說話的時候,手上做了一個用力抓的動作。
楊軍聞言,一陣惡寒襲來。
下意識的離他遠了一點。
那個于姐五十歲的人了,臉上的妝容比鍋底的灰都厚,也不知道他怎麼下得去手呢。
“那個……我最近要閉關修煉,需要辟谷,不能吃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