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最最貼心的兒子來咯
一家人嘛,就是要坦誠相待。
哪怕對方隻是孩子,也是家裡的一份子。
尤其是像大寶這種早熟懂事的娃,有時候還真不能當成孩子來忽悠,容易适得其反。
果然。
聽了安小暖的話以後,大寶心安了許多。
知道家裡還剩多少銀子,又知道每個月需要交多少束脩。
再加上家裡還會做買賣,每個月都會有進項,他心裡也就有底了。
如此,才能放心去上學。
……
次日起來,大家夥兒都各忙各的。
昨晚的碗筷和桌椅早就收拾幹淨了,是林大娘帶着兩個小姑子過來收拾的。
愛梅嬸和阿鳳她們也起得早,就在一旁幫忙。
等安小暖幾人起來時,鍋碗瓢盆都洗幹淨了。
就連水缸,都已經裝滿了水。
安小暖看着幹淨清爽的家,開始琢磨要做什麼好吃的拿去酒肆換錢。
劉氏和張翠花拿了針線出來,坐在堂屋做頭繩頭花。
愛梅嬸和阿鳳早晨那會兒聽林大娘說,今天趙裡正他們要跟張裡正去看地,也想湊湊熱鬧。
所以林大娘幾人搬着桌椅回去時,她們跟着一起去了,這會兒不在家裡。
孩子們把昨天背回來的闆栗全部倒在院子裡,撿了合适的石頭來砸栗蓬。
将栗蓬砸開一個口子或者一條縫,再用手小心翼翼去掰,把裡面的栗子給取出來。
栗蓬都是刺,紮手得很,可孩子們卻越砸越來勁兒。
二寶和三丫嘴饞,一邊砸還一邊吃。
生栗肉脆脆的,甜甜的,吃得兄妹倆心滿意足。
大狗二狗和阿香阿月就老實多了。
雖然他們也饞,卻一口生栗肉都沒吃。
畢竟這些闆栗是要拿來賣錢的!
家裡正是需要錢的時候,可不能把錢吃到肚子裡咯。
安小暖坐在堂屋門口的小闆凳上,單手托腮,仔細思考。
——究竟要做什麼好吃的呢?
——味道獨特又能下酒,最好食材還是現成的……
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名堂來。
現成的食材倒是有。
喏,最現成的就是闆栗了,而且還不少。
自家婆婆戰鬥力驚人,總共撿了三個竹筐的闆栗。
愛梅嬸和阿鳳還有張翠花,一人撿了兩個竹筐。
聽她們的意思,這些闆栗她們是不留的,全部都要賣掉。
這樣的話,一共就是九竹筐的闆栗了。
雖說去掉栗蓬後,真正的栗子可能連三個竹筐都裝不滿,但也夠多了。
可闆栗能做什麼下酒菜呢?
安小暖是真沒想出來啊。
在她的印象中,闆栗能炖湯能燒肉,能做栗子糕能糖炒栗子,甚至還可以加在糯米裡面包粽子。
可這些……
呃!
這些跟之前她拿去賣的那種酸辣或香辣口感的下酒菜,差得也太遠了。
哦對,現成的食材還有松樹菌!
之前在深山小村裡,她收了不少松樹菌。
可松樹菌拿來炖湯倒是極好,做下酒菜的話,原諒安小暖做不出來。
“算了,出去轉轉去!
”
想半天也沒有個頭緒,安小暖便站起身,打算出去走走。
正巧這時,大寶從屋裡出來。
早晨起床那會兒,安小暖想着過幾天要帶孩子們去育才學堂,所以就讓他們得空的時候寫寫文章或抄一抄書上的詩句。
到時候去拜見夫子,可以把自己寫的文章和抄寫的詩句拿出來,給夫子看一看。
二寶和三丫答應得痛快,但還沒有動筆。
而大寶的執行力,素來是最強的。
這不?
安小暖剛吩咐下去,他轉身就回屋研墨。
這會兒應該是忙完了,反正出來時是一臉輕松的。
看到弟弟妹妹在砸栗蓬,拿了小闆凳就過去幫忙。
而二寶呢?
他餘光看到安小暖要出門,又見大寶過來幫忙,立馬就拍拍屁股追了上去。
“阿娘您去哪啊,我跟您一起去!
”
追到一半,還不忘跑去水缸旁舀水洗了洗手。
他知道安小暖最愛幹淨了,手髒髒的話是不能碰安小暖的。
把手洗幹淨,又在身上擦了擦,這才屁颠颠追上安小暖。
“阿娘!
”
他一把拉住安小暖,挽着安小暖的手,臭不要臉道:“您最最貼心的兒子來咯!
”
安小暖看着這調皮搗蛋鬼,隻覺得頭疼:“你不去砸栗蓬,跑出來做什麼?
”
“砸栗蓬哪有陪我阿娘重要啊?
再說了,過幾天我就要去上學了,到時候能陪阿娘的時間就少咯,現在得多陪一陪!
”
二寶的嘴就跟抹了蜜一樣,任誰聽了都高興。
偏偏,他除了甜言蜜語外,還有心幫暖寶解決問題:“阿娘,您是遇到什麼難事了嗎?
我看您在堂屋外呆坐了好久,中途歎了三回氣咧!
”
“嘿,你這小子……”
安小暖沒想到二寶砸栗蓬時還不忘關注她,忍不住道:“也不是什麼難事,就是想着應該做點什麼好吃的拿去酒肆賣。
咱們手上适合做下酒菜的食材不多,我得琢磨琢磨。
”
“哦,就這件事情啊?
”
二寶松了口氣,隻要不是誰欺負了他家阿娘就好。
不過轉念一想,他家阿娘這麼彪悍,誰又能欺負得了她喲?
“什麼叫就這件事情?
瞧你這口氣!
”
安小暖瞥了二寶一眼,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腦門。
“嘿嘿。
”
二寶傻笑了兩聲,四下張望了一會兒,小聲道:“阿娘,要不咱們進山一趟?
”
“進山做什麼?
”
安小暖這幾天累壞了,今天就想在家歇着,可不願意爬山。
但二寶卻說:“昨天我們進山的時候,看到了好多好東西咧。
除了闆栗外,還有山楂、野柿子、拐棗、刺梨,哦對了,還有撚子什麼的。
”
“這麼多寶貝?
!
”
安小暖一聽,都驚呆了:“這些可都是好東西啊,杏花村的人都不摘嗎?
竟還能便宜我們!
”
“嘿,好東西誰不想要啊,這些個寶貝他們哪有不摘的?
”
二寶解釋道:“離村子比較近的山,其實都被薅光了。
我說的這些東西,是在稍微深一點的地方。
估摸着他們怕死,不敢去,所以才留到了現在。
昨天張裡正見我們撿了闆栗回來,不是還提醒我們别往深處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