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三天下兩城,不世出奇功
蘇首輔問:“皇上,此等好事,确然可喜可賀。
不過此刻真的不适合接受投降,那北狄人狼子野心,不過二三十年又恢複元氣。
最怕的,萬一這是個緩兵之計,引我天朝松懈,到時反咬一口,就越發的不堪設想了!
所以,老臣還是主張繼續打下去,斬草除根!
”
順武帝眼神閃爍,不置可否,視線轉向蒙玦:“太子,你說呢?
”
蒙玦說:“回父皇,兒臣有一事沒能想明白……從戰報上來看,明湛隻是放了一些船去赤尾城,為何就能夠赢了呢?
”
他看起來無意的一句,卻正搔着了順武帝的癢處。
順武帝前半生都在軍營度過,戎馬倥偬。
在他的内心,其實從來沒有把北狄人放在眼内。
如今明湛帶着十萬大軍,後勤又鬧了虧空,場面艱難尚且赢得如此幹淨利落,順武帝代入了一下自己,覺得自己如果親臨敵陣,肯定會赢得更漂亮。
他微笑着,擺出一副老父親諄諄教導的姿容來,耐心地說:“這一層,太子沒有親自上陣打過仗,就不知道了吧。
等父皇再教你一次。
來來來!
”
順武帝拿起筆,在龍案上比比劃劃的,跟他的肱骨大臣們解釋:“明湛用的乃是一招攻心計。
北狄人不擅水戰去,卻因為紅河所在,不得不備船。
這些船,也是他們最後的依仗。
明湛一拿下了紅峰城之後,當天晚上就放船直去赤尾城,船上承載的,卻都是脫了粒的稻草得物,還挂了北狄人的物件……”
“那意思就是說,你們的意圖,盡在我掌握之中。
而你們的糧食卻不多了。
”
順武帝說着說着,最初的興奮褪去,漸漸變得凝重嚴肅起來。
他說:“打仗,最終打的還是後勤啊!
”
一席話說完,掃視了一圈,把底下人各異的神色收入眼底。
順武帝看着蒙玦,又重複了一遍剛才的問題:“太子,你認為,該繼續打,還是接受投降?
”
蒙玦躬身道:“聆聽父皇教誨,勝讀十年書。
如是關乎後方糧草,我們如今正在春耕農忙時節,人手不足,青黃不接。
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接受了投降,得一時和平。
日後再好生地跟北狄人算賬。
”
蘇首輔道:“太子請三思。
如果是現在跟他們講和,怕是日後後患無窮!
”
僵持不下的時候,外頭傳來太監扯着嗓子的叫嚷:“皇上——紅峰城又來報了——”
蘇首輔看着王誠剛把來自紅峰城的信捧到了順武帝跟前,那雙老眼兇光畢露,幾乎都顧不上掩飾了!
太子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順武帝旁邊。
順武帝第一時間看信,看得興奮發抖。
他喜笑顔開,仰天大笑:“好!
好啊!
明湛啊明湛,好主意!
”
!
。
仿佛是預料到了乾安宮裡這場争論一般,明湛在信裡詳詳細細地寫了他的想法,就是要跟北狄打通一條商路,直到極西之處。
在這個過程中,天朝幫助北狄及沿路的小邦小國,興土木,建基建;北狄負責幫天朝疏通關節,處理關系。
以三十年為預期,重新把堵塞數百年的絲綢之路打造起來。
而這裡面最最重要的,是用天朝本身的度量衡來進行一切金銀結算!
順武帝越看,越高興,大方分享給蘇首輔看:“你看看,妙啊,妙啊。
”
蘇首輔眯起老眼:“這是什麼東西?
”
原來明湛在信的最下方,寫了一套公式,全都是算學符号。
蘇首輔文章是寫得極好的,官場來往更是一套一套,唯獨是算學雜數上,那是為難了。
順武帝嘿嘿笑:“蘇首輔,也有你不懂的東西啊?
這裡面是一套算學公式啊,簡單來說,就是用我們的度量衡來結算所有的生意來往賬目,日後物價就都由我們說了算了!
哎喲,三省六部裡,可有管算學的?
日後培養一點精通算學的士子,就……就在戶部底下,跟錢糧經曆同級吧。
銀子,很多銀子……蘇首輔,咱們這是,打開了一個錢袋子的口袋啊!
”
蘇首輔幹笑幾聲。
順武帝大手一揮:“既然如此,那是非接受投降不可了!
傳令下去,今兒個真高興,擺宴宮内,大家都好好的跟朕喝一杯,遙祝西北大捷!
”
!
。
……
兩口子猜中了順武帝一定會接受投降。
但兩口子都沒猜中順武帝會親自來接受投降。
……
當接到了接駕的聖旨時,順武帝的龍辇,已經離開京城,往紅峰城來了。
秦琴扶額:“我的個龜龜,皇上可真能折騰。
”
現在紅峰城裡,隻有秦琴一個人。
她以副将的身份,暫時代管紅峰城,外到外防,内到内政,大小事務,一一打理。
明湛則是帶着小隊往赤尾城,跟拓跋柳在一起。
從上輩子的“一帶一路”裡來了靈感,秦琴他們商量好了這個一起賺錢錢搞發展的提議,明湛當即親自去見了拓跋柳,不知道他用了什麼方式,說服了拓跋柳加入了這個計劃。
于是秦琴一收到消息,立刻模仿明湛筆迹,寫信進京。
及時堵住了蘇首輔一黨的嘴巴,讓順武帝答應了接受投降。
可是……皇帝離京!
!
應該……出不了什麼事情吧?
秦琴放飛了手裡的夜鴿子,鴿子撲騰着翅膀,往赤尾城飛去了。
窗外吹來溫暖潮濕的風,草原上的春天也開始了,月明星稀的……
她撫了撫心口,那裡咚咚直跳,跳得好厲害。
應該出不了什麼事情吧?
!
再又一次從噩夢中驚醒之後,秦琴還是受不了了。
她叫來了天曉:“天曉,你回京城一趟。
”
天曉擔心道:“夫人,天狼天衡天權都跟着大人去了赤尾城,您身邊就隻剩下我一個人了。
”
秦琴說:“沒事,我會保護自己的。
你帶着我的這個條子,送去給慧貴妃……記得,不要驚動任何人!
”
“是!
”
……
京城裡,蘇府。
蘇雲錦的小院裡,一片喜氣洋洋,處處紅燭高燒。
除了沒有宴請賓客,一切,都跟新娘子出嫁無異。
喜婆已等在屋子前面了,滿臉谄媚笑容:“吉時已到,請小姐上轎……”
披着紅蓋頭的蘇雲錦,由紫鸢陪伴着,由好命嬷嬷背出來,上了轎子。
蘇複扶轎。
就跟真的明媒正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