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奔赴椰城為兒女
秦琴道:“酒席可是大事,計劃要宴請的人裡,許多都是有頭有面的。
這些人平日吃慣喝慣,又大半傾注心血在養生上,諸多忌口的。
飲食一事,最是馬虎不得。
等這一次過後,你有了經驗,往後就由你自己操持了。
”
靜兒滿眼忐忑,說:“可是,知府夫人那邊,不會怪罪麼?
我看就連平日相傳,和他們交情一般般的那幾個夫人,這些天也淨往鄒府遞帖子了……這是要彌補過去的嫌隙,好謀個前程呢。
”
秦琴胸有成竹地微笑道:“對呀,你也看出來了。
過去跟鄒知府一家子交情一般的人,如今才需要彌補。
我們這樣平日多走動的,反倒是不需要了。
這就是……功夫下在平時啊。
”
靜兒懂了,于是不再議論這件事。
她等着秦琴梳妝完畢,娘倆才一起上了馬車,往四海酒樓去。
既然是長子娶妻,自己又好吃會吃,宴席的掌勺人選,除了餘大廚,秦琴不做他想。
不料來到四海酒樓,餘大廚卻失約了。
他的小學徒餘小魚哭喪着臉,連連彎腰鞠躬,那速度之快,都能扇出風來:“真是對不起,夫人,師傅失手把菜刀掉地上,傷到了腳趾,流了好多血,實在是沒辦法……”
秦琴:“……”
真的是,永遠都不知道驚喜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她歎了口氣,道:“做一場大宴,起碼要站五個時辰,腳傷了肯定不行的。
罷了,讓你師傅好好養傷,我另外想辦法。
”
正欲起身離開,餘小魚從腰帶處翻出一張二指寬的條子,遞給秦琴:“我師傅說,這件事是他對不住縣君。
所以他親自求了我師伯出山。
師伯已經答應了。
師傅說,隻要縣君帶着這張條子到椰城的‘望海樓’去,跟師伯約定擺酒的時間即可。
”
這……
秦琴倒是沒聽說過,餘大廚還有師承來曆?
但餘小魚沒有理由哄騙自己,那紙上的字迹,也确然是餘大廚的。
就是寫的字每一個都看得懂,湊一起就不解其意了,似乎是勤行裡的密語。
秦琴也就道了謝,收下了條子。
這兩年,從文州縣城到椰城的官道也修通了,又寬又平整。
原本要走大半天的路,如今兩個時辰就能到。
秦琴一路上都在思考,靜兒說:“娘。
如果從椰城趕過來給我們家做宴席,會不會太遠了?
”
正好秦琴也在想這件事,就順勢問道:“靜兒,如果這件事你來處理,你會怎麼做?
”
靜兒垂下眼睛,思考片刻,道:“在鄉下自古以來有做宴席的廚子,名聲在外,到了日子就挑着擔子來忙活。
但是到了城裡,師傅們就跟地縛靈似的,不興這套了。
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手裡各有絕活,相互避諱着,生怕人學了自己的獨門秘方,搶了飯碗。
”
“但是椰城這位于師傅,既然是餘師傅的師兄,那就不存在偷師的問題了。
所以,最大的困難,反倒就是實際的困難——每個大廚,都有用習慣了的工具,還有用習慣了的調料。
這些東西放在酒樓後廚,那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工夫。
突然之間換了個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如何能夠做得跟原來酒樓裡吃的味道一模一樣,那就困難重重。
”
秦琴嘴角勾起弧度,輕輕鼓掌,道:“說得好,考慮事情很周到。
基本上就是這麼個道理。
”
靜兒面帶憂色:“娘,既然這麼麻煩。
要不然,我們去拜訪過了于師傅,盡了禮數,不辜負餘大廚的心意,就算了。
犯不着那樣勞師動衆的。
”
秦琴道:“倒也不必這麼快下定論,我們且到了地方看看什麼情況再說。
”
說話間到了椰城,這兩年來靜兒沒少跟秦琴來椰城跑生意,地方上都很熟悉了。
才一進了城,靜兒道:“娘,我們雖然已經準備了一些特産做見面禮,到底少了些鮮貨。
那于大廚既和餘師傅同輩,自然也是徒兒徒孫滿地的,總不能越過了這些人去。
我見那邊的鋪子有賣北方蜜餞的,這物稀罕,又老少鹹宜,不如稱幾斤帶着去?
”
秦琴道:“你拿主意就是了。
”
于是靜兒就讓馬車停了下來,自己帶着水仙去了那個南北雜貨行,稱了五斤蜜餞,又稱了二斤雪白的饴糖,再回來。
秦琴冷眼旁觀,見她讨價還價煞有介事,一舉一動落落大方,嘴角就滿意地微勾。
按照餘師傅給的地址,順利來到了“望海樓”。
秦琴并沒有自己出面,而是讓春花帶着那條子,找了門口招攬生意的跑堂。
自己在馬車上等了不大會兒,那跑堂的一溜小跑就來了,微微喘着氣不影響行大禮請安:“小的請過長劼縣君安,請縣君娘娘腳下高升。
”
秦琴跟着那跑堂的,往店裡去,也沒有到後廚,也沒有進客人用的雅間,而是在賬房旁邊隔出來一個專門談事的小屋子裡去。
整個樹根雕的茶桌旁,一個精瘦幹練老頭兒已候着了,正在煮水烹茶,動作舒展如行雲流水一般,連帶着那花白頭發,看着也精神奕奕的。
随着一聲“縣君娘娘”,那老頭兒聞聲站起,恭敬相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