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悍妻有空間:種田搞錢養首輔

第141章 風雞和錦鯉

   秦冬雪最是機靈,眼珠子一轉,問秦琴道:“娘,您和爹爹……之前來過這裡呀?

   秦琴按住了小丫頭肩膀,讓她坐下來,臉上滿是讪笑:“來過是來過。
别人家的客氣話,聽着就好。

   她還不打算把自己的真實财富跟幾個小的透露。

   就跟打配合戰似的,明湛攔住了眼睛兀自咕噜亂轉的跑堂的,問:“今天我們自家人吃個便飯。
有什麼拿手好菜,推介推介?
要口味清新,用料精緻的……那些稀奇古怪不适合老人孩子吃的東西,就用不着了哈。

   能夠在大同酒樓做當街跑堂迎來送往的,個頂個全都是人精,也就是眼珠子一輪的功夫,那跑堂的就反應過來了,堆着笑,嘴巴裡連珠炮般報起了菜名:“要說自家人吃飯,那是豐儉由人了。
這臘月頭裡,就得嘗嘗我們家新做好的風雞了,用的正宗生猛大公雞,十二年陳的黃酒,外加秘制醬料抹了,挂在屋檐下,自然風吹幹七七四十九天,吃過的客人都贊好。

   “兩位小千金,白白嫩嫩惹人愛,一看就是天生鳳命,通身氣派。
自然要點一尾鳳尾魚,清蒸紅燒,是随君便。
今兒早上才離水的上好鳳尾魚,一家子來個一斤七八兩的就行了。

   “小少爺,瞅這虎頭虎腦的模樣兒,三歲見八十,小少爺這身福氣模樣,那可真的是個讀書胚子老爺款兒。
不俱蒸個鳳凰蛋,還是來點雙冬肉餅子,保管小少爺吃得滿意。

   耳聽着跑堂的娓娓道來,秦琴樂了:“這位小哥嘴皮子好利落,就跟數單口似的。
行啊,就按照你推薦的菜單子上。
有沒有湯水?
有沒有青菜?
主食又是配那樣?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那跑堂的聽見她随随便便一句話出來就透着内行,頓時越發肅然。

   “本地人少喝湯,如果客人真想要湯水的話,這邊有西域無花果熬豬骨,這季節潤肺清嗓是最最好的。
如果想要喝味道濃些的,備有花膠炖老母雞和鮑魚炖響螺。
不過話得說前頭,鮑魚湯裡的是鮮貨,三年的近海鮑。
如果要陳年幹鮑,莫說我們金灘鎮,就連文州縣裡也沒有。

   話聽着很實誠,秦琴滿意地點點頭,說:“來個花膠炖老母雞吧——花膠是多大的?

   “回客人,是三寸肚。

   花膠就是黃魚肚,以個頭越厚、越大越名貴,秦琴曾經吃過的花膠裡,最好的有一尺多長,兩三寸厚,需得用斧頭砍剁成塊,發好炖煮,熬好了的花膠湯是金黃濃稠的一碗,用筷子頭細挑一丁點兒鹽放入湯中,小口慢啜,滋味鮮美無比。

   夥計說的三寸肚,就是那種小魚膠了,統共也就三寸長,厚薄更遑論,不過是給湯裡平添點兒鮮甜膠質而已,聊勝于無。
秦琴也就不置可否,說:“來一鼎,另要一個光碟子來盛湯渣。
細鹽另擱,醬油也另擱。

   跑堂的卻道:“夫人……呃,大娘,醬油的話,要另加銀子。
一文錢一小碟。

   醬油也要另算錢?
算了,小錢就不計較了,最重要一家人吃得開心,秦琴就讓加了三碟子醬油。
跑堂的見她好相語,就說:“青菜的話,這季節隻有豆角和大菜心了。
大菜心是新品種,我們這邊剛到貨的,一棵菜心有人高,要不要嘗一嘗?

   秦琴樂了,笑道:“那可稀罕啊,必須要嘗!
來一碟子大菜心,主食就配米飯哈。
或者你們有什麼想要吃的麼?

   靜兒和秦四奶奶都表示聽秦琴的,秦冬雪指着剛到手的二斤桃酥說:“我要吃桃酥。

   秦夏卻是吸吸鼻子,眼睛落在了旁邊桌子上:“娘,我想要吃兔兔……”

   秦琴一愣,嘴裡說着“哪兒有兔兔呀”,眼睛也跟着秦夏手指方向看過去,原來那一桌客人桌子上有一碟兔子點心,做得跟真的一樣,粉粉的,耳朵長長的,特别可愛。
跑堂的笑道:“這是我們店裡的面兔果子,名字叫做‘玉兔迎福’,裡面是棗泥餡兒的。
小少爺喜歡,我就做個主,送小少爺一個?

   兩個姐姐早就過了對這些面果子點心有興趣的年紀了,都表示不要,吃飯吃桃酥就夠。
秦琴就答應了,笑着丢了一串一百錢的錢串子給跑堂的,道:“不能讓你白送,這是賞你的。

   她出手豪闊,跑堂的大喜,嘴巴都要咧到耳後根了,一張白抹布上三遍下三遍的把八仙桌擦得能用舌頭舔,嗓子也跟抹了蜜似的:“哎,大娘爽利人,合該一家幸福美滿,吃了我家飯菜,定然以後事事順利,如意吉祥,福壽延綿……”

   把一桌子人都給說笑了,眼見那跑堂的一溜兒小碎步的繞去後廚,經過樓梯角底下的時候,還把手裡的錢串子放入挂在樓梯角暗處一個大肚葫蘆内,秦琴覺得很新鮮,不禁看住了。

   明湛的聲音适時地在耳畔響起,“那是他們樓面跑堂的規矩,不拘是誰,得了客人的賞錢,都得歸到那大肚葫蘆裡。
到了打烊的時候,由個德高望重管事人倒出來,平均分給每個人。
省得有人肥得流油,又有人窮得叮當響沒精神幹活。

   秦琴很佩服,道:“原來是這樣……倒是漲了見識。

   世間事,各行各業,都有其學問。

   等上菜的當口,秦琴看到門口就有耍把戲套罐子的。

   地上一根線,二文錢三個竹圈,套中啥換啥,套不中就白給。
秦琴想起明湛說的話,就抱起了秦夏,試探道:“小夏要不要套個圈圈玩?

   秦夏很高興,說:“好啊!
我想要那個金閃閃!

   滿地的玩意兒裡,最值錢的是一個上了漆的燈,模樣有點像宮燈,做工自然粗糙不少,隻是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做得外皮金燦燦的。
秦夏嘴裡說的“金閃閃”就是指的這個燈。

   秦琴就帶着秦夏出了茶樓,給了二文錢換了三個竹圈,交給秦夏來扔。

   旁邊圍了不少人,看到小不點兒的秦夏,都在笑。
包括老闆自個兒也在笑,不過這種套罐子本來就是兒童遊戲,也有很多孩子玩,倒也沒說什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