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房租不對勁
别看第一座房子感覺最好。
但奇怪的是,在房租這一塊,它居然不是最貴的。
安小暖大緻算過了。
第一座房子能住人的房間一共有六間,年租金是八百文。
不算上堂屋竈房茅廁還有院子這些公用的地方,平均下來,每個房間每年的租金差不多是一百三十四文。
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就是十一文左右。
而剩下的七座房子,隻有第三座和第七座,房間的價格平均下來,跟第一座房子是一樣。
雖說這兩座房子不如第一座新,但人家打了水井,院子也大。
所以這租金的價格一樣,倒也說得過去。
但其餘的那幾座房子,價格就有點高了。
明明房子沒有第一座好,可平均下來的話,每間屋子每個月的租金,居然高達二十文。
拿那座十二間睡房的房子來說吧,其一年的房租,就要二兩八錢,将近三兩銀子!
要知道,這裡可是農村啊,不是鎮上更不是縣城。
一座院子一年的租金将近三兩,已經算是天價了。
别看它平均下來,一間屋子的租金是二十文。
在這種時候,也就隻能買一斤豬肉,甚至連一斤豬肉都買不到。
可每戶人家肯定不止租一個房間,尤其是孩子多的,至少也得兩個房間起步吧?
每個月花四十文錢來租房子,這對于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說,簡直是要了老命。
一個月隻有三十天,可租房就要四十文。
家裡這麼多張嘴要吃要
喝,想要活下去,一天至少得掙兩文錢以上才行。
可他們初來乍到的,一切都如此陌生,手裡又沒有田地。
想在活下去的同時,攢到錢買地建房子,買田種糧食,還要還清安小暖這邊的欠款……
說實在的,大家夥兒心裡都很慌,沒有底。
而随着最後一座房子看完,很多人都想租住第一座和第三座,還有第七座房子。
畢竟租金便宜嘛,便宜了差不多一半呢。
隻有安小暖很疑惑,心裡也略微不安,覺得這些房子的租金不太對勁兒。
價格和物體嚴重不符,便宜的太過便宜,貴的又貴得離譜!
果然。
安小暖的第六感是對的。
她的疑惑,很快就在張裡正那裡得到了答案。
“房子都看完了,租金也都跟你們說清楚了。
具體怎麼分配,你們自己商量商量。
”
張裡正帶着衆人把所有的房子都看了一遍以後,又領着人重新回到了第一座房子。
畢竟大家夥兒的東西都在這呢,早點回來也安心些。
當然了。
帶領大家夥兒看房子的這段時間裡,張裡正的内心也經過了一番掙紮。
最後,在看到衆人都表示想住第一座和第三座,還有第七座房子時,他終是站了出來。
隻見他拍了拍手掌,搶在衆人商量出一個結果前,說了實話。
他道:“你們分配房子時,最好把膽子大一點的人分配在第一座和第三座,還有第七座房子裡。
這三座房子,在去年青山縣大
亂的時候都死過人。
尤其是第一座,也就是現在我們待的這裡,全家都被殺害了,一個都不剩。
第三座剩了兩個孩子,已經搬去跟他們大伯住了,第七座剩了一個老人,也搬去跟小兒子住了。
雖說這三座房子不至于鬧鬼,但裡面到底死過人,還死得如此之冤,陰氣肯定是重的。
膽小的人,我不建議你們住這三座房子。
”
說完,見衆人瞬間慌亂起來,有幾個孩子更是吓得抱住了身旁的大人。
他又忍不住補了一句:“殺害這些人的,正是之前那群喪盡天良的外來難民。
”
可衆人已經被他之前的話給吓到了,哪裡還聽得進後面這句話?
他們臉色慘白,一個個背靠着背挨在一起,四處張望。
“這房子不能住啊,都死過人的,還是橫死,誰住誰倒黴!
”
“是啊,難怪這幾座房子這麼便宜,原來是因為不幹淨!
”
“阿奶,我害怕……”
“哎喲,剛剛還覺得身上挺熱乎的,怎麼現在那麼冷啊?
”
“我好像感到有涼風吹過,陰森森的!
”
“要不先出去吧?
把東西也挑出去,這房子陰氣太重,不宜久待啊。
”
“對對對,我們租别的房子吧?
貴是貴了點,但至少沒死過人啊!
”
“可八座房子,三座都死過人,剩下的五座,根本就不夠我們住啊。
還有一座房子才三個房間,能住幾個人?
”
“大家夥兒克服一下困難,擠一擠吧,總比住這種房子
要強啊。
”
古人敬畏神明,對橫死這種事情,是很忌諱的。
這不?
自從知道這三座房子死過人後,大家夥兒便徹底慌了。
張裡正見狀,也沒說什麼,隻靜靜等一個結果。
畢竟這三座房子的主人或親戚都嫌房子晦氣,更别說新來的這些村民了。
他能理解,也尊重大家夥兒的選擇。
若大家夥兒真願意擠一擠,那就擠吧,反正又不是跟他擠。
倒是趙裡正,看到衆人一邊讨論一邊去挑東西,場面亂轟轟的,冷着臉就道:“行了,都安靜點!
不就是死過幾個人嗎?
這一路逃荒逃難的,你們誰的手上沒沾過血?
現在隻是讓你們住一住死過人的房子,你們就慌成這樣,平白讓人看笑話!
”
趙裡正此話一出,上饒村這些忙着挑東西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哪怕來了杏花村,趙裡正已經不是裡正,但他在衆人的心裡,還是很有威信的。
隻有另外那幾戶不是上饒村村民,卻同樣落戶到杏花村的人家,依舊忙着收拾家當。
在路上一直拍劉氏馬屁的陳春花更是站出來說:“那個……你們不怕,那你們住這裡吧。
具體怎麼安排,你們自己慢慢商量。
反正我們以前也不是你們村的村民,我們就不跟你們湊到一塊了。
”
說完,便急匆匆朝張裡正跑去:“張裡正啊,我們這四戶人家商量好了,我們住那座最小的房子。
三個睡房加一個堂屋,我們四戶人
家剛好夠分,還留一個竈房做飯,你看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